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我的手工作文

我的手工作文

发表时间:2024-05-03

我的手工作文。

大家或多或少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是让我们与生活更加亲密的方式。您会为写好作文而烦恼吗?值得分享的“我的手工作文”大学生范文网的编辑为您整理了,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的手工作文 篇1

我是生长在中原省份的人,我家乡不产稻谷,从小都是靠吃面食长大的,而最爱吃的主食就是手工面条和手工馍。在上篇文章中我已写过《母亲的手擀面》一文,现在,我要再写一篇《手工馍》。因为,几乎每天我都在吃手工馍,从小是母亲做,现在是妻子做,像手工面条一样,几十年如一日,手工馍已喂养了我方法及我情有独钟深深的感情。

手工馍与机器馍最大的不同在于味道和筋道。手工馍做的味道好,又筋道,现在城市里有人专门开店卖手工馍,市场销售很好,尤其是在北方产粮区很盛行,特别是我曾工作过的正阳县“陡沟馍”据说已注册了商标,货物供不应求。而用机器加工的馍制作效率高,但馍的味道差些,不筋道,同样的面粉,还是手工馍好吃。这是我多次比较得出的结论,也是人们喜爱手工馍的真正原因。那么,手工馍究竟是怎样做的呢?我从小就耳濡目染,从母亲那里了解到这种面粉加工手艺,只是没亲自实践过。等我结婚成家后,我妻子也从她母亲那里学到了做手工馍的手艺,一直坚持给家人做手工馍吃,尽管进城30多年了,但是几乎没吃过机器馍,我很有福气,不但天天吃手工馍,而且还偶尔学做过几次,更清楚做手工馍比较复杂的流程。在我们家乡,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会做手工馍,就像做手擀面一样,这是一种基本功,必修课,细功夫,也是最简单的家常便饭。

做手工馍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手工馍分死面和发面两种。死面馍难吃,好做,省劲儿,牙口不好的'咬不动,馍太死板,像咬牛板筋,我奶奶就不能吃;而发面是经发酵后做的,好吃,费时费劲儿,每当我家做死面馍时,母亲一定先给奶奶做好发面馍供她吃。小时候由于家里穷,温饱不及,一年到头都是“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用红薯面做的馍都是死面,发面做不成,在我的记忆里,吃死面馍和发面馍的机会几乎均等。那时候,母亲做饭我烧锅,一天三顿饭,主食一般都是早晚吃馍吃红薯喝稀饭,因为吃红薯撑肚皮,虚饱,吃的过多有的人“离心”(胃酸),只有吃馍才真正止饿;中午吃手擀杂面条,很少吃蔬菜。吃馍时最多的是馍蘸辣椒、蒜汁或咸菜。馍一般都是五色杂面“窝窝头”(圆锥状),或者是“锅饼子”(贴到锅上沿的圆饼状),如黑黑黏黏的红薯面馍、黄灿灿的玉米面馍、红彤彤的高粱面(我们叫秫面)馍、绿莹莹的绿豆面馍和大豆面掺红薯面或秫面等做成的杂色馍。为了改变口味,调剂生活,母亲偶尔也会做豆糁子馍,即把大豆粗加工两遍,不成面,然后切一些萝卜条加盐水和面,做熟后变成咸窝窝头或咸锅饼子,口感好,也是给长期吃红薯或红薯面打个“牙祭”,尝尝鲜,唯有过年时才能吃上几顿细粮,就是用小麦面做成的白面馍。谁家能经常吃白面馍那就仿佛是过的神仙般生活,让人羡慕极啦!

做发面馍过程要复杂一些,至少要经过发酵粉、和发面、醒面、揭面、揉面团、做馍、蒸馍七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首先发面要有发酵粉。这是区别于死面的关键所在,也是能否发面之要旨。制作时,我见母亲事先趁天晴到田野挑选一种“大曲草”,然后晒干存放,等到需要时熬成水掺和白面粉发酵,产生酵母菌,做成像元宵汤圆似的小曲子白面团晒干。再用发酵成的小曲子做引子,掺和麦麸或玉米糁加水搅拌成发酵粉晒干。整个过程叫“抖酵子”(土话),酵子抖的好,发酵强度高,发面效果就好;反之亦然。第二步和发面。就是抓一把干酵子放在和面盆里掺水化碎,再加面粉,不管不是杂面还是白面,根据一锅需做馍的量来掌握加面的多少,和发面的原则是“三光”:即手光、面光、盆光。达到“三光”要求,最初的发面团算是和好了,等待醒面后再揭面。醒面即发面,是看温度的高低,温度高,发面就快,当天和发面,几个小时的功夫就发好,发面的过程就是面团经发酵作用,面粒结构由密实变疏虚,由很小的面团到发面为一满盆,体积大了数倍,这样面就算是醒好了。第四步揭面是为了馍筋道有味好吃,是个力气活。揭面需要把发面团放在案板上,事先洒一些碎粉,避免粘案板。从面盆把已发酵的面团全部取出,取干净,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这时的面团粘度增加了好几倍,一拽大长,呈虚泡状,既粘手又粘面盆。要想把发面彻底取出,就必须双手先抓碎面粉,让干湿分离,这样才慢慢把面盆、案板和手上发面清理干净,不然的话,只有眼巴巴地看着浪费一些发面粘在面盆上取不净,只好用清水清洗。然后用盆和面续子,也就是再添加面粉面团,让发酵粉渗透到更多的新添的面粉中,和好后再次醒面,揭面次数越多,馍越筋道有味,面团的体积也越来越大。

揭过发面后,仍需要再次发酵后才能揉面。时间间隔大约需要几个小时,还是看温度高低。温度低,不易发面,母亲就会把醒面盆坐在温水里加温;开水也不宜,过热会把发面烫半熟。冬天气温低时必须加热,这样才能节约时间。为了加热,母亲有时也会把醒面盆放在蒸红薯的锅盖上,靠锅中冒出的热气熏热发面,醒面快,烧火煮饭与醒面做馍两不误,儿时我真佩服一个瞎字不识的母亲有时竟然那么聪慧,本来需两三天才能吃上发面馍,大冬天她居然当天能让我吃到。当我问到这一招跟谁学的,她说是自己想到的,一实验真管用。发好面后是揉面团就简单多了,把面团分成若干份,然后一份一份地揉面,使面光、案板光、手光,边揉面边继续醒面。做馍环节是把发面团成圆柱状,估计按四指的距离垛馍成矩形状,也可把馍剂子团成圆形,摆放在案板和锅盖上,到蒸馍时在放到锅里竹篦子上。放馍剂子时,一定要四周留有适当的距离,不稀不稠,放下指头。因为在蒸馍的过程中,它会发大馍个一倍以上。有时为了少费事费时,一篦子蒸不完的话,会在铁锅的上面增加馍笼套在锅外沿上,再添一篦子,蒸馍数量至少增加一倍。在农村,蒸馍都是烧地锅柴禾,大火要烧半个小时左右,当闻到馍熟的味道基本上可停火了。掀开锅盖,检验馍熟透没熟透的标志是用手指轻按馍的顶部,若立即反弹如初,没留下手印痕迹,算是熟透了;假如留下深深的手印痕迹,那就叫欠火,还需要再烧几把火,熟与不熟这全凭经验。一旦蒸馍出锅,热腾腾的鲜馍闻起来清香,看起来暄腾,吃起来非常有味道,又筋道,口感绵甜悠长,有时不吃任何菜,不蘸任何蒜汁之类,狼吞虎咽一个馍就可下肚。不管是儿时母亲还是过小日子的妻子做馍,不管是杂面还是白面,只要是我碰上蒸馍出锅,一般都会先吃一个或半块,新鲜的手工馍对我的诱惑力特别大,是我一生最爱吃的主食之一。

我的手工作文 篇2

小的时候,自己动手做的东西很多,整个就是一个手工时代。

比如学校发了新书,照例包书以防损坏。包书纸自己找,用牛皮纸最好,最不济也是报纸,包好的书棱角分明,有种轩昂的气象。一学期完了,书崭新如故。

比如自己做玩具。丢石子、丢沙包、踢毽子、跳橡皮筋是女孩子们玩的主要游戏,最基本的手工便是做沙包,找上一块边角布,剪成长方形,对折掖边缝好三面,成口袋形,装米或沙子,米不能装得太实,太实了砸人疼,太松了扔不出去,得自己估量着。毽子的材料是铜板、鹅毛管和鸡毛,铜板用布包好,鹅毛管子的一端用剪刀剪开三片或四片,弯下分开用针线固定在铜板上,另一端插上鸡毛,如果是公鸡尾巴上的毛,那就是最漂亮的毽子了。男孩子们则用旧烟盒折四角,拍着玩;削陀螺、木枪,做铁环等。

手工玩具虽不甚精致,倒也像模像样,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极大乐趣。因为是亲手做的,都格外爱之惜之。

后来有一阵子流行起叠千纸鹤、幸运星等小玩艺。女孩子们在窗台边书桌上摆放一分钱纸币折叠成的大船、菠萝、笔筒,很是别致;再用旧挂历纸裁成细细的长三角,卷在回形针上,一个个钩在一起,串成帘子挂在房门口,摇摇曳曳地将房间装饰得朦胧如梦。

将近毕业,分别在即,以往的隔阂都化作临别的`依依不舍,熬一个晚上叠一大堆五颜六色的幸运星,用玻璃瓶装好送给将要分别的同学,是最美好的祝福与纪念,让友谊地久天长。别后亦不乏书信往来,将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小心地叠成各式花样,信眨眼变得丰厚起来,让收信的人在拆解过程中多了一份期待和惊喜。

那时的每件手工品啊,都花了少年人全部的心思心情,精细雅致得如同艺术品。

手工做的东西,其实更具实用性。数根柳条,能编出竹篮竹筐;一支钩针,能钩出漂亮的沙发巾、电视机套。还记得:父亲劈了毛竹做衣服架子、挂物件的小钩子。得闲搓草绳,夏天搭豇豆架、四季豆架,冬天捆扎地里的大白菜,使其包得更紧。过年蒸馒头,父亲编了手臂粗的草箍垫在铁锅周围,一来聚气,二来增大锅内空间,蒸出来的馒头既松软又筋道。还记得:母亲坐在床前放被子,铺开雪白里子,依次放上棉花胎、丝绸被面,将里布翻上来压住被面,母亲戴上顶针,大号针穿上线,缝完一边,再缝另一边,最后缝边角,针脚平整,之间的距离像用尺子量过一般标准。母亲说,学着点,女孩子不会放被子,长大了嫁不出去。

被子放得不好,但我却爱上了织毛衣。织毛衣是乡村女子的必备手工,一年四季,大姑娘小媳妇总在不停地织毛衣,互相研究花样,探讨怎样将旧毛线烫直,怎样挑选毛线,辨别真假羊毛线。我曾经有十年的时间用来织毛衣、织手套、织围巾等,孩子身上的毛衣毛裤手套袜子,全部来自手工。其实那会儿,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漂亮的绒线衣卖,但总是觉得,唯有亲手织的毛衣,才能于千针万线中,传递对家人的那份情与爱。那年冬天,我为远在家乡的公婆织了一套毛衣裤,肩膀处特地加了厚,婆婆穿着走东家串西家,逢人就说是媳妇织的,让我感动又惭愧。要是我的手工活再好些,纳个鞋底、裁件衣服什么的,不就可以多尽点孝心了吗。

手工,在我二十多年的生活和记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便捷,不少手工活被丢弃不用,或者用不上,放被子、缝沙包、做毽子、折信纸、织毛衣,已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象征,在岁月的流逝中渐行渐远,然而手工做出来的东西,每一个折痕,每一处针脚,用了心,含了爱,使亲情加温,友情如花,爱情似蜜。

忘不了,那样的手工时代;忘不了,那样的纯真年华。那是生命中一段阳光明媚的日子,足以回味一生。

我的手工作文 篇3

折纸是众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也是低段孩子喜爱的一项活动。本学期的手工兴趣教学工作已经顺利结束了。在活动中,我主要让学生学习风车、小兔、小船、松树、青蛙、千纸鹤、小褂、小裤、宝塔等手工制作,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他们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学得也非常认真,都有很大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在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所以对手工的'兴趣更浓了。思想汇报范文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每次活动,他们做出的手工都很出乎我的意料。

2、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他们现在都能自己动手折一些作品等。

3、在活动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给他们感悟艺术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

4、在活动中我还注意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他们,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5、精讲多练,保证动手时间,要在有限的30分钟之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惜时如金,妥善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制作。教师的精讲力求浅显易懂,措词得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要演示制作方法。演示的可见程度要大,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本学期的手工兴趣小组活动中有收获,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有的学生在活动时会不注意卫生,把一些碎纸、课上的不良作品等东西扔到地上;有的学生在活动前不能把活动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还有的学生做手工比较粗心,做出来的作品质量不高等等。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我的手工作文 篇4

我是生长在中原省份的人,我家乡不产稻谷,从小都是靠吃面食长大的,而最爱吃的主食就是手工面条和手工馍。在上篇文章中我已写过《母亲的手擀面》一文,现在,我要再写一篇《手工馍》。因为,几乎每天我都在吃手工馍,从小是母亲做,现在是妻子做,像手工面条一样,几十年如一日,手工馍已喂养了我方法及我情有独钟深深的感情。

手工馍与机器馍最大的不同在于味道和筋道。手工馍做的味道好,又筋道,现在城市里有人专门开店卖手工馍,市场销售很好,尤其是在北方产粮区很盛行,特别是我曾工作过的正阳县“陡沟馍”据说已注册了商标,货物供不应求。而用机器加工的馍制作效率高,但馍的味道差些,不筋道,同样的面粉,还是手工馍好吃。这是我多次比较得出的结论,也是人们喜爱手工馍的真正原因。那么,手工馍究竟是怎样做的呢?我从小就耳濡目染,从母亲那里了解到这种面粉加工手艺,只是没亲自实践过。等我结婚成家后,我妻子也从她母亲那里学到了做手工馍的手艺,一直坚持给家人做手工馍吃,尽管进城30多年了,但是几乎没吃过机器馍,我很有福气,不但天天吃手工馍,而且还偶尔学做过几次,更清楚做手工馍比较复杂的流程。在我们家乡,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会做手工馍,就像做手擀面一样,这是一种基本功,必修课,细功夫,也是最简单的家常便饭。

做手工馍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手工馍分死面和发面两种。死面馍难吃,好做,省劲儿,牙口不好的咬不动,馍太死板,像咬牛板筋,我奶奶就不能吃;而发面是经发酵后做的,好吃,费时费劲儿,每当我家做死面馍时,母亲一定先给奶奶做好发面馍供她吃。小时候由于家里穷,温饱不及,一年到头都是“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用红薯面做的馍都是死面,发面做不成,在我的记忆里,吃死面馍和发面馍的机会几乎均等。那时候,母亲做饭我烧锅,一天三顿饭,主食一般都是早晚吃馍吃红薯喝稀饭,因为吃红薯撑肚皮,虚饱,吃的过多有的人“离心”(胃酸),只有吃馍才真正止饿;中午吃手擀杂面条,很少吃蔬菜。吃馍时最多的是馍蘸辣椒、蒜汁或咸菜。馍一般都是五色杂面“窝窝头”(圆锥状),或者是“锅饼子”(贴到锅上沿的圆饼状),如黑黑黏黏的红薯面馍、黄灿灿的玉米面馍、红彤彤的高粱面(我们叫秫面)馍、绿莹莹的绿豆面馍和大豆面掺红薯面或秫面等做成的杂色馍。为了改变口味,调剂生活,母亲偶尔也会做豆糁子馍,即把大豆粗加工两遍,不成面,然后切一些萝卜条加盐水和面,做熟后变成咸窝窝头或咸锅饼子,口感好,也是给长期吃红薯或红薯面打个“牙祭”,尝尝鲜,唯有过年时才能吃上几顿细粮,就是用小麦面做成的白面馍。谁家能经常吃白面馍那就仿佛是过的神仙般生活,让人羡慕极啦!

做发面馍过程要复杂一些,至少要经过发酵粉、和发面、醒面、揭面、揉面团、做馍、蒸馍七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首先发面要有发酵粉。这是区别于死面的关键所在,也是能否发面之要旨。制作时,我见母亲事先趁天晴到田野挑选一种“大曲草”,然后晒干存放,等到需要时熬成水掺和白面粉发酵,产生酵母菌,做成像元宵汤圆似的小曲子白面团晒干。再用发酵成的小曲子做引子,掺和麦麸或玉米糁加水搅拌成发酵粉晒干。整个过程叫“抖酵子”(土话),酵子抖的好,发酵强度高,发面效果就好;反之亦然。第二步和发面。就是抓一把干酵子放在和面盆里掺水化碎,再加面粉,不管不是杂面还是白面,根据一锅需做馍的量来掌握加面的多少,和发面的原则是“三光”:即手光、面光、盆光。达到“三光”要求,最初的发面团算是和好了,等待醒面后再揭面。醒面即发面,是看温度的高低,温度高,发面就快,当天和发面,几个小时的功夫就发好,发面的过程就是面团经发酵作用,面粒结构由密实变疏虚,由很小的面团到发面为一满盆,体积大了数倍,这样面就算是醒好了。第四步揭面是为了馍筋道有味好吃,是个力气活。揭面需要把发面团放在案板上,事先洒一些碎粉,避免粘案板。从面盆把已发酵的面团全部取出,取干净,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这时的面团粘度增加了好几倍,一拽大长,呈虚泡状,既粘手又粘面盆。要想把发面彻底取出,就必须双手先抓碎面粉,让干湿分离,这样才慢慢把面盆、案板和手上发面清理干净,不然的话,只有眼巴巴地看着浪费一些发面粘在面盆上取不净,只好用清水清洗。然后用盆和面续子,也就是再添加面粉面团,让发酵粉渗透到更多的新添的面粉中,和好后再次醒面,揭面次数越多,馍越筋道有味,面团的体积也越来越大。

揭过发面后,仍需要再次发酵后才能揉面。时间间隔大约需要几个小时,还是看温度高低。温度低,不易发面,母亲就会把醒面盆坐在温水里加温;开水也不宜,过热会把发面烫半熟。冬天气温低时必须加热,这样才能节约时间。为了加热,母亲有时也会把醒面盆放在蒸红薯的锅盖上,靠锅中冒出的热气熏热发面,醒面快,烧火煮饭与醒面做馍两不误,儿时我真佩服一个瞎字不识的母亲有时竟然那么聪慧,本来需两三天才能吃上发面馍,大冬天她居然当天能让我吃到。当我问到这一招跟谁学的,她说是自己想到的,一实验真管用。发好面后是揉面团就简单多了,把面团分成若干份,然后一份一份地揉面,使面光、案板光、手光,边揉面边继续醒面。做馍环节是把发面团成圆柱状,估计按四指的距离垛馍成矩形状,也可把馍剂子团成圆形,摆放在案板和锅盖上,到蒸馍时在放到锅里竹篦子上。放馍剂子时,一定要四周留有适当的距离,不稀不稠,放下指头。因为在蒸馍的过程中,它会发大馍个一倍以上。有时为了少费事费时,一篦子蒸不完的话,会在铁锅的上面增加馍笼套在锅外沿上,再添一篦子,蒸馍数量至少增加一倍。在农村,蒸馍都是烧地锅柴禾,大火要烧半个小时左右,当闻到馍熟的味道基本上可停火了。掀开锅盖,检验馍熟透没熟透的标志是用手指轻按馍的顶部,若立即反弹如初,没留下手印痕迹,算是熟透了;假如留下深深的手印痕迹,那就叫欠火,还需要再烧几把火,熟与不熟这全凭经验。一旦蒸馍出锅,热腾腾的鲜馍闻起来清香,看起来暄腾,吃起来非常有味道,又筋道,口感绵甜悠长,有时不吃任何菜,不蘸任何蒜汁之类,狼吞虎咽一个馍就可下肚。不管是儿时母亲还是过小日子的妻子做馍,不管是杂面还是白面,只要是我碰上蒸馍出锅,一般都会先吃一个或半块,新鲜的'手工馍对我的诱惑力特别大,是我一生最爱吃的主食之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间我已年过半百,青丝变白发,连胡须都开始变白了,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昔日的黑窝窝头、锅饼子一日三餐再也不见了,而是像变戏法似的,全部变成了白面馍,这不是我小时候所梦想神仙过的日子实现了么?现在妻子再做手工馍时,总想掺些杂面,超市的面厨里诸如豆面、高粱面、豌豆面、荞麦面、玉米面等应有尽有,不过,它们翻了个,吃杂粮已成为国人饮食的调剂品,大量的主食全部被大米白面所取代,吃饭不再是饥不择食,不再是为填饱肚皮,而是像顺口溜所形容的那样:“吃饭讲营养,穿衣讲时装,电器讲高档,整体消费讲时尚”。时代变化真大呀,就连发源于广大农村的手工馍、手擀面等农家传统饮食技艺也在逐渐消失。

前不久我回农村老家吃顿饭,最爱做手工馍的母亲居然也给我拿出机器生产的白馍来,问起原因,母亲说,她老了,没力气揣面了,再做也做不出年轻时的味道了,而关键是每天下乡卖馍卖面条的食品商送到家门口,方便得很,有钱买了,大家都图省事省时,谁还掏力做手工馍呀?而爱吃馍的父亲却说,机器馍的味道咋也赶不上你娘做的手工馍,不吃没办法呀,她已经做不动了!是啊,年老体弱多病的母亲,已不是“大集体”年代的“穆桂英”啦,做不动是自然的;老父亲的那句话也完全道出了他对手工馍情有独钟的怀念啊!

手工馍,是农耕时代的民间传统技艺精华,是数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饮食技艺一因子,它不仅让人们饱腹千年,强壮身体,繁衍生息,而且凝结着人类的聪明与智慧,凝结着像母亲和妻子一样人类的浓浓亲情,凝结着世世代代人民为生存而创造的辛勤劳动成果,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的进步过上了现代化生活,吃上了肯德基麦当劳等洋西餐就忘本,就忘记了像手工馍、手擀面那样的民间传统技艺精华,忘记了它对人类生存衍繁的巨大贡献,而且要像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来保护它,传承它,发扬光大它。可能有人会不屑一顾,其技艺不值一提,不以为然,可是,我要说,不要以为其手艺微不足道,那么,你要冷静地思考,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专买手工馍吃呢?难道仅仅是怀旧?是个人的口味?为什么“陡沟馍”能注册商标占有一定的市场呢?归根结底,它是民族传统饮食文化,被实践证明过的是先进的东西,民族的好东西最有生命力,能传承千百年的都是宝贝。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深受国人欢迎和追捧,关键是它挖掘出传统饮食文化之精华,被实践证明是宝贝,国人愿意吃。

手工馍,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劳动所创造的结晶,是先人生活的一种发明,是我童年儿时生活的记忆,是我青少年时期长身体和赖以生存的营养,更是我终生饮食割之不舍的最爱,我将永远喜爱它、想念它、传承它!也希望全社会关注它、保护它、传承它、发扬光大它!

我的手工作文 篇5

纵观小学美术教材,有多篇课、色彩课、创作设计课、手工课等,其中手工课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一种课型,但总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使手工课无法圆满完成,这也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遗憾。

每次上手工课,走进教室的一刹那,发现小朋友们的桌子上零零碎碎地放着些上课要用的资料,有些有,有些没有,感觉这样的课总有些力不从心。当我问和小朋友们准备美术资料用具的情况时,有的学生说忘记带了,有的学生则说找不到资料。随之“响应”的有好几位学生。今天美术课是要求学生用手工纸、剪刀等工具创作,上次美术课结束时,我特意关照同学们要记得带各种资料。这么多学生没有资料,这课还是否按计划继续上呢?我暗暗地想道。全班同学都随着我的深思而恬静地等待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手工制作内容,学生没有资料或准备不充沛,再好的教学思路和设计也是在“纸上谈兵”。象今天这样的情形已是屡见不鲜了,相信所有的美术老师都遇见过这样的情况,是件令教师比较头痛的事。

当遇见这样的情形,我们是该放弃还是该继续呢?假如放弃的话,是不是要等到学生都把资料准备充分后才干上课呢?这样,我想,不只打消了已经带了资料的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要浪费的时间就不止是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了。所以,还是继续的好。那如何继续呢?我们此时就可以改独立操作为小组合作,通过确定筹划组长、讨论构思、分配制作任务、合作完成作品,解决局部学生资料的缺乏,同时也解决了想象、构思的单一性,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对于那些未带资料的小朋友,单靠批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是要鼓励其参与小组的设计构思,协商其他同学进行制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但我们不能单靠小组合作来完成美术教材中的所有手工课,小朋友难免有时候会准备不充沛。所以,从另一面看,我个人认为对于美术教材的编排,也应该有城乡差别,有一些美术手工资料在农村是购买不到的,或者,能否考虑在编排美术教材时,对于手工课的资料作适当的布置,以减少学生为购买手工资料而烦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