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杜甫传读后感(汇总11篇)

杜甫传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8-01

杜甫传读后感(汇总11篇)。

以下内容是大学生范文网的编辑为您整理的与您需求相关的信息:“杜甫传读后感”,感谢您阅读我们网页上的内容希望您有所收获。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作品就是一部启迪人心的好书籍。 记录自己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回忆起阅读过程中的美好瞬间。

杜甫传读后感 篇1

位卑怎敢忘忧国

--读《杜甫传》有感

残月冷照,风过晚唐。忧国一生的诗圣杜甫,最后凝视着随风飘摇的山河,阖然长逝。

曾几何时,“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出生名家,博览群书。幼年观公孙大娘舞剑,见李龟年登台高歌。杜甫年少何尝不鲜衣怒马,指点山河。盛唐风华,点燃杜甫的天下情怀。少年昂扬恣意,不知疾苦。山东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之志,何止七律冠绝,何止诗圣一名?三十二岁,遇挚友李白,一见如故。游山河,赏风光,求仙问道,不近尘俗。次年,玄宗惜才,通一艺者即可应试。本以为时来运转,前途可期,谁知李林甫妒才,歪曲考试,竟无一人中榜。

从此困居长安十年。

十年间,杜甫尝尽辛酸。世态炎凉,长安繁奢,缺乏谋生之技的杜甫却只能买药都市,借食留宿。其中白眼冷落,背刺指责,杜甫默然不言。四十三岁,三大礼赋被玄宗赏识,赐得兵曹参军。杜甫心悦,喜出望外。万家百里灯火,不照归人路。杜甫无谓,从长安到奉先,满心喜悦点亮一路黑暗,却被幼子夭折浇灭。

愧疚,怎会不愧疚?长安十年,壮志未酬,亦未曾过问家庭。“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此时杜甫已至中年,年少轻狂被一次次碰壁坎坷磨逝,但眼里的光不曾散灭,对千里江山的赤诚不曾衰减。

但这一年,冬来极早,春至极迟。

世间已然不太平。藩镇割据,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年冬,安史之乱爆发。昔日杨柳依依,草长莺飞,如今狼烟四起,烽火不绝。杜甫于鄜州安置妻儿,生为人臣,旋即进京拜见。奈何途中被叛军俘获。狱中,杜甫写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借以慰藉。生死一线,逃出生天,四处环望,却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鬓发微白的杜甫,应该也会期待一封家书,一只发簪。

虽官至左拾遗,却无地发挥,一年便被放还。安史之乱压垮了百姓的天,也压垮了杜甫的肩。从华州到洛阳,“三吏三别”问世,横尸荒野,哀民哭嚎,生离死别,竟是常态。行于炼狱,杜甫可曾想起自己的幼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明明一轮姣月,何处寄相思,何处浸歌舞?

所幸,杜甫尚有知己严武。杜甫草堂,也是这一路颠沛流离中少有的安稳。不幸,严武病逝,杜甫从此没了依靠。“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四处流浪,重见曾经风光几时的名山秀景,如老友重逢,却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杜甫有泪吗?也许随酒入喉,聊解相思?

这是让杜甫炙热一生的山河,炙热得如同不远的狼烟烽火。

入秋,风瑟天寒。望岳的少年,不复当初恣意潇洒。尘世的风雪白了鬓发,重了心绪,但一片赤忱,未曾动摇。更有何益?时至今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不尽长江,能否载尽杜甫的愁思?那潦倒酒杯,是敬这一片萧瑟,或是敬这起伏一生?千古七律冠绝如何,古今诗祖又如何?秋风一吹,仍是落泪。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圣之诗,诗史之名,学过何其之多。学会修辞,却不解杜甫的字字泣血。一句“一生郁不得志”,掩过多少辛酸悲凄,多少壮志难酬。怎知九州的每一寸土地,都曾染浸杜甫的哀愁。

为何世人艳羡李白放荡不羁,醉酒江湖,一生潇洒,却总能在杜甫的诗内,找到共鸣?世人崇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却只能“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借酒浇愁。世人缺乏“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气魄,春别秋见,也只能感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李白生前名动天下,天子降辇相迎;杜甫无名无姓,有话说无人听。何其普通,何其平凡,却能成就古今之圣,背负伟大之名。

我自飘零久,虽千万人,吾独往矣。偌大一个晚唐,却容不下杜甫。只因杜甫心中,没有风花雪月,没有管弦萧瑟,只有家国情怀。从踌躇满志望岳,到步履蹒跚登高,或许他从未年轻,亦或从未老去。

中华民族有杜甫,杜甫幸哉,天下幸哉!

恍惚间,这位忧思一生的老人,于我面前作揖,衣衫褴褛,尘土满面。许多声音在我耳边混杂,最终化为长长叹息。他转身,蓦然回首,凝滞许久。

不知何时,窗外月色正明,偶有微风过,烛火摇曳。

不禁远望,了无一物。所幸,古今共明月。

杜甫传读后感 篇2

欺负读人物列传,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名不虚传的爱好。但我得否定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触,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端,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间的原因便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前史进程。

读杜甫的终身,是读一个巨人的列传,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前史,亦是一场文明之旅。杜甫终身崎岖不平不定,开元时,他简直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勃勃,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终身中最尴尬回忆的年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端,长安沦亡。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横冲直撞,受尽了非人的摧残。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协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简直是含辛茹苦,才逃到凤翔。但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解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他前往四川依靠节度使严武,旅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寒酸的草堂里,从前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顾问,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时间沉沦于基层,有普通人的忠厚仁慈,也有以全国为己任的远大志向。他亲自体会了安史之乱之时大众的生灵涂炭,官吏的凶横,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闻名描绘民间疾苦的著作,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悲叹和对国家的名不虚传成见结合在一起。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以为杜甫能够深深感动我的便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好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全国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轰动的是“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为了全国人的安靖美好,他甘心以一己之身担起一切的磨难。他这样广博的胸襟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力莫非不值得咱们尊重,不值得咱们学习么?杜甫并不完全是严厉的,他也有幽默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关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征。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长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能,也当是会“白产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六合之间的诗圣之称。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稍微清凉的气候里,心仍旧有一股热流涌动

杜甫传读后感 篇3

杜甫,字子美,唐朝诗人,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声誉响彻中国和日本。但在这名垂青史的背后,却让我从《杜甫传》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他。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每每读到此诗,都心下感动,生在太平岁月,自当感激先辈。但常想,若是能回到大唐,经过那乱世颠簸,一睹当时杜甫写下这首诗的心境,该是如何。

5岁时,他见到了公孙大娘的剑舞,便在当时初露锋芒。少年时期游历吴越和齐赵,从未想过人生疾苦,被称才子的他意气风发,赴洛阳应举不第,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挫折,他不服,却无可奈何。他来到了兖州,过了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也明确了他的志向。好景不长,之后的他官场失意,大病一场。

他亦是写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子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他对战争的感慨。他厌倦了长安,回到家,发现儿子已经饿死,他便写下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仍不缺少对生活的热爱。经历苦难方为强者,贝多芬在自己风华正茂时,发现自己的听力在衰退,但贝多芬进行了对命运顽强的斗争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屈服;保尔柯察金用文笔诠释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前路荆棘坎坷,唯有满怀希望和热爱,才会所向披靡。少年不知勤努力,回首已是白发翁。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

杜甫,他的诗,他的人,就如同一坛佳酿,愈陈愈香。

杜甫传读后感 篇4

杜甫的诗从小学过不少,对他的了解停留在忧国忧民沉郁顿挫上。提及杜甫,脑海中自然浮现蒋兆和所画的那副图:杜甫抬头远眺,眉间似攒万缕愁思,眼中忧虑尽显他忧的是大唐,忧的是百姓。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诗人传记。杜甫的形象在其中渐渐鲜活,打破了我对他的狭隘认知,甚至是对所有诗人的刻板印象。

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个光环之下,原来,他也是封建家族的信奉者、维护者。这令我惊讶,可一想到他的出身就很好理解了。杜甫出身名门,先祖杜预是晋朝名将,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杜甫对他的祖父十分崇拜,这更让我深深意识到古代社会是何其重视宗族关系与声名,难怪杜甫会吟出那句诗是吾家事。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杜甫不仅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受到儒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他也曾年少轻狂,吟唱过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长安十年,私以为这是杜甫迷失的十年。他急于在官场上立足,四处投师,四处赠诗投赋,甚至曾为此歌颂过杨国忠。原来杜甫也会献诗求官,古代士人对封侯拜相、光宗耀祖的渴望多么强烈,李白如此,杜甫亦如此。

直到一次次科举落榜,直到安史之乱的到来,杜甫渐渐有了变化,那个伟大的杜甫正在向我们走来。当杜甫看清了这个污浊的上层社会后,越发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现实。李白选择洒脱离去,而杜甫选择开始不再以俯视者的身份同情怜悯百姓。他让自己的眼睛直视那些卑微的人民,一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撕裂天地。杜甫是愤怒的,目睹社会乱象,经历战争,他用三吏三别道尽百姓的苦难。他看到的是死亡,是不公,是战争,是血淋淋的现实,是自己的无力和无奈,是欲得而不可他是痛苦的。杜甫的光芒始终闪耀,在于他心怀天地,包罗万象,视众生皆平等。只要一想到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他就不愿像蝼蚁一样苟且偷生。杜甫即使穷困潦倒,也从不迷茫。山河破碎之际,妻离子散之时,他也要徒步北上,寻找新的希望。有人称杜甫,是那个时代的良心。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若李白代表了太平盛世的烈日,象征了浪漫与奔放,杜甫就是兵荒马乱里的白月光,代表了质朴和善良。

杜甫,杜甫,我曾膜拜你的光环,浮于表面,这一次,我终于走近了你,读懂了一些你。

杜甫传读后感 篇5

自信——读《杜甫传》有感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登楼》WWW.1467.CoM.cN

公元712年正月,春天的绿色脚步,缓缓移到伊洛河的下游,在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一个新的生命伴随哭声而降临。他就是杜甫。说到杜甫,爱国诗无疑成为他最好的代名词。

可是才华横溢的背后却埋藏着许多辛酸的故事 。

公元747年,唐玄宗举行了一次特考,下诏征集天下凡对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杜甫以为展示才华的机会到了,高兴地去应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却不喜欢新进人物,他怕有才能的人进入朝廷,于是叮嘱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试题,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考上,这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幻想破灭了,给了杜甫一个沉重的打击。

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开始给一些达官贵人写信,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举荐,可是,他得到的却是冷水和白眼,杜甫还是没有放弃,为了述说自己的抱负,他写了一篇《三大礼赋》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满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对他进行考试,然而李林甫还是象以前一样,没给杜甫这个机会。杜甫又写唐玄宗献上了两篇赋,才得到了一个地位很低的职务,这时,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作者笔下陈述的杜甫是我万分敬佩。他的文学才华是其中之一,但我最钦佩的是他的自信。杜甫的仕业很坎坷,但他从不因为失败的打击而否定自己的才华。

他自始至终都在坚持,坚持对国家的期待和对梦想的追求。如果说“诗仙”李白的作品能让人沉浸于诗歌浪漫的美境,那么“诗圣”杜甫的笔墨却是让我们体味到诗的“自信”——将自己的心寄予诗中的美丽。当看到杜甫是那么努力地追求梦想,是那么地坚信自己能行,我的心就会不停地问自己:

你自信吗?我的回答是犹豫的。因为自认为充满信心的我在读到杜甫的那种信心后怯懦了,与之相比,我的自信似乎太过随便,以至于忘了自信的根本动力——梦的追求。

我想这种理解正是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诗人教给我的。

杜甫虽然自信满满,却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贫穷的生活和他家人的去世也使杜甫有机会体验社会。他发现了统治的黑暗,他期待着光明的觉醒。

于是,他创作了一首首爱国诗歌,用诗反对黑暗;用诗体恤民情;用诗报效国家。

一个爱国的诗人不足为奇,但杜甫确实值得传颂,是他面对痛苦有着挫而不妥的顽强意志和坚强不屈的生活态度成就了他,是他的自信成就了他。

《杜甫传》给我的启发很大,它使我更加地热爱我的祖国,同时也热爱着我自己。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它都有他的美。杜甫是最好的标榜。

或许贝多芬,爱迪生都会让我们感动,但我在杜甫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别样的光辉,一种爱国诗人都拥有却又有着微妙诧异的“自信”。

我读了本好书,确实如此。

杜甫传读后感 篇6

记起清江南织造曹氏四代宦海浮沉,没于曹雪芹。他过着从“粪土金银,弃掷珍馐”到“举家吃粥酒常赊”的生活,于是十年功成《红楼梦》。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开元盛世和中唐乱世,于是在“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圣”的大名。曹雪芹和杜甫,二者同样以文学作品填充了命运的落差,创作出至今仍领风骚的文学作品。

杜甫的一生,有两个主要的矛盾推动着他文学与生活的进程,一是他早年入仕和归隐之间的矛盾,二是他中年应顺应本性爱民还是帮助统治者削民之间的矛盾。

在作者冯至笔下的唐长安城是整饬、庄严的,然而家家户户红墙映着的已是夕阳。被国家富强之景翳眼的玄宗不知桑门害政,将社稷国运交托于佞臣,便与贵妃纵情声色,讽谏受阻,忠者见谪,信者被害,而当时蒙在“盛唐”政治上的便是阴霾。在后来驱使着杜甫诗载民间疾苦的一腔爱国热情、忧国思情在这时只被买买官职前为官之一次又一次的名不副实的选官考试和越来越窘迫的生活打击着,这说明唐朝在没有破落得要买卖官职前谋官之路就如老鼠洞――见则堵之,也使得他与李白相处时亲睹的其豪放生活与现时入仕无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他一边想念着李白,又一边不断予权贵以求官之诗,贫困与事业心注定杜甫无法潇洒。而此时杜甫的诗正如原文所说,“不外乎个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丽与雄壮”。

杜甫诗风的变化与他人生矛盾乃至唐朝国运的转折在时间上是有重叠的,但是最前者首先起了变化。孔语“四十而不惑”,从杜甫的诗歌之路的选择上看来的确如此。40岁写下的兵车行一诗开始,他诗的国土扩大了,他的现实主义诗歌由受苦受难的百姓填充而越来越入木三分,导致这个变化的是“他由于进仕要求的失败认识了这个政治集团的腐败,由于自身的饥饿接触到人民的痛苦”。因为“君子不仕无义”而在入世与出世间拣出前者,又因为这个选择而悟得上述道理进而发生后来文学创作上的改变,看来杜甫本人虽然佛缘不深但他一生的经历总是规规矩矩的循了因果论。

“拜应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这是杜甫朋友高适临官场有感,但对于杜甫以往历历在目的何止是这冰山一角,对百姓的怜悯之词又岂止这三言两语?那时他44岁,身无一职,在县尉的乌纱帽前,却又不愿步高适后尘,然而当时唐朝的山河也即将要破碎在安史之乱中。后来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流亡时期他又获得左拾遗一职,这个职位低得可怜得官职是皇帝身边负责上柬与荐良的。这样他人生的第二个矛盾(中年应顺应本性爱民还是帮助统治者削民之间的矛盾)出现了,像撞石钻土、喧豗不止的滂沱雨,虽然来势汹汹,但却为杜甫诗风改变这早已播下的种子得茁壮生长提供了机会。

对水深火热人民的无法割舍将杜甫从皇帝身边拉向群众,即使这并不是杜甫乐意的。一组诗篇杰作――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的出现已可说明矛盾哪方占优势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终于,杜甫无边落木与不尽长江的磅礴之气没有化成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浪漫与不羁,他点石成金的文采也不会化成近代作家们的刀枪笔杆,他的那条诗路就像农人咬牙忍着烈日,渔夫挺腰顶着风浪后最真实却有力的诉说。杜甫的诗撼人心扉,是因用笔的力度重似写史。

世界上许多文学家认为沙翁不是属于某个年代的而是像他自己的作品一样的永恒,但是即使这个信念再坚固,人们在研究和欣赏的时候也无法轻易的跨过时代与文字运用不一的坎儿,我们在研究杜甫的时候也是遭遇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这篇传记终于让我停在以往一贯奔走着的驿道旁,稍将重点从分析《蜀相》中“自”和“空”是否可以换掉、《登高》的首联到底可以数出多少个对仗结构,移向真实具体的蓬乱的长安之春是如何让杜甫惊心、溅泪,移向拥洞庭胜状的岳阳楼上杜甫是如何因目睹战火而愁思不断,而这些都是走马无暇目及的花。

杜甫传读后感 篇7

杜甫是大家都知道的大诗人,都说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那同样杜甫也是一个特别传奇的人物。

其实对于历史上的帝王,都有正史记载,而文学家记载的相当少,但是他们留下的作品已经足以证明他们在历史上的成就。我今天看了冯至的《杜甫传》通过部作品我重新认识了杜甫。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几个伟大诗人里面的一个,由于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写出了许多反映与批判现实的、不朽的诗篇。在过去无论多么黑暗的通知下,那些诗都不曾停止放射它们的光芒;杜甫出生在一个属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他是晋代名将杜预的第十三代孙。

杜甫年轻时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自高自大,夸张甚于实质。当时就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傲慢的言行。他自己常说,他的文章超过屈原、宋玉、他的书法胜过王羲之。在政治上自比稷契,想致君尧舜,在文学上把屈原贾谊、曹植、刘祯都不看在眼里。从这里我能看出来一个放荡不羁,心高气傲的年轻人的张狂。这一点和李白也非常像,李白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而杜甫也有“会当云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杜甫早年成长在唐朝发达的“开元盛世”。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母亲在他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杜甫小时候经常生病,由于身体不好活下来也算是一个奇迹。杜甫七岁开始学诗,九岁开始学书法,他不断地作诗、写字、学习。杜甫出生的地方在洛阳附近,杜甫身受洛阳文化的熏陶,在他常常上树折取梨枣的年龄,已经由于他的诗文在洛阳显露头脚了。

年轻的杜甫喜欢出门远行,他喜欢结交好友,欣赏祖国的好山好水。杜甫漫游了十年,经历了不少秀丽和雄伟的山川,认识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后来“安史之乱”他看到民不聊生,官吏欺负百姓。这一段时间他改变了自己的风格,他开始关心平民百姓。于是他写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杜甫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他的诗句豪迈洒脱。尽管他一生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他慢慢变得成熟。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不得不说杜甫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得来不易,我们要做一个内心豁达的人。

杜甫传读后感 篇8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才子,他的前半生放荡不羁,后半生孤苦伶仃。他的文采举世闻名,他的一生也像极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他就是杜甫。

杜甫生于官儒世家,只不过到他这一代已经落没了。不过官儒的血统犹存他骨,像历史上许多文人一样,他的志向也是考取进士,报效祖国。青年时期的他,游走于山河之间,也是这样的经历使他结识了一生的挚友李白。他的成名诗作《望岳》就是这时候所写的。他的人生也正如当时的大唐,贞观开元,皇帝英明,一幅盛世好景象。不过这样的生活并不长久,杜甫与大唐迎来了共同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唐长安城内盛世繁华,但实则暗流涌动。关隘之外的西部地区,节度使们蠢蠢欲动。而这个群体中的其中之一安禄山,带着部将史思明开始造反了,史称安史之乱。杜甫的家庭在这一瞬支离破碎。安史之乱后,昔日大唐繁华的景象转眼化成灰烬,长安城内外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杜甫的诗作也因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他的诗作大多由青年时期的山水游玩转变成对民生疾苦的思考。也就是这样变更层迭的社会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也许杜甫的一生相较于李白运气差了点,李白一生大多在唐盛世时期,杜甫的一生有一半在安史之乱之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性格成就了两位诗作风格迥然不同的大诗人。李白的诗歌风格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大多以山水美景为主,诗中有着浓郁的道家主义色彩,所以他被后世称为诗仙。杜甫则不同,他的诗中更具有儒家色彩,他的诗最不同于李白的一点是他更关注民生,诗中饱含了对人民的关心。

文有孔圣,武有关圣,而杜甫被称为诗圣,可见他在诗歌方面的造诣之高。

但是,杜甫的一生是不幸的。科举未中进士,中年是又因为权贵暗中操作,让他的仕途断送了一半。当官还可以被举荐,不过杜甫并没有被提拔。他的仕途从此结束。同样,他自己没有工作,经济来源的荒芜以及他的家人的离去狠狠地给了他一个巴掌。安史之乱后,他的生活更为艰苦。

杜甫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是他在古代文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他离开人世后,他的名气以及作品都不为人知。直到后来元稹和白居易的发现,才让他的的作品永远流传下去。

杜甫,他的诗歌,他的精神,永存。

杜甫传读后感 篇9

他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愁,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见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丽春景,他用诗叹咏着历史,他便是那少陵野老,杜甫。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世人称其为诗圣。杜甫生于北方的大士族,家境优越,生活安定富足。进士考试落榜后,在洛阳与李白相识,李白正值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落魄时期,两人一道游玩,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的他意气风发,充满志向,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诗句,可见他的理想抱负之远大。他的仕途曲折,无法通过科举实现自己的抱负,就连转走权贵之门也没有希望。

年近百半的杜甫为了生计,只谋得一个无用的官职。杜甫的处境艰难,刚刚进到家门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不幸沦为叛军的俘虏,但因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他时刻注意着时局的发展,写下了许多诗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并且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慢慢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却依然忧国忧民,时刻记挂着人民,时刻惦记着国家,真让人为之感动。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样善良的人时常让我们热泪盈眶。

受台风利奇马的影响,安徽宁国市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超过11万人受灾,灾难发生后,出现了暖心的一幕。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收到了五封“挂号信”,每个信封装有两千元,署名“竹峰镇,平一”。通过邮局的监控调查显示,寄信人是一位老人,身上的衣服印有“宁国环卫”的字样。老人名叫乐金美,今年七十二岁高龄,是一名环卫工人。作文与他身上朴素的品质相同,老人生活十分节俭,家里不富裕,母亲手部骨折,妻子患上癌症,治疗费用达十几万。但就是这样生活并不宽裕的人,为了无亲无故的受灾村民而捐了一万元,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然而老人并没有犹豫的捐出,这样的行为让我感动。他像极了杜甫,虽没有才华横溢,但亦是一介平民却忧国忧民,将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上。一个尽管仕途不顺但仍有治理好国家的抱负,一个尽管生活不如意但却竭尽全力的伸出援助之手。

这才是高贵的灵魂。高贵的灵魂不论在什么年代,都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只要杜甫的精神一直长存,他便一直在我们身旁。

杜甫传读后感 篇10

假期在家读的第二本书是冯至的《杜甫传》,总地看来,感觉沉重,不似之前看的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那般快意。

东坡先生虽然屡遭贬谪,但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他总是那么豁达、乐观,即使是在黄州,他也能从容地安排好一家人的住宿,并自行耕种,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他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让我们仰视,他的豁达、乐观让人折服,在林语堂先生的书里,东坡先生似乎是个完美的存在,文采一流,门庭若市,政绩斐然。

而冯至先生笔下的杜甫在青年时期以后的生活,尽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客观现实。正如冯至先生自己所说:“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依据,不违背历史。”

这本书中,杜甫的生活历程的介绍是重中之重,作者安排了十三个章节,叙述了杜甫的游历、为官、漂泊的生命历程。杜甫生于“奉儒守官”和“吾祖诗冠古”的儒官家庭,经历了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剧变。从小,他就是一个有诗歌天赋的儿童,冯至先生说他“在常常上树折取梨枣的年龄,已经由于他的诗文在洛阳显露头角了”。青年时期的他在吴越和齐越之间漫游,那时,他的父亲在兖州做司马,从他晚年回忆的诗歌可以看出,那时他的生活是裘马清狂,唱歌游猎。一直到二十八,九岁,他写出了他诗集中最早的最有名的一首《望岳》——这首诗就像一个萌芽,预示着他将会有一个远大的发展。而立之年,他结婚了,生活也需要安定下来,三十五岁西去长安,渴望求得一个官职,他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向势利的权贵们进献阿谀奉承的诗赋,然后现实却是一再失望。

贫困交加的生活让他接触到人民的痛苦,他开始把目光投到了普通百姓的身上,四十岁,他写出了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他由求仕的失败认识到了这个政治集团的腐败,从此,他的心里装着的是天下百姓,他的诗里也都是国与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接近晚年的他生活穷困潦倒,因安史之乱,四处流亡,他看到的都是些老翁老妪、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听到的是流亡百姓的哀哭,感受到的人民无处申诉的痛苦,他把这些人民的悲剧凝结成《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六首诗是杜甫的杰作,它们反应了人民的凄苦,同时,也让我们真正认识了,这是一个那么热爱人民和祖国的诗人。

是什么样的人?在自己衣食无着的时候,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为“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 “塌然摧肺肝”?是杜甫!他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

在当时,杜甫的一生不可避免是个悲剧,尤其因为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不能容忍他充作人民的喉舌。但是他并没有在这样的生活中沉沦,失去信念,所以是他——来自最底层人民的他,写出了这些伟大的作品,而不是别人!

英雄来自于“人民”,不仅是封建社会,现在依然如此,“战疫的白衣战士们”,为疫情吹响“预警口哨”的医生们,每天坚守的警察、社区工作人员、清洁工人……因为大家的责任坚守,才有了这社会的美好。

今天,我依然相信,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就是身边那些最普通的劳动者!

杜甫传读后感 篇11

世人回想大唐时的诗人们,最先想起的似乎就是“李杜”二人。一个被誉为“诗仙”,一个被誉为“诗圣”。但似乎更多的人钟爱李白,而不喜欢杜甫,觉得他太古板太灰暗,从来没年轻过,诗里也总是带着暮霭沉沉的死气。那杜甫究竟为何方神圣呢?

杜甫少年时代可谓是十分肆意,家族中出过名将也出过能臣富贵,自是不用说的。他追求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历览山河家国,心中满腔抱负。鲜衣怒马的少年郎还曾写过“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这类狂放的诗句。在诗中,杜甫豪情万丈,充满自信,狂放傲气。杜甫恰逢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之时,站在高高的泰山顶上,傲视天地,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这也说明,在杜甫的体内曾流着狂放和热血。

二十三岁的杜甫赴洛阳应试,遥想着未来在朝堂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为国家效力。只不过,世事总是不如人愿。应试不第,失败并没有将他打败,他仍然抱着为国效力的真心。然而,再一次的应试中,仍然落榜。想要在朝堂上一展才华的愿望落空。此时已经三十好几的杜甫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一无是处,是否真的毫无才华。但他仍旧充满热枕,不忍放弃。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尝试了许多他年少时曾不齿的办法,最终当上了一个小官。只不过官职太小,职权太低,他为国家、为人民的抱负无处施展,官场不得志。这个时候的杜甫,又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恰逢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而后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这个时候的杜甫,一定在痛苦着,挣扎着,不甘心就这样郁郁一生。他的世界是苦难深重的。

家国沉沦,他的生活条件也从原本的富贵安逸沦落到穷困潦倒。要名气没名气,要地位没地位,要金钱没金钱。似乎他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过,曾经拥有的也已失去。人间所有苦痛,他都尝了一遍,一般人可能就此沉寂无声,自生自灭了,可是,在黑暗中他无数次昂起头,强撑病体,写了1400首诗,3天一更,频率惊人,直到他离开人世,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谈及杜甫,人们永远忘不了他的忧国忧民,忘不了他满头白发依然心怀国家。“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种“艰难苦恨”也许就是人生的艰难和抱负无成的苦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恐怕是他生平最大的愿望了。

如果说,李白的诗里是狂浪不羁、直冲云霄的奔放。那杜甫的诗里就是在历遍世事的磨难后,依然隐忍着,对家国抱有希望。他是曾年少热血的杜甫,是田园牧歌的杜甫,是以衣换酒的杜甫。虽然朝堂上没有他的位置,但是,唐诗的巅峰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