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教学论教案内容6篇

教学论教案

发表时间:2024-04-28

教学论教案内容6篇。

您可以考虑阅读一下“教学论教案”或许会有所启发,非常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 写好教案课件有助于教学时,避免发生意外状况。

教学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点: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描写。

课前谈话:

猜一猜,甲骨文“雨”字。(板书:雨)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给雨组词。顺势而导: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雨家族里最神奇的成员——板书完整:“雷雨”,齐读课题。

2、你们见过雷雨吗?你所见到的雷雨是怎样的?指名说。顺势引“雷雨”这两个字写法要点。

3、导入课文

二初读“雷雨”,理清脉络

1、提出读书要求:打开课文到80页,放声朗读,争取把把生字读准确,课文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朗读。

▲第一段:

压下来下起来亮起来叫起来

自由读——指名读——跟读

▲第二段:这个词你会读吗?(课件:乱摆)指名读,组词

▲第一、二段:课件点红:蝉蜘蛛指名读。

你发现了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虫字旁的小动物呢?

出示图片、文字(课件:蜜蜂蜻蜓蝴蝶蚂蚁)

▲第三段

▲第四、五、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课件:彩虹)指名读。出示:虹,看到虹字的部首,质疑、释疑,师讲述虹为什么是虫字旁。

4、书写“蝉、蜘、蛛、虹”

当虫变成了偏旁以后,它有什么变化吗?

教师范写“虫”字旁。再范写词组:蜘蛛。学生接着书写:蜘蛛。

提醒: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写好的小朋友再去默读一下课文,在心里和自己说说,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5、交流初读感受,看图理清层次。

①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3幅图片)——(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②图片对应找段落

③交流并板书。

三研读“雷雨前”。

读1-3自然段,想想雷雨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1、课件出示1——3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交流,雷雨来临之前天气有了哪些变化?

2、品味词句,感受变化

句子一: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指名读。

①抓“满天”、“黑沉沉”,感受乌云的多。

②紧扣“压”,感受心情。

压向我们的是什么呀?你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读。

总结这样可怕的乌云,你想送给它一个什么词呢?——乌云密布

句子二: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①指名读

②说话训练

③齐读。

③这样的风,你想送给它什么词呢?——狂风大作。

句子三: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指名读。

①(课件: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你还能用上这样的形式自己也来说一说吗?课件:——越——越——。自由说,指名说。

②情境读

这越来越亮的闪电和越来越响的雷声交织在一起,就叫做——电闪雷鸣

过渡:在这样的天气变化下,小动物们有哪些和平时不一样的`表现呢?赶紧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句子一: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①感受闷热。

指名读。

句子二: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①指名读。

②辨析比较:在这里,垂下来可以换成哪些词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比较。

小结:

总结:采访蜘蛛,读!

②垂、讲解字理:读得这么好,接下来让我们来写一写这个垂字吧!

交流提醒

师板书、生书空

除了蝉和小蜘蛛,看看前面的这些小动物,再联系一下生活中尼所知道的一些小动物,看看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接到雷雨公公的通知单呢?你能用上这样的形式说说吗?自由说,指名说。随机采访。

小结:,齐读。

3、总结:孩子们,炎热的夏天里,天空中先是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多么可怕的气氛啊!这些变化都在告诉我们——要下雷雨了!

齐读第一——三自然段。

4存疑结课:雷雨前是这样的神奇,雷雨中、雷雨后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点: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默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属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谁知道他是谁?(雷雨)

1、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20课,共同欣赏一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检查自学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要漏字不要填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你小组内的同学。

(2)画出生字、标段落序号。

2、检查生字、词

(1)读准生字音:(多方式读字词)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

(2)小老师带读词语。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谁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

家读一读这几个生词。

(3)读准了字音,那么,它们的样子你们都记住了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4)书写一个生字:

(1)这四个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

是啊,“垂”不但难读,而且特难写,

(2)师范写生跟着书空

(3)生练写(把这个字写两遍。)

三、理解课文

同学们生字词学得可真好,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这篇课文吧!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要下雨了》还记得下雨前大自然是什么样的吗?(很热、闷、燕子飞的很低、刮起大风、天气昏暗……)

课文中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呢?请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的1~3段,边读边思考雷雨前有什么特点?

(一)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天色昏暗:

你是从哪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随生回答出示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同桌交流)

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

(你能带着这种(要根据学生说的心情)的心情,读好这句话吗?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师问:“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学生做动作后,

师问:(出示乌云图)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有什么感觉?谁能再读读?---齐读

(2)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出示句子)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风大:

(1)“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怎样是“乱摆”?做动作。(你们看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你害怕吗?)

(2)这一阵大风刮得蜘蛛怎么样了呢?它为什么要逃,不呆在树上了?“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是啊,风太大了,蜘蛛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很害怕,赶紧拉一条丝,垂下来,逃走了。

你还从哪句中感受到雷雨来临前的可怕呢?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出示句子比较:闪电亮,雷声响。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有什么不同?(“越来越”说明闪电亮的程度和雷声响的程度是随着时间而加大的,)

(句式训练,出示句子)用“_____越来越______”说句子。

过渡: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是啊,要下雨了

(二)感受4-6雷雨中的情景。

1.雷雨来了,你们看(出示课件)

(1)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雷雨中的情境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雨中景象的呢?谁来读读?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雨中的情景:开始雨下得特别急,特别大,后来雨越下越大,窗外的一切都看不清了,最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

师:说的真好,那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觉体会读出来吗?。出示“渐渐地”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雷声和雨声慢慢地,一点一点变小的过程就叫渐渐地)。谁来再读读这句话?能不能给“渐渐地”换个位置,但意思不变?(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大家试着添加“渐渐地”一词,可以放中间,也可以放在后面、前面,谁来读?

①小树长高了。②天气冷了。③爸爸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④我懂得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师:大家表现的可真棒!掌声表扬。

(下面我们一起读读4.5.6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电闪雷鸣的雨景。“哗、哗、哗、”读得要重,停顿短一点,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声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

(三)感受雨后美景

六月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哗,可这会儿呢?雨很快就停了。

1.雷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你们赶快到课文的7、8自然段去看看雨后的景象吧。

2.读完了,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一想雨后美丽的景色。生闭眼。

师范读78。好了,可以睁开眼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生自由说。

4.(播放雨后动画).

5.配乐读。同学们,雷雨过后的景色可真美,我们一起把雷雨后这么美丽的景色读一读。(出示7、8段,音乐)

多么真实的雷雨啊!作者运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来。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这雷雨的变化。

四、知识拓展

雷雨天在夏季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那在雷雨天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鱼虫,大自然就是一副多彩多姿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为你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走进大自然,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相信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

课后作业:留心观察这一周的天气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

五、作业设计

(1)爱诵读的你,不妨有感情地朗读《雷雨》,进行课文录音。

(2)爱绘画的你,不妨根据课文的内容,用水粉画一画雨过天晴的美景。

(3)爱写作的你,不妨模仿《雷雨》,认真地观察家乡的天气,学写一篇观察日记。

教学论教案 篇2

指导教师:王梅陈荣生

跳棋兴趣小组周活动安排表

跳棋兴趣小组教案

第2周 讲解跳跳棋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跳跳棋

2、了解跳跳棋基本走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跳跳棋

幻灯片展示跳跳棋,认识跳跳棋。跳跳棋可以两人玩,也可以多人玩,最多六人,最少2人。双人或者四人、六人玩时,棋子都是的摆放在棋盘中相对的位置上,三人玩时因为是单数,都没有直接的对手,所以棋盘中相对的位置都是空的,棋盘的摆放各空一个位置。谁县把对面的阵地全部占领,谁就取得胜利。

二、明确跳跳棋基本走法

棋子的移动可以一步步在有直线连接的相邻六个方向进行,如果相邻位置上有任何方的一个棋子,该位置直线方向下一个位置是空的,则可以直接"跳"到该空位上,"跳"的`过程中,只要相同条件满足就可以连续进行。谁最先把正对面的阵地全部占领,谁就取得胜利。 ????

三、判断正误

幻灯展示几种下棋方法,判断正误。强调不可无规则随意乱跳。

第3周讲解两人对弈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两人对弈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摆棋

只要是在相对的位置就可以

二、对弈过程演示

1、谁先占领对方阵地,谁就取得胜利。因此要尽力往对方的阵地上走。

2、学会给自己的棋子作铺垫,让棋子有地方可跳;

3、在基本走法的基础上,要学会能多走几部就多走几部;

三、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4周两人对弈练习

教学目标:练习巩固两人对弈的走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

1、生回顾

2、教师总结

二、分小组练习,教师从旁指导

三、合作学习

1、以好带差,确保都掌握基本的走法

2、比一比,谁最棒

通过自由活动,看谁一步能走的格子最多

3、总结

第5周 跳跳棋两人对弈竞赛

教学目标:强化两人对弈走法

教学过程:

一、按年级分组竞赛

采用一局定胜负的比赛规则

二、年级获胜者组合竞赛

采用一局定胜负的比赛规则

三、获胜者跨年级竞赛

采用三局两胜的比赛规则

第6周 讲解跳跳棋三人对弈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三人对弈的走法

教学过程:

一、摆棋

与二人对弈不同,在相对的位置上无法摆棋,否则会多一个人没有对手,为公平起见,都摆在相邻的位置上,相对的位置上都没有棋子。

二、对弈过程演示

2、谁先占领对方阵地,谁就取得胜利。因此要尽力往对方的阵地上走;

2、学会给自己的棋子作铺垫,让棋子有地方可跳;

3、在基本走法的基础上,要学会能多走几部就多走几部;

4、三人对弈的棋子数比较多,更考验下棋者的方法和技巧。

三、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7周 跳跳棋三人对弈练习

教学目标:练习巩固三人对弈的走法

教学过程:

二、回顾上节课所学

1、生回顾

2、教师总结

二、分小组练习,教师从旁指导

三、合作学习

1、以好带差,确保都掌握基本的走法

2、比一比,谁最棒

通过自由活动,看谁一步能走的格子最多

3、总结

第8周 跳跳棋三人对弈竞赛

教学目标:强化三人对弈的走法

教学过程:

一、按年级分组竞赛

采用一局定胜负的比赛规则

二、年级获胜者组合竞赛

采用一局定胜负的比赛规则

三、获胜者跨年级竞赛

采用三局两胜的比赛规则

第9周讲解跳跳棋四人对弈知识

教学目标:学习四人对弈的走法

教学过程:

一、摆棋

与二人对弈相似,在相对的位置上摆棋。其中有一组位置空置。

二、对弈过程演示

5、谁先占领对方阵地,谁就取得胜利。因此要尽力往对方的阵地上走;

2、学会给自己的棋子作铺垫,让棋子有地方可跳;

6、在基本走法的基础上,要学会能多走几部就多走几部;

7、四人对弈的棋子数比较多,更考验下棋者的方法和技巧。

三、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学论教案 篇3

——副标题

(如果希望在标题中体现教学设计涉及到的活动主题、实际任务或作品名称,请统一在副标题中体现。副标题要注意言简意赅)

一、基本说明

2、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注明: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创作)

2)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4)所属的章节:

5)学时数: 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设定教学目标)

2、内容分析:(着重说明个人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及分析)

3、学情分析:(简要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4、设计思路:(说明案例设计者是如何根据本教学主题及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方法的)

三、教学过程描述

(采用下述的表格式描述,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描述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尽量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

四、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1、反思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本次教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

2、反思要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建议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点反思的几个方面,不宜太多。要注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升,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但理论的总结又要注意语言通俗简明,并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笼统的理论阐述。

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

教学资源包括:学案、课件及其他教学相关资源。

学习成果包括:学生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的资料;学生活动过程的图片等;学生的典型作业或制作的各种作品。

附:教学设计范例:

戏剧表演

——小品表演

一、基本说明

2、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与戏剧表演》

2)年级: 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戏剧的表演与配乐》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⑴、能积极、大胆地尝试参与小品的排练与表演活动,培养对戏剧小品表演的兴趣和爱好,丰富艺术体验。

⑵、在小品的表演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2、设计思路:(包含教材结构、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及手段)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小品表演》作为《戏剧表演》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将已有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表现、为后面其他艺术表演打下基础的重要一课。为此,本课从身边熟悉的`人物和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教学重心放在艺术实践之中。让学生在小品的实验表演中,培养自身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提升理论知识和学习成就感。在表演实践中体会小品表演的内涵,感知音乐在小品中的作用;学会运用语言、肢体动作、音乐等手段,提示小品的内涵,增强其艺术表现力,并在表演过程中,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为实现以上目标,教师将新课标“过程与方法”中的“体验、比较、探究、合作”四个具体目标贯穿全课,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创新精神,强调探究、强调实践,将教学过程变为整合、转化间接经验为学生直接经验的过程,让学生亲身去经历、去感悟、去操作。

四、教学反思:

本课曾获长沙市中学音乐赛课一等奖,湖南省高中音乐赛课一等奖。反思本课,我觉得本课是较为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

1、本课紧扣“表演”二字并贯穿全课,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为了生动地 实践体验过程,体现了戏剧表演的本质。

2、本课为学生设计的表演活动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了解小品表演的训练和排演过程。同时使学生的表演能力有逐步提高的过程。

3、在学生表演的同时,将“体验、比较、探究、合作”四个具体目标与之结合,使学生在反复地模仿表演和讨论比较中得到磨练,潜在的表演天赋得到发挥,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本课值得注意的方面在于:

1、因本课要参加赛课,所以展示出来的课堂教学效果是较为浓缩的。本人在选修模块的常规教学中,在小品的模仿表演方面增强了时间,给了学生更多模仿、比较、讨论和教师指导的机会。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更高、教学效果更明显。

2、教师在戏剧表演方面能力的具备也关系到本课的成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人深感自己在戏剧表演方面的不足。毕竟戏剧表演是专业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对音乐教师的能力要求更新更高,这需要我们在戏剧专业方面的继续学习,从而适应和满足教学需要。

还请各位专家和同行们多多指教!谢谢!

教学论教案 篇4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8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教学论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生活和经历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社会、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成长。那么一个人的童年应该怎样度过?一直在父母的溺爱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是自立自强,从小练就一身生存的本领?读一读成长这篇课文,或许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小约翰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仍然自食其力的事情,对西方国家的教育背景有所了解。

情感目标: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习小约翰自食其力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习小约翰自食其力的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联想,引起感悟。

《锁不住的心》让我们了解到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中国孩子成长中的烦恼,《女孩儿乌塔》让我们了解和外国孩子丰富的成长经历,我们今天学习的《成长》,再一次让我们了解国外家长与我们不同的教育理念,国外儿童不同于我们的成长故事。

二、自读自悟,交流体会。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加以梳理引导,在理解的基础上雀斑交流讨论。

例如,围绕“约翰是个怎样的孩子?”画出相关的语句,也可以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想。

他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香肠,用手取了一根,自言自语地嘀咕:“不购买两根。”这句话,他几乎天天重复着,好像她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上两块钱。——小男孩重复的行为使大家顿生疑窦,引起了读者好奇,是因为妈妈给他的钱很少吗?是他家的经济条件差吗?

当“我”要送他两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话说得不卑不亢”。——一个自尊、要强得孩子,令我们对他顿生好感。

“是我的妈妈。”她不等我说完,笑着回答,“雪太大了,妈妈不放心,一定要陪伴我送报……”——疑窦初解。

“你每月送报纸,可以拿到多少报酬?”

他告诉我:“八十元。圣诞节时报纸多,可以拿一百元以上。”——原来他的衣兜里不是没有钱,他自己挣的钱足可以购买两根香肠了。他的克制与节俭,是对自己劳动所得的珍惜啊。

还可以就“文章为什么不像《女孩儿乌塔》一样,用《小约翰》命题,而以《成长》为题?”展开讨论。

由此理解约翰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从而理解文章拿给的写作意图。

三、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向学生推荐《夏令营中的较量》,这是作者十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了,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学习生字生词。

本课生字可以采用形近字和同音字比较的方式进行。

“俭”与“检”“挎”与“跨”“销”与“消”等形近字不要混淆。

“戴”与“带”在用法上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

“琢”“济”是多音字,可以让学生自己查字典理解另外的读音和用法。

教学论教案 篇6

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生于河北保定。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当过工人、宣传干部、报社记者,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现在河北保定冶金部地球物理勘查院工作,系河北文学院专业作家。

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城市守望》《家园笔记》《黑风白日》《认识你真好》;中篇小说集《大厂》《城市热风》《我曾让你傻半天》等。

著有小说集《我曾让你傻半天》等。《天下荒年》是其作品中较好的一部。尽管小说的某些议论引起了一些批评家的质疑,但是作品的确受到相当一部分读者,尤其是基层读者的欢迎。

在谈歌的创作中有一类作品,如《绝怪》《绝地》《绝意》《绝剑》《绝方》等,形成了他的笔记本“绝”字头小说系列。这个系列的小说记录的都是发生在作者老家乡古城保定的故事。

这个系列的小说记录的都是发生在作者老家乡古城保定的故事。开卷品读,会看到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一个个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故事;掩卷遐思,充盈脑海的是那些鲜活形象背后承袭慷慨悲歌之风的精神内蕴。这些作品虽然题材不同、写法各异,但其弘扬传统美德,展示人间正气,从道德层面上开掘生活真善美的审美追求,在情感上和理念上都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写作风格:谈歌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因而在其作品中,叙事主体很少直接发议论,而是借人物命运和人物语言来表明作品的倾向性。在处理人物命运的时候又往往对“好人”作悲剧性处理,这是因为“悲剧是人的苦难和死亡”,“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能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效果即崇高感,使人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