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7-21

第一书记观后感。

大学生范文网非常用心地为您推荐一篇“第一书记观后感”的文章,写作品名观后感时该按照什么格式来写呢?相信大家对观影并不陌生,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于影视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观后感可以激发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管理您的时间!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1)

村民好支书为民谋发展

----《第一书记》观后感

4月15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收看了电影《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迹震撼了大家的心灵,为新时期干部学习树立了榜样。

沈浩出生于安徽省萧县圣泉乡孙秦庄村,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当选干部,也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自2004年在小岗村工作以来,他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而努力。他先后为村里修路,为26个分散的村民修建住宅楼,并在村里建了一座大型的包干纪念馆。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用的房子里去世,享年46岁。他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走进了每个人的心里,令人感动,难忘。

沈浩同志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在小岗村任职6年来,他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舍小家、顾大家,尽职尽责,辛勤耕耘,生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充分彰显了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大爱。向沈浩同志学习,要始终围绕党和人民的事业,站在岗位上,履行职责,奉献才干,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沈浩同志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令人敬仰。他始终与小岗人民同命运,对群众怀有赤诚的心,对人民奉献无限的爱,对人民奉献,践行以身作则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生命的代价诠释共产党员的真谛。向沈浩同志学习,要像他一样,把群众当亲人,把自己当公仆,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永远为群众办事,就是爱为人民,权为人民,利为人民。

向沈浩同志学习,必须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专心建设,努力发展。坚持把发展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把为民办实事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以心无旁骛的执着、咬定青山的坚韧、永不放弃的顽强,加速发展不懈怠,树立强烈的为民意识,拓展视野、抬升标杆,坚定信心,高举“为民、务实、清廉”旗帜,紧紧围绕市委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的战略部署,着力推动市域经济和谐发展。

向沈浩同志学习,必须大力弘扬先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停步,永不僵化,敢于尝试,勇于担当。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积极研究新情况,敢于解决新问题,努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观,在更新观念中理清发展思路,激活发展势头。切实做好“结合”文章,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所需与群众所求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寻求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具有我市特色的阔步发展之路。

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蓬勃朝气,把心思放到促发展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多干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做利和谐、促发展的实事,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绩。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增强信心,不怕风险、不怕困难,有效化解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积极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尽管跨越道路上还存在困难和风险,尽管还面临着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挑战和压力,以沈浩事迹为榜样,以沈浩精神为动力,我们就能始终保持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始终保持一股敢为人先的锐气,始终保持一股干不上去誓不罢休的志气,就能振奋跨越精神、凝聚发展合力,不断创造推进科学发展、加速跨越发展的新业绩。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2)

我很庆幸,因为这门学科,去真正认识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沈浩,这位将自己的抱负,自己的目地,甚至自己的灵魂都放在小岗村,最后甚至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小岗村的伟大的村支书。

他不怕艰难险阻。为了村民的利益和小岗村的美好未来,他放下了老母亲、亲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只身一人来到贫穷的山村。为了修路,他走遍全国,在权衡利弊、调整各方利益的同时,逐一做好人民思想工作。

最终,道路成功建成,为小岗村创造了便利的交通环境,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休息时间,他依然想着村民,不辞辛苦地进行亲自走访。在深入调查和精心挖掘下,他探索出了符合小岗村特色发展的道路,并尽可能地付诸实践。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

他深刻认识到,推进封闭落后的小山村,首先要解决好交通问题。于是在修好了公路之后,他又忙于奔走开通铁道线路。在感动于一个村书记为了群众利益不辞辛苦中,铁道局批准了他的建议。

也许,对我来说最感人的一幕是,大年三十忙着回家的沈浩,被村民们请留下来吃晚饭,村民们纷纷向村支书致敬。我想,作为沈浩的妻子,听到这个消息,除了对她丈夫的认可,我都很感动。作为沈浩的女儿,有了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父亲,她的内心应该充满无限的骄傲和自豪。

因为这位伟人正用自己的双手,带领那些有智慧、有传统美德的人们走向更加光明、更加幸福的未来,走上一条符合小岗村实际特点的成功之路

沈浩先生的素质更值得我们学习。

向沈浩先生学习,要始终着眼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立足岗位,履行职责,奉献才干,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沈浩先生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令人敬仰。他始终与小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赤诚的心捧给群众,把无限的爱献给百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以模范行动践行了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生命代价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真谛所在。

向沈浩先生学习,必须像他一样,把群众当亲人,把自己当公仆,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永远为群众做一切事情,就是爱为人民,权为人民,利为人民。

向沈浩先生学习,必须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专心建设,努力发展。

向沈浩先生学习,必须大力弘扬先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停步,永不僵化,敢于尝试,勇于担当。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积极研究新情况,敢于解决新问题,努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观,在更新观念中理清发展思路,激活发展势头。

我愿意去学习,愿意去努力。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3)

《第一书记》观后感(2篇)

《第一书记》观后感(2篇)

篇一“八旬奶奶红薯当饭,9岁孙女挖地养家。”

“爸爸,电视上的小女孩张枝红真厉害,她才9岁,身体柔弱比我还小,就能挑水、做饭,撑起照顾79岁奶奶的重担,比我懂事多了。”12月5日晚上,当我噙着眼泪**xx卫视《第一书记》节目入迷之时,儿子突然说出了这句让我和爱人感动一阵子的真心话。

罗云作为xx区xx镇贫困村屯利村的“第一书记”,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结合屯利村的实际,经过市场调研和不懈努力,终于摸索找到了牛大力、油茶种植这两个“致富宝”,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使用传统手艺压榨茶油,亩产值达4-5万元,拓宽了屯利村民的脱贫致富之路。由于罗云“真扶贫、扶真贫”扶到了点子上,引起了xx区扶贫办的重视和支持,明确表态优先把屯利村的油茶种植列入明年扶贫开发项目。

罗云书记是我市“第一书记”的成功典范。在帮助贫困村找到致富路子的同时,他还悉心为曾xx、张xx等弱势群体排忧解难,通过**的力量,引起了社会爱心人士对困难人员的关注和扶持,“众人拾柴暖”得到了较好体现。罗云向困难群众播洒了“第一书记”真心为民的真诚情怀,传递了“第一书记”正能量。

“我要保护好棚子,保护好奶奶。”在专注**“祖孙俩俭吃俭用,破布棚难挡台风”章节之时,当14岁的曾丽敏说出这句让人心酸的话时,我和现场观众一样为之动容。是啊,困难群众生计艰难、“户外做饭”、“破布棚难挡台风”度日如年,太需要大家伸出援助之手了。

笔者有幸担任xx镇贫困村xx村“第一书记”,要从罗xx记身上吸取成长的营养,无愧于“第一书记”的称呼和荣誉,牢记“第一书记”抓稳定、抓党建、抓文明、抓服务、抓清洁乡村等“五抓”的光荣职责,继续抓好马朗村甘蔗、油茶、穿心莲种植、淡水鱼养殖等扶贫产业的申报和验收,组织指导好群众搞好“清洁乡村”活动,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用卓越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努力为建设“美丽xx·生态乡村”奉献“第一书记”的微薄之力。

篇二弘扬主旋律的影片描写的是:安徽xx县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同志无私奉献感人的模范事迹.在他身上体现出的共产党员的闪光点,在当今社会更显难能可贵.

沈浩同志放弃了城里舒适、优越的环境和工作,自愿深入到贫困、落后、艰苦的农村最基层工作,发扬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践着“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誓言。看到小岗村的老百姓三次集体按手印挽留沈浩同志,看到沈浩同志在小岗村六年中为老百姓铺路架桥,办实事、办好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模范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们。

银幕上呈现的是沈浩同志为小岗村老百姓谋福利的一桩桩一件件,而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更多的像焦裕禄、孔繁森、雷锋以及老前辈这样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年仅45岁的沈浩同志,谱写了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的新篇章。而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位老前辈也是用48岁的短暂一生,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为北平(北京)的和平解放;在鲜为人知的隐蔽战线上,为党和国家做出了杰出的和重要的贡献。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我奉献了我的一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从1960年到1962年,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农村灾害和粮油减产。

调任农业部粮油生产管理局局长。当时粮食、油料就是全国人民的生命线。我那时虽然上小学四年级,但清楚的记得党**发出“全国人民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号召,这位局长掌管全国的粮油生产,忧国忧民的精神压力难以想象,肩上的重担是巨大的。

他经常深入灾区安徽省,实地察看灾情,指导生产自救,及时向**提供第一手资料。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严重的透支着他的身体。但他坚持和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

老百姓没有粮吃,吃的是瓜代菜、白薯梗、白薯叶掺上麦麸等。这位局长同样也吃这些。县里领导、村里干部心疼他,有时给他弄些还能称得上是粮食的东西给他吃,但都遭到这位局长的拒绝。

听妻子说,有一次村干部给他端来了一碗杂面吃,但他看到了房东家哭闹的孩子,便含泪把面条带给了孩子。长期过度工作和严重营养不良损害了他的健康。他最后一次从安徽返回北京时,被担架抬下飞机,直接送往医院。

最终因积劳成疾,身患癌症,英年早逝。看了沈浩同志的事迹使我联想起这些,难以抑制的心痛久久不能平静。

在我们父母生活的时代,他们所做的工作与沈浩同志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全心全意、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完全相同,值得我们的孩子永远学习。

在影片中,为了小岗村的发展和建设,沈浩同志到有关**部门寻求帮助,直到他会见了部长级领导。虽然这些**部门也打官腔,但最终还是为沈浩执着为民的精神所感动,尽力帮助了他。联想到现在有些**部门的干部、**,当官不为民做主,失职、渎职、不作为。

有了问题互相推诿,犯了错误不肯纠正,甚至堕落到**腐败,知法犯法。最后沦落为人民的罪人。真是让广大的老百姓寒心啊!

西城区党委、工商联党委组织我们的党员**看了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时被沈浩同志的模范事迹感动,而是以沈浩同志为例,自我比较,自我要求。学***民当官,做好人,当好官,当一个受老白姓爱戴、拥护的好官,而不是高高在上,为谋一己私利而当官,更不能当庸官、昏官,更不能当**、腐败的官。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4)

《第一书记》观后感(1)

我为小岗村用我最**的岁月作出了我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只是可怜我的女儿在中考,年逾九旬的母亲会伤痛。没有办法!也许我的行动能给小岗村带来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没有遗憾!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农村建设中有很多矛盾,但一个领导应该承担起无尽的责任,但我愿意做这样的领导。

初看这句话,可能只是觉得这是句漂亮话,但是看完这部《第一书记》,这不仅仅是沈浩的心理话,更是新农村建设必备的仁忍和担当。

沈浩,男,1964年5月生,安徽萧县人,安徽铜陵学院毕业。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省财政厅工作。20xx年2月,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拔到农村任职的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担任小岗村党委副书记、第一书记,还有村委会主任。

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1964年生于安徽省萧县圣泉乡孙秦庄行政村,20xx年11月6日逝世。铜陵学院(原铜陵金融学院)1986年会计专业毕业。是安徽省财政厅派往小岗村的选任干部。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小岗村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自从20xx年在小岗村工作以来,我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而努力。我先后为村里修路,为26个分散的村民建住宅楼,在村里建了一个大型的包干纪念馆。

沈浩在小岗村一住就是几年。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20xx年底,沈浩在小岗村的三年任期届满,村民们催促沈浩留下来。20多年前,小岗村又发生了集体按指纹的故事。

村民们派了10名代表到安徽组织部和财政部,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三年。20xx年11月6日,江水悲凉,小岗村被打动。中国第一个农村改革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的房子里去世,享年46岁。

影片中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一夜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未过富裕坎。”这句话不止说的是上任时小岗村的处境,也是这些年自己事业上的真实写照。

36年前,中国改革尚未拉开帷幕,被饥饿逼迫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冒死按下了“大包干”的红手印。18个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并最终上升为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彻底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坚持敢想敢干的精神,40岁的他开始走家串户,认真交谈,了解当前形势和主要问题

一、集体财产被个人占据,导致不团结;

2、 村民们普遍认为,来小岗上任的都是来镀金工作的,就像走马灯一样。只要在任期间能给小岗村资金就行;

3、 村里只有一条800米长的水泥路。此外,必须有一条穿过火车轨道的道路才能发展。通过修路、招商引资、新建楼房解决了生活基本要求,沈浩为小岗的发展呕心沥血,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突围,虽然20xx年病死在任上。把许多乡镇和小哨所相比,可能不算多。但是,小岗位起步晚,基本条件差。人民内部的矛盾导致不团结、不进步。

其实,只要发展有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关键是沈浩几乎没有,都是用一张嘴两腿良心交换的。

结合去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作为一名新生,我真的很震惊。什么是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的理解是,在任何时候,中国共产党都在保持一个绝对清晰的领导人;什么是共产党员?一切为了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并能舍小我完成共同目标的人,那么沈浩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华夏大地上还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中国共产党人,我就有希望并愿意遵循前辈的足迹走上这条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好人。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5)

对党员身份的思考

怀着对沈浩同志深深的敬意,我观看了这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而又伟大的《第一书记》。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当电影音乐响起时,一张简单的脸,一条泥泞的小路,一群牛羊,一片油菜花映入我的眼帘。这种感觉不是看电影,而是在现场,和沈浩一起走进了小岗村。

沈浩被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职。几年来,他为小岗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小岗村的历史上,曾有过四次红手印的辉煌记录。出了土地第一次分户,十八位领导按红手印,下了军令,其余三次都是为了心中的好书记沈浩。98个红手印是第一次挽留他再干一届,186个红手印是第二次挽留他继任书记,500多个红手印第三次挽留他永远留在小岗……

在500多幅红色手印中,有小岗人民对沈浩书记的深厚情谊,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为履行入党誓词、为实现人生理想、为人民负责的崇高精神。这正是我们向沈浩同志学习的。

党员必须要讲奉献。党员同志的奉献精神,不仅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更是在日常小事上。古人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就是做小事的重要性了。

在沈浩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兢兢业业、自私自利、平凡的共产党员。他很平凡,因为我们在他的言行中找不到英雄的言辞。有的只是那一件又一件感人肺腑的小事。

送奶山羊到五保户,给贫困户盖房子,下雨天去看望贫困户,帮助村民致富,教育孩子等等。沈浩同志的最难能可贵的精神也就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许多党员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可以冲锋陷阵。

日常小事,多数人不屑为之,无意为之。为之而无益,不为亦无损,于是乎多一事不若少一事了。如今我们在媒体上看到很多诸如“坏人当众抢劫,围观人群无人敢管”“老人当街摔倒,过往行人视而不见”之类的新闻报道。

排除社会风气因素,现代人可能缺乏的是一种真诚和奉献。

党员还要敢担当,即勇于承担责任。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行动能给小岗村带来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没有遗憾!”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沈浩的工作开展也不是很顺利,在小岗村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无论多么交困难耐,他仍愿意担当。

面对责任、压力和困难,他选择了不逃避,而是直接面对。其实,从沈浩的背景来看,他已经是省财政厅的副处级干部,在小岗村取得成绩的时候,他如果选择回财政厅,那可谓功成身退,渡了一层明晃晃的金子,升职、加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他没有。他放弃了金光大道,选择留在小岗。

原因是很多工作做了一半,他不能甩下不管。这句简单的话反映出沈浩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硬汉。他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将自己的黄金岁月毫无怨恨地献给了小岗人民。敢于担当是与人打交道的基本原则,是党员的基本素质。

只有把这种勇气和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结合起来,才能迸发出灿烂的火花,才能像冬天的梅花一样纯洁芬芳。

学习沈浩精神,主要就是他的奉献精神和责任精神,深刻领会这种精神,用一种辩证的、唯物的观点来看待当今社会发展的出现的一些负面的现象和问题,透过现象而窥其本质,拨丝抽茧而见其真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探索有效实现理想的正确途径。现如今,党员受到的正面的教育太少了,缺少思想的洗礼和心灵的震颤,像沈浩这样的生动感人的事迹还要更加深入的报道,鼓舞更多的共产党员讲奉献、讲责任、真诚为民、忠诚对党,把个人的事业建立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才不会走弯路、走错路,才能在繁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踏踏实实,做一点贡献。

我们可以从沈浩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同时,他的事迹也给了我一些思考。结合他自己的情况,我认为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做以下几点。

第一,工作要用心准备。在去小岗村之前,他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了小岗村的历史和现状,甚至包括每个村民的名字和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他成功取得村民信任的前提。

第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作为党员,光为人民服务事不够的,还要有很强的能力。沈浩同志坚持科学发展观,认识到小岗村的发展不能靠吃“政治老本”,他带领村民成立大包干纪念馆,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发展工业和旅游业,让小岗村跻身全国十大名村。

其次,沈浩同志通过合法途径取得了被占用的集体财产,通过合法程序取得了铁路局在暂停京广铁路等方面的配合,这些都体现了多方面为人民办事的能力,应该能够坚持下去。

第三,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沈浩同志走了,真遗憾。它还教会我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学会劳逸结合,爱护身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机会与人民为幸福生活而奋斗。

“你虽然走了,但小岗村还在,和你吃过饭、说过话的人还在,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也在……”这是在片尾时沈浩女儿说的一句话。

是的,岁月在,我也在,我们都在!我要向沈浩同志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6)

做一名真的共产党员

这么多年因忙于工作而很少有时间真正的看一部影片,这个第一书记我却看了两次,于浩的事迹让我一次一次落泪,他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使他的名字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离去,第一书记—沈浩。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往小岗村的干部。他可以选择,他可以听从别人的“建议”,但他没有,他全心全意、任劳任怨、没日没夜、无私无畏地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带领小岗村的村民进行第二次改革。在他的带领下,小岗村终于初步的改变了“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过不了富裕坎”的窘困,走上了富裕之路。

沈浩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全心全意地实践党的宗旨,为群众谋福利。他深入群众,艰苦奋斗,在广阔的天地里锻炼成长,通过艰苦奋斗,增长才干。他的感人事迹凝聚成一座丰碑,不仅在小岗村,在广大农村,也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

他胸心勃勃,有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要求组织把他们送到最穷最差的小岗村。在那里,他实践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理想。判断真伪的标准是什么?第一,做事先为人,第一有好心,这是第一真真心。

第二,办好事,办成事,干实事。这是真干。所以,我理解的真共产党就是好心办事。

沈浩也正是这样的人,大写的人。

沈浩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用我最**的岁月为小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事让我感到很尴尬,但我愿意承担!

也许我的行动能给小岗村带来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没有遗憾!”从这一段话中,我们知道沈浩的工作开展也不是很顺利,在小岗村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无论多么交困难耐,他仍愿意担当。面对责任、压力和困难,他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面对。

其实,从沈浩的背景来看,他已经是省财政厅的副处级干部,在小岗村取得成绩的时候,他如果选择回财政厅,那可谓功成身退,渡了一层明晃晃的金子,升职、加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他没有。他放弃了金光大道,选择留在小岗。原因是很多工作做了一半,他不能甩下不管。

这句简单的话反映出沈浩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硬汉。他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小岗人民,没有怨恨和遗憾。

普通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很生活,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没有惊天壮举,没有枪林弹雨,也不是高大全。虽然是小事,是家事,但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需要和关心,实事事求是的好事,不容易解决。沈浩同志始终秉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和信念,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全体村民的理解和拥护,称得上是一个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开拓进取的领头人,我们都要真正的向沈浩同志学习,学习他的不求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工作上,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

沈浩对小岗村村民的真诚让我一直哭。修路、建房、建桥,事事关注人民,贴近民心,与农民面对面,肩并肩。沈浩在日记中写道:

“我用我最**的岁月为小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事让我感到很尴尬,但我愿意承担!也许我的行动能给小岗村带来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没有遗憾!

”沈浩同志扎根小岗六年,为小岗的发展鞠躬尽瘁,把汗水和真情留在了小岗村,把爱和希望留在了小岗村,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也奉献给了小岗村。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生命履行了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沈浩敢于担负起“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历史重任,当别人把到农村挂职锻炼当作镀金的跳板时,他却勇于超越传统价值观,把小岗村做为自己的人生平台,深入群众,带领村一班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探索科学发展道路,促进了小岗又好又快发展。他演绎的是奋斗的感动,官不大,责任却很大,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扑下身子和小岗村民一道吃苦,把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当作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奋斗的动力,用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展现的是奋斗的光辉,上有老母,家有贤妻和挚女,常年不能和家人团聚,爱家却不能顾家。“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何等的境界,这是生命何等的光辉!

他将有限的生命化为对人民、对事业无尽的奋斗,他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使他的名字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离去。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7)

看了《第一书记》,无法止住不断往下流的泪水,虽是陌生的电影,但似乎又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这部片子以事实为根据,生动感人的情节向我们描述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委书记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迹。

小岗村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村,一百余户人家通过心情劳作,形成了特有的生活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很辛勤,生活的也很真实,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一代又一代,日子谈不上富裕,但很安逸,大家对眼前这一切感到很满足。

干部提干之前,往往需要到农村镀金,不少官员到小岗村只是走走过场而已,他们的口头禅是“干多了有什么意思,不干也没意思,干一点意思意思”。对于干部下乡,在小岗村人民看来在平常不过了,不过是匆匆过客,来来去去没对小岗村带来什么实惠,所以,沈浩的到来所有人都没看在眼里。然而,沈浩来到小岗村后挨家挨户调研,深入了解小岗村目前存在的问题。调研中他发现,小岗村人民经济条件差,一来是受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享受不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晒不到致富的暖阳,不少人早已习惯于男耕女织的生活;二来是物资和权力被少数人占有,人民力量分散,不能统一思想,敢怒不敢言,只能任由少数人折腾。

认清小岗村现状后,这位财政厅下来的干部仔细分析,寻求改变现状的办法,为统一思想,他反复走进农户,解决他们的困难,用真情征服了村民,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同时,不辞劳苦地和少数掌权者沟通,他说:只有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干,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面对他们的强势,沈浩书记没有退缩,他自己率先行动起来,为人民办了很多实事,证明了自己的思想,最后让那些顽固的人放弃自己的想法,和沈浩书记一条心干到底。

“要想富,先修路”。沈浩书记看着小岗村泥泞的道路,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因为条件差,企业不肯来投资。接连跑了很多单位,筹集了一部分用于修路的资金后,他冲到最前面,带领村民一起修路,团结就是力量,大家的努力铺就了一条笔直平坦的“致富路”,初战告捷。

三年的时间很短暂,在小岗村的生活要结束了,沈书记要回城里工作。可是,三年期间与村民建立的感情促使全村一百余户人家又一次按下了红手印,如此庄重的挽留让沈浩同志无法拒绝。于是他决定继续留在小岗村干三年。沈浩的决定对小岗村来说是个好消息,然而,听说要继续留在小岗村,老婆、要升学的女儿还有老母亲却留下了眼泪,因为在过去的三年间他们吃了太多的委屈,而这一切一直憋在心里,他们实在受不了了。老母亲的话很感人,她说:为人民服务,在哪里都一样。最后同意留任。

也许是沈浩同志太卖力了,忽略了照顾自己的身体,长时间的营养不良和疲惫放倒了这个硬汉子。最终永远留在了小岗村。沈浩同志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指引着每一个人,他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影响着今天的我们。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8)

《第一书记》讲述的是安徽省财政厅的沈浩同志响应省委号召,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沈浩实地全面考察小岗村现状,找出小岗村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找出解决方案,帮助小岗村进行第二次改革,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三年挂职期满后,小岗村民通过最淳朴的方式—按红手印,希望沈浩同志能够留在小岗村继续带领村民致富,沈浩被村民感动,自己也愿意继续把自己的才智奉献给小岗村,就又在小岗村挂职三年。2009年,沈浩同志因为心脏病发作永远离开了我们。观看完影片后,内心百感交集,写下如下感悟:

第一、沈浩是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沈浩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之一。他真正达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家留给大家的目的。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艰苦奋斗,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强烈责任感。

相反,我们党的一些党员在工作岗位上人浮于事,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小集团的利益,甚至出现腐败等问题。与沈浩同志相比,这些人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是沈浩同志表现出优秀共产党员的强烈进取心。沈浩是在40岁时响应组织号召到小岗村挂职锻炼。熟话说:

男人四十一朵花。四十岁是一个共产党人员最黄金的年龄,工作经验丰富,精力充沛,正直事业的上升期,且沈浩同志是在安徽省财政厅工作,是一个很多人向往的单位,单位在省城,生活环境优越,但沈浩同志愿意放掉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小岗村这个名气很大但工作环境很差的村庄。吸引他的就是小岗这两个字。

刚开始他告诉自己的好友自己想到小岗村挂职锻炼时,好友再三劝他三思,并请来了到小岗村挂职锻炼过得干部,侧面劝说沈浩同志不要去小岗村挂职锻炼,工作条件差,去了也不一定能干出什么名堂。但沈浩同志认为,自己就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并真正的一步步去努力,他这种事业心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沈浩同志的作风式是事求是,敢于创新,敢于开放。沈浩同志从小岗村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信任他。他们认为他来小岗就是为了吉尔德,为了得到政治资本,为将来升迁提供条件。面对村民的不信任,沈浩同志平静地面对。几天内,他对全村100多户人家进行了全面走访。他看到许多村民住房条件差,道路简陋,收入微薄。他的第一步是帮助村民修路。

在修通过铁路上空架一座桥这一想法时,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铁道部不可能为了你一个小村庄架桥而将铁路运输线停45分钟,沈浩同志经过不断寻求帮助,最后铁道部党委被沈浩的精神所打动,滁州段延缓45分钟以给予小岗村时间架桥。小岗村修建了这座桥梁,将小岗村到凤阳县的时间缩短了20多分钟,加强了小岗村与县城乃至省城合肥的联系。

但《第一书记》这部影片也反映了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很多干部人浮于事。在前几任挂职锻炼干部手中,小岗村这个天下名村并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照成了村民对挂职锻炼的干部不信任,而且在一些挂职锻炼的干部中还形成了这样的话:

不干,没意思,干,意思意思,干好,啥意思?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如何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如何维护我们党的形象,如何实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不是空谈。党的宗旨是几代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执政理念。如果共产党人不改变这种工作态度,他们真的应该这样说: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第二、我们的基层自治组织还需进一步完善。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村里的集体财产长期归私人所有,多次协商未果。

原因之一是集体财产归村主任亲属所有。当沈浩说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时,村主任明确表示:我不同意,看你们谁敢同意。这反映出一些基层组织成员只关心自己的小群体利益,不想为村民办实事,村主任是**的班长,这说明我们基层的用人机制存在问题,在21世纪仍在使用**方法。

细想一下,形成这种结果也是有它的原因的。目前,村组织两委委员不是公务员。很多有能力的人不愿意留在基层,不是出去创业,就是至少到乡**以上的单位工作,形成了在村委会工作没有多大价值的观念。虽然今年我们党实行了村官制度,吸引了一些大学生,但很多村官并没有真正留下来。

当然,我党已经做出了重要一步。建议:对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实行公务员制度,完善选举制度。

第三、在工作的同时要注意身体健康。沈浩同志因劳累过度而死。在影片中,我们看到沈浩同志有很多吸烟的场景,没有任何运动的场景。他的卧室里有许多书,从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工作过度。我认为,我们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更要注意身体健康,因为身体是革命的资本,沈浩同志的死对他的家庭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我希望党能给他的家庭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让沈浩同志一路好走。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9)

把困难和抉择当成历练的熔炉

走进电影院,含着眼泪观看完了《第一书记》。

这是一个真事的故事。这是安徽省财政厅沈浩应省委号召,以村一书记的沈份来到小岗。小岗有着他自身的特殊性,内部关心复杂,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老一辈带头人又不团结,群众生活困难,沈浩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跑前跑后筹集资金为小岗修路、建房、重建纪念馆、为村里追回了集体财产,使小岗人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贫困。

他付出了很多,在三年任期满后,村里98个红手印留下了他,他继续为小岗发展奔波,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小岗圆了一个三十年的梦----修通了铁路,为小岗引资转型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村民收入提高,而他却永远的离开了那片热土。

沈浩作为新时期的模范党员,一直被小岗人民铭记在心。他的事迹使我们党员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和净化。以前小岗有过挂职的村书记,大多数人到小岗任职是作为升职前的镀金。沈浩把小岗当成自己的事业。他只是做别人能做但不能做的事。

同样是做事,目的截然不同,所以最后的效果也大相径庭,用小岗村人的一句朴实的话:沈浩你是真共产党。这句话让我感到震撼,久久的不能平静。

我认为这是我们党员价值观的最高体现,是每个党员的最高荣誉,是每个党员的奋斗目标。

我由衷地钦佩沈浩,因为他为村民牺牲了对家庭的关心。沈浩说:他最爱的三个人也是他最对不起的人。他希望用他的工作来弥补。

这是种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他做到了。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差距就是没能饯行。在现实社会中,当每个人和家庭都遇到矛盾时,我认为,放弃家庭,照顾每个人,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是我们共产党员的选择。

也是我的选择。

身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普通的员工,能否在普通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呢?我想是可以的。我们的身边不是有很多的先进人物吗?

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观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更加从中看到了差距,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学习沈浩舍己为人、为民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踏实工作,努力专研业务知识,为燃气事业的蒸蒸日上,做出最大的贡献,从而也体现一名普通党员的人生价值。

第一书记观后感(篇10)

做百姓心中的第一书记

——观电影《第一书记》有感

昨天,我带领村两委成员和部分党员冒着酷暑来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沈浩的那件件感人事迹犹如一阵阵清风给浑身大汗的我带来阵阵凉爽,让我彻底走出燥热,也明白了许多事理。

他是村支书,中年人,但他需要学习很多东西。

一、学习沈浩为村民服务的志向。沈浩是一个老实人,在安徽省财政厅十八年原地踏步,与其混光阴,不如为大多数人干点事情,于是他选择去凤阳县小岗村,这个中国十大名村之一,中国农村的发源地,来实现“小岗与自己的突围”,让业绩去证明自己还能干事,靠实干的业绩来实现自己仕途的迁升,实现小岗与自己的“双赢”,本无可厚非。可是,善良的人,永远第一位想着的是别人的痛苦,看到住在非人住所的困难户,他动了真情,他愿意为最受苦的穷苦农民过上好日子而奔波,他愿意让他们切实得到实惠,愿意留下来,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酸辛苦辣,什么时候种麦子什么时候收麦子,他都门清,显然,他做了充足的准备。

回想自己,在某些业务上还不是太熟悉,但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及时充电,反而总找借口推脱学习。

二、学习沈浩为村民做事情不畏艰难。为了找回德福私人拥有的叉车,沈浩渴望成功。他试图通过起诉法院,用合法武器保护村民的公共财产。但是,他打了“地头蛇”的脸,德福认为沈浩是撕破了他的脸皮与他打官司,黑夜派几个人将沈浩打得鼻青脸肿。

看到这里我心里不由升起阵阵苦涩,时任村里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小到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大到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无一不操心。只要你愿意管理,总会有没完没了的事情要做,没完没了的谈话和不公平的心理,总会有人对你充满希望,希望通过你,他能养家糊口,她的事业能赚更多的钱。

沈浩一心为公,服务基层,用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他忘我工作、不懈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用实际行动,说明群众在干部心中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有多重。

东下营村党支部书记:郑国忠

201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