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历史研究读后感8篇

历史研究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4-29

历史研究读后感8篇。

一文带你深入了解“历史研究读后感”推荐必读,阅读作品后,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当时的历史,也许是书中塑造的人物。读后感是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点做“感点”,围绕“感点”来总结心得体会,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洞察和方向!

历史研究读后感 篇1

文明兴衰论

《历史研究》出自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arnorld joseph toynbee,1889年4月14日—1975年10月22日,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为十册鸿篇巨著,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

汤因比认为,历史现象不应局限于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研究,而应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和考察,这就是文明。

文明是由少数有创造力的人创造和引导的。换句话说,没有这些人,文明就会停滞不前。而这些富有创造力的少数民族并不总是保持自己的创造力,正因为如此,斯宾格勒和其他著名历史学家认为,文明终将衰落,正如人们无法逃脱生、死和死的规律一样。

然而文明真的无法摆脱“衰弱”之命运吗?恐其非然,文明是人所创造的,人是造物主的杰作,虽存在诸多的缺点,却仍可承受此等赞誉。认识存在相当的主观能动性。

文明兴衰的原因在于人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文明的失败在于人类起源的惰性。正如一**主教所言“敌人正好在你的体内,你所犯的错误的原因就在那里面,所以我要说管好你自己。”

文明的进步与否和有创造力的个体有关。经验表明,有创造力的人会让社会上大多数人模仿自己的行为。这种模仿是一种机械的模仿,而不是模仿创造性思维。

这种模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现有文明的空间和时间。同时,这些有创造力的人可能会在社会的影响下迷失自我,也会失去创造力。当他们丧失创造力时,人们将不再模仿、遵从,是此,有些“原有创造力者”会采强迫方式。

正谓之,“先知变成教官,圣人变成暴君”。亦即,当已失去创造力之人迫使社会其他成员模仿、遵从其反文明的行为或言语时,衰亡便露出端倪。兴兮,衰之所伏;衰兮,兴之所依。

所谓的迷失自我究为何意。人是和环境不断密切互动的,这个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当人们崇拜得太多,就会变得快乐,满足于现状,这是他们丧失创造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罗马帝国、威尼斯王国和意大利王国也是如此。曾几何时,盛世盛行于地中海的古希腊打败了强大的波斯帝国,就连这样的古希腊文明也随之消亡。他们没有输给强大的敌人,而是输给骄傲的自己,输给他们所崇拜的丰富文化(失去了原始文明的创造力)。

乐成的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不加以进一步的创造或改良,就无法应对新的挑战和障碍,因而衰弱甚至消亡就成了历史的常戏。

如此就有人追问,难道没有一直对各种荣耀和夸赞保持警惕之心的原创力之人吗?历史中不乏这样的人。然而,文明得继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前辈和后辈不断发挥创造力。

文明断代进而衰弱的现象正是说明具有原创力的人自身创造力的丧失和后继具有原创力之人的缺失。

读史明今,个体的生活何尝不是另一种简短的历史,也上演着兴衰。从混乱到理解礼义的技巧,每一个进步都是创造力的表现。生活或者工作学习,若固步自封,停留在已有的成果上不思进取,则如逆水行舟。

现有的经验或技能不足以充分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有必要定期更新知识体系,改进与人打交道的方式。

历史研究读后感 篇2

文明自始至终都是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人类对自身没有停止过,在这其中也出现过很多的大家,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对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了革新。区别于以往的以历史事件当做历史研究的方法,汤因比将文明作为单位来**,另外,对于文明成长的规律以及文化模式进行了大量的论证。

随着时代发展。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各国之间不仅在经济上互相关联,更加在文化上互相渗透,面临着国外文化形态的入侵,中国传统文化应如何应对,在历史潮流中保持不倒并独树一帜,这对于转型期的我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汤因比关于文明起源中的挑战与应战学说对于目前处于转型期的我国提供了借鉴。为实现中国梦,打造文化中国奠定了基础。

中庸,正如我们中国人所熟悉的,它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庸不不是一种采取折衷办法来处理问题的方式。所谓中就是不偏不倚,不过也不及;庸当然就是平常。

中庸的实质是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分析具体问题。孔子的中庸之道最初用于礼制,但汤因比用它来解释他的挑战与挑战理论以及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汤因比认为,挑战和挑战决定着文明的出现,而不是环境和种族,这涉及到一定程度的问题,国力的压力和太弱是不可取的。太强会使人类的全部精力都消耗在应付环境上,而无力进行创造;太弱则激发不起人类的潜力,只有适度的挑战,才不会让文明夭折,才能使文明的生命力得到焕发,人类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应战。因此,挑战必须是实现中国儒家哲学的中庸。

在汤因比看来,真正的挑战不仅仅能够刺激它的对象成功地产生一次应战,更要让它产生前进发展的动了;即从一次成功走向另一次新的斗争,解决一个问题走向提出另一个新问题,从阴过渡到阳。其后在产生新的不平衡,以此方式不断前进,以致无穷。

在汤因比的文明理论中,有人说有些文明是停滞的文明,没有成长。之所以停滞就是因为挑战与应战的度发生了问题。只有温和的挑战才能成功地刺激对战争的反应。同样,反应也应该是温和的。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毁灭一个文明。

因此,在文明的进程中,适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适度的挑战才能产生文明。使用过大或不足的力是不可取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走中间路线,确保文明在正常增长过程中不会停滞或过早。这是汤因比文明理论的立足点。

汤因比关于文明起源和成长的学说可以说是在历史领域中独树一帜,在他那里真正的最适度的挑战不仅刺激它的对象产生一次成功的应战,而且更刺激它积聚更大的力量继续向前进展一步,从一次成就走向另一次新的斗争,解决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新问题,这对于现如今面临文化转型关键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更好的借鉴。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兴衰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知识、经验和智慧的集合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源。从古到今,凡是取得重大成就的政治家,都把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历史经验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

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新征程中,我们仍需以史为镜,以中外历史特别是以90余年来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为镜,不断审视、省察、完善自我,汲取前行力量和智慧。

历史研究读后感 篇3

读《历史研究》有感

我之前所学到的历史一直是通过学校的历史教材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涉及历史的相关知识,首先涉及到国家、王朝、民族和历史人物。这段时间读了汤因比的《历史研究》让我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是从人类文明运动的轨迹来研究历史。

在这部巨著中,汤因比对6000年来人类历史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各种文明形态起源、发展、衰落和解体的一般规律,从而发展了文明形态的历史观。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内容丰富,他在自序中这样说:“我试图把人类的历史视为一个整体,换言之,即从世界性的角度去看待它”。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做了整体性与综合性的考察继承”。

这本书主要有几下几方面的观点:1、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是“文明”。他总结概括人类历史上的26个文明形态。

在他看来,上述文明有着历史的传承,就像世世代代的生命延续一样。2、一切文明在哲学上都是同时代和同等价值的。《历史研究》成书的理论基础是:

一切文明形态都是可比的,不仅要进行纵向比较,还要把一切文明的全部历史进行横向比较,这样才能提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3、文明形态兴衰的动因是“挑战—应战”机制。汤因比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文明,是因为他们成功地应对了一些困难的挑战。

作为回应,人类的创造力得以发挥,文明得以产生和发展。但只有强度和满足感的挑战才能导只有效的应对。文明的生长需要一种“生命冲动”以便使挑战的对象再度面临一次新的挑战,从而刺激它进行新的挑战,如此周而复始,文明得到生长和发展。

四。文明解体的类型可分为希腊罗马模式、中国模式和犹太模式。

汤因比不仅从时间的纵向层次考察了人类历史,而且还在各个文明地理分布的横向层面保持了“一种公允的、平衡的全球观点”。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

”这种看待历史和各个文明的宽广视野,自然不同于那些将整个人类历史仅仅看作西方历史的狭隘偏见。“如果有这种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

阅读《历史研究》,在钦佩汤因比渊博的学识和精彩的分析同时,感觉到自己徜徉在令人着迷的历史海洋之中,不仅能吸取知识,丰富思想,而且能充分获得思考带来的快乐。

历史研究读后感 篇4

《历史研究导论》读书笔记

14级中国近现代史彭雪琼

历史和历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属于世界,也适用于全世界。历史与理史的研究没有国界,没有民族,没有地域。无论是历史的读者还是研究者,都应该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最先进的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导论》是一本由李思纯翻译的由法国郎格洛瓦和瑟诺博司合著的史学理论方法研究著作,也是欧洲近代讨论史学方**的代表性著作。对史料的收集、史料的鉴定和史料的综合方法逐一进行了阐述。它意新颖的、独创的理论为支撑,善于从具体的理史研究实例进行深入分析。它是一种观点新颖独特、说服力强、对读者有很大帮助的理史研究方法。

本文分为上篇的史料收集,中篇的史料分析和下篇的史料综合三部分。由于第一次接触史家的作品,且水平有限。我只能慢慢细读仔细揣摩里面内容所表达的含义,所以读来颇为吃力,至今只完成了前两部分的粗读。

但回味过来仍觉得收获很多。

首先,于史料收集方面,我最先了解到的是史料收集的困难之处,因为困难所以那些难能珍贵的史料的收集才显得尤为珍贵。史料的收藏往往是从旧时的口述中获得,而在近代以前,大部分史料都是私人收藏家收藏,公众看不到。这些都是史料收集所面临的普遍困难。

如何突破这些困难是历史数据采集的关键。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一、欲得史料需暴力革命。

二、需适合于大众的公共场所,需于颇宏巨之若干书库中,将史料之丧失不完及类于亡失者,自千百殊异之地方区域,悉搜刮而集中之。

三、需在像上面的暴力革命及私藏家摧残和大毁坏之后,凡有藏匿古代史料之书库,悉公开之,且加以检藏整理流通,视为社会所有之产业。

4、 需要放在公共建筑(图书馆等)里的书需要有一个精心策划的目录。书太多了,没有目录的读者不知道它们是什么。邀请专家对同一类或同一事实的史料进行检索和编目。

但是,这些仍不够我们具备史料收集任务的才能,我们还需要一辅助科学,因有的史料已被鉴定而有的史料还很粗糙这都需要读一切伟大之范本,一切史诗中之主要作品,又读稗史**,最后还要读历史之佳作。必须知历史为何物,凡人若未能对其所治者全已通晓;则不宜妄创新史。必须读一切良美之史书,刻意研究,视为文体之范型。

并多读精读几次,获益更多。做历史,要博闻强识。需最广泛与最殊异之知识。

如金融学、法学、哲学、民族学、公共地理学、人类学等自然学科。他们还应精通自己研究史的特殊要求,如埃及史中的古埃及语、中国古代史、地方史中的方言等。总之,所有的辅助科学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如古代文学、历史和文学。

在一切辅助科学中,必须辨别何者为每一工作人之本分中所必须专治专攻者,与何者为仅于有必须用机会时,能知其出处即以足矣。任何知识对研究历史的任何部分都没有用处。

其次,于史料分析鉴定方面,我们必须在了解历史知识之概况此基础上做外形鉴定的原本文字鉴定、制作原始鉴定、史料分类整理以及校雠考证与校雠考证家分析的一切工作,又需做内容鉴定的命意释义鉴定、忠实与精确方面鉴定以及特件事实的个别研究。从这些史料分析鉴定方面我深刻理解到了史料分析鉴定的复杂与艰难,以及完成这些所需要的细致与耐力。

读完中篇之史料鉴定与分析我不得不佩服前人见识卓越。也理解了“世事苟不务其细者,则不能成其巨者。”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我怀着激动和真诚的心情完成了前两部分,我将继续带着问题阅读后一部分。好的作品好的书籍需要我们慢慢的读,细细的品尝,需要多读,读很多次。读《历史研究导论》让我体会到了自己以前读书读史所用方法之浅薄,以及搜集运用史料方法之简陋。

《历史研究导论》让我深刻认识到史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复杂与博大精深,想做一名合格的史学研究者,我们还要走很远的路,我们还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相信读完这本书我们都能收获很多,它将会成为我们起点,引领我们入门,推动我们在读史做史方向走得更远。

历史研究读后感 篇5

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作品系列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之前读钱老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感觉颇有所得。因此也就一气买了这本《中国历史研究法》。对于我等喜读历史的读者来说,虽说还谈不上“治史”,但为何读史,如何读史,终究是应该考虑一番的问题。钱老的此书,正是讲的读史的意义和方法。因此,以钱穆史学界“一代宗师”的身份,他的这本书想必也相当有启发性吧。全书以钱老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分别从通史、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人物地理方面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了阐述。钱老讲史,并无学究之酸腐气,而是深入浅出,着重说明道理。他对治史方法,一向提倡有“大局观”,即最好是对整个历史的走向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再去研究具体的问题。因此,不管是自古到今,还是由今溯古,都是通读一遍最好。如此,方能知一件事物之源流,而不是只看一个时代的横截面。承继历史,才能传承文化,并与今日之现状相连,此点令人信服。而他对中国历史中政治、经济、文化的“浑括”特色也有独到见解。所提出的不能照搬西方历史研究方法,犯削足适履的错误的说法,对于从小接受用唯物史观硬套中国历史的僵硬教材长大的我们来说,可谓极有启发意义。从大局看,从长远看,全面看中国历史,这无论对于我们这些历史爱好者,还是对于专业历史研究者,都有借鉴意义。当然,钱老的一些观点,我也并不完全接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他说相权制约君权,已经有点一厢情愿。而本书中,也有此类问题。比如说到经济,竟对中国历来之平均主义与重农轻商有所肯定,连汉武的盐铁专卖也成了“裁抑兼并”。且不说盐铁专卖的实质不过是政府筹措军费,与民争利。就算真如钱老所说,为何到了有样学样的王安石那里,就成了“裁抑太过”?这未免有些偏袒了。言及中国学术与政治精神中以“善”为第一位,钱老又对今人指责尧舜禹汤之类圣人皆系作伪而大加指责,甚至说出“即使这些系伪造,不也是为了造就一部善的历史?”之类的话来。殊不知,如果把善放在“真”之前,其结果只能是……

历史研究读后感 篇6

一从杏帐五十年,头白犹期序三千。还我河山悲武穆,斜阳烟柳怜稼轩。凌云健笔意纵横,天水风物换新天。耄期幸逢称盛事,敢以心香寿南山。

大概是四年前,其时我甚至还不知恭三先生为何方神圣,却在无意之中拜读了漆侠先生《悼念恩师邓广铭恭三先生》一文,该文情致款款、感情醇厚,两位老前辈五十年的师生交往画像图一下子跃入我的脑子里,由是而引发我的极大震动与共鸣(当时我恰好也沉浸在一段真挚的师生情谊之中),所谓“爱屋及乌”,我出于对漆侠先生的好感,遂找来先生这部小书,一气读完,只觉先生所言深惬愚意。

如今自己亦追随前辈步伐迈入历史专业的大门,回想起来竟不胜唏嘘。

总的来讲,漆侠先生的《历史研究法》是一部很好的讲历史研究方法的著作,该书体系完备,章节设置合理,内容充实,既有总结性的语言,又能结合前辈学者的研究,更是举出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清晰明了,又极具说服力。

漆侠先生虽集中于宋史的研究,但对中国整个史学发展有着自己独特而又深厚的看法,是我们这些晚辈后生的榜样,激励着我们脚踏实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和研究。漆侠先生此书不仅在谈历史研究方法,而且在讲述着自己的学习历程和学习心得,使我们受益良多。从漆侠先生的语言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那个时代的学习心路历程和社会风气。

不过,孔子有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我们固然要尊重老前辈、固然要在老前辈奠定的学术史道路上走动,但我们作为全无定数的“后生”,更重要的理应是想办法超越前辈,即使老前辈是钱穆陈寅恪那样的“泰山北斗”。这是我们“后生”应有的魄力。

历史研究读后感 篇7

余青《历史研究导论》一书是由法国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写的,由李思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将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上篇初基智识,中篇分析工作,下篇综合工作。

本书是欧洲近代讨论史学方**的代表作,讲述了如何搜索史料、如何鉴别史料、如何综合史料,并且善于从史学研究的具体实例出发,进行深入解析,集中反映了近代欧洲实证主义史学的基本原则。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体会到不管是在**如何搜索史料还是在分析如何鉴别史料亦或是讲述如何综合史料,最主要的一点是强调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史料的重要作用:“历史由史料构成,史料乃往时人类思想与行为所留遗之陈迹……无史料斯无历史矣……史料者,历史知识之唯一源泉也”所以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要注意史料的搜集、鉴别、整理和运用,在搜集史料方面作者提出搜集的难度很高,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历史研究的不断发展史料搜集的难度已经是大大降低了,在搜集到相关的史料之后,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鉴别史料,因为历史由史料构成,所以史料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历史研究的价值和可信度。关于对史料的鉴别工作作者从两大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外形鉴定,二是内容鉴定。同时又将两个大的方面细分成七个小的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本书大篇幅的论述史料的鉴别,体现出史料的真实性对历史研究的重要影响。在经过了史料的搜集和鉴别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整理和运用了,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综合工作了,在作者看来“构造之方式,不能恰如吾人所欲,为一种科学之理想计划,盖彼仅视吾人目前所具有之材料如何而决之耳。

”历史研究是根据客观的历史材料来进行的,要考虑到历史材料的形态,性质及与其他科学之材料的殊异点,不能由主观臆断而成,要尊重历史事实。历史研究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分工协作。一方面,它需要专门研究历史数据的研究人员。不仅需要搜集大量的史料还要进行繁杂的鉴别工作,另一方面需要有经验的历史学家对史料进行综合,以事实为依据对史料进行合理的构造以达到研究的目的。

历史研究清楚地揭示了社会演进的本质和原因,对推动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看得有点吃力,大学期间主要是针对课本的看书,知识面窄,对于这种理论性较强的书还不是很能理解,希望以后能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多接触一些这样的书,增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正如老师所说,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多读书,而不是课本,所以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进步。

历史研究读后感 篇8

治史的认真态度是十分值得后人学习的。

在《史家的四长》一节里,他将史德摆在史学、史识、史才之前,并指出史家要有真正的史德要避免“夸大”、“附会”、“武断”的毛玻他认为“史家道德,应如鉴空衡平,,是甚么,照出来就是甚么;有多重,称出来就有多重,把自己主观意见铲除净尽,把自己性格养成像镜子和天平一样。”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梁启超学史、治史总是秉着忠实的态度。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里,他认为历史和其它学科一样,是有因果规律可循的,但在《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里,他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历史现象最多只能说是‘互缘’,不能说是因果”,后人评这是他“流质善变”的表现,我认为,这正体现了梁启超对治史的严谨与认真,他是真真实实地做到“发现自己有错误时,便应当一刀两断的即刻割舍,万不可回护从前的工作。”他研究历史正如他自己对后人所期望的那样,不是为了一时的名誉,而是尽史家责任,为人类的发展做真实的具体的贡献,即使这种工作是漫长或者没有尽头的,也以一种负责的态度坚持到最后。

治新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在《史之改造》一节里,他指出“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总不离贵族性,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智识阶级。故其效果,亦一如其所期,助成国民性之畸形的发达。此二千年史家所不能逃罪也。”一语道出了我国旧制度下的旧史的弊病,给后人学史一种重要启示:对于旧史,尤其是正史,不能盲目的信任;对于杂史等,也不能盲目的否定。

同时,他还给后人改造旧史,治新史指出新的方法:“以生人本位的历史代替死人本位的历史”、“重新规定史学范围,以收缩为扩充”等。

总的来说,从《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梁启超忠实于历史,认真治史的人格魅力,能够学习到治史的各种实用方法。

除了本书之外,他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先秦政治思想史》等,都是极出色的论著,他确实是做到了“史之意义与及其范围”里所讲的,站在民族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在人类中的发展的高度来治史的。

3。很感谢老师推荐了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作为一名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这部鸿篇巨制让我读起来颇有难度,但是把上中下三册卷帙浩繁的著作粗略的浏览了一遍,确实让我收获颇多。

在此同时看了一些有关汤因比《历史研究》的期刊论文,并浏览了其另一本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

可以说,汤氏的《历史研究》给我既已形成的“历史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在这其中,我对汤因比的“中国观”产生了比较强烈的研究兴趣,也一并作为读后感写出来。

当然,仅仅凭借对两本书的阅读,很难对某一个人的某些“观念”做出实质性的定论或者评定,在这里我也仅是通过书中看到的一些东西来浅谈自己的理解,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有失偏颇的观点,还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