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游黄山作文推荐

游黄山作文

发表时间:2024-08-16

游黄山作文推荐。

作文是一个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文化变革的重要方式,好的作文可以让人铭记于心,终身难忘,如何能把一篇作文写得又快又好?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游黄山作文”充满了深意,建议您收藏本页以便随时查看!

游黄山作文 篇1

五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黄山玩。

进入黄山景区,我们坐缆车到了白鹅岭,在车上我们换上雨衣和雨裤。外面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缆车摇摇晃晃,使人心惊胆寒。如果步行上山,早已变成落汤鸡了。缆车到站,外面的雨明显小了。上了阶堤,我们看见了一个屋子,雨下大了,我们只好到屋里避雨。雨一直下,我们只好继续向前。

一路上,我们看见了:飞来石、光明顶、天都峰、蓬花峰、蓬来三岛、迎客松、金龟探海、小心坡、双猫捕鼠、天狗望月、人字坡、百丈泉。不过下着雨,我们有许许多多景点没有看,比如:引针峰、探头峰、翠微峰、石猴观海、武松打虎、石床峰、石人峰、金鸡叫天门。下山了,我早已成了落汤鸡了。脚累得走不动了,不过我还是很高兴下了山,回到旅馆。

游黄山作文 篇2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去了安徽黄山旅游。

从黄山的后山上去,爬不了多久为咱们便看到了以前课文里所说的奇石——猴子观海。只见那只猴子蹲在高高的悬崖上,一动不动地眺望着山下翻滚的云海,像一位老爷爷细细的品味着一首美妙的乐曲,多有趣啊!

看完奇石咱们便向山顶发起了“进攻”,爬到莲花峰的时候,咱们看见了黄山最著名的十大松树之一——迎客松。据说迎客松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但它还是那么高大挺拔地屹立在悬崖峭壁上,像守护悬崖的卫士,一丝不苟;它枝叶茂盛,那么多像针一样的叶子,犹如千万个老奶奶手里的绣花针,那么细,那么结实;迎客松形态可掬,被风一吹,枝叶随风飘荡,好像正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呢!

晚上咱们稍适休息,第二天早上,咱们终于爬上了海拔1860米的光明顶。习习的凉风吹过来,陪我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这里往山下望去,只见云雾翻滚,神秘莫测。站在山顶最高的地方仰望天空,似乎觉得一伸手就能摸到洁白无瑕的云一样。

啊!美丽的大自然,是你哺育了这美丽的黄山,是你哺育了一切美丽的风景,咱们要好好爱护你让你创造出更美丽、更迷人的风景!

游黄山作文 篇3

黄山,在人们心中是一个仙境般的地方,奇石,云雾,奇松……都是富有神话的色彩。我已有幸来到了这里—美丽的黄山。

初入黄山,我感受到了这里的空气是绿色的,草是绿色的是绿色的,唯有那僻静的小路和那孤零零的石山是暗淡的灰。

站在山下,轻抚那石山的细细的纹痕,手握那奇松细长的松针,一股说不出的味道涌上心头:或激动,或凄凉,或寂寞,或甜蜜,我的心绪乱了,我慢慢的松开了手,向上爬去。

躺在山上,此时世界变得寂静,变得幽静,风掠过草地,轻抚着我的脸;世界变得更小了,只有几颗松树笼罩着。山很凉,一会儿,寒冷满变了全身。

坐在山顶,仙境般的山顶。那雾时浓时薄,山顶变成了白色的世界,小草努力的探出头,吸收着大自然为他准备的营养,这里静得很。我也融入了雾中……

黄山,它奇,它美,它静,它高。它永远充满了幻想,我忘不了这里,更不会忘记它的美丽!

游黄山作文 篇4

暑假的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被人们称作”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旅游。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有山峰72座。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明代大旅家徐霞客游览了黄山之后,对黄山推崇备至,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的意思是游览五岳归来,其它的山不用再看。而游罢黄山,连五岳也可以不看了。黄山的确不同寻常,它兼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庐山的飞瀑,衡山的烟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最高的峰是莲花峰。海拔1800多米,那耸立天外的峰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难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似乎正在下坠,令人心惊胆颤。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女弹琴”吧,那美丽的仙女弹着琴,悠扬的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好像在让人们评赞她的琴声。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猴子观海”、“龟鱼对望”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玉屏楼的附近,有几棵古老的松树,其中一棵叫迎客松,好像时刻都在欢迎游客的到来。还有棵叫送客松,它好像在说:“祝您好走,欢迎下次再来!”黄山归来已经很多天了,但那秀丽的风景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仍时刻浮现在我的脑海,我想告诉大家:黄山值得一游,如果你不去,将是你终身的遗憾。

游黄山作文 篇5

去年寒假,妈妈带我去了梦寐以求的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说的果然没错,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这黄山就犹如仙境一般。

开始爬山了,我心想:快点到山顶,才可以看到壮丽的风景。

一开始,我如同奔腾的战马,一路飞奔,可是不一会儿我的脚步越来越慢,力气也渐渐变小,渐渐地我就没力气了,双脚都麻木了。

我很想快点飞上山顶,可是我的两条腿就是不听使唤,我不由自主就顺阶而坐。

我这一坐就感觉起不来了,可是妈妈一直劝我站起来,不然的话就没法从山顶上欣赏风景了,而且刚才的苦也白受了。

听到了这些,我只好皱着眉重新站起来,龇牙咧嘴往前走。每走一步都气喘吁吁,身体也开始发热了。寒风不紧不慢地吹着,可我已经满头大汗。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刚想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时一些老爷爷老奶奶拄着登山棍从我身边经过,他们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好像并不累,脚步还很结实。我不由地打起了精神,偷偷地跟上了老爷爷老奶奶的队伍。

一路上我紧追前面的人群,没有再停下,也没有再坐下。经过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登上了黄山的山顶。放眼远眺,图画般的风景尽收眼底,我顿时有种胜利的感觉。微风吹来,我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和舒服。

黄山之行,如痴如醉的美景让我大开眼界,同时也使我明白了做事就要坚持的道理。

游黄山作文 篇6

黄山风景秀丽,天下闻名,我也很想去看看,暑假里,爸爸决定带我去游黄山。

我们来到黄山脚下,抬头望去,山顶云雾缭绕,一座座山峰显得格外美丽。我们先坐索道到达云谷寺,然后爬到好汉坡。在那里我看到了黄山十大名松中最著名的迎客松,它生长在石壁旁,树冠分为上下两部分,都向一边倾斜,好像一个人摆出欢迎的姿势,在说:“欢迎光临黄山!”在迎客松旁,我还远远的望见了黄山最险的山峰——天都峰,一排排石阶直插入云海,犹如一条登天的云梯。走过好汉坡,我们准备攀登光明顶。要上光明顶,走“一线天”是条捷径。

但它太险了,台阶笔直向上,非常陡。我们手脚并用,一个挨着一个,好不容易爬了上来。站在光明顶上,我可以尽情地欣赏黄山的奇松、怪石。我看到了“松鼠跳天都”、“天狗望月”、“龟兔赛跑”等奇石。游览途中,我还看到了许多著名的景观:如神秘的飞来石,传说是女娲补天时掉下来的一块怪石,站在那儿已经好几千年了,还有“姜太公钓鱼”、“五指山”、“妙笔生花”等,都让人感到叹为观止。

在黄山,我们还欣赏了难得一见的日出景观。听导游说,黄山一年只有八十多个日出。我们真是幸运!而且为了看日出,我们四点钟就起床了。看完了日出后我又在西方看见了云海的景色。白云翻滚好像一群雪白的羊。黄山的景色太美了!

我游了黄山以后我真正体会到了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

游黄山作文 篇7

爱上黄山

踏上黄山脚下的第一级石阶,便开始了我的黄山之旅。

玉屏楼旁松成片

一步步登上黄山,我的心渐渐平和下来,淡淡的微风带来清新的的空气,让人陶醉。不知不觉中,我登上了玉屏峰。这里绿树成片、游人成群。夹杂在人群中的我,忽然眼前一亮:迎面而来的是一棵松。树干微微前倾,上面是一顶郁郁葱葱的树冠,侧面是一片向下弯曲枝杈:这就是迎客松吧。树冠上浓郁的绿色映在我脸上,仿佛在对我微笑一般。树冠有一些枝叶朝前突出,微微下垂,仿佛在低头一般。那一片分杈又仿佛是伸出的手。整棵松树就像一个微笑着低头迎接客人的主人一般,成片的枝杈洒下片片阴凉,又仿佛在保护众多游客一般,让人有种宾至如归的感受。在的玉屏楼里游览多时,我渐渐陶醉在了这美丽的风景中。即将离开玉屏峰,我恋恋不舍的回头一看,又是一棵松,树杈繁多,一条条下垂着——这就是送客松了吧,它微微弯曲的树干,仿佛在恭敬地送我们离开一般。我心中不觉为这种迎来送往、天然的.尊重所感动,一步三回头的走下了玉屏峰。

群峰之间石独立

走着走着,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屹立在山峰上的一块竖直狭长的石。我好奇心一起,便走向那座山峰。走近一看,原来那就是飞来石。在飞来石的身后,我观望着这独特的景色。忽然我发现,周围的山峰虽然陡峭,但都有根有基,十分厚重。而它,则如同鹤立鸡群一般傲然挺立在周围诸多山峰之间。飞来石仅有极小的一部分与山岩接触,但任凭风吹雨打,它始终屹立不倒,面对万丈悬崖,它无畏;抬头仰望蓝天,它知道,它是距离天空最近的,它不怕风雨,不怕会在某一时刻从万丈悬崖跌落,它所拥有的,就是这样的一份自信!它自信自己不会倒下!它就这么立在周围众星拱月般围着它的群山之间。它就这么背靠山岩、仰面蓝天,充满豪情壮志。真是一块有性格的石头!我赞叹道。看着它宛如天外来客般的豪情,我渐渐露出了笑容。也许只有黄山这样有性格的山,才能够诞生这样有性格的石头吧!

光明顶上云如海

一路走来,我终于到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此时的我,站在山崖边,举目望去,只见四野布满云雾,只留下一个个模糊的小山头探出云海。我的四周也围绕着淡淡的水汽,四下里白茫茫一片。但这些云雾又不同于五台山云雾的肃穆庄严,二龙山云雾的飘忽诡谲,黄山的云雾是温和柔软的。云海笼罩了一切,让人仿若步入仙境,周身略微泛白的云雾,让人就像在亦真亦幻的梦境中遨游,微风盘旋在山巅,云海仿佛也随之涌动。用眼睛去看,金色的阳光洒在云海上,又给清凉的云海添上一丝温暖;用心去感受,只剩一片温暖祥和。云海遮蔽了向下的视线,掩盖了云海之下陡峭的、让人望而生畏的山壁。闭上眼,我在茫茫云海中感到了如同母亲的目光般的温暖。

此时此刻,我忽然想拥抱黄山——拥抱迎客松与送客松的尊重与礼貌,拥抱飞来石的傲然挺立,拥抱茫茫云海的慈祥温和。

我,爱上了黄山!

游黄山作文 篇8

黄山的奇松、怪石让人陶醉其中,云海、温泉令人沉迷无限。黄山那神秘莫测的面孔也悄然揭开了朦胧的面纱。

一踏上黄山,就给了人一种高大的感觉。放眼望去,一棵又一棵的松树顽强屹立在岩峰中,鼓励人们向上爬。那绿油油的针叶下,有松鼠爱吃的美味。慢慢向上攀登,一地奇怪的石头出现在我面前,她们很像现代的手机,许多小朋友都很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导游十分负责地向我们介绍。

越向上攀登,黄山的景色越给人惊奇,让人佩服、惊叹。那迷人的外表下,引得无数游客来攀登。这座大山,真是一座神奇的山。

我们沿着一线天向上爬,我们撑着、顶着,锲而不舍继续向上爬。黄山的脸真是说变就变,一团薄雾包围了我们,如一层轻纱,将我们轻轻盖上,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故意要增加我们的难度。在雾中眺望远方,朦胧中隐约看见一片绿色、黄色交杂在一起。我们征服了一线天,从一线天望下去,我们都笑了。这笑容是灿烂的,明媚的,开心的。在薄雾下笑容依旧那么美好,那么能给我们带来欢乐。

天放晴了,我们继续向上爬。快,快,快!我们马上就到了!我兴奋地喊着,第一个登上莲花峰,天空也十分奇妙云朵一下遮住了太阳,一下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我们的脚下也是云,我们像腾云驾雾的神仙,在黄山之巅为所欲为。

黄山,是那么的具有感染力,感染了所有游览过的人。人类被它震住了,彻彻底底地震住了,我爱黄山!

黄山的松树在岩缝中顽强生长,一阵轻风徐徐吹过,一团轻雾围住了新的游客,怪石把游客震惊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们震撼与欣慰。

游黄山作文 篇9

自古以来名人多爱黄山。黄山以“松石云泉”著称,是个清闲养性之地。我这次就瞄准黄山来了场登山行。

驱车四十分钟到黄山,还要换乘索道。我们去得不妙,天公不作美,下雨,雾气灌满了山间。乘上索道,周围是个白洞,云和雾像在搅拌机里一样掺和在一起,让人看不清山的主体。

上了山,先去看黑虎松。这松树倒是苍劲,浑身都是直直落落的线条,露出遒劲的苍老的枝干。叶子针似的插在树干上,浑身军人般武装,难怪先人梦见树下卧有黑虎,刚劲雄浑的样子。

再去看“梦笔生花”。“梦笔生花”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看也。云雾掺和成白色的洞笼罩着它,只可隐隐约约见到一座如笔一样瘦削直立的山上孤立着一棵蘑菇状的树,好似鸡冠花,又如蒲公英,还宛若笔端开花,真是奇妙无比。相传李白做梦梦见了这一壮景,便取名:梦笔生花。不禁令人惊讶:这世间,缘成此物?

过了梦笔生花,穿过北海宾馆,我们就上光明顶了。光明顶有一千八百六十米高,虽仰头即见,但登时还得赞九牛二虎之力呀。这时,雨不失时机地骤然加大。豆大的雨点,打在我们的头上、背上、腿上,让人想找个什么地方赶紧钻进去。爬着爬着,松树会赏给你一滴露水;水花会送给你几次惊险;云朵会赐给你些许雨水,真有万千回味啊!此情此景,让我们顿时抛掉了腰酸腿疼、疲惫不堪,加油加油,一下冲到了顶上。顺着光明顶举目四望,绿的松,白的雾,黄的石,尽收眼底。虽然雾气占了一大半,但感觉似临仙境,还是挺满足的。

过了光明顶,又急急前往百步云梯。听说是演员刘晓庆成名时的拍戏之处,她是一步步跪着上去的。说是百步,实为二百一十九步,真不少啊!我来了个“双档跨”——就是两个两个跨上去,缓的就只跨一档。云梯边有形如龟蛇的石头,高耸而立。古人说,这是“龟蛇二将守云梯”。古人的想象挺形象的,我反正越看越像。这儿地势很高,向下望去好似一个洞,白色的,另一个世界。也不知道龟蛇天天守着,不怕掉下去吗?

废话不多说,速速往迎客松赶。黄山精妙之所在就是这儿。赶到的时候,人声鼎沸。雨小了,人多了,人头数不胜数。好不容易才挤进去,慌慌张张拍r几张照,马上跑出来呼吸新鲜空气。迎客松果然名不虚传,上面的松针直挺挺的、一团团的,好像是人头上戴着一顶草帽,绿色的松针更加璀璨夺目。下面的枝条像是被松针压弯了似的,缓缓下垂,摇摇欲坠却又不倒,就像向游客做“请”的动作,真是佩服大自然的杰作。

舍弃了索道之便,我们乘兴一路走下山去。天放晴了,山上的冰川遗迹露了出来。树枝还顽皮地把水滴放进你的衣服里,真有意思!走下来还是很辛苦的,可是累了腿脚,它们早已被酸痛折腾得痛不欲生了。不过为了美景,这点苦累是值得的。

走下黄山,不禁感慨:终于一览黄山美景了!虽说黄山的景是美好,但主要是累。概括起来是:黄山之景甚美好,只是累坏腿和脚;五海巡游风光好,松石云泉真奇妙!

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称,关于黄山的游记屡见不鲜,本文却有自己

独到的特色。黄山上美景甚多,小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工笔勾勒。或妙用比喻,或引用古言,或阐释典故,形象生动,使人如亲临其境。文章移步换景,夹叙夹议,篇末总结之语,又平添了几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