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观后感9篇。
复杂的心理活动要用观后感的形式才能呈现出来,将观后感写下来,是对自己的总结和归纳,能从中学到更多,怎样写观后感才能更加突出我们的感悟呢?分享一篇网络上的好文“生命教育观后感”读完后感触颇深,希望这能够激发你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1】
近日,怀着崇敬之心,阅读了陶继新先生与王登峰先生的对话录《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一书,感受颇多,深受启发。
陶继新说:我曾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从公元前551年孔老夫子出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500年间,中国能够正规入学学习的人数,未必比从1949年到现在入学就读的学生多。同时我们现在从国内外学习了许多大教育家的经典教学方法。但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国学子,成为世界级文学巨人者屈指可数。这种悲哀不能不令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中国古代的每一个时代,几乎都产生了让世界瞩目的大思想家、文学家。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孙子、屈原等一大批大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到帝制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的大文学家曹雪芹,无一不是世界级的大师。那时候还没有苏霍姆林斯基,也没有布鲁姆和布鲁纳,即使有,也因国域之隔而无法学习其精妙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的先人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大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这种悖论的出现,应该引起教育界人士的足够注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呢?我想,目前学习内容的低下与教学方法的'不当,与古代文人学习“取法乎上”和注重读背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古时候的学生起始阶段学的是“四书五经”等高层次的文化精典,现在学习的是“上中下,左中右”等所谓由浅入深的浅层次文化:古时候一开始就让学生去背诵,现在是一开始就要学生去“创造”;古时候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现在是对传统文化的蔑视;古时候强调文化积淀,现在倡导凭空翻新。什么文化积淀,什么厚积薄发,在“现代教育”中都成了不合时宜的旧有传统。如此下去,休说诺贝尔奖与中国无缘,大思想家、文学家难以诞生,就是产生有点名气的大学问家也难乎其难了。一味地逐新求异,丢失的不仅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还有自己的个性和中国文化学习的本质东西。朗读与背诵这一简单,也是最奏效的学习古代文化的方法,千万不要再将其视作污水一样地泼掉了。
奥修说过,犹太人占世界人口的3%,但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口数量占了世界的80%。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犹太人对于经典的亲近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在传统的犹太社团里,儿童很小就接受了读经教育。根据犹太经典《密西拿》的规定:儿童六岁开始学习读经,最通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背诵,不管是否理解,先得熟读成诵。《阿伯特:犹太智慧书》写道:“学问,不进则退;不读经,毋宁死。”
陶继新说:孩子的背诵能力是远远超过大人想象的。开始时也许没有大人背诵得快,但一两周以后,其背诵能力就充分展现出来了,就会将大人远远地抛在脑后面。孩子背诵有一个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慢。大人正好相反,记得慢、忘得快。同时,当孩子以很快的速度记忆下来一些经典的时候,也会对自己产生一种心理认同。
如果在家庭、学校甚至社会上给其展示背诵经典的舞台,他们就会更加自信,就会背诵更多的经典,就会给自己积淀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陶继新说:在某种意义上说,经典文化是可以让生命有根的。如果根扎不深,就可能在西方文化侵入的时候,不分良莠都“拿来”,甚至顶礼膜拜。而当我们有了经典文化之根后,我们就可以在继承与发挥中国经典文化的时候,放开胸襟,大胆地将西方文化的精华吸收过来,并让它融入中国文化之中,成为我们文化发展的有机部分。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我曾经跟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位教授交流对于《论语》的看法时,令我非常吃惊。他对《论语》的熟悉程度及解析深度,令中国的很多专家汗颜。其实,韩国也好,日本也好,他们的经济发展,都与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有关。被誉为日本的爱因斯坦的汤川秀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自述《旅人》一书说:我五六岁时就开始诵读中国经典……第一部分是“四书”,是从《大学》开始的,我最早读的一本书就是《大学》,后来又读了《论语》和《孟子》等儒家经典。可以说,有效地汲取中国经典文化的营养,并不阻碍汤川秀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的确,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弥新。经典文化将我们的生命全然转换,从情绪化的生活状态变成生活目标清晰的状态;经典文化让我们在生活中重新发现完善与统一;经典文化让我们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获得心灵的自由;经典文化让我们体味到生命的欢乐与高贵。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让我们的接班人,未来社会的栋梁们,我们最最亲爱的娃娃们也能体会到经典带给他们的这种智慧呢。所以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吧!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2】
读了《生命与教育》,使我知道,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要成为孩子眼中的教师,不是把学生当作无知的凡夫俗子,自己盛气凌人成为上帝。我们要用爱来打动他们,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研读《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一书,我懂得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不仅如此,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却是处处切中要害,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将这些教育的细微之处罗列出清单,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怎样以身作则,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
《欣赏教育》告诉我们:希望得到别人尊重和得到别人欣赏,是我们每一个人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欣赏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欣赏教育最大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承认差异,允许错误和失败。让每一个孩子时时都能感到自己能行,自己是一个好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使我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 读了这些书,使我明白了在教学活动中欣赏与激励的重要性,爱的重要性,这些都将作为我以后教育学生的座右铭。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3】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命涌动着彷徨,教育遭遇着迷失。于是,我们需要追溯,我们祈求回归——生命化教育。
记得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正研究员茅广军跳楼自杀身亡;10月10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王然从三层病房的洗手间跳下……“密度”之高,令人咋舌。
类似这样的例子,几乎每天都可以从互联网上找到,已经不再是发生在极个别地区的极个别事件。面对频繁发生的悲剧,我们的家长、老师、教育工作者纷纷惊呼:“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了?”与此同时,全社会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集到教育领域:对待生命教育,我们包括学校和家长给孩子了些什么?
有调查显示,当问及小学生“如果遇到被同学打会作何反应”时,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孩子给出这样的答案,让很多人尤其是让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始料未及,但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也许责任不应该完全推给涉世未深的孩子,因为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从来没有认真地跟他们讲过所有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便永不可获得。
其实,学生上述的种种行为,不正表明了我们的教育对生命的漠视,反映了我们的教育“目中无人”吗!在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可是,他们却无力承受生活的挫折,无法理解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正是由于现代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的缺失,才造成了一系列家庭的和社会的悲剧。由此,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对孩子进行有关生命的教育,让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尊重和珍惜的态度,培养他们对社会及他人的爱心,使他们在人格和心理上获得全面的发展。
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育他怎样珍惜自己生命,以及关爱其他人!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4】
读了冯建军先生的《生命与教育》,虽没有高山仰止之感,但内心的佩服与赞叹却是久久不能散去。虽然冯建军教授所追求的、所探索的生命教育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残酷的教育现实前是无能为力的,但冯建军先生的深邃的思想会唤醒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去思考教育,去探索教育的真谛,去为还原生命教育的本质而跋涉。
冯先生在书中从六个方面对生命教育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生命,教育的原点;生命在教育中失落与反思;教育对生命的祈求与追寻;教育的生命品行;生命化教育的建构;生命的品质及其教育意蕴。其中第五章“生命化教育的建构”着力于生命完整性、自由、独特品质的描述,致力于探索如何让教育走出“异化的洞穴”,构建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地发展的教育的根本使命,这是与新课改的共振,是每个在新教育之路上跋涉的有志之士所寻觅和期盼的。
“生命化教育的建构”与当前的功利性的教育不同,所倡导的是全人的教育,关注的是教育学视野中的完整生命。
冯先生认为,从静态上看本体生命的存在,人实际上有三重生命:一是自然生理上的肉体生命。作为肉体的生命。
人是自然存在,但人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存在。认识自在之有,但更是自为之有。二是精神生命。
意识使人的生命抛弃了动物自由的本能,成为自力更生的精神存在。正是由于精神的存在,人类才超越了动物的本能,获得了自由。与海德格尔、蒂里希的观点不同,冯建军先生认为,生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复杂体,强调人的精神性,并不能如同宗教的传统和中世纪的神学一般,否认人的自然生命的存在,相反,人的精神生命是基于自然的生命而发生的。
三是社会生命。冯教授认为,人总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既关联与人的内在意识,又有超越人的意识的感性对象性、客观普遍性。
冯先生认为,生命化教育首先要敬畏生命。冯先生在呼唤,中国的传统教育***教人学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行为应该深深地反思一下了。这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文化,其价值观认为我们所拥有的生命不属于我们自己,它就像银行的活期存款,为着某种外在的价值,随时提取,随时奉献。
即使是一个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我们的教育也要求他为国家利益恪守自己的职责。这种无视生命、甚至践踏生命的教育,值得我们反思。
冯小刚认为,生命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解放儿童。所谓“解放儿童”,就是要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一方面把儿童当“儿童”看,承认童年生活的独**值,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和童稚;另一方面把儿童当“人”看,教育过程中,尊重人的特性。
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过分的功利是我们眼中只有“物”,没有“人”,孩子对我们来说不过是考试的机器,是为老师获取分数、获取利益的工具。“人文关怀”、“生命教育”等已离学校太远。这是对孩子的虐杀,也是对教育、对历史的犯罪。
很紧急。教育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反思、实践、反思和实践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5】
《倾听生命》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生命是非常美好的,在这短暂的生命中,还需要有梦想。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他将无法理解短暂而冒险的人生的意义。
我也曾为梦想而烦恼。我有很多梦想,比如:厨师,老师,但是我放弃了,因为我知道我没有天赋。
自从我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这篇报道,其中有两个人让我记忆犹新,他们是李桂林、陆建芬。他们是夫妻同时也都是教师,在一个被称为“云上学堂”的二坪村里教书。他们教书几十年,受挫几十年:
陆老师因为劳累过度而生了病;他们的儿子在一次玩耍中被绳子绊倒,后来因为没有及时**而残疾;还经常帮助困难学生;有些学生回家要爬过五座“天梯”,路程艰难,两位老师总是每天坚持护送他们……一个被他们帮助过的学生向**讲述了他们的感人事迹,最后他们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从此,我就立志要成为老师,把那些没有条件读书的孩子领进学***地,让他们感受学***趣。之后,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只有中国的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许多外国的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现在,我又立志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
我在老师和作家之间徘徊。过了好久,才真正确定牵绊我一生的目标:当一名作家。
我想为中国赢得荣誉,让更多的人在中国获得诺贝尔奖。
尽管这个梦想现在还渺无希望,但是,我一定会为这个梦想奋斗努力。中国梦是我的梦。我的梦想是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6】
读《走进生命的教育》有感
广州市白云区西洲中学杨名玥
古人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我看来,教育,已不仅仅是局限在传道授业解惑了,与时俱进的教育,必然是深入生命的教育。
假期有幸拜读了梁老师的大作《走进生命的教育》,感慨良多,用最大的诚意去育人,必将收获职业生涯最暖心的回报。
梁老师的著作中例子灵动真实,她用实实在在的教育方式给我们呈现了她的教育过程与结果。我,作为一个不算资深的班主任,从中可谓是获益良多。在读到我在反思自己之后,我真的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吗?
我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有换位思考了吗?我对他们的爱,他们是否真切感受到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幕往事。
那是刚工作时当班主任,正是激情万丈,血气方刚的年纪,似乎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在那天的最后一节课上,我抓住了几个背诵不完的学生。他们都很好。为了早点回家,他们正在奋战。
下课铃响后,只剩下最后一个男学生没背完,但是我今天又要值班不能在教室守着他背,所以我说,跟着我去值班吧。
他默默地一声不发地收拾书包,于是催促到,快点,这时他很不耐烦地说了句,知道了。我听了心里有点气,但是也不多说什么,小孩子嘛,要留堂总是有点情绪的,不和他斤斤计较。来到教学楼楼下,几个朋友都在等他,这时他更生气了,朋友问他为什么,他公然指着我说,拿着,被她带走。
骂了一个粗口,我还是不动声色,他又重复说了一遍,这时我实在无法忍受了,噼里啪啦就对着他骂了起来,我这一骂,真的把他给吓到了,而此时正在下课回家的学生们都纷纷围了过来,驻足看着。他就垂着头,一声不吭。
一直走到我值班的地方。他站起来背对着我。泪刷刷地流。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是愤怒与羞愧。
我没说话了,先让他站了一会。当我冷静下来时,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用温柔的声音和他聊天。我知道,该骂的已经骂了,不能再把事情恶化了,这个孩子,此时肯定觉得很丢脸,因为老师在那么多人面前骂了他,所以,现在的我,要给他一个台阶下。
我温和地和他说了很长时间,但他还是不想理我。从他的嘴的形状,我可以判断他的情绪起伏。
可是,我也不放弃,他不说,我就继续说,虽然他很倔强,但,内心似乎没有那么抗拒我了,只是,眼泪还是忍不住地往下流。这个孩子,还是一个好孩子来的,最起码,他愿意接受我的教育,如果他敌对意识很强,他大可以扬长而去,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为此,我不会也不能放弃他。
最后,天色已经慢慢暗下来,我担心孩子回家的安全了,此时的我已经很明显感觉到他也平静下来了,我没有逼他说什么,我只是让他回家好好想清楚自己今天有没有做错什么,然后明天给答复我主动去办公室找我。他终于开口了,他答应了我。但第二天,我没有等他活跃的身影,即使很长时间,他还是躲开了我。
这件事之后,我开始反思,我错了**?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他面前发号施令,给他权力,却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后来,在慢慢磨砺的过程中,我也渐渐明白,鲁莽的错误是**。
当然,教育的方式有多种,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不要把自己的学生当成是受自己控制的,而要与他们交心,真正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他们的感受,遇到问题共同想办法,这样的老师,才是成功的老师, 这样的方式,才有可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时过境迁,我依然在教育第一线慢慢实践着,努力着,我也学会了融入孩子们的世界去与他们平等交流,但愿,我的一腔热血,不辜负“老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7】
让我们的教育成为以成长为中心的教育--
吴佳慧寒假期间,我认真地拜读了肖川老师的书-——《教育让生命更美好》,这无疑是我新年的一份最好的礼物之一。肖川先生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教育的多彩世界。这本书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让人感到意味深长,醒悟过来。书中的许多想法和建议值得细细品味,让人读了又想,给我带来了一个诗意温馨的幸福世界。
在本文的前言中,肖川先生举了几个例子。其一,他上学时,班上有名瘦小、单薄的女孩,她的同桌说她身上有味道,于是,班上其他学生都嘲笑她,侮辱她,她的老师和家长对此事也置若罔闻。第二,湘潭一名初中女生被歹徒逼迫,三次转学。她仍然无法摆脱其他学生的奚落和羞辱。
其三,2005年桂林一中年女子欲跳楼,围观者簇拥在楼下看热闹甚至有的人还在底下喊“快跳啊!”
看了这些案例,让人心情沉重。肖川先生在书中说,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我们的文化缺乏博爱。我们的社会中弥漫着对强者的仇恨和对弱者的歧视,充满着对特权的追逐和眼热,而对于公平与正义的吁求和呼唤是那样的稀缺和微弱。
有鉴于此,在我们的教育中着力培植生命意识,高扬生命情怀,对于我们文化和国民性的改造,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肖川老师说:“我所能想到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莫过于受过良好的教育。因为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我们拥有渊博的知识、清晰的智力、开放的气质、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教育。
什么是好教育。肖川老师说:“好教育包括重视人格的培养,重视人类核心价值的浸染,重视理智训练,重视充分和得体的自我表达。
好教育还包括教育过程中始终充满礼貌,尊严,秩序,温暖和热情--如果学生处于一种充满支持和鼓励的学习氛围中,他们就更愿意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并尝试各种各样的学习策略。”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小学教育对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教育是孩子们幸福生活的起点。
一。如何给孩子们良好的教育。
托尔斯泰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干的事,关键是怎样教育孩子。”
肖川:在教育中,如果我们能用心营造一个充满真诚和爱心的氛围,一个好的教育才有最切实的保障。
2.改变教师自己的思想。
肖川老师说:用思想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用思想陶冶学子的心灵。
我给你带来了一段泰国励志**。《我不想让你得第一》。影片虽是雀巢的广告,但情感真挚,感人至深,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家庭教育课,同时我们也该反思作为妈妈和老师的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如何给孩子一个好教育,好人生的开始。
我认为我们应该和孩子们一起长大。
1.正确面对落后.任何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是王者,而大多数人一生下来都成长不了王者.毕竟第一只有一个.
2。鼓励。孩子们的表现不好。老师做的不是没完没了的责骂,而是鼓励
三。怀疑。作为一个长期没有从事学前教育的人,我们仍然怀疑自己,即使每一个决定都是深思熟虑的。但我们还是要坚持
四。艰苦的工作。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失败,孩子也一样。我们也是
5.质变.在经历了失败与挫折,但也一次次重新爬起来之后最后哪怕赢了1分,这平凡的一分却也坚定了我们和孩子勇敢向前的信念.
读肖川先生的书,看这部短片,我深受感动。
孩子不好的时候,是不是少了我们的鼓励?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是否坚定了他的信心?
我们要做的不是要比任何人都强,不是一定要冲刺no.1,而是每天的努力—努力超越昨天的自己,每天使自己进步哪怕一点点。
我喜欢书封面的这段话:“生命是一段旅程,不管路途开满鲜花还是布满荆棘,走或不走,时光都会将你带到尽头。用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你会发现生活本来就是那么美好。
教会学生拥有欣赏生命的态度,所有的教师都对此负有责任。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活在自己的感情中,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努力。让我们用一颗诗意的心去享受生活、教育、学习,快乐地生活!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8】
读了冯建军先生的《生命与教育》,虽没有高山仰止之感,但内心的佩服与赞叹却是久久不能散去。虽然冯建军教授所追求的、所探索的生命教育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残酷的教育现实前是无能为力的,但冯建军先生的深邃的思想会唤醒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去思考教育,去探索教育的真谛,去为还原生命教育的本质而跋涉。
冯先生在书中从六个方面对生命教育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生命,教育的原点;生命在教育中失落与反思;教育对生命的祈求与追寻;教育的生命品行;生命化教育的建构;生命的品质及其教育意蕴。其中第五章“生命化教育的建构”着力于生命完整性、自由、独特品质的描述,致力于探索如何让教育走出“异化的洞穴”,构建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地发展的教育的根本使命,这是与新课改的共振,是每个在新教育之路上跋涉的有志之士所寻觅和期盼的。
“生命化教育的建构”与当前的功利性的教育不同,所倡导的是全人的教育,关注的是教育学视野中的完整生命。
冯先生认为,从静态上看本体生命的存在,人实际上有三重生命:一是自然生理上的肉体生命。作为肉体的生命。人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但人又是人的特殊的自然存在物。认识自在之有,但更是自为之有。二是精神生命。意识性使人的生命扬弃了动物自在的本能,成为自为的精神存在。人正因为有精神的存在,是人超越了动物的本能,而获得了自由。与海德格尔、蒂里希的观点不同,冯建军先生认为,生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复杂体,强调人的精神性,并不能如同宗教的传统和中世纪的神学一般,否认人的自然生命的存在,相反,人的精神生命是基于自然的生命而发生的。三是社会生命。冯教授认为,人总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既关联与人的内在意识,又有超越人的意识的感性对象性、客观普遍性。
冯先生认为,生命化教育首先要敬畏生命。冯先生在呼唤,中国的传统教育习惯于教人学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行为应该深深地反思一下了。这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文化,其价值观认为我们所拥有的生命不属于我们自己,它就像银行的活期存款,为着某种外在的价值,随时提取,随时奉献。即使对于一个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儿童,我们的教育也要求他为国家利益恪守职责。这种对生命置若罔闻、甚至践踏生命的的教育太值得我们反思了。
冯先生认为,生命化教育的当前最要紧的任务是解放儿童。所谓“解放儿童”,就是要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一方面把儿童当“儿童”看,承认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和童稚;另一方面把儿童当“人”看,教育过程中,尊重人的特性。
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过分的功利是我们眼中只有“物”,没有“人”,孩子对我们来说不过是考试的机器,是为老师获取分数、获取利益的工具。“人文关怀”、“生命教育”等已离学校太远。这是对孩子的虐杀,也是对教育、对历史的犯罪。刻不容缓,教育,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9】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教育是一项伟大的精神事业。作为一名教师,学生在成长,我们在成长。我们面对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平等”的教育,更是具有“生命感”以及“责任感”的教育,我们要将这些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让学生获得最有“生命感”的教育。
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完美的课堂不仅是教学,更是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名教师,也许你的一句话会影响学生的生活。当你走在街上,那些被你已忘的学生来到你身边和你交谈时,你会感到你的教学行为是多么成功。
做一个有“生命感”的教育者。首先,要能看到生命的存在。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过和我们一样的生活。我们不能像驯养的动物。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他们,而不是控制他们。
比如在数学课上,我们绝不会责怪喜欢随意做小动作的孩子,而是引导学生比较谁坐的最直,绝不会批评喜欢随意打断的孩子,而是引导学生出来回答问题。教师对生命的态度,应该热爱。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能正视“问题学生”,无论有再大的问题他还是人,是人就可以感化。
因此,我们应该从每一个细节去关心学生,倾听他们的愿望和需要,倾听他们的情感,倾听他们的思想。
第二,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保持学生的人生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摆脱发展中的不好的东西。尤其是对底层学生来说,责骂和劝说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我记得我在三(四)班当班主任的时候,只想着怎么制定好规矩,摇摇晃晃,粗暴管理,弄得嗓子哑,什么都不说,效果一点也不好。
有些学生作业做得很慢。有些学生长时间不注意上课。一些学生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没有自我约束能力。我该怎么办?我班采取“小星星”排行榜,看谁得的“小星星”多,上课表现好、作业又快又对、与同学和睦相处等都可以获得一颗“小星星”,对于每次考试有进步的学生都可以获得一颗“大拇指”,总数满5次就可以获得奖品。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也有表现不好的学生,我会取消他的一颗“星星”,对上课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也不要求和好学生一样,如果我对一个多动的学生说“老师相信你能改掉好动这个习惯,我们从下一节课就开始好吗,只要你多坚持3分钟就可以,如果你能做到老师就在全面小朋友面前表扬你,你能试试看吗?
”学生说“能”!下节课,我会提前提醒学生们我们的协议。在课堂上,我将继续暗示他在我的照顾下取得了进步。他让我看到了生命蓬勃的成长动力,听到了成长纯净的生音!
再次,教育生命的成长性,我们在关爱学生生命成长的同时,也要注重自己的生命,要能够发现自我生命和学生生命的联系,所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起关注生命成长中的种种困境,承担生命的各种艰难与沉重,承担人生无处不在的悲哀,承担个体生命时常袭来的孤独感、无助感,就是一起分享生命成长的幸福和尊严。要做一个有“时间感”的教育者。我们常常感叹岁月如梭,一眨眼教过的孩子都大学了、工作了,甚至和自己成为了同事,当看到他们的成长时我们是否可以自豪地说“我对这位学生的教育,深入到了他的生命中,影响着他后来的人生脚步,我的教育造就了他今天的辉煌”。
是的,生命本身充满了时间,生命的成长也需要时间。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时候生活文明,什么时候才能有结果?这是周期性的,或者可以说是有规律的。因此,我们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守候。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曾这样描述一个美丽的教育场景: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种教育场景是建立在尊重儿童个体生命的基础上,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儿童生命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的。学校不是工厂,教室不是车间,教室不是技术工人,教育不是为批量生产标准化产品。尊重个人和人性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
教育过程是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生命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抽枝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育需要冷静,需要慢慢等待,尊重等待中的生活,成熟的生活,充分开放的生活。一位教师朋友向我讲起他在教学中采取的“三清”教学模式,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我很感动,他在课后没有把负担留给学生,但我们不能忽视人们接受能力的速度之差。同样一个知识点,有些孩子只要几分钟就能掌握,而有些孩子为了达到教师确定的目标,需要付出比别的孩子更多的时间,并不能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虽然有了分层教学的理念,但是在高效课堂的旗帜下,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地采取了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限时限刻、日清周结,不给学生充分的学***、成长时间。
这些不仅是学生的伤害,更是教师的痛苦,更是我们教育的耻辱。生命的过程就是等待的过程。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长,只能尊重规律,让幼苗慢慢助长。
等待是一种心情。在一个真诚教育人的教育家眼里,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是上天的宠儿,接受能力慢的学生也是上天雕刻的。他们都会向生命成长的同一个目标迈进,区别只在于实现目标的先后问题,而生命同样精彩。
因此,我们既欣赏奔跑在前面的学生,也要放慢速度,和后面的学生一道,慢慢品味生命拔节的过程。等待是一种能力。当今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社会各种世俗因素的影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能不能冷静下来,陪伴学生走过学习和人生成长的过程?这也是对我们在唯物主义社会中教育人们尊重生活的能力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