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最新生本教育读后感

生本教育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6-25

最新生本教育读后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范文类型,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生本教育读后感",感谢您的参阅。

生本教育读后感 篇1

读了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使我再次认识到: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而其中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让我受益匪浅,茅塞顿开。

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可以冷静面对,不被社会淘汰。

同时还要学会以“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还要学会“容”纳一切。

例如,学生的表现、成绩和**。我想这是作为教师应该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要成为优秀教师必须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远不要看到一个侧面就觉得了解一个人的全部,而对学生做出不客观的评价。

我们应尽量多关心他们,从而达到进一步的了解,以实现了如指掌的境界。有些孩子在学校很内向,但在家里活泼外向。教师应该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在学校里活泼开朗。同时,我们也要充满爱心,懂得原谅,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对待学生,努力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

古语道:“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他们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我们也要从本质出发,相信他们是善良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先做人,再教。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工作可以快乐。

好心态成就一切事业。爱学生,爱同事,轻轻松松地当老师,快快乐乐地当老师,简简单单地当老师,放下包袱,抛却沉重,让微笑永远绽放在您的脸上!我们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

要善于引导,能理解、宽容。我觉得在一天的工作时间里,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快乐地度过这一天是非常有效的一天!

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首先,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面对后进的学生,不能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而是应该用加倍的爱去帮助他们进步,这不仅是从职业角度,更是从法律角度对教师的义务作出了规定。

教育不仅是教学,更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盲目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教师的水平。只有在教育中不断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创新,才能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学习其实就是一段短暂的成长过程,成长是段过程,而不是终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以自己的发展成长为己任,为学生成长为重任,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天天快乐,做教师足也!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一)

这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长篇文章。**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的圣比得堡镇为背景,描写少年汤姆`索亚和他的顽皮少年哈克贝利`费恩及汤姆的女友贝基`撒切尔的冒险故事,本书被认为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主人公汤姆聪明又淘气,不屑与平庸的生活,富有冒险精神,用不断的逃学和恶作剧来对枯燥的学校教育循规蹈矩的大人们表示反抗,汤姆虽然调皮,但在正义与**的较量中,在危机降临的时候,汤姆和他的顽皮小伙伴们却都能挺身而出,显示出他们思想善良的一面。

**的主人公汤姆虽然还只是一个顽皮的捣蛋鬼少年,但是其身上却有着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优秀品德。他诚实,诚实,在困难中冷静,在分析方面冷静,并且习惯于解决问题。

汤姆索耶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理想和幸福,梦想就会成真。总有一天,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创造属于自己的梦想。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二)

每当我想起我的童年,一种幸福和幸福的感觉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更让我找回了童年的那种感觉。

这本书的主人公汤姆是个聪明的男孩。他淘气,但充满同情。他对现实生活非常不满,一心想着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在姑姑的眼里,他调皮捣蛋,但是他不由自主地喜欢他。但在孩子们眼里,他是一位英明的领袖和英雄。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我想要的影子:聪明、勇敢、正直、乐观。

在汤姆被罚时,他充分显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了能让别人帮他刷墙,他故意表现的很有意思,让他省了不少功夫,还让别人心甘情愿的给他东西,作为酬劳。而就在他和哈克相遇的那天晚上,两人一起目睹了一起**案,为了主持正义,不畏**的汤姆站了出来,揭发了印第安·乔的丑陋面目,解救了被冤枉的波特。

终于有一天,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乔·哈帕、汤姆、哈克一行三人决定冒险。逃到荒岛上以后,人们都以为他们死了,()正在为他们举行葬礼时,可他们却回来参加自己的葬礼,让他们的亲人破涕为笑。而为了寻找财宝,两人又跟踪印第安·乔来到了山洞找到了财宝,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从他们在困难当中表现的正直和勇敢,在平时生活中的聪明活泼,幼稚而又认真的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遇到困难不应灰心。我们应该乐观,努力奋斗,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汤姆在他阳光灿烂的生活中告诉我们,只要他有一个梦想,并努力追求它,梦想就可以实现。总有一天,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

我觉得汤姆天真活泼,自由自在,但总有缺点,就是他太让别人操心了,特别是他的姨妈,为了他,经常担惊受怕,可汤姆却不明白一个家长对于孩子的苦心,是不让他受到伤害,让他健康地成长,这点需要我们引以为戒。不过我还是比较欣赏他对外面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且大胆尝试,机智勇敢,向往自由,向往未来,这不得不让人赞叹。

童年,就像一锅蜂蜜,吃得越多越甜。时隔越长,就越令人回味无穷。所以,童年时间十分宝贵。但只要我们过着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我们就不会浪费时间。

读《狼图腾》有感

对于狼来说,我们汉人的第一感觉是贪婪、**、残忍。很多孩子不听话,父母会用狼来吓唬他们。

在我读过《狼图腾》之前,我一直受到老一辈的影响,什么狼来了、狼吃小孩的故事,已再熟悉不过了,对狼只有害怕,所以才去骂他坏。

我读过《狼图腾》后,我看到了狼这位大军师,所训练出来的蒙古铁骑,看到了“狼子兵法”。

30多年前,笔者作为一名在北京的知识青年,志愿在蒙古边境的二仑草原插队11年。他带领我们在草原上放羊,钻狼洞,挖狼崽,养小狼。他们打狼,防狼,并且敬狼。

他与狼搏斗,与狼有着亲密的关系,这是作者独特的经历。

蒙古狼是智慧,团结,顽强不屈的象征,他创造了雄霸亚欧两洲的蒙古骑兵,狼的军事才能,团队精神,家族责任感,都影响着蒙古人民。当时,成吉思汗率领的10万多匹蒙古战马横扫整个欧亚大陆,列强战败。他们依靠什么?这不是飞机的大炮,不是核**。

()是磨炼,是骨子中的那股狼劲,他们每时每刻都要与狼战斗,不管白天夜晚,更没有什么休息日可以不与狼斗,他们一边战斗着一边学习着,学习狼的兵法,崇拜狼的图腾。这才让仅仅的十几万铁骑,打来了大半个天下。

蒙古草原都敬狼,因为狼敬天,草原上的动物只有狼对着天叫,每次打到猎物都会围着猎物转跑成一个大圆圈,然后对天哞,蒙古人说这是狼在感谢天赐予他们猎物,然后再吃。还有神秘的**,蒙古人死后会放在**场,**场一般在狼多的地方,因为他们生前打过狼吃过羊,死后要喂狼才能升上天感谢腾格里(蒙语中的天)

。蒙古是游牧民族,不像汉人那样定居,是为了保护草场,而狼也充当着保护草原的卫士,它们抓野兔,吃旱濑,围黄羊,为牛群羊群马群节省了草场,所以蒙古人都信奉狼图腾。虽然他们打败了狼,但这是为了控制狼的数量,因为狼没有天敌,只有人才能控制它们的数量。

但是草原进入了一批盲流,完全不懂草原的规矩,他们打狼把狼打光了,就吃狗,狗是人的好朋友,他们会帮主人看羊,会救主人。草场里的野兔旱濑,都是很毁草的,还有黄羊来了一群一片草场就没了。现在草场已所剩无几,游牧也变成了定居,草原的规矩没了,草地沙漠化了,神秘的**仪式也没了,狼也不见了。

狼图腾没了,草原没了,再也不会有蒙古骑兵了。

腾格,如果那些盲人知道一些规律,草原会变成原来的草原吗?草原狼还会成就蒙古的辉煌吗?

看完江浩文在苹果树上的奶奶(一)

刚开学,我们的班主任就从图书室为我们借来一些课外书,单看这些书的面子五颜六色,可爱的****就足以让人爱不释手了。我从这些书中挑了一本名叫《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的名字起的听奇怪的,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想的?这是谁的外婆啊?

居然能爬到苹果树上去?莫非她长了翅膀?还是她是苹果树变的?

带着这些疑惑,让我迫不及待的,仅用两天的时间就看完了,下面就来说说我对这本书的体会吧。

这本书里的小主人公名叫安迪,他让我觉得他很可怜,那是因为身边的小伙伴们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他呢?一个都没有,要知道如果没有外婆和奶奶,他就不能像别人那样幸福地生活,爸爸妈妈去上班了没有空来陪他玩,外婆和奶奶会讲故事、玩游戏。然而后来他又有外婆了。

有一天,他的外婆从天而降,坐在苹果树上,并且和安迪一起做了许多平时妈妈不让他做的游戏:去游乐园、去套野马、去海上冒险……还有,这个外婆的打扮非常有趣,头上戴着一顶插满羽毛的大帽子,帽子下露出白色的卷发,胳膊上挎着一个大绣花挎包,穿的是一件旧式长裙,裙子下面露出白色的花边裤,这样的装扮比我妈妈还时髦。

这个外婆呀,不仅打扮奇怪,她的想法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例如让小安迪开车、即使被警察处罚也不在乎,去海上当海盗 ……,这样的外婆让我都羡慕死安迪,如果也能让我拥有这样一个外婆,可以带我去海上冒险,去套野马,还可以让我开她的小汽车,不时地冒出大胆、新鲜的想法,带我做一些新奇刺激的事。所以,我的童年将是多么的多彩!

不幸的事,这个奇怪的祖母只能出现在安迪的梦和想像中。 因为当安迪把外婆和他游玩的经历告诉爸爸妈妈。姐姐哥哥的时候,却遭遇了嘲笑和讽刺:

”安迪,外婆早就去世了,你那个外婆只是在你的梦境中和想象中的吧?”

直到有一天,外婆搬到了新邻居家。刚开始安迪并不怎么肯搭理她,但后来不知是相处熟了,还是看她得了风湿病,行动不太方便,反正小安迪帮她做了许多事情:买东西、种花、收拾房间等等。

新祖母还教安迪用袜子省钱,给他做梅子蛋糕,给他补衣服。在帮助新祖母的过程中,安迪觉得自己长大了,周围的人开始改变对他的看法。安迪觉得快乐多了。

原来帮助别人可以让你快乐!最后,安迪在奶奶和奶奶的关心和照顾下,明白了很多道理,也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生本教育读后感 篇2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暑假期间仔细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一书。自拜读此书之后,如获至宝,能真正的体味和领悟生本教育的精华所在,将会受益终生。全书指出了我们现在教育的现状,同时也指明了教育将来的发展方向,向生本教育努力。在生本教育中,贯穿着这样一个思想: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这也使得儿童在学习中的地位显现出来,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导者,“以人为本”有了更深的含义。

我从事十几年语文教学,我觉得生本教育更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生本教育提倡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容易,把一切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学习的知识,并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很多新颖的游戏,来培养孩子识字兴趣。学生是乐于学习的,喜欢探究的。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把课堂或主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这样学生也会快乐地学习。

开学初,我运用自悟的生本理论尝试教学,放手给学生。根据低年级儿童好玩的天性。学生是好奇、好动的,他们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特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我肯定,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如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时,在指导理解蚂蚁怎样在夏天满头大汉辛勤地搬粮食,我让学生到前面表演。这时学生的兴致很高,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全身心投入练习和表演,教学收到好的效果。

原来的时候,我总怕学生学得不准确,让他们上台来教会把学生教错,可事实证明我错了。生本教育对儿童的看法中提到,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这种天性既是一种人类的生存逻辑,也可以从大自然为人提供的未确定性中找到信息。儿童是有发展潜力的人,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而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老师是策划者,是引导者。老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老师再也不用一遍遍的重复了。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在通过准备语文资料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实现自身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生本的理论,结合实际行动,去爱学生,去爱自己的事业吧!这种爱才会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创造新的天地。

生本教育读后感 篇3

以生为本,你舍得吗?

东洲国际学校朱金燕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2015年第四期《人民教育》,这一期的主题是”生本教育:课程与教学再造”**。以”生本教育”切入,众多教育专家从课程组织、教学形式、前置研究、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等不同角度阐释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强调了”课程与教学再造”的必要性。

读了这些精彩的文章,我深受触动。迄今为止,课程改革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一路上,每一步都充满了探险家的智慧和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氛围和新的面貌。学生已成为学者,在课堂上展示了生命的活力和风貌。

只是,我们有多少老师舍得以生为本呢?

从词源学上看,不同语言的”教育”一词,都与儿童的培养相关,我们的教育本质上是要塑造人,要发展人,说到底,是一种遵从人性的教育。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塑造他们的个性,使他们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孩子的天性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富有灵性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天性上的东西,教师要去了解孩子的天性,就应该和孩子站在同一地平线上进行交流,也就是降低课堂重心,少些说教,多些智慧的引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对孩子的教育落到实处。

在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时,我就从孩子的天性出发,设计了”弯弯的月亮像什么”这样的题来打开孩子的思维,展开孩子的联想,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发挥。学完文章后,接着我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鸡为什么要过马路呢?

”这下可好,鸡为了去对面找东西、找朋友、家就在对面等,学生跃跃欲试抢着回答。”能不能个性化一点呢?”我又提高了些难度,结果正如魔术师刘谦所说:

”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

”绿灯亮了,鸡想不走也浪费了一个绿灯,为何不走呢?”

”鸡说别人都过马路,我也就跟着过马路吧!也许那边有热闹看”

”别人都在**,鸡也赶着**呢,所以过马路,多走些路呗!”

”鸡过马路也是无奈啊,周扒皮让他提前上班呢!否则要扣工资啊”

”刚上完数学课,鸡想证明,两点之间是不是直线最短!”

... 这样,对学生个性的解读直到下课才结束。试想,如果教师只知道完成课时任务,不断地传授知识,一层一层束缚孩子的天性,缺失对孩子情感价值、意志价值、团结价值、合作价值、创新价值等价值的关注,那么孩子就会丧失灵性、个性甚至是天性,只能成为一个个教育流水线上来的产品,又何谈悟性和创新呢?

在学***德的《蓝蓝的威尼斯》这篇文章时,我也从尊重孩子天性的角度呈现了这样一个思考题,”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色彩,火红的北京,洁白的哈尔滨,文章说威尼斯是蓝蓝的,学***后你能说说你认为的威尼斯的色彩吗?”学生开始回答了:”威尼斯是红色的,因为那里的人热情”;”威尼斯是绿色的,因为那里很和谐”,这难道就是我想要的答案?

没有打开学生的求知欲,我有些不满足,转念一想,有了!我打开了班得瑞的轻**《莱茵河的波影》,说:”这样吧!

让我们听一首轻诗。在这首诗的启发下,我们将威尼斯的情怀倾注于笔中,勾勒出你情怀中美妙的色彩,好吗?”于是**在教室里缓缓流淌,四处蔓延,一曲终了,4分29秒,精彩竟然诞生了。

威尼斯是透明的,水波中释出忧郁与空灵,船橹搅动,清澈的水面漾起一串串笑窝;船橹搅动,搅碎了炫目的灯影,如同一片片玻璃棱片,回旋出透明的水纹;船橹搅动,混入偶尔飘过的絮语,威尼斯是一个梦,一个透明的梦。 (张誓育)

威尼斯是紫色的,因为古老的宫殿,大片水域都有着淡淡的神秘感,就像一个女孩披上紫色的面纱。它也像天空昏暗时天空边缘的第一缕紫光。神秘使人心安。傍晚时,城中的第一盏紫灯,渗透着华灯初上的浪漫。

(施天歌)

威尼斯是古铜色的,建筑中沉淀着岁月的目光,亦如碑文的颜色,一段不朽的记忆,一个城市,不变的历史,根基于心,在复兴时代,纷纷片片耀眼中不褪变的古铜,酝酿地深沉恒久。 (黄铭敏)

纯白的威尼斯

很少敢用纯白来勾勒一个城市的色彩。

不论它的压抑与否,亦或它的环境依旧,

而,威尼斯,虽是我未曾到过的地方,

也未曾在梦中游过,再撒泡尿写上到此一游,我心中的纯白却给了它。

人是纯净的,水是纯净的,风带着花香不是油腻的,而是白汁的。

它是如此素洁,素得像个新生婴儿的第一次啼哭,

平淡如白纸,在第一缕阳光下用铅笔,像一只老信鸽的回眸。

不必多说,只须走过。

但凡心的路过,神志也漂白了,一句话

哥看的不是威尼斯的水,

是意境啊! (黄禹澄)

听了这样美妙的话语,我仿佛能触摸到孩子们灵活的思维,感受到他们的血液喷涌,生命澎湃而成长。试想如果我不”舍”花这4分29秒写,又花5分钟去展示,我只是自己不断地去教授课本知识,我又怎能感受孩子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呢?或者说他们的这种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不是就被我扼杀了吗?

所以我很庆幸我”少教”了近10分钟时间,但”得”到的远比十分钟讲解字词、讲评作业多的多。这才是真正的重视孩子,爱孩子。

有时孩子们说,这个课是要表演的,行,那就表演吧,有时孩子们说,这个课是要演奏的,好吧,那就弹奏吧,有时孩子们说,这节课要出去玩的,好吧,那就去堆雪人吧,有时孩子说,我和你比赛,行,那就比吧。也许有老师会说:你吹了它,就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了?

说实话,我有的时候是来不及,但是眼光要放长远些,学生只要快乐地学,健康地成长,他就会喜欢你这个老师,而亲其师,信其道,我们以后的工作就会方便很多。总之,课堂是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使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成为学习者,走向自主发展的道路。我们的老师一定要从行动上愿意这样做,并且坚持这样做!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长沙市第三十七中学 k107 陈湘玫

给自己一个信心,如罗文将军以坚定的信念赢得未来的荣耀。——这是我写在这本书上的警语。

罗文,如钢铁一般的军人。他不怕风雨。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完成国家的使命。

罗文,如标杆一样的伟人。他送信的使命涵盖了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所有优良品质。奉献、主动、热情和忠诚都是罗文用行动告诉我们的。人生的一切都在这里。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真相,只是不愿意做,不愿意想。但是罗文确实考虑过,甚至他也把这些好品质带给了我们。

罗文的信条:没有借口,立即行动。而书中的例子“我最近太忙了”、“对不起我帮不了你” 、“那不是我负责的事情,你应该去找***”,这些话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太多了。

看到这些的时候,仿佛看到了那个曾经在推卸责任的自己,“不是我,是因为***,我才这样做的”,多么丑陋的自己。《致加西亚的信》就活脱脱的把丑陋的我们**了。

我突然发现,我们总是把别人看的很透彻,一味地责怪别人的错误,却忘了我们也有这些坏习惯;我们总是责怪别人,却忘了他们其实是自己的错误。好好反省,透过一切,看看最真实的一面,我们会发现自己有太多不足。

《致加西亚的信》就像一面镜子,他把你的表面,你的内心都显示出来了,你可以选择改正,最后会看到一个完整的自己,为什么不是完美,因为人无完人,改正了这些,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小错误,但是只有学会认识自己,才有可能完美。

我们需要行动。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我们需要行动,需要付诸一切去努力奋斗,而不是空想该怎么怎么做,我们这一代的人,都太爱幻想,却忘了只有行动才能实现你的梦想。我们需要的便是坞接口的行动起来。

我们需要的是一颗坚定的心。拥有目标,不放弃。

我们需要一份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完善自己,在这一年的努力里,也当是在为一年后的社会做做热身,打好优良的基础,对自己的目标负责。

我们需要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去迎接艰难的一年。

美国**不是评价这本书说:“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说了!”是的,了然一目的世界,你会懂的。

四点起床读后感

张正芳刘继鼎

看这本书的名字感觉好高大上,当你读完之后你是成为高富帅,白富美,还是飘过的读者,如果看了这本书之后嘴上叫好的人,然后说那是别人成功,好像跟我没关系,那么,只能说看了都是浪费,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句子,成功人的好习惯,把它变成是自己的才算是真正的成功。事实上,不管一本书有多好,他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关键在于你诚实的身体是否被精神支配。

这本书中的四点钟真的是让我们四点钟起床。另外,它告诉我们如何合理安排一天的是间,然后提高你的工作效率。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总结了以下点:

一。好的人会把别人的成功变成自己的成功,否则他会一笑置之。

2。在迎接每一天之前,我们必须计划好自己的时间节点,不要盲目地在那里工作。

三。我们必须有继续前进的决心,不要为我们的懒惰找借口。

四。多听,多学,多看,多学,多学。

5个。多读些好书和文章。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他们会让你更了解自己。

6。你的努力是否毫无价值取决于你是否真的努力了。

7号。别人的肯定是你成功的标准,而不是说你英俊美丽。

8.你的天赋可以比别人差,但是学***一定要提升,有一句笨鸟先飞,关键是看你怎么飞。

9.不要浪费早晨高效的学***,充分利用好早晨四个小时,你会和别人完全不一样,前提要认真的去做。

10个。多说总比多做强。不说不做的人一定是行动的矮子。在名人成功之前都是普通人,我们只看到他们头顶上戴的光环,却没看到别人背后的心酸历程,在我们自己喊苦喊累的时候,是否真的累了,还是想借此偷下懒,就好像创业需要的动力与激情都是别人给的话,那最好别说自己是创业者,我很坦诚的说我不是。

我不能说我看了这本书,我一定会四点起床,但我会早起,不能说一定会成为自己的习惯,但我一定会尽可能得变成自己的习惯,也不是说一定会成为高富帅,白富美,但我一定能提升自己的格局,拓宽自己的视野。想要真的把好的***成自己的,慢慢来,从一天,两天……开始积累,那时候你就不需要闹钟深入你的脑袋把你刺激醒,自然醒,才是真正的醒,作为年轻人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妨从当下改变自己开始,加油吧。

生本教育读后感 篇4

粗读一遍《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对于优秀教师我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来说,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比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你有没有为她终生学习打下基础,为他今后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尽自己的力等等。做了,你是优秀的老师,没有,亦称不上优秀老师,只能称是教书匠。

我们需要提供给学生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学生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学生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们只要给了学生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生本课堂的讨论中,教师会遇到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会经常面临难以回答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学生能诘难老师,能提出别开生面的问题,乃是我们教学的成功。

我们有时候,常常以我们老师的意志左右学生,甚至经常管着学生,让学生干这个,不准干那个。强调教方的有为。读了这本书,作者提出了无为,我觉得很不错。其实过多的干预,过多的有为,会限制事物的发展。把管理的或干预的力量转化为无形的,无为的方式,使活动以自动、自主、自为的方式朝着管理目标进行,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大可不必给他们过多的干预,而应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的自主,让他们的学习天性喷发出来。有许多事情他们自己能做的,你管得太多,代劳得太多,他会做的反而变成不会做了。学生并不等于零,并不是一张白纸等您去绘画。我们教育工作者把握好学生发展的大方向,让学生摸索中前进,也许他们在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挫折,只要你要给时间他自己去消化、去解决,适时的帮助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是一种学习、一种成长。给学生留有空间。我们“无为”才能让学生“有为”!

郭思乐教授说:“身为教师,我们用语言来影响学生,用环境来助育学生,用活动来培养学生,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做牙那样随意对其进行剪裁、修剪、打磨。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由此可见对师者的要求可不能停留在教学层面上的传道、解惑,而是要对学生作更具深远意义的创新意识的挖掘。那么,如何当好学生的服务者和仆人?

一、服务者和仆人让我想到微笑,微笑使世界变得美好。

无论从现代教育伦理学的观点还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都无可置疑地要使学生在今天的学习中感到兴奋,感到幸福。幸福的日子使人聪明,幸福的感受能使人超越智能。学生的幸福感来自学习上的积极参与,以及不断被别人认可、欣赏。这一切主要靠老师用情感去挖掘、去点燃。一脸甜甜的微笑,一个轻柔的手势,一束关爱的目光,一句暖人的赞语无不令学生赏心悦目,欢欣鼓舞。我们在教学中多一点亲切,多一点包容,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美,凡此种种,不也是一种高境界的教育艺术吗?

二、服务者和仆人让我理解任劳任怨,任劳任怨不是最好的服务,懂得拨动学生的情感才是师道的真谛。

我们固然要把知识和技能传给学生,然而只有他们在这些知识和技能产生过程中付出真情实意,他们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爱,因为这是由他们自己的心血浸养的,是联系着他们的神经和血脉的。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基础,或者积极情感不足,语言是苍白的,教与学就像隔岸观火,似乎各自在纸上谈兵。很难想象,一个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简单重复等枯燥乏味学习中的学生,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能够用自己的头脑去辨别是非,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我。因此,作为服务者,我们应当开启情感的发动机,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寻求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达到内心的澄明与眼界的敞亮。

三、服务者和仆人让我更好理解角色转换和人文关怀。

从情感的角度看,角色转换是“人文关怀”最好的体现。通过角色转换,我们就会更好地体味学生的需要,我们就会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时换一个角度或多一种方法,从而更贴近学生,更热爱学生;通过角色转换,“教学相长”就不仅仅是挂在嘴边,我们就会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好地扬长避短,从而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通过角色转换,我们就会给学生更多人文关怀,少些师道尊严,师生感情就会得到提炼、升华,在情感的意义上,真正做学生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生本教育读后感 篇5

走向生本激扬生命

——读《教育走向生本》之感

康巴什新区第三小学侯媛

“唤醒沉睡潜能、激活封存记忆、开启幽闭心智、放飞囚禁情愫”的理想课堂就是生本课堂的真实写照。记得,读郭思乐教授《教育激扬生命》时,那时我初识生本,觉得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那都是梦,离我们现实太远,根本不敢去触摸,更不敢去挑战。在学校大胆改革,努力对生本的践行下,我也好像越来越信奉这种理念,甚至对生本教育产生了几分向往。

因此,拿到《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后,我便认真拜读起来。读完这本书,我的收获很大,感受颇深。

《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是郭思乐教授在《教育激扬生命》之前,对生本理念更全面,更透彻的诠释。读完书让我对生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书中他提出:“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学生本位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充分依靠学生。我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是真正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是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和谐课堂,是理想的课堂。

其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流程”。“四突出”即突出学生;突出学习; 突出合作;突出探究。“三转变” 即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变“我学会”为“我会学”,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四个基本流程”即学生先学; 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总结和巩固。

读完书,反观自己的教学,首先要做的便是改变自己,转变师本观念。做“牧师”,不做“纤夫”。郭教授曾说过对于学生生命体来说,教师应是一个牧者,要有像牧者那样的率领生命的管理思想,牧者不去代替或包办羊群的吃食,而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吃草,待吃饱喝足后,然后又到另一处,风暴来了,再带他们找地方躲避,狼群出没之处,牧者要事先有警惕,他们过不去的小河,想办法为之搭桥……这意味着牧者既管理着羊群,又尊重着羊群独立的生命活动。

看得出,牧者为羊儿提供的是水草丰盈的牧场,是他们的保护者,帮助者,唯独不是他们任何动作的代替者。羊儿是快活的,牧者也是轻松的。我们教师不正是为“羊群”成长服务的“牧者”吗?

我们还需要为孩子们提供适当的土壤、充分的条件和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独立发展,让他们自然,不教而教,释放他们的个性。高度尊重学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然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却忽视学生在学习和成长领域的生命活动,对他们一点一滴地教,把自己的臆断强加于他们,要他们亦步亦趋,教不厌细,日清月结,把学生看成是需要拉动的逆水之舟,久而久之教师则成了“纤夫”。

改变这种局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下面做起。

首先,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一切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弘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灵性。这就需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以“生本”的态度来备教材,备学生,就像郭教授说的要“为学生的好学设计,而不是为教师的好教设计。”上课时要以“生本”的态度去分析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呵护学生的探究精神;批改作业时同样要以“生本”的态度去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及存在问题等。

要尊重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凡学生会的不教,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达到“多学少教”的理想境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介词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其次,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体现,做“导”师,不做“庸”师。生本课堂上,我们不再是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抛砖引玉、穿针引线人。看似解放了自己的手脚,但并未解放头脑,而是课堂的掌控者,是导师。

这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学生在报告和交流时,要把握引导,注意生成,遵循学习和引导。它们不能是无边的。当学生的汇报散漫、观点不清乃至错误时进行必要的引导,应在无意之中将学生的观点引导到对文本主旨的把握,否则表面热烈的背后极有可能成为空谈。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课堂生活无乱,形成散乱和精神相通。

重新审视自己,需要反思的地方的确还有很多。尽管他们不断地转变观念,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但他们的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

在学生的活动中如何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引导?如何使学生在自由发展的同时,信任和依靠我们,使教学活动健康有效?小组合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许多过程被认为是形式主义和时效性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思考,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上与孩子们实现生命的飞翔。教育之路漫漫,教师之心漫漫,让我们携手走在激励人生的道路上。

好书推荐:《谛听教育的春天》、《谛听教育的春天》是郭思乐先生的教育思想随笔集。记录了作者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所思所想。

本书有跃动放达的思想、有如诗如歌的文字,使我们在读书中犹如与智者交流,获得精神享受。

生本教育读后感 篇6

首先,用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来开启我的读书报告:谁都不会死读一本书。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已,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好书能使人审视自己,好书能使人反思自己,好书能使人改进自己。郭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无疑引起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这段时间我有幸拜读了郭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有关生本教育,我有几点想法。

学习了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之后,我才对这个陌生的词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所谓的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教要以学为皈依,让生命自己行动,让生命扬起风帆。所谓教学,应该是教师支持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我们现在的教学用个词来描述就是“师本教育”,而更让我感慨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似乎已经满足不了科技、信息时代孩子们的好奇心,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意识到了,开始迈出了课改的步伐。

我相信,刚接触生本教育的老师肯定都有这样的困惑,尤其要说的是“生本教育”可是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在我还没接触“生本教育”之前,我对“素质教育”这个词可不陌生,可是如果让我说出“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我还真说不准确,但是读了郭教授的“生本教育”之后,我认为,“生本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相通的,而我们现在进行的素质教育,增添了不少活跃的课外活动,也常常将以学生为主挂在嘴边。而生本教育以一种更加切实可行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郭思乐教授的书中给我们列举了几个实例,二年级的小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竟然比初中生的文章词汇量还多,看起来很成熟。看完后我想,究竟怎样才会出现这样的课堂,老师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学生又是如何完成的呢?在郭教授的这本书中,关于儿童观是这样说的:我们老师许多时候在做什么事情?我们在教本能!比如,作文的能力,犹如叙述说话的能力,其实是最贴近于本能的,然而,我们满怀热情的教,年复一年,花费了许多精力,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是啊,关于作文,明明是说话的本能,我们不应代替它,而是增强和重视这种本能,应该教会孩子写出自己风格。我见一些老教师对于低年级看图写话的处理很是细致,就是不敢撒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把写话的内容一字一句的抄到黑板上,满满一大黑板,让孩子都抄下来,要求如果遇到类似的图画,就要这样写。老师抄的很辛苦,学生背的也很辛苦。毕竟不是孩子自己的东西,加入下次孩子在写话的时候有一句想不起来,他的小作文就进行不下去了。并且一个班的孩子写出来都一个样,老师给抄写的范文,一定不会跑题,但是新颖二字就无从谈起了。从一开始写作,孩子写什么都要被老师规范的很细致,那么孩子就限制住了思路,渐渐的就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文章。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这样的情景: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鸦雀无声,临下课,教师小结,问学生:“这节课的内容大家听明白了吗”,假如有学生说“不明白”的话,教师必定勃然大怒:“我都讲得那么详细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真是笨得可以”,这就是传统教学课堂的一个缩影。而在生本教学课堂里,我们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情景:学生之间你问我答,小组成员激烈讨论,小组之间激烈争论,整个课堂生机勃勃。孩子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这学期,我们学校举行了校级优质课评选活动。我参加了这次活动,所讲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8》。主要内容是讲形声字,教给孩子识字。

由于是第一次讲校级优质课,全校的语文老师都来听课,我十分的紧张。备课就已经让我很头疼了,反复试课、改进。更加担心的是新老师在处理课堂突发状况的方面经验还十分不足,我们有几个喜欢说话的学生到时候会扰乱课堂纪律,我不知道会如何应对。二年级的孩子不会装,即使是你课前嘱咐他们遵守课堂纪律,也有把持不住的孩子。然而真到那节课的时候,我发现那几个学生并没乱说话,而是认认真真的听完了整堂课。这一个小细节给我的触动很大,下了课,我就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思来想去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平时的课堂上孩子爱说话是因为我的课堂对他的吸引力不够,他觉得没事可干,他就有小差可开。而优质课那节,讲课的方式有所改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分小组进行讨论、汇报。孩子觉得新鲜、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性、主动性都被调动了起来也没工夫乱说话了。现在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学生,你会选择怎样的课堂?当然是能自主学习、积极活跃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是对郭教授生本教育思想的一点反思。

我们所有的教育希冀和理想,都可以依托生命而实现。而生本教育就是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的和谐结合。这是郭思乐教授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思考和研究实验总结出来的,与“师本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方法,是对“师本教育”全方位、多方面的改革,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正在改变教育生态,它拒绝冗繁,通过教育的生态保护,让所有的人,享受为生命的神奇所蕴育的美好的教育。它是一种崇高的理想,虽然举步维艰,但绝不是梦想。它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的探究,主动合作、主动展示,甚至主动评价。课堂上应该尽量讲得少些,引导孩子发现的尽量多些。作为刚参加工作的我,实在感到遗憾,很少想到学生是一个生命个体,真的。站在讲堂上,我只觉得他们是一个个缺少知识,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一下子都告诉他们,所以课堂上基本是我讲的。考试来临时,我只觉得他们是有待验证的教育产品,不停地打磨补缺。学生违纪时,我只觉得他们是行为失调的高等生命个体,强行校正。很多时候,我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内心中潜藏着人类数万年的.经验积累。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何尝不是在开放我们自己的潜能呢?

在每一次备课时,我都要上网找材料,准备很多素材,好像不这么做就不是个优秀的老师,课堂在这样的前提下就成了我展示材料与学识的舞台,我的潜能被激发了,而学生呢?连查个资料都要反复问老师:哪里有啊?能不能你帮我们做些现成的吧!这样的结果与其说是在教学生,不如说实在宠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学生学不懂的地方,惯常的做法就是讲,反复讲,练,大量练。这种形式训练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听烦了,练倦了。成绩又怎能提高。殊不知智慧的获得不是练,而是感悟、顿悟。从举三反一,到以点见面。为何学生不懂感悟,因为我们都太急功近利了,教育的急功近利必然是把学生当做产品,以为由外而内的琢磨几下就行了,却不知,能力的提高最终还是由内而外变化的。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提倡孩子多读书。书中有我们课堂上所不能讲的知识,是课堂很好的补充。爱读书的孩子不仅识的字多,懂的知识多,而且在说话、写话等方面都表现的很不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有一单元的主题是写人物的。其中有一课是《朱德的扁担》,再读完课题后我就问学生,是否知道朱德?绝大部分孩子都摇头说不知道,有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把手举得很高,他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他说的是:朱德是xx的同志。我以为他会说朱德是领导,会打仗之类的。这个同志的回答让我着实眼前一亮。我问他你知道xx?他说知道,xx是中国的第一任主席。我说你从哪里知道的?他清脆的声音响起:从书上看的。真是语出惊人啊,其他的孩子就像听天书一样看着他。那节课,我狠狠的表扬了那个同学,正好借此机会教育孩子们要多读书。相信多读书的优势会一点一点显现出来,鼓励孩子多读书,在书中,去感悟,总结,最后学会运用,把知识成为他自己的部分。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来说,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想作做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那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比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的一生打下了一个怎样的基础,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点拨了我们,给我们指出了方向。教育应遵循孩子自身的素质发展,不要代替它的本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让教育以生命为本,激扬出灿烂的火花。

生本教育读后感 篇7

李旭亮利用假期时间,我认真地读了“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我学习了郭教授的生本教育的相关材料,了解了“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郭思乐教授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给生本教育下的定义:

所谓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是为学生学习而设计的。与师本教育相比较,支撑生本教育体系的有三个基本理念: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

这与当前我们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小组合作等教育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

学生本位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尊重学生是学生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生本教育中老师的教不能定位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起着学习引路(提出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学习方向)、学习帮助(提供学习模式,组织学习活动,解答疑难问题)、学习的激励(对学习评估,鞭策、鼓励、表扬)的作用。

但教师要退却,其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他应该是一只最合脚的鞋子。

”郭思乐教授说,“他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我以前一贯认为,作为教师,自己付出努力就是对得起学生了,自己做得多一些,就是在提高教育质量,还认为这就是在延续教育的优良传统,是积极、认真地服务与学生的充分体现。但没想到自己其实是犯了“汗水主义”思想,带着“插秧越密越好”的“教师苦做”思想,却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生长空间,更破坏了他们自由生长的规律,使得学生被传统束缚无法自由施展。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并不可取。

既然“抛秧式”教育不仅能减少劳动量,还能给学生带来自由生长的快乐,且效益高,那我们又何乐不为呢?

通过学习后对比上学期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生本教育,可以说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只能捕获到一些生本的影子和模式,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还需对学生不断放手。英语生本教学的路还很长,还要在实践中选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探索学习,希望自己的生本之路会在摸索中越走越好。

2011-8-23

生本教育读后感 篇8

。能如此让人信服并引起强烈共鸣,确实是难能可贵。

过去的教育一般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越俎代庖。生本教育认为: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哪怕是数学才考了十几分,哪怕是还拖着鼻涕,哪怕是字写得歪歪扭扭,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作为人类的新一代,他们都像长江一样,从远古走来,又向未来奔去。在他们后面的,是人类50万年进化发展的历史;在他们前面的,是正在展开的现代社会,他们将会居于今后所有事情的核心,儿童不可限量。因此,我们认为学生有学习的本能和天性,学生的起点绝不为零。遗憾的'是,这种本能和天性被许多人包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长期忽视,

资料共享平台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生本教育正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尽可能顺应儿童学习的天性,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郭教授原文的精彩篇章我就不再一一累述。好的文学作品的特征之一是能引发人丰富的联想,郭教授的作品就做到了。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方式。读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距离生本有多远,有让我欣慰,并小有成就感的,也有让我困惑反思的。
郭教授的观点: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这一点在教学中我深有体会。
其他人还看了:
老人与海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
朝花夕拾读后感200字

生本教育读后感 篇9

与新课程改革精神相适应的教育专著

湖滨九年制学校单宗平

近期,有幸拜读了“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华南师大教授,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本教育实验负责人郭思乐所著《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收获颇多。本书结合作者所开展的从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直到生本教育的实验研究,对生本教育的意义、概念、产生背景、哲学思考、主要观念和操作体系等进行行了全面的概述。作者对生本教育体系与师本教育体系做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深入阐述了生本教育体系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了生本教育体系的哲学基础,并对生本教育的课程论、方**、评价与管理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心理年,观点新颖,论述独到,内容丰富,是一部哲理性强而有生动活泼的学术专著。下面就书中论及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些观点方法简述如下:

一、“高度尊重学生”与“高度依靠学生”。

为什么我们要高度尊重学生,能够衡量和尊重学生?作者有如下几点理由:

1、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2、儿童人人可以创新

3、儿童潜能无穷

4、儿童具有独立性

从作者所开具的理论依据及事实依据看,“高度尊重学生”确实是可行的、必要的。由此,我想到了新课改所提倡的“师生平等”的命题。尊重意味着平等,可见郭教授的观点与新课改精神是暗合的,我们应该大胆而积极地将“尊重落到实处。

首先,学生也是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态度。他们的人格尊严和各项权利受先受到法律的保护;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应该完全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我们一定要从“师道尊严”“教师中心”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自由”。

其次是方法上尊重。这与“全面依靠学生”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充分尊重它,我们才能完全依靠它。 同时,这是充分尊重的具体体现。

“全面依靠学生”说得多么深刻,又多么富于现实意义!过去,我们在包办代替的思维和行为定式上走得太久,结果使自己的教学生涯黯淡无光,走不出“教书匠”的轨迹。今后,我将牢记这六个字,在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中,努力依靠学生。

二、“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

生本教育读后感 篇10

好书耐人寻味。读完之后,我又仔细地读了一遍。这周,我主要读了《教育走向生本》的第三章—— 生本教育体系中的哲学思考。感受最深的有:

1、红杏枝头春意闹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所以对郭思乐先生展示的15篇小学生文章特别关注,其中,小学生汤天所作的《三国演义》新篇令我十分感叹,洋洋洒洒近千字,把现代**用到三国的战争中,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才华。这篇文章初中生也未必能做出来。六年级学生所作的二十万投资保值计划书更是许多同龄孩子所不能比的。

那为什么这些孩子能写出来呢?

郭先生归结为学生教育的结果。在生本教育中,学生的学,是原发的,自出生就有之,不管你有没有教学存在,它都存在,而不是像某些朋友所说,有了教学才有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无处不在。问题是如何引导他们。

教学对人们的学习有所帮助,但教学不是学习的根本原因,仅仅是学生的帮助,而不是代替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是发挥学习者的生命力量的根本的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终端,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2、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尤其是读到第四章“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中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时,郭先生引用奥修的一个故事深深的触动了我。故事的大意是:有一天,哲学家青蛙遇到蜈蚣,青蛙说:

“你看我只有四条腿,我要是走的话,两条前腿一撑,两条后腿一使劲,就往前蹦了,我这四条腿都有分工。蜈蚣啊,你是百足之虫,你往前走的时候最先迈的是哪条腿呢?”蜈蚣一听,“咔嚓”就停在那儿了,然后蜈蚣很沮丧地跟青蛙说:

“我劝你以后永远不要问任何一只蜈蚣这个问题,你只要一问,它一定会被卡住不动了。”想想在我们的教学中,做过多少次青蛙,给我们的学生增添了多少困惑。

3、新错误观

第六章生本教育的评价与管理中的“新错误观”,警示我们教师要合理的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学生本位教育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此外,孩子们从形象到抽象。而事物的形象往往是在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探索中形成的。

在这个探索过程中,难免会走一些弯路,犯一些错误。不过,正是在克服一个个错误的过程中,儿童也在获得真知,获得最宝贵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师,只要认同学生是可以自己发展的,充分的相信学生, 对他们种种的学习行为,给予正确、合理的引导和评价,学生最终是有所作为的。

今天,我的学习结束了,明天,我会继续学习,且会将郭先生的生本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用于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给我的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自我发展的空间。

上一篇:科技公司标语

下一篇:情人节虐心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