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6-08

教育漫话读后感。

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教育漫话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漫话读后感 篇1

让好习惯成为习惯

大营中心校朱丹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读洛克的《教育漫话》就宛如一位有思想的长者站在你的面前,和你聊天,聊聊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语调亲切平和,娓娓道来,所聊内容却非常深刻,。

在《教育漫话》这本书里,洛克谈论的主题是如何培养一个“绅士”。洛克眼里的 “绅士”是指我们现在所谓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他们应该是受到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教育的高素质人才。

骆家辉在书中谈到了三个话题:体育、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作者把体育(实质上是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讲,因为“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体魄。

”“我们要有自己的事业,要得到幸福,必须先有健康的身体;而要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更必须先有能够忍耐辛劳的强健体魄。”“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绅士人格的灵魂。”因此,德育被洛克作为全书的重点来讲述,真正的绅士要善于获得自己的幸福,而又不妨碍其他绅士获得幸福;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用理性约束欲望。

在谈到智力教育时,骆家辉强调实用性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育漫话》这本书聊了许多关于孩子教育的话题,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我们教师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今天,我想谈谈我对养成习惯教育的个人感受。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应该养成习惯,每天练习。就像我们的学生每天上学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一样,他们已经习惯了。

在生活中,有一件事也许说出来**,可它却是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生活中对健康大有影响的事情,那就是按时大便。洛克认为:“有些并非完全自觉的动作,也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而成为习惯性的动作,只要不间断的在一定的时候努力去做这样的动作。

”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每天不管身体是否需要,都能在首次进餐之后去厕所蹲一蹲,,数月之内就会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那么每天首次用过餐之后必然习惯性地要去大便。我们要求学生饭前洗手,每次吃饭前,都提醒学生去洗一下手,日子久了,一到吃饭时间,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洗手,这就是一种习惯……这些习惯一旦我们习惯了,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生活中如此,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例外,洛克告诉我们:“儿童不是可以用规则教得好的,因为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你认为什么是他们必须做的,就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机会,让他们进行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其在他们身上固定下来。

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就能自然而然发生作用了。”我们班的孩子,每次一篇课文学习下来,总会请家长报生词给自己写。这是因为,在这之前,每次课文学习结束,我都会要求学生回家请家长报词语进行听写,久而久之,它已经成为学生的一个良好的习惯了……之所以学生能主动回家听写,我想是因为习惯了,因为习惯了这种习惯!

“习惯是一件关系重大的大事情。”我们不光要求学生习惯做好的习惯,对自己更应该如此要求。

平日里,白天上班期间,我总感觉忙忙碌碌的,没什么时间看书学习,其实只要我们挤一挤,时间总是有的,我告诉自己要将挤时间作为自己的一种习惯,并习惯这种方式;最近,我和许多同事一起参加了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师网络培训,刚开始几天,面对突然多出来的学习,又是要****,又是要完成作业,还要参加讨论,总感觉有点力不从心,然而,现在这种感觉已经走远了,我想这是因为这种学习已经成为我每天的一个习惯,而我也开始习惯这种习惯了……

文字是有限的,但《教育漫话》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却是无限的,它们都将陪伴我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断求索。

教育漫话读后感 篇2

(一级,公共服务管理,2011)

摘要:英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用深入浅出的文字阐释了他的精辟的教育理论。人们幼时所接受的教育在人的一生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为人今后的人生奠定基础,甚至对人生就有决定作用,《教育漫话》一书的主旨即给儿童提供一种“绅士教育”,重视儿童的“德育”,洛克的这一套教育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了影响,甚至是过了数个世纪的今天,其中的许多理论和方法仍具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字:德育启发

“儿童应当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一般做父母的责任,也是他们关心的事,而且国家的幸福和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洛克在此点明了良好的教育对个人成长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洛克倡导的是一种绅士教育,真正的绅士不仅拥有良好的品行,还能主动用自己的品行来影响整个社会,洛克在此说道“一旦绅士受到教育,上了正轨,其他的人自然就能走上正轨了。”如果我们能践行洛克教育思想中的有益的一部分,即使不能使人人都成为绅士,但人们的精神至少也是能得到提升的。

骆家辉在书中谈到了三个话题:体育、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作者把体育放在第一位讲,因为“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体魄。

” 我们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今天的孩子们面临着比以前更沉重的学习负担。在沉重的学习压力面前,孩子们失去了必要的游戏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虽然物质生活方面大为提高,这对于人的健康也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却因为这一点,儿童的物质生活更丰富了,他们除了必要的饮食以外还会吃各种各样的零食,这给身体造成了额外的负担,还有长时间的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仅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还使得他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大大减少。

“我们要有自己的事业,要得到幸福,必须先有健康的身体;而要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更必须先有能够忍耐辛劳的强健体魄。”在今天仍是金玉良言,要让人能够接受的教育,成长成才,必须先要由健康的身体作为前提。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绅士人格的灵魂。”因此,德育被洛克作为全书的重点来讲述,真正的绅士要善于获得自己的幸福,而又不妨碍其他绅士获得幸福;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用理性约束欲望。他认为:

“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心理健强的标准也是一样。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是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

”,“我觉得一切德行与美善的原则当然在于克制理智所不能容许的欲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增进靠习惯,而使这种能力容易地熟练地发挥,则靠及早实践。儿童自出生起就应该习惯与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可怀着想望,他们第一件应该懂得的事情就是,他们之所以获得某件东西,不是因为那件东西能得他们的喜爱,而是因为那件东西适于他们获得。” 在德育方面中,“克制”对人性格品德的塑造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此洛克还提到了在对儿童进行教育中榜样的作用,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在这种无形的外力下,人们更易于接受这些正面的影响,并去实践它。

在智育方面,洛克也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如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当孩子们快乐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提高两三倍;当儿童没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时,父母或老师就应该少就他去做,有些喜爱读书、写字、画画的人,在某些时候对于书、字、画也会感到无味,如果那时他再勉强自己去弄,结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惫,甚至对原本感兴趣的东西失去原有的兴趣。

在洛克的观念中,真正的教育是一种全方面的塑造与辅导,早在十七世纪就提出了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并把着眼于实际的锻炼法分别贯彻在三育之中,这在今天对于很多教育者都是无法企及的,如果我们真正能将三育落实到教育中去,相信不仅人们能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自身素质,更使社会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教育漫话读后感 篇3

《教育漫话》拿来也只是粗略的阅读,不过或多或少也能领悟书中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已的感受。

一、《教育漫话》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按作者约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本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先生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

看一看洛克先生给出的药方,“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多么简单易行,可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能让孩子做到几项?最近国务院又下发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共十二条,其中心还是要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而且要落到实处,应该要成为一种学校规范,学生的习惯。

二、第二个话题:德育。“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

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我们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都爱模仿别人,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榜样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

当然作为教师我们还不能忽视我们自身的榜样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的是一件过错,你自己却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榜样为护身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那么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错误该怎么办?洛克指出,他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主张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因为”儿童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他们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后,对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一旦读书成为儿童的负担,他就会立刻讨厌它,哪怕他们以前本来很喜欢读书。应该把学习看做是一种游戏、消遣,把它当作一件做了别些事情以后的奖励。这种观点,他在书中曾多次提起。在语文学习上,洛克先生是反对机械学习,反对靠文法学习语文的,他举了个例子:一个法国妇人教一个英国女孩学习法文,只是和她闲谈,一点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语,有了一两年的功夫,英国女孩就能把法文说得很好,读得很好了。

主张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对儿童充满求知欲望的好奇心给予鼓励。在本书的最后,作者指出”每个人的心理都与他的面孔一样,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与别人区别开来。两个儿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导的。“对儿童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和我们的祖师爷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如这一段话,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去审视自己:我犯的错误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影响,还能补救多少?总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教育漫话读后感 篇4

永不过时的名人名言

--------读《教育漫话》有感

刘桥小学吴建锋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在对话。当我第一次读《教育漫话》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约翰·洛克的文字通俗易懂,用近乎话家常的语言,历史性地将教育分成体育、德育和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

作为十七世纪的英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也有着启发意义,大师用深入浅出的文字,阐述深刻的道理,如“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这是怎样的振聋发聩啊,尤其是我们身处这个应试教育,而又无能为力的漩涡中,教育更应该是关心备至、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呵护幼小心灵的过程,教师不同于医师,教育的伤害是触及孩子的心灵的伤害,而这种心灵的创伤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

对不起,我错了,尽管这些话在教育的错误面前显得如此无力。约翰·洛克的名言提醒我,教育需要仰望星空,从大师的话语中找到教育的本质。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约翰·洛克提出的健康教育非常有远见,因为身体健康是精神监看之本,也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之本。他对于健康教育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多过户外运动,接受自然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清淡;睡眠充足,衣着适体等等,这些要求在当今人看来,也是科学的,就像郭橐驼论种树一样,人的成长也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我设想过我的学生的一天应该这样度过,除了上课,早上到校放下书包,自由地在操场上慢跑几圈,而后到教室晨读,课间教室里空无一人,人人在外面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下午大课间,全校的学生都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放学时大家依旧阳光灿烂,背着书包回家。

但是,事与愿违,我看到的是我的学生背着大大的书包,满脸疲倦地走进校园,课间很少几个孩子在教室外面活动,至于大课间,操场上人迹罕至。“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约翰·洛克在几百年前就认识到身体作为精神的载体的重要性,不厌其烦地在《教育漫话》中论述。我们的家长也好,我们的老师也好,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看到我的学生生病强撑在上课,而家长则要求孩子坚持,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是一种悲哀,也是我的悲哀。

身体已废,精神何所依。

约翰·洛克认为“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 只有美德才是真正的善,美德越高,其他一切成就就越容易实现。”所以在《教育漫话》一书中,他以较多篇幅谈德育问题,对我最有启发的是他谈“利用儿童的性质,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这样去诱导他们”这一节段。

这使我想到明代教育大家王阳明说过的一段话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可见,谈教育的问题不分中外古今,因为它是一种规律。人们常说孩子长得像个孩子。

爱玩闹是一切幼小生命的特性,别说孩子,就是家中的小猫碰到一起,也总是扑咬游戏,我们都知道这是在游戏中学习生存的本领,孩子也一样。我们尊重儿童的这一特点,这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现在的孩子接触的新鲜事物的途径多,面广,信息量大,这给我们当老师的教育增添了不少难度,总觉得现在的孩子难教难管,其实是在教育上我们交出了主动权,我们要求孩子上课时,必须坐得挺直;我们给他们布置了许多工作,要求他们高质量地完成;我们要求他们遵守纪律,不违反班级的规章制度。在校园里,我们看到许多小大人和真正的孩子站在办公室里。

我们能容忍小猫磨爪蹭破了沙发,就是不能容忍孩子在踢球时打碎玻璃,爱玩闹是一切幼小生命的特性。约翰·洛克让我认识到正确的儿童道德教育方式,尊重生命规律。

约翰·洛克在谈完体育和德育之后,才写到智育,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在智育一章节中,他认为 “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应当给予鼓励”,“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这些语句对于今人来说,是多么熟悉而自然,他指出了儿童学习的本质。儿童的学习是以兴趣为基础的。只有当他们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时,他们才能有热情并投入其中。

这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举例而言,现在的孩子不喜欢读书,拿到书本让他读,在他看来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我们当老师的是恨之深,责之切,究其根源在于孩子幼小的时候,作为家长和老师没有好好的诱导、鼓励。为什么以色列人喜欢看书,据说是在圣经上涂了蜂蜜,孩子从小认为书是甜的,而我们的做法是等到孩子大了些,才让孩子捧起书本,多少家长能陪孩子读完一本书呢,又有多少家长对孩子读完一本书后,对其进行鼓励呢,读书如此,做学问也使然。现在的语文学科,变成了词、句、段、篇零碎的分析,枯燥的练习,有多少孩子能感到学语文是有趣的事;有多少孩子能运用他们在生活中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至于英语更别谈了,纸上谈兵。

学习成了孩子们最无聊的事。哪个孩子真的说我对学习感兴趣?我喜欢学习。无论我们做什么,都必须遵守法律。 约翰·洛克(john locke)的话至今仍然正确,最简单的语言和最令人震惊的真理。

总之,洛克的《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的书。他的一些思想对今天的教育仍然发人深省。

教育漫话读后感 篇5

好久没有读过教育经典了,偶然间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发现了这么一本尘封已久的经典名著,于是就借来也只是粗略的阅读,不过或多或少也能领悟书中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已的感受。

这是一本字数不多语言不是华丽,封面也不花哨的小册子,名叫《教育漫话》。它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按作者约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本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先生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洛克先生认为“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多么简单易行。

“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

洛克先生认为,相比于品质,学问不是最重要的。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三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所以本书中,把智育放到最后来谈。他首先提醒我们“应该极力注意,决不可把读书当作他的一种任务,也不可使他把读书看成一种工作。”一旦读书成为儿童的负担,他就会立刻讨厌它,哪怕他们以前本来很喜欢读书。应该把学习看做是一种游戏、消遣,把它当作一件做了别些事情以后的奖励。对儿童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和我们的祖师爷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如这一段话,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去审视自己:我犯的错误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影响,还能补救多少总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教育漫话读后感 篇6

读完洛克的《教育漫话》,总感觉洛克就是在和读者拉家常一样,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其实那些都是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比如他讲到健康,讲到孩子的睡眠,对孩子的奖励的惩罚,其实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下面我就来讲一下我的几点主要体会。

首先,关于“健康的身体”这一部分我体会是很深的。洛克说“第一件当心事,是儿童无论冬夏春秋,衣着都不可太暖。初生时,人的面孔同其他部位一样娇嫩,因为长期袒露,所以比其他部位更经受得起风寒了。”其实想一想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现在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害怕自己的孩子因为衣服穿的不暖和,会生病,所以街上我们看到那些几个月大的小婴儿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外面甚至还有御寒的小被子。孩子几乎是动弹不得的,而另一方面耐心额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也累到不行。其实这样做真的是保护了我们的孩子了么?那怎么每天的儿科门诊的忙的不可开交?其实,想一想洛克的说法,我们刚出生的那一刻,所有的皮肤都是一样的,可是因为后天生活的原因,我们的脸却成为了最坚强的防寒盾,也不无道理。当然,适当的御寒措施还是必须的。不仅是孩子,成人也是如此。

另外,“只有睡眠是儿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最能增进儿童的生长与健康。”“早起顶有益于健康。”关于这一点,我身边倒是有写实例。我们家里的一所小学规定学生必须在八点半之前上床睡觉,所以每天的作业量也是严格控制,我想这也是一种对于幼年而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一种关注吧。现代人虽是寿命较长,但很多人最后的几十年疾病缠身。羸弱的身体多是娇气的生活方式造成,每天生活在空调的保护中,日复一日的就看着电脑,用着手机,工作学习,像极了温室里的花朵,可不是娇气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幸福的人生必须以强壮的身体为基础,否则哪来健康的精神。我们当下的教育审时度势,实行体育锻炼大课间,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我感觉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我始终记得我们高中的体育场有一句标语: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对于“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我也是十分赞成的,我想这一点,于孩子,于成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关于“良好强健的心理素质”这一部分,洛克说了一段话“我们在教养子女中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精神在最纤弱,可塑性最强的时候,没有让他们习惯于约束,服从于理智,没有按应该形成的样子去塑造。对子女本能的爱常常成为溺爱,没有规则的约束,形成了不良习惯,以后便成为一块变形砖,没法子派用场。幼儿要母亲的奶头,儿童要糖果,青年要爱人……人的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欲望,这不是错处。错的是欲望脱开理智,产生不适当的欲望,或对正确的欲望产生不适当的度。如儿童就要爱人,便不适当;要把所有的糖果都归自己,便不适度。不适当和不适度放纵下去,就成习惯,遗害无穷。”

现在很多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自然这些孩子也就成了父母眼里的宝贝。有什么好的都会留给孩子,甚至有些孩子完全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全家人都以他世界的中心。当然,父母用心去爱自己的孩子是本没有错的,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关键在于爱的方式和程度。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母亲总是会跟我讲一句话:“父母不能总是满足孩子对于糖果的需求。”那时候总是不懂,觉得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母亲不知道从哪里学来这么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可能正好符合她的思想,所以一直不断的讲。长大后发现,人的欲望真的是无限的,如果小时候所有的要求都能被满足,也就是当关爱变成溺爱的时候,“被溺爱的孩子必定会学会打人、骂人,他哭着要什么东西,他便一定要得到,他心里想要做什么事情,他也一定要做”随着他们渐渐的长大,越来越多的恶劣的坏习惯都会跟着出现,甚至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围绕着自己生存。这样的话,必定不会被社会所接受,他自己也会慢慢的发现自己与社会的不和,更多的问题会随之而来。

对于学生的羞耻心和名誉,洛克说:儿童的错误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背着别人私地里去执行;至于儿童应受表扬的时候,则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前去得到。我觉得不仅在社会中打拼的大人们的脸面很重要,其实儿童的脸面也是同样重要的。他们会因为没有拿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而垂头丧气,也会因为老师今天批评了他而难过,其实很多时候的当众批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我们必须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但同时必须激起了学生的羞耻心,使他下次做事之前有所考虑,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与精神的成长。我记得看过一个教学案例,一个小学教师使用了“星期四——无批评日”就是在星期四要大力表扬有良好行为的同学,对犯错的同学会凝视10秒钟,希望每个同学注意老师的眼神。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良性行为,另一方面,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两全其美。

再次,关于“知识和技能教育”洛克认为“读书、写字和学问,是必要的,但却不应该成为首要的事物。如果有人不把一个有德行的人或者有智慧的人看得远比一个大学者更为可贵,那么他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家伙。”“学问当然得有,但应该放在第二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我想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更是这样。我们可能强调更多的是道德,是呢谢能够有利于我们在社会中生存的品质,不是经常会说那么一句话么:不能成材也得成人。儿童的身上,是不应背负任何工作之类的严肃事情的,因为他们的心智和身体都承受不了。

另外,洛克对儿童的阅读,洛克说:“不要强迫儿童学习,也不要因此斥责他;要尽可能地诱导他去学习阅读,不要把学习作为他的一种工作。宁可让他晚一年学会阅读,也不可让他因此对学习产生憎恶心理。”德智体美育都做了重要的阐述,这些都是我们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认为管教儿童,要从极小时开始。我记得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妇人抱着自己的两岁的孩子去请教育婴专家,“请问我的孩子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呢?”专家问:“您的孩子几岁了?“他才两岁。”“对不起,已经迟了”所以你要在孩子长大后服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服从你。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如果再强力迫胁,则必然招致失败。方法正确,小时孩子是你的“仆人”,大了成为你的朋友;方法不当,大了以后会成为你的“敌人”,会厌恶你。另一方面,要警惕一种相反的倾向,这也是另一种极端:儿童被管束太严,精神沮丧颓唐,失去活力和勤奋,那样更糟糕。精神饱满的儿童,一但上了轨道,常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或者说。心情沮丧的儿童则不然,他们的态度是怯懦的他们常常不能勇敢的去表达自己的思想,精神是抑郁的,也就很难作出什么事业。要避免上述两方面的矛盾,需要一种重要的技巧,但这必然是一件很难得事情。我想谁要找出这样一种方法:一方面使儿童的心情安逸、活泼、自由,同时又能使他们抑制非分的欲望,这就算懂得教育的真正秘诀了。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谈到的很多观点,浅显易懂,但是每一条都是经典之作,朴素而实用,就像一轮皎洁的月亮,把柔和的光芒撒向自己的心底,使自己变得胸有成竹起来,收获颇多。我们都说知识是力量,但是智慧更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