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最新变形记读后感

变形记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6-13

最新变形记读后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范文类型,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变形记读后感》,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变形记读后感【篇1】

生活中的关爱就像是一滴水,虽然微小,但是滴入水中却能激起层层涟漪,爱从来就是一件会传染的事情。

瞎子爸爸的20块钱让魏程异常感动,他下定决心不能欠高家的一分钱,于是到工地上干起了粗活。而整个工作过程,让魏程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意识到自己有独立个体生存的能力。这无疑又给了他好好生活的勇气。

所以,我们反思父母希望孩子改掉的坏习惯,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暂时离开父母。孩子在艰苦的地方体会别人的痛苦,让他尽可能地帮助别人,从而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

二、来自学校教育的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的真正的能手。”我想对于魏程的老师而言,这点做的不够理想。

魏程在省重点初中读书时是班上体委委员,深受老师们的喜爱。因为魏父的教育比较随意,魏程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在春节和家人一起喝啤酒。在一次由几个学校组织的班级郊游中,魏程带了几瓶啤酒,老师看见了就说他,他心里不服气就和老师顶了嘴,老师因为当时有其他学校人在,觉得丢了学校面子,于是打了他,所以他就从那时开始不去上学,在网吧坐班了。

其实,在我看来,整个事情并不严重,但它影响了这个青少年的生活,这让我感到恐慌,也让我感到了老师言行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蜕变,我真的不知道魏程的生活会怎样。由此我也在深深地反思,即将成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我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对待我们的学生。

初中一年级,是适应中学生活的过渡期。学习课目增多,压力加大,逆反心理逐渐萌发。接触的人、事、社会现象越来越多。虽然我们可以用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物或社会现象,但我们还不够成熟,有些事情还处于不理解的阶段。

因此,教师应以包容的态度面对学生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家庭习惯影响了魏成,以至于魏程没有意识到,在这种场合带啤酒是一种不好的表现。在学生犯错误的情况下,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相反为了怕丢学校的面子,为了挽回自己的形象,采用了打学生的方式,没有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魏程对学校失去了信心。

后来,在占喜学校的学习中,学校老师让他给班上的同学上电脑课,让他和同学一起玩游戏,让他上台做题,这改变了他对学校学习的看法,发现学校也是这样一个有趣的地方。所以只要给他新的关注,他就会与众不同。学校老师还说,因为家里以前对他关注太少,如果他们真的和他沟通,他就想学。

因此,做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在家里缺乏关爱的学生,弥补他们缺乏家庭关爱的不足。

三、总结

教育就是农业。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需要慢慢地、仔细地灌溉。相信魏程在临走前对高妈妈的一跪感动了许多人,千言万语、千恩万谢都融在了这一跪中。我们欣赏高家对魏程无私的爱,以及他们对一个少年人生道路的改变。

我们也由衷的为魏程的改变而欣喜。同事们对如何纠正孩子们的错误以及如何保持孩子们的自尊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变形记读后感【篇2】

今天,我观看了《变形计》之后这档节目,看很大的感触。

变形计主要讲的是一位生活在繁荣的城市里的叛逆少年和一位住在艰苦的环境中的朴实少年来互换生活

当我看到那些大山青年在艰苦的环境中,一边学习一边帮家人干活时,我深感愧疚,怎么说我也生活在比他们好的环境中,但是却不好好珍惜。

有一期节目中,一个不到五岁的小女孩,天天上山砍柴,在家里帮家人喂猪,放牛,而我们都快十五岁了,却还不懂事,不珍惜自己舒适的学习和生活

住在大山里的孩子,每天上学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到了下雨天就更难走,而且在偏僻的地方,有些学校的条件真是差到了极点,玻璃破了没钱补,房梁断了只能靠柱子撑着,但是,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学生们学习更卖力

住在大城市里的小姐少爷们,学习力的环境好,设备好,教学质量好,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珍惜,到了大山里去,才明白他们是多么幸福

我们,这一代的中学生,不珍惜学习的机会,在我们学校里食堂里的饭菜样样齐,我们依然挑食,不喜欢,在大山里,每天吃饭时孩子们就只能吃5毛钱打的饭,有的孩子家里穷,只能吃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仍然努力学习。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和生活,利用好社会提供的能源,好好学习,好好努力,不能让父母老师失望,要成为国家的希望

从现在开始,收回那颗叛逆的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为了国家,为了父母,更为了自己,自己的将来

为父母点燃光艺,为国家创造辉煌,为自己闯出一片天,好好努力吧!

变形记读后感【篇3】

今晚儿子要看 变形记 ,于是一家人围着电脑看。剧中的女主人是深圳的一个11岁小公主。男主人是香港11岁的看似拥有大智慧的小男孩,他从容、淡定、很博学多才。他两和西安的一个13岁在农村里小学看似很品学兼优的初一学生互换。农村孩子的父母,都有病,他爸腿因在外打工受伤没钱治疗,落下残疾。

他们很快进入到各自互换的地点,小公主很调皮,小男孩很懂事,在农村过得挺好。倒是农村的娃进城里,有点不适应,学习早操没练好,却让班干部受到惩罚,那一刻我看的都流泪了,让我想到自己的儿子,刚开始来城里的情况,那时儿子读四年级,转来的时候数学考100分语文88分英语72分,可是却被他们班主任说儿子在他们班排名30多名,真的农村和城里的教育有很大距离,我的儿子以前在农村小学都是前三名,这对他是多么大的打击,一个班级只有56人他排30多名,他对我说妈妈我一定要证明给城里的孩子和老师看,我要拿第一。我们家一直条件不好,但是唯一能给儿子的只有鼓励和关爱,我就说----涛涛 是 金子到哪都会发光,妈妈相信你。。到学期结束我的儿子竟然真是第一,曾经他们班施涵都几次败于他,儿子四年级期末总分第一,五年级期末总分第一,到六年级的时候,他骄傲了,那个时候我和她爸爸总是喜欢跟朋友们在一起玩,把他独自一人留在家玩电脑,升初中考得很差。。想到曾经他的优秀,我好骄傲,4虚岁就会100以内加减,五虚岁就会拼音拼汉字,如果有好的老师引导我相信我的儿子会很棒的。

可是现在叛逆期的孩子,我真不会教育了,虽说上学期全校排名67 名,如果成绩不下滑,进一中是可以的,但是拿他曾经的优秀相比,却逊色了很多很多。。儿子和我加了好友,如果他看到这篇日志,他小时候的优秀,希望能激发它的斗志,不认输......

变形记读后感【篇4】

今天下午,我们看了《变形记》。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触,对自己产生了一些想法,有了新目标,这次观看,也是对心灵的一种洗涤。

这次的变形记的主角是城市公子哥易虎臣和山里娃吴宗宏。

在互换角色之前,城市公子哥易虎臣,每天都和老师作对,嘲笑同学,不爱上学,钟爱手机,在他的心里语文老师是他的天敌,生活老师是他的克星;而在云南大山的吴宗宏,每天帮助小同学煮饭,被他们趟过河流,帮家里采松脂挣钱。

在变形的七天中,当易虎臣面对着这绿色的森林,心里难免有些好奇。在羊肠小道、坎坎坷坷的大

山里穿梭着,经历了几小时的跋涉,迎接他的是艺术野山花。穿的破烂,面黄肌瘦的同学,凹凸不平的泥土操场,破烂的篮球架,竹子做的五星红旗旗杆,四壁秃废的教室,那一刻,易虎臣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也许是后悔与无奈,也许是可怜与同情,心里酸酸的,莫名的泪水不禁往下流。

七天的角色互换后,易虎臣明白了对他人的态度及做人的道理,吴宗宏的学校得到了捐助,孩子们不用住在破烂的宿舍里,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上课。

现在 ,我也给自己定了新的目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珍惜现在的一切,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还要懂得关心孝敬父母因为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吴宗宏为了赚钱而打工,我们更应该学习他的劳动能力。

变形记读后感【篇5】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无法前进,你愿意陪我度过一个温暖的下午吗?如果我问你什么,你是否想到妈妈梦中的惊起?

如果这是一个你不知道的家,你会把仁慈当作路标吗?如果这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你是否让它敢酣睡不再彷徨?”

这段话来自《变形记》,一份来自深山的力量。

看完几集《变形记》,我被深深震撼了,尽管这只是一档以孩子们为主人公的大型综艺节目。

山上的孩子们和城里的男孩们交流身份,体验彼此的生活。一个周的变形结束后,带着留恋与不舍,孩子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中,与爸爸妈妈紧紧相拥。在七天的变形中,

他们体验了别样的生活,心灵受到了净化和洗礼,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他们成长中难以磨灭的记忆与前进的动力。

他们就像即将翱翔的雄鹰。在经历了爱的洗礼后,他们学会了感恩、回报、关爱他人,在转形中重振雄心,改变态度,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山里的孩子要用幼小的肩膀肩负起生活的重担,用幼小的双手撑起一片生命。他们在烈日下弯腰吃小麦。也许当我们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他们正扛着柴火回家。

而那些原本我为天下的公子哥们,在大山之中,在贫穷面前,在条件困乏的大山里,他没有了公子哥的气概,重新露出了人的本性,再一次呈现出爱与快乐。他们体会着大山里的父母的艰辛,他们学会了为他人着想,他们流露了真心的眼泪,他们的心灵在人性善良的光芒下,在淳朴的农民关爱下,遭遇了一次又一次彻底的洗礼。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又有多少为人父母真正懂得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心声呢?

大山的父母给了他们的孩子贫穷和感激,但他们没有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城里的父母给了他们物质和金钱上的满足,但他们没有给他们想要的爱。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爱。

“爱”永远是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东西,它能感化一切孤独、冷漠、叛逆和冰冷。让我们付出我们的爱,不要吝啬。同时,让我们学会接受他人的爱,不要远离他人。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能充满爱,才能真正和谐发展。特别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我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关爱,为他们创造条件,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希望穷人的孩子们能尽快摆脱沉重的生活负担。我希望城里的孩子们能尽快学会感恩。我希望所有的好人都能过上安全的生活。

变形记读后感【篇6】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让我们看视频—法兰琳卡《变形记》,后来老师就布置了一项作业,写《变形记》的观后感。

这里的主人公是易虎臣和吴宗宏。易虎臣的家在深圳,他是个全校闻名的公子哥,特爱打扮,很注重形象,不爱学习,差点儿被学校开除了。他之所以去参加变形记,是因为爸爸答应给他一个手机。但是,他参加了变形记后变得不再爱美了,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连手机也不要了,回到家还学会做饭,易妈妈非常地开心。

吴宗宏是山村的孩子,才14岁,从小就帮爸爸妈妈干活,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山村里顿顿吃的洋瓜,在城里的时候,为了满足易蓉妹妹的生日礼物,他把易爸爸给他的“巨款”花光了。

两个不同身份的人,一个养尊处优,一个家境平寒,互换了角色的七天后,性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吴宗宏来到了易家,易虎臣的父亲对他很热情,一下子就给了吴宗宏一千一百元,他就得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巨款。但是在学校,一开始同学们对他也很热情,鲜花给他,老师让他当代理班长,却被小胖打了一个耳光,跟易虎臣的妹妹易容玩得很开心。离别时告诉了他的同学一个秘密: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了,现在是他的继父。而在大山的易虎臣一开始不适应,后来老师让他当代理班主任,他尤其关心小黑,并找到了小黑的父亲,小黑异常感动。变形结束后易虎臣变得十分关心家人和同学。

从变形记中,让我懂得了,我们要互相取长补短,珍惜幸福生活,但同时也不能忘记中华民族勤劳的美德,这样生活才更有意义!

变形记读后感【篇7】

今天,老师在课上让我们看了湖南卫视的法兰琳凯《变形记》,看了之后我深有感触。

城市“公子哥”易虎臣和大山的孩子吴宗宏互换生活的环境。易虎臣被同学们称为“小流氓”、和“公子哥”,而吴宗宏被他的同学们称为好相处的同学。易虎臣来到大山,我本以为他一定会过的很的习惯,但他第一次在大山里吃饭吃了2大碗米饭,可见他的适应能力十分强,可是他十分爱打扮,走到哪里都要梳头。相比易虎臣这里的地狱,吴宗宏那可就是天堂了。吴宗宏的“爸爸”一见到吴宗宏就豪爽地给了1100元,那可是他老家采一年松脂才能赚到的钱啊!易虎臣每一次“回家”都要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出乎我们意外的事易虎臣走了三个小时还有说有笑的。

吴宗宏这边就被用走去学校了,而是坐校车去学校,一会儿就可以到学校了。易虎臣还在山里认识了个好朋友,因为他是学校最黑的学生易虎臣便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小黑”,他的爸爸因为吵架而去喝酒,喝酒的时候又和人吵架失手打死了人,到西双版纳州去坐牢去了。易虎臣还帮“小黑”找到了他的爸爸!

看见易虎臣,我想起了我自己,平时我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帮应该,爸爸妈妈赚钱很帮容易,我们应该帮爸爸妈妈分担!

变形记读后感【篇8】

湖南电视台最近热播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叫《变形记》,在未来发展学校中级班上,朱局长推荐我们看了一期《变形记—成长之痛》,看过后虽然会少了些欢笑,但却能够引发很深的思考和感触,作文之观后感:变形记成长之痛观后感。

《变形记之成长之痛》,里面记录了一个朴实的农村少年石宏强和一个辍学在家的城里娃胡耿7天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生活的故事。一个是来自陕北黄土高坡上的留守儿童石宏强,父亲去世早,母亲长年在外打工,家里有弟弟妹妹和一个已经年龄很大的爷爷。他显然就是一家之主。另一个是来自长沙的十三岁少年胡耿,生活在衣食无忧家庭的他,性格叛逆、浮躁,和他的父母发生内战,还因此迷恋于网吧,甚至不去读书。

刚开始胡耿由于性格叛逆,胡爸一再退让,一再宽容,胡耿却毫不领情,他变本加厉,开始和爸爸搞起了冷战。胡耿不正眼看爸爸,不和爸爸说话,不和爸爸一个桌子吃饭,爸爸在客厅胡耿就进卧室。发展到最后,胡耿连家都不愿回了。“我特别恨爸爸!我就是恨他!我就是恨我爸爸!”胡耿面对镜头时的决绝,伤透了胡爸的心。看到这,我不由担心起来,七天的时间真的可以让这个孩子有所改变吗?我真的疑惑了!

胡耿带着城市孩子对农村的好奇来到石宏强家,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前两天,没有什么变化。不仅没有实现早起做饭的诺言,还让弟弟帮他做早饭,自己饿着肚子去上学。整天和山里的孩子乱跑,抛弃跟随的妹妹,闹出一起起无法忍受的事情。从第三天开始,胡耿和弟弟妹妹跪在早逝的爸爸坟前,姑姑、弟弟妹妹那对父亲的伤痛,使得胡耿眼角挂上了一滴眼泪,触动了胡耿内心的伤痛。是想念自己的父亲?还是被那个的场面感动了……

张怡筠博士分析到:“少年脾气古怪,令人捉摸不定。”生气或郁闷的时候也跌到低谷,许久难以改变。背着书包从学校出来,看到天边的夕阳,就莫名其妙地感伤起来,更糟的是,低迷的情绪一发不可收,完全无法控制,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感受到孩子们内心深处是有着很深的情感的,只要我们能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从内心世界去感受,用真心去领悟,都是可以改变的。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只在于我们能否真的去感受学生内心世界,去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几天,一天一个样。跟着姑姑坐牛车去集市卖枣,到最不想去的地方——学校去看一看,帮弟弟实现去看妈妈的愿望……一幕幕感人的事情,让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一个几天前曾想与自己父亲断绝父子关系的孩子做出来的。

七天的时间很短暂,转瞬即逝,每个人又回归到各自原来的生活轨道。但故事本身却远远没有结束,它留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感动和对生活深深的思考。对于局外人来说,无论心灵还是灵魂也都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与拷问。对于参与人来说,这段经历将是他们一生中最珍贵最永恒的回忆。7天的变形和错位的生活,对两个孩子来说,都将会是人生的一场醍醐灌顶的体验。

《变形记》与一般的理论、正面宣传等教育方式不同,通过活生生的环境、生活场景让青少年身临其境地觉悟一些理念、价值观,将一些价值观、世界观慢慢地渗透到青少年的内心,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往往领会到的是从内心自发起来的,会根深蒂固。

我们的教育何尝不需要这样呢?

变形记读后感【篇9】

有一部纪录片,它能让人的心灵震撼;有两个身世截然不同的少年,他们的故事能让人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它,就是《变形计》以及它的主人公易虎臣和吴宗宏。

一个是娇生惯养的城市公子哥,另一个则是山村的追梦少年,这两个不同的人生互换了7 天,便是《变形计》的主要剧情。易虎臣在山村学会了尊敬师长、勤工俭学,开始学会换位思考、帮助他人。他还帮助身世凄惨的小黑找到了在监狱六年没见的爸爸,并成了他的好友。而吴宗宏在深圳见到了大世面、隐忍了小胖的耳光,并且知恩图报,用打工挣来的钱为妹妹和妈妈买了生日礼物。

深圳公子哥易虎臣,是一个厌学、攀比心很强、狂爱手机的“富二代”。他称生活老师 为“咆哮体”;爱捉弄同学 ;开玩笑不分场合;上课时不听讲;完全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在手机的诱惑下, 他答应爸爸参加了《变形记》。山村少年吴宗宏,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爱学习、尊敬老师、有梦想 的孩子。为了渴望已久的大城市,他参加了《变形记》。

易虎臣来到山村后,发现尽管这里的条件差得可以,上学时需要走5 小时的山路,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住宿在学校,都要自己做饭,他们的饭也每天都是洋瓜拌饭。但这些山村孩子的热情让他感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友谊和温暖。在这些孩子中,易虎臣却特别关注一个叫“小黑”的孩子,处处关心他、照顾他;教他街舞;为他找六年没看见的爸爸……

曾经最不受欢迎的公子哥,因为这些山村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吴宗宏这边又怎样了呢?朴实的吴宗宏来到了他做梦都想来到的大城市,有如亲生父母的易爸易妈;条件超好的学校;亲热的同学……

七天的时间 很快到了,山村孩子和深圳孩子都对易虎臣和吴宗宏依依不舍。经过了“变形”,易虎臣来了个360 °的变化:第一次 为家人做饭,把手机抛之脑后……易爸易妈欣慰的笑了,他们的宝贝终于长大了……吴宗宏也变得更自信 ,他会为了自己的梦想更努力,直至实现……

如果你是家长,看了这部纪录片,你会感受到,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家长。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会宠环孩子,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陪陪他们,和孩子交流,以便更好的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心里。

如果你是学生,你会从易虎臣和吴宗宪身上学点什么。易虎臣从一个人人讨厌的“坏”孩子,变成了孝敬父母,呵护妹妹,认真听讲的好孩子。而吴宗宪一直是那么努力,追求上进,为了自己的目标从不停歇追梦的脚步。我也被他的好学上进深深的感动了。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明白,没有谁是不可救药的“坏’ 孩子,他只是有一些坏习惯,而我们还没有找到打开他们心门的钥匙,如果方法正确,他会变成好孩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潜能生身上,因为我明白,只要我们打开了他们的心门,他们也可以很优秀。

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有时间的话,你们也看一看《变形记》吧!我们的感受可能会各不相同,但我们都应该意识到,我们需要改变,从现在开始!

变形记读后感【篇10】

读卡夫卡《变形记》有感

有人说,如果你想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反复阅读《变形记》开始。 在本书中卡夫卡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最后在寂寞和孤独中悲惨地死去的荒诞情节,借以揭示人与人之间表面上亲密,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他的变形折射了西方人当时真实的生存状态,这种生理上的变形也折射了心理上的变形;家人情感态度的变形;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形等。阅读《变形记》,有一种思维的乐趣,有一种睿智的感觉,思想上的所得显然多于心灵的收获,能从那极度的变形与夸张里体会到生命的悸动与冲突。本书比较完整地代表了卡夫卡的思想深度与创造特点,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海边卡夫卡读后感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 精选18篇

卡夫卡名言

读后感卡片

卡门读后感

变形记读后感【篇11】

共一片天空,流动着一样的风,每个人的世界都不同。——题记

两个生活在不同世界的少年,两个性格天差地别的少年,两个虽然大有不同,却拥有一样的纯洁的心灵。

魏程,一个留恋网络的冷漠富家公子,高占喜,一个空有雄心壮志却面临退学的“山里娃”,截然不同的一切,当他们角色互换将产生怎样的结局呢?

在这部影片中,许多情节是我潸然泪下。两种不同的父母爱给我带来无比的震撼。在魏程家中,父母虽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她,可在心里对他十分的关心。在魏爸爸的话语中,虽然让人感觉无所谓,只要他快乐就好。可仔细听听你可以听出一种心痛、无奈。我的父亲也是如此,表面看不出他内心的想法,但是细想一下从他的一句“在学校好吗?”之类的语言就可以表露无疑。父爱终是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一定不可缺少。而高占喜的爸爸是从行为中体现,他很少说话但却一个动作则可以使父爱完全体现。两种母爱也有很大的区别,魏母有一种溺爱的成分存在,但这种溺爱只是每一个母亲的天性,高母则是一种朴实无华的爱,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纯纯的爱。

爱的不同也养成了他们不同的性格,但他们的心却是一样。换了角色的他们,渐渐地明白了一切:魏程心中的阴影渐渐消失,懂得了父母无言的爱;而高占喜也通过了这次变形明白了钱多不一定快乐,贫穷也有它的美。

从两个少年的心灵分析,魏程的冷漠与留恋网络,只是一种无言的寄托,只是感情无处宣泄罢了。高占喜对外界城市的好奇、对网络的好奇,只是每个“山里娃”都有的思想而已。两个小孩都没有错,两对父母也没有错,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是很普通的事情,互换打开两个孩子的心扉,打开父母对孩子更多表现的爱。

一万个理由比不过片刻的沉默,了解比拒绝更容易沟通。尝试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他将变得不一样。——后记

变形记读后感【篇12】

看《变形记》有感

看了《变形记》第一部关于高占喜和魏诚的为期一周的交换生活的节目,对其中所展现的一些有关教育的问题有点儿感想。

先说家庭教育。魏诚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从小就不愁吃穿。他的父母非常爱他。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一些问题:

魏妈妈溺爱儿子,舍不得的打舍不得骂;魏爸爸沉溺于自己的生活当中,只知爬山出游,对儿子的现状几乎到了无视的状况,尤其是在儿子每天打游戏、出入网吧的日子里表现了其几乎冷漠和麻木的一面。他们都以为自己很爱儿子,给孩子生活上提供了最大保障,即使在明知儿子天天去打网游的情况下依然每天给20元钱。其实呢?

魏诚想要的是这些么?他想要的无非是父母发自内心的那一份关心与爱护,希望的是父母能多陪他一点。这一切我们可以在他被高爸爸给的20元钱面前感动落泪那儿感受到。

高占喜家住青藏高原的一个贫困家庭。他家唯一的电器是电灯。他似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除了正常的上学下学外,他还得帮瞎眼的父亲、体弱的母亲操持家务,干地里的农活。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是如何努力学习的。

即使是自诩为农村人的我也很难想象自己是否会在那样的境况下屈从命运的安排——辍学打工。然而,即使这样,高占喜还是养成了勤劳、善良、朴素的好习惯和品质。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现实迫使他这样做。

两家截然不同的环境:一边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家子生活,一边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家小子的苦日子,造就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我们且不讨论贫或富到底对孩子有多大影响,但不得不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贫穷也是一种催人奋进、促人向上的力量。

家庭、父母对孩子影响实在是太大了。魏的父母可能只给魏诚几十倍或几百倍的总资产,而他的父母可能给他一半的家庭收入。如果钱能转化成爱情,高占喜的父母无疑会大赢这场仗。

再说学校教育。在节目的后半部分,我们知道魏诚退学是因为他在老师和大家面前被打了一巴掌,因为他在野餐时喝了啤酒。更不用说初中生喝啤酒是对是错了,那个老师的行为很值得怀疑。

至于这样吗!也许当时老师很生气,也许他只是想给魏诚上一课,但我们看到,最终的结果是魏诚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热情严重受挫!从而导致了后面一系列事件的发生。

教师是做什么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培养学生品格的。成为一名教师的首要条件不是知识有多丰富,而是品格必须高尚,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

如果魏诚当时没有挨打,而是受到批评,或者遇到一个能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他走出精神障碍的老师,结果会是这样吗?很有可能不会。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悲哀。

同时也警示我们这样的未来教育工作者在将来的工作中,无论何时何地,在对待学生问题上都有三思加谨慎,切不可恣意摧残学生的心灵。

最后谈谈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虽然节目主要讲述两人的心理过程,但不能忽视的客观事实是两地教育资源配置过于失衡。长沙魏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硬件水平高,教学水平明显高于偏远地区农村学校。

高占喜的校舍破旧,操场狭窄,体育器材简陋,学生只能喝自来水。同样一个国家,奈何分布如此不均!如果两地的教育发展水平相似,会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上不了高中、上不了大学,外出打工?

当然,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然而,教育本身不是一个盈利性企业,而是一个以培养人为目的的公益性企业。那么,既然教育就是培养人,为什么要优先培养城市人,优先培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优先照顾大城市的人呢?把人分成369人不是间接的吗?

城里人就一定比乡下人聪明能干吗?不见得。相反,许多农村人从小就养成了勤劳、节俭、勤劳的好习惯。

许多农村人欠缺的只是眼光,那种看大世界的眼光。就算是这一点还是教育不公造成的。

一档小小的节目折射出了许多教育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我们学生自己共同来解决,真心希望我们的教育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