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生死疲劳读后感集锦十篇

生死疲劳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7-31

生死疲劳读后感集锦十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死疲劳读后感集锦十篇”,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生死疲劳读后感【篇1】

这一次,他的虚拟世界,高密东北村,放射出更加神奇自然的光芒。他就是那里的缔造者、魔法师甚至是神灵,又是那里的人物草木尘埃,他超然物外,俯瞰着他所创造的芸芸众生,将其领悟了生命大义的深情至性渗透于毫发细微间,他沉浸其间,为人、为驴、为牛、为猪、为狗、为猴、为世纪婴儿,游走阴阳两界生死轮回之间,将五十年的坎坷多难悲欣交集的尘世百劫演绎得淋漓尽致,虽有轮回往复的过程,却没有落入因果宿命的陈窠,虽有章回**某些因素的借用与激活,却又能出脱的无挂无碍无拘无束??。这部长达五百四十页四十九万字的《生死疲劳》,是他对自己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超越,比之十年前倍受瞩目的《丰乳肥臀》来得更为成熟而精彩。

他可以心平气和地向他心仪已久的格拉斯大叔、马尔克斯先生以及福克纳老头儿致意了,因为这部作品显然是有资格进入《铁皮鼓》《百年孤独》和《喧哗与骚动》的行列的。然而这也是一部多多少少有些迟到的杰作。如果它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将产生更强大的阅读冲击和更值得注意的文体意义。

它是莫言对其十多年来持续走下去的那条道路的一次了断。我们甚至可以说,莫言此前的所有作品,无论是在法国获奖的《酒国》以及他最喜欢的《丰乳肥臀》,还是两年前信心十足的《四十一炮》,都是为了这本书所做的准备。虽然莫言的叙述、语言、结构在这部作品中都近乎完美,但从文体角度看,它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部总结和完善的作品,而不是一部开创性的作品。

这样说丝毫没有贬低这部作杰作的意思,实际上无论是对于莫言自己还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它都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近二十多年以来能出其右者恐怕还没有呢。为什么说它不是具有文体开创性的

作品呢?这需要从莫言的叙事和结构上加以分析。就在格拉斯叔叔通过一个整天敲打铁桶、尖叫碎玻璃的怪胎马特·莱泽获得了一个近乎全知的闪回视角时,莫言通过这个已经转世好几次的世纪宝宝找到了一个全知的闪回视角。

但是为了让这

部长达四十九万字的作品显得更有层次感和更富于变化,莫言又借鉴了一点点福克纳老头儿的《喧哗与骚动》的大框架结构,采用了多重叙述最后补述的方式。当然,莫言就是莫言。他很清楚,只有叙事角度和结构框架是不够的。他最需要的是非常中国化的东西,所以他引入了地狱审判。

生死疲劳读后感【篇2】

读完这部《生死疲劳》合上封底的瞬间,让我想起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马尔克斯描写的前后七代人,拉丁美洲百年的兴衰发展历程。莫言的《生死疲劳》是描写前后三代人,确切的说算上“大头”应该是四代人,我们新中国五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莫言的这部《生死疲劳》其实就是一部“生死轮回”。在这部《生死疲劳》里,用西门闹这个冤死的地主为角色,用他的灵魂转世投胎为驴、牛、猪、狗、猴的生死轮回,围绕他的家人,他的家乡,和他相关的人,用不同的视角看人生得势落魄、世间荣辱、生活百态…

人或者动物,死后是否可以轮回,不得而知。不过生活在世,人生百年却也有不同的轮回和际遇。以前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确如此。

人有失意落魄的时候,但不会永远失意落魄,总会有雨过天晴见到彩虹的时候;人有位高权重春风得意的时候,但要居安思危,多行善举,也会有落魄的凤凰不如鸡的境况。

这就是“轮回”,死的轮回也许“莫言这小子”知道,不过我们应该更注重的还是生的轮回。人生在世,其实我们的灵魂都在不断的轮回。

一起来品味这本书吧!

生死疲劳读后感【篇3】

看莫言的书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在这部**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许是得益于莫言回归了纯手工写作,读此书的时候,思路酣畅淋漓,画面感十足,写到兴起处,甚至有种脱了缰的野马般的感觉,激情奔放,跑题万丈!我甚至一度认为这是一部只有精神病患者写的作品。当然,这是个玩笑。

也许这就是明明适合拍剧本的原因,但没有导演敢接手。剧情太神奇了,也许只有cg动画才能表现出来。

**延续了《红高粱家族》的大河式家族史诗,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透过六道生死轮回,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的历史发展过程,揭露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与矛盾。有人说故事尾声稍显仓促,但我觉得,从驴、牛、猪、狗的轮回过程就已经充分描述了西门闹从人到畜生的心态转变过程,再到猴子和大头婴儿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无需再多说了,炫技并不是莫言的目的,**的主题和含意才是他想说的:生死疲劳,何须六道?

无论仇恨或坚持,爱或**终有一天会消失。这在生死面前已不值得一提。

我不禁反思,除了生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写作水平的提高必须不断获得生活的积累,这包括读书、工作、娱乐、交流、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等,你需要随时将这些存储在大脑中,并在字里行间中应用。终身学习是不断创造优秀作品的源泉。

生死疲劳读后感【篇4】

这一次,他所虚拟的那个世界高密东北乡,焕发出更为奇幻而自然的光芒。他就是那里的缔造者、魔法师甚至是神灵,又是那里的人物草木尘埃,他超然物外,俯瞰着他所创造的芸芸众生,将其领悟了生命大义的深情至性渗透于毫发细微间,他沉浸其间,为人、为驴、为牛、为猪、为狗、为猴、为世纪婴儿,游走阴阳两界生死轮回之间,将五十年的坎坷多难悲欣交集的尘世百劫演绎得淋漓尽致,虽有轮回往复的过程,却没有落入因果宿命的陈窠,虽有章回小说某些因素的借用与激活,却又能出脱的无挂无碍无拘无束……。这部长达五百四十页四十九万字的《生死疲劳》,是他对自己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超越,比之十年前倍受瞩目的《丰乳肥臀》来得更为成熟而精彩。

他能够心平气和地向他心仪已久的格拉斯大叔、马尔克斯先生以及福克纳老头儿致意了,因为这部作品显然是有资格进入《铁皮鼓》《百年孤独》和《喧哗与骚动》的行列的。然而这也是一部多多少少有些迟到的杰作。如果它出此刻九十年代,那么它将会产生更为强大的阅读冲击力和更值得关注的文体好处。它是莫言对其十多年来持续走下去的那条道路的一次了断。我们甚至能够说,莫言此前的所有作品,无论是在法国获奖的《酒国》以及他最喜欢的《丰乳肥臀》,还是两年前信心十足的《四十一炮》,都是为了这本书所做的准备。尽管在这部作品里莫言的叙述、语言、结构近乎完美,但是从文体的角度上看,它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一部总结完成式的作品,而并非是开创式的。这样说丝毫没有贬低这部作杰作的意思,实际上无论是对于莫言自己还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它都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要好处与价值,近二十多年以来能出其右者恐怕还没有呢。

为什么说它不是具有文体开创性的作品呢?这就需要从莫言所着力的叙事和结构上入手去分析。正像格拉斯大叔透过一个整天敲打铁皮鼓、尖叫碎玻璃的畸体儿马特拉策获得了一个近乎全知全能的倒叙视角那样,莫言透过几经转世投胎的世纪婴儿找到了全知全能的倒叙视角。但是为了让这部长达四十九万字的作品显得更有层次感和更富于变化,莫言又借鉴了一点点福克纳老头儿的《喧哗与骚动》的大框架结构,采用了多重叙述最后补述的方式。当然,莫言就是莫言,他十分清楚,仅有叙事角度和结构框架是远远不够的,他最需要的还是很中国的东西,于是他引入了地狱阎罗审判、转回投胎转世,引入了驴牛猪狗猴的人性畜性相互参杂渗透的叙事视角,引入了章回体的小帽子戏法和说书人的某些方式,还有一些民间传说的成份,收到了似真似幻、似虚似实、亦庄亦谐、五味俱全、趣味十足、起伏多变、生机盎然的叙事效果。然而从整体结构上看,这部小说仍旧是线性的叙事过程。这些因素的介入,确实是解决了线性叙事所容易产生的层次感不强、叙事角度单一的问题。由于线性叙事的大体存在,故事虽然讲的精彩,但是更为重要的小说叙事空间的延伸拓展与灵活利用却受到了很明显的抑制。

虽然如此,这仍旧是一部写作难度很大的杰作。其难度在于务必要应对那半个多世纪的复杂难解的大背景,同时也是构成这天我们这个巨变中的世俗世界的基础、我们中国人重回现代生活的史前时期。对于过去很多试图以某种观念化、道德化甚至历史化、人性论的方式呈现或借它说事的小说家们来说,这五十多年既是诱人的矿藏,又是不能承受的重负迷宫,结果不是被它轻易地淹没,就是无门而入,不是被事件的沉重所累,就是被人情世相的繁杂所困。如果以人性杯具的角度来看它,就会轻易陷入宿命论的狭隘泥沼;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又会拘泥于大的事实而忽略了众生细节;如果从佛家轮回的角度来理解它,那所谓的现世生活又会显得太过无谓。它要求作者不仅仅要拥有极强的文字潜力,还要有能超越那诸多陈旧角度的阔大视野,将以前发生未曾发生可能发生的一切都变成小说的构成因素熔于一炉贯通一气,于是那些点点滴滴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东西才都能够拿来翻出无数新鲜的色彩与花样;它要求作者找到一个生发与回落的基点,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构建起一个饱满鲜活的世界来。莫言毕其十多年间积累的功力,缓慢而有力地克服了这部小说所要面临的难度。

生死疲劳读后感【篇5】

生死疲劳读后感:下场

仿佛亲身经历了驴的一生,这是我读完《驴折腾》后的总体感觉。莫言的《生死疲劳》抓人心。**从一开始“我”西门闹在阎王爷那里叫冤的荒诞不经的描述使我对这本书有了极大的兴趣,再加上出神入化的语言特点,一下吸引着我,激发着我继续读下去,让人上瘾。

正如诺贝尔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词所讲:“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在《生死疲劳》中有着突出的体现。

他的语言看似不经意间,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而且明显朗朗上口,有时平淡真实,有时如诗如词一般,即使没有出声朗读,目光扫过,也觉得起伏有致,一气呵成。动物的眼睛是用来窥视人类生活的,具有独特、新颖和有趣的视角。笔法简洁生动,人物形象逼真。这也体现了莫言强大的想像力与观察力。

在读后,常让我认为生活中的一些动物都很灵异,都可能是某个人的投胎转世,可见《生死疲劳》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章回体的形式也使它像《西游记》一样吸引人,让人想一口气看完。

家长对这本书备感亲切,除了土改就是人物的名字,什么“蓝解放”,“庞抗美”……让我的家长想到什么张建国、李红旗……名字具有时代特色,可看得出莫言的心有多细,但令我吃惊的是《生死疲劳》莫言仅用了43天创造出来,看来真是有感而发呀!从许多农民身上我还读出了他们特有的乐观、顽强、坚韧的精神!

这本书讲得是1950——2000年得时代变革,关于书中提到的土改和农村变革还需要向父母多加了解。

不知冥冥之中,我们不知已经轮回多少次?但却如何折腾不能逃脱生死疲劳这个下场!

生死疲劳读后感:生活现象

高中时期有幸看见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在老师的推荐下,尝试着读了一下莫言的《生死疲劳》,开始时以为大作家所作应该会比较难懂,但读下来,莫言用着直白却又不失大家风范的文字,朴素而又深刻地揭示着一些生活现象,于是,越看越停不下来,沉浸在书里的世界。

书中主要是讲一个被冤死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又转生成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的种种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解放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故事。**通过各种动物的眼睛,我们观察和体验了50多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复杂嘈杂、苦难的转型历史。本书描写的情感可以说十分复杂,有人与牲畜的相惜之情,也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相待。

而主人公作为另一种动物所发生和看到的故事,也让人感到真实,甚至引起内心的感动或遗憾。总的来说,这本书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名著。

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这本书的叙事手法,这本书采用了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的结合,首先以主角这个转生为不同动物的视觉,以第三人称的视角阐述着故事的大概,然后又以故事中的人物进行第一人称的叙述。这样的写作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让人更加了解发生的事情以及每个人物不同的内心活动,从而看到一个丰富的心理世界。也许不是每个人的性格和思想都那么讨人喜欢,有的甚至会引起内心的愤怒和鄙视,但这些心理活动都是非常真实的,因为现实生活并不鲜见。

其次,书里的主角在经历了转生轮回之后,摆脱了他作为地主的颓败命运,让我看见了一个人大概只能在经历许多苦难才能真正成长。这本看似荒诞搞笑的书,揭示了旧地主时代农民的悲惨生活和人性的美丑。

虽然书本语言比较直白,但其结合着庞大的历史背景,所以也并不是所有故事都能一下子看明白。但这本书确实值得思考,感受每个人的魅力和不同时代的故事。

生死疲劳读后感:当代最具想象力

我终于把《生死疲劳》读完了,心情很激动,这么厚厚的一本书,每天读两小时左右,坚持了整整20天,书中那吊诡和磨砺真的让人百感交集。全文脉络清晰,语言流畅,思想自由,用动物的眼睛观察和体验农村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部记实作品。

这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富想象力的作家莫言的杰作。

书中有许多生动的片段。我读了之后偶尔会笑。比如,在小三和西门猪偷杏的过程中,莫言把尿滴在马力皮带上,回答说要给皮带降温。当然好笑归好归,这部**最打动人心的还是蓝脸的那种信念,那种自己命运自己作主的信念。这本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是他。我想除了动物的生动形象,只有蓝脸的形象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也许他的固执和毅力打动了我。

他坚持在月光下工作,在我心里很高,那淳朴勤劳的农民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坚持也带来了精神上的胜利,土地承包给了家庭。不过我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土地却因开发商无节制的开发而越来越少,真想说让土地适度开发吧,土地是农民的生命。

佛教说有六个轮回,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善待他人,而莫言则把生死轮回融入**的创作之中,使整篇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这点上我很佩服他的创作构想。莫言以其饱满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将故事一一展现出来。他的想象力也让我吃惊,让读者看到了他一流家庭的才华。

他是当代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所以能读到他的**我感到非常幸运。

再说说我认为的缺点:莫言很会调侃,经常莫名其妙地插进:莫言在他某某书上说,我个人觉得有点不协调,我阅读讲究顺畅和全身心投入故事情节,被他这样一弄,我看得累,也许是我的品文境界没达到吧。

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至今还没明白他为什么要加这样一些跟故事情节没多少关系的内容。再说说叙事者,突然变化之快,这个我是动物还是人要极力地去琢磨,特别是转成狗后,真是多变啊,本人这个笨拙的脑跟不上他的速度。

生死疲劳读后感【篇6】

我看完了莫言的《生死疲劳》。

这是我近三年看完的第三部关于为主体记忆外加横跨共和国史的小说。前2部是余华的《兄弟》和徐坤的《野草根》。莫言的文字充满浓浓的山东味儿,厚重,朴实外加无处不在的调侃。因为那段历史和那段时间的人所经历的种种事,他调侃的越夸张你感觉越苦涩。

我承认在读到描写场面时,会恍恍惚惚地和余华及徐坤的文笔联系起来,因为他们都用了相近的手法去切入那段历史。只不过余华的每一章都显露着冷漠视角下的残酷,讽刺和无序。莫言没有这样,他用了越来越夸张的文笔去调侃,我读到中间曾经感到无与伦比的累,为了善始善终,还是决定每天一章的速度读完……

所以事情总是这样,当你看到正文的最后一句,也就是作者拿来收尾的那句话时,终于感到无可救药的心灵感应。才对之前所有的一切作者关于内容的描写感到一种无师自通般的惬意……

那句话是“一切来自土地的终将回归土地。”

故事的结局很惨,这让我稍微有点失望。

生死疲劳读后感【篇7】

莫言的《生死疲劳》是一部奇作,之所以说它“奇”,不仅仅表此刻它以中国古典小说传统的形式——章回体——来接撰这部洋洋百万言的著作,更是奇妙地结合了中国古人的六道轮回的宗教观和现代美洲作家的魔幻现实主义的笔法,将一部中国社会自解放以来的50年的漫长发展史,借地主西门闹及其死后相继轮回的驴、牛、猪、狗和猴的眼睛,以一种不一样寻常的艺术形式,一一呈现于我们的面前,读来既令人兴味盎然,又能使我们对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清晰的认识,因而,不能不说这真是一部只可有一不可有二的奇作。

上个世纪的后半个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段不寻常的时期,五十年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可是弹指一挥间,但在充满苦难和传奇的近现代中国史上却又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其间该上演着多少人间悲喜剧,能够说,西门闹及其轮回后的变身历史,每一次都是充满着多灾多难和荒诞离奇的经历,他(它)的每一次死亡,都充满着忧伤和痛苦的气息,这些,都大大强化了全书的杯具气氛。譬如,靠勤劳起家又乐善好施的地主西门闹在解放后被当作反动代表遭人民“革命”而被枪毙,他的死后冤魂不散,在冷气森森的阎罗殿里鸣冤叫屈,得到的不是这另一个世界对他公正的评价和由衷的同情,他在阴间的悲惨遭遇,只会让人感慨身受不公正待遇的痛苦是无所遁逃于天地间,这一段描述的惨况让我自然联想起《聊斋志异》中的席方平的故事。

只是席方平最终还能否极泰来,终有正义之神为他伸张了正义,平息了冤屈,而我们可怜的西门闹生活在这个天翻地覆的时代里,恐怕就连阎王爷也对他爱莫能助,甚至助纣为虐般地将其不断戏弄,让他在为驴、为牛、为猪、为狗中继续体味世事的艰辛。西门驴虽风光驮县长,但最终却落了个折断前蹄而成废物的下场,并在58年的大饥荒中沦为一群灾民的口中美食;西门牛与合作化改造中冥顽不化的蓝脸相依为命,最终却惨死在时为蓝脸之子实为西门牛的前身西门闹之子蓝金龙的鞭下,更是让人有捶心之痛;西门猪的命运更是充满着戏剧性,从一只被人视为神奇的配种公猪到最终落荒而逃变身为一头与人为敌的野猪,人猪大战的过程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不由得为人的残忍狡诈和滥杀生命而造成的野外生命的毁灭而悲哀;相比起这几个前身的生不逢时,西门狗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里,可谓正逢其时,但全书却转为对几个主要人物之间不幸的婚姻感情的描述,而西门狗正见证着这个让它矛盾并令它痛苦的故事过程,它成了以西门金龙为中心的几个主要家族间成员杯具命运的见证“狗”,读到这一段,颇让人产生生命无常的幻灭感。

至于西门猴,则继续着这个杯具的延续和结束。西门金龙在为母亲送葬时遭他的“政敌”、业已疯狂的洪泰岳炸死,他的情人,呼风唤雨的县委书记锒铛入狱,被判死缓;蓝解放爱美人而弃江山,他的结发妻子黄合作因癌症死亡,而他的情人之后自然就成了他继室的庞春苗也不幸遭遇车祸而亡;西门金龙的养子西门欢和她的女儿庞凤凰沦落为临街耍猴的乞丐,并且西门欢在与地痞流氓的冲突中死去,蓝开放在得知自我和他已不顾一切疯狂爱上的庞凤凰实际上乃是同宗兄妹后开枪自杀,庞凤凰则在生养下蓝开放的遗腹子(大头儿蓝千岁,实为西门闹的又一次轮回)后流尽了鲜血而死,全书就在这样一种大毁灭中结束。时代在浩浩荡荡地前进,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而以往的风流人物却或死亡,或沦落,这个完美的世界,这尘世的幸福,好像已不属于他们!

小说虽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的章回体,但在写法上却并非是传统写法的翻版,倒毋宁说更为西方化和现代化,环境和心理描述十分细腻,且两者常水乳交融般融合在一齐,构成极富诗情画意的情景交融的一幕。譬如作者对西门屯杏树环境的多次描述,对猪十六追月成王那一段极富诗意的描述,都在在显示了鬼才莫言的非凡笔力,给人留下赏心悦目的阅读享受和经久难忘的深刻印象,从中也能看出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和有意吸取现代西方主流文学创作的多样化尝试,可谓中西结合的经典范本。

总之,这是一部以新异笔法和不一样寻常的视角,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的具有史诗气质的巨著,我对它的服膺是毋庸置疑的。但我还是略有缺憾,我觉得全书的精华部分在西门闹轮回到驴、牛和猪的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对应着解放后合作化改造和生产的全过程,从中我们能够看出我们国家在探索社会建设上所走的无数曲折和磨难,以及在这个荒诞岁月里种种人性的沦落或张扬。而在西门狗的部分,故事对应的时代是八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在这个社会大转变的十分时期,其实最能看出人性的沉沦与挣扎,看出官民之间、官商之间以及商民之间的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看到这个社会大动荡中许多富有张力和冲击力的故事。然而,作者却陷入了描述一场忘年之恋的俗烂的故事中不能自拔,好像对复杂时世中人性、人情的把握仅有对性的描述才能得到保证似的,整个故事完全陷入了一场另一种形式的“风花雪月”中,并在这种风月中见证人的沉沦与毁灭,书中很多人物的杯具命运也不由稍显勉强。

这或许是时代太近,作家还不能及时审视我们正亲身经历的这个时代的本质,而只能舍本逐末,另辟蹊径,从较易把握的地方入手,以完成对这段历史和故事的记录不管怎样说,这是我们的遗憾,这也或许正是作者的遗憾。

生死疲劳读后感【篇8】

(1)《生死疲劳》这部**的叙述跨越50年时空,将一群生在北方农村、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诉说得如同他们就活在你眼皮底下。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他们的命运犹如浮萍在波涛中飘荡,扑朔迷离。每个角色都试图抓住浮木树的根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如果你站在高处,看到他们的无助,看到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与一切无法把握的苦难作斗争,你怎么看?

在读这篇书的时候,除了对这里面人物给予评价,我也难免把自己放入其中进行了思考。你面临物质贫乏时,还有那种战斗的勇气吗?面对物质生活,你还能坚守内心的单纯吗?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你还有心思去思考和完善你的心吗?

(2) 作为人类的朋友、旁观者——那些动物,也许他们的思维视角能反映出我们人类的幼稚和不足。他们生存在人类的压制之下。当人们展现出趾高气扬的一面时,也就将自己的真面目赤裸裸地亮给了它们。

善的,恶的,美的,丑的,一览无余。

这个故事,被称为一群中年人在这片土地上尽情表演,宣泄自己的生命。每个人都会努力工作,直到自己的角色被埋葬在这个舞台上。一个个告诉他们,无疑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梳理和尊重。

也是借助这个舞台喧闹的剧情对时代的一种反思。社会需要进步,不需要后退。任何不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人为扭曲最终都会破灭。

(3) 讲故事的方式无疑是怪异的,但这是我们简诞的信仰方式。它是视觉的轮回和渗透,因为没有人可以随意延长50年的寿命。

50年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团队,还有谁会让我们用笔墨跳舞。

生死疲劳读后感【篇9】

《生死疲劳》读书心得

本人说来惭愧,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小说害人,影响学习,以至于从小到大我从未真正意义上的看过一本小说。参加工作了,总是能够看到同事们没事的时候抱着手机,埋头翻阅。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未有这样体会的我,决定看一本小说。

借着诺贝尔的热乎气,于是零零碎碎的用了三周的时间终于看完了。

《生死疲劳》这一故事是从1950年开始,也就是新中国的徒弟改革时期,一直写到2000年。贯穿50年漫长路程的是西门屯一个小村落的变迁史;贯穿这一变迁史的是西门一个大家庭的荣辱兴衰。土改初期,压在农民身上的三座大山被消灭,地主被彻底打倒,农民变成了主人。

作者以西门闹一世为人,以驴、牛、猪、狗为生死轮回的形式,用人的眼睛和动物的感官来叙述这个故事。故事情节曲折,语言幽默,魔幻现实,通俗易懂。

无论是走合作社的大多数农民,还是走单干户的“蓝脸”,我都能从他们的脸上看到对现实生活的乐观,积极;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和希望。然而,六轮轮回终于诞生了**,为驴,为牛,为猪,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中国在探索时期犯下的一些错误。贫苦与欲望的矛盾,农民内心那种起伏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冲击下,形成了那种思想,真切的反应出那个年代的农民,悲剧,幸福;让我体现到人世间的无情。

时代的变革,阶级见的利益重新分配。在新旧阶级的斗争下,展现人性的弱点,人事复杂的,是人神鬼的集合,是美丽和丑陋的合体。

莫言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孕育了《生死疲劳》。虽然《生死疲劳》从正面见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艰辛历程,但是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新中国在这五十年里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真正的成为一个明主,平等的国家。它也能反映改革来之不易的成果,更能反映莫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来自农村的我,50-70年代的事情听老人说过,而书中更加具体,70-90年代,经过作者这么一回顾,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而90年代后,作者又把我拉回到眼前!

“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看透六道轮回与生死的心得!西门闹驴世闹、牛世闹、猪世闹而后面也就那么回事了!

生死疲劳读后感【篇10】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对于他,我们一定不会觉得陌生了,他写了很多著名的作品,今天我又读了他的**——《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这一本**讲述的是一个地主在土地改革时期被杀死,经过6次轮回终于转世成为了一个人的故事,阐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土地对于农民来说的重要性。

读了《生死疲劳》这一本**,我不禁思考:人类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在破坏这个世界,一直在破坏大自然的平衡。大自然是无私的。它养育我们。没有自然,我们就无法生存。没有土地,我们不能移动。甚至我们都不能出现。

可是对于大自然、对于土地的恩情,我们恩将仇报,残忍地破坏着大自然,终于我们遭到报应了,近年来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火灾、洪灾、**、火山爆发、泥石流等天灾不断的发生,人类却一直抱怨着,但他们却没有认真地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灾祸?难道不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吗?如果人类不破坏自然的平衡,那么怎么会发生这么多灾难呢?

说到底,罪魁祸首正是我们人类自己啊!

保护自然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保护大自然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所以我衷心希望大家都能注意保护自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点做起,永远不扔垃圾,保护我们的家园,永远不让它再次受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