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心理课观后感

心理课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8-21

心理课观后感。

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 我们可以将收获的新知识记录在读后感中,撰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理念,你觉得作品名观后感很难写吗?今天大学生范文网的编辑给大家分享一下“心理课观后感”,感谢您的关注希望您能收藏我们的网站看到更多有趣的内容!

心理课观后感【篇1】

耶鲁大学公开课-进化,情感和理性:爱观后感

在看完耶鲁大学彼得院长关于爱的演讲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从来没有想到对于爱这一极为广泛的词语竟然被剖析的如此透彻,引用塔夫斯大学的院长斯滕伯格用亲近,激情和承诺三个因素来描述爱,并且将爱分类,仔细对于爱进行分析,然后分类,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她人的好感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真正的爱。

这段时间也一直被感情困扰,那种痛彻心扉,血压升高,全身战栗的感觉实在是极度难受,或不舍,或失落,再加上由于要考研一直在强制性的逼迫自己把重心转移到学习上而又不得,导致几乎喘不过气来。于是在一天的早上想起了王老师推荐的耶鲁大学心理学导论课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了,然后惊讶的发现爱竟然是如此如此,自己终究还是太年轻,很冲动的就认为那个人就是能够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在现实和理想的巨大落差下痛苦不堪。这种感情也许正如彼得院长所言真正伤害我们的,是原先对我们很好,但是之后对待的态度不好了,冷淡了,这种伤害才是最大的。

态度的改观比一开始的想法更重要。然而,感情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如果你想拔它们拔出来,你必须痛苦地流血。

我一直认为我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如果我有爱,我会说出来。虽然我一次又一次受伤,但我仍然顽强。顽强到最后每次都是冷静几乎冷血地告诉自己,她不值得,不值得,虽然每次的伤害都是来自同一个人,来自她不在乎。但是自己无法摆脱。

正如彼得院长所说,一直认为能够长久的陪伴是依靠温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风趣幽默,是依靠真心,其实有时候长相还是占了大多数的作用,乃至决定性作用,终究自己还是败在了之前不在意的外表上了。

得到与失去,彼得教授四大因素中的第三个因素,得到总是喜悦的,但是失去也是必然了,终究还是不能永远拥有,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如彼得说的理性看待爱情吧。

情感的产生受三个因素的影响:空间距离、相似性和熟悉性。自我分析自己的感受,因为是同桌自习,所以空间太近,几乎没有私人空间可供对方使用。

而且太相似了,都是考研,都是独生子女,喜欢的考研辅导老师一样,甚至生活作息都彼此影响以至于近乎一样。相处太久太熟悉一个动作,一看就明白对方的意思。这种三种都有的感情注定根深蒂固。

能力终究还是一个吸引人的关键因素,越有能力,越让人崇拜,在各个方面都很出色,甚至有时候出个洋相,都被认为这是接地气,更值得崇拜。所以在爱的角度上来分析,如果要吸引到自己喜欢的人,那就努力,努力变得优秀,成为未来更优秀的自己,然后到时候要不要出洋相以获得更高人气都只是看自己的想法,想就能做,不想也不会咋样。能力终究很重要

另外,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自然选择有利于学习心理学的人。这些人可以将心理学导论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有效地提高有经验的知识准备的成功率。

这个读后感因为某些个原因没能一次性写完,在又经过了几天之后情绪也确实好转了,再来写这个读后感的时候对与彼得院长的所言又有了一个新的理解。既然将爱剖析的如此清楚,那么我们就能够辨别出自己的想法到底是什么,然后用处理一件事情的态度去处理一件感情,这样能够更加理性的对待,人固然是一个感情动物,但是也正是因为是一个感情动物所以很容易被感情所伤害。当你受伤的时候仔细分析也许是不对的,但是这样会好得多。

在这种压力山大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其中最敏感的就是爱情。一个关于爱的话题总是能引起那些经历过爱或经历过爱或渴望经历爱的人的特别注意。耶鲁大学的这个公开课很好的利用爱这个话题作为突破口,开展了对于心理学导论这门课的教授,如果我们连爱的问题都能处理的妥当,其他问题自然不会是太大问题,就像王老师在上课时候所教授的,人类的感情很多时候都会表现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上,同时也会受这些感官的影响。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爱不过是我们人生中的一种经历罢了,和登山,和远足,和游泳,和看电影看演唱会一样的经历罢了。

心理课观后感【篇2】

这是大一的第二个学期,课程依旧排的那么的紧密,心里不免对排课教师有些埋怨。可是心理课的课堂上,气氛却并没有那么的严肃,大家总是会很放松,或许是因为教师主修心理学,对我们这些青少年比较了解的缘故。教师是一个漂亮的女教师很年轻,或许是因为年龄差距不大的缘故,所以让我们与她能够更加亲近。

总的来说我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挺佩服的,三言两语之间便为我指点了迷津。或许这是术业有专攻吧!

首先,我要承认一个错误,作为一个心理委员,自我本身的心理知识还是太缺乏了,没有很好的尽到自我的职责。上了心理课给我最大的感受便是心理学知识的浩瀚,应对它们我可是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无论怎样做总是无法一览无余。

在上心理课之前,我对心理课总是有些不待见了,因为作为心理委员,听过一些学校组织的心理讲座,加上自我十几年的人生经历,自我认为在生活中也算是一个善于调节自我情绪的人,总是对一切都有一些自我主观上的看法和见解。

总感觉自我对心理学的知识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认为毕竟心理学是来源于生活吧。可是现实告诉我,这可是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心理学确实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我想心理学或许是哲学之下科学之上的一门学科吧!当然这或许也是我自我的看法,谁明白呢?毕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课程之前的我,根本不明白什么是自我意识、什么是人格概述、什么是人际交往是的心理甚至恋爱的心理这一系列的心理学名词。或许此刻的我也不是很了解,可是却在脑海里有了一番新的想法和一种全新的,在价值观上的新想法!是的我的价值观发生了些许的微妙的改变,可是却不会影响我本身存在的根本定义!

心理学的课堂上,让我了解到了“困境”的真谛。当人需要直面困境,无处可逃时总是能够爆发出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来源于身体而是心灵,心灵的力量,虽然虚无却又真实存在。如果人总是沉浸在自我的困境里,不去应对,除了会对自我产生伤害还有什么用处呢?这不仅仅是对自我的伤害,还是对一切关心你爱护你的父母亲人朋友的伤害。

在心理课上所学习到的对人际交往的知识,就告诉了我们在和父母亲人朋友相处的时候如何把握交往的方式,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直面他人,学会对人要抱有宽容的心,少一些争吵,多一些交流,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你,或许都能够得到更大的欢乐。

这短短五节心理课虽然短暂,却真的让我获益匪浅!

心理课上,我想收获最大的不是心理学上的知识,而是待人处事的道理。

不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应对问题时的心态。

不是如何社交,而是如何选择真正的朋友。

不是如何找女朋友,而是对待感情的心理。

不是如何平复情绪,而是如何调节管理情绪。

如今在我看来要有健康的心理就要保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并且乐于和同学交往,在交往的同时需要真诚的待人,要懂得换位思考体谅他人,同时要怀有一颗宽容的心。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对待父母也是如此,要学会与父母沟通,懂得感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人之初,性本善,怀着感恩的心的人,怎样会是坏人呢?

最终这个学期的心理课也已经结束了,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我的大一心理课上完了,想想抓住了什么,后头一看并没有太多硕果。继续努力吧,让自我做得更好!

在那里向我的教师你问好,真的很感激你的教导,虽然相处的时间不多,但还是能够感觉的到教师的用心,真的很感激。多谢!

我想这五个星期的心理课上,最想告诉我们的莫过于书上的最终一章,我也是翻着书才猛然想到这些,那就是珍爱生命,仅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拥有开心欢乐的生活。人生可是如一道青烟,然而每个人却都想活的犹如耀阳,那么或许唯有珍爱生命,坚持健康的心态才能够做到吧!

总而言之活的开不开心,决定权在于你的心!

心理课观后感【篇3】

《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读后感》

人类心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神秘的领域,人们对于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总是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我参加了哈佛大学开设的一门心理学课程,并且这门课程也被誉为是该校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深体会到了人类心理的奥妙之处和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

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独具匠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课程中,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实例,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我们。我记得在第一节课上,教师用一个有趣的实验展示了人们在决策时的心理倾向,这让我开始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做出决策的,以及是否受到了某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从此之后,我对这门课程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程的组织结构非常清晰,依次介绍了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渐渐实现了心理学与现实生活的无缝对接。比如,在学习了认知心理学相关知识后,我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认知偏差和错误判断,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思维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这些知识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自己,还能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课程中还有一些关于心理疾病和心理治疗的内容,这些内容让我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心理疾病对人们的影响。通过学习案例,我了解到很多心理疾病都是可以通过合适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甚至根治的。我深深地感受到,心理学并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对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理论学习,课程还设置了一些实践环节,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到心理学的魅力。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小组讨论活动。我们每个小组都被分配了一个特定的主题,然后需要通过交流,发挥想象力和合作能力来解决问题。这个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我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通过这次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有效途径。

课程的最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总结和展示。每个人都需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领域,并进行深入研究和报告。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研究能力,还让我们能够为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我选择了研究情绪心理学,并通过实验和调查了解了情绪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最后,我将我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同学分享,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鼓励。这次总结和展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意识到,心理学是一门可以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学科。

通过参加哈佛大学心理学课程,我充分认识到了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它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经历,更是一次对自己和他人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触动。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这些知识将对我产生持久的影响,并且我会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心理课观后感【篇4】

管理者的心理课读后感在《管理心理学》中,我学习了“人的从众行为”,我想既然人有从众行为,那么由人组成的企业同样也具有从众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非理性的企业羊群行为正在摧毁我们不富裕的改革积累。为什么在中国的企业界、企业之中会有这种从众性现象?

一个人的行为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但主要结论是一方面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自身思维的影响。就像一个人的跑步行为一样,只有当他有了跑步的想法,并且至少有一个地方可以跑步时,他才能实现跑步行为。如果他自己没有要跑步这个想法,就算有再好的跑道在面前,他也是不可能跑的。

如果他在水里,即使他想再跑一次,他不能跑,但只能游泳。同样,企业的羊群行为也是各种影响的结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利润空间比较大

如果有一种产品在市场上不赚钱,我想不会有任何企业愿意生产它。正是有利可图和牟取暴利,使得许多企业盲目进入。先进入的企业由于获得了暴利而极速膨胀,这种"模范"的影响导致更多的企业急于进入,形成另一轮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可以说,高利润是羊群行为最根本的原因。

二、进入壁垒比较低

进入壁垒包含两方面:一是技术方面的壁垒,二是资金方面的壁垒。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行业存在羊群行为,行业进入所需的资金一定不多,产品的技术含量一定不高。

三、市场机制不健全

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必然导致竞争的无序,进而成为企业羊群行为的催化剂。大家都想乘乱捞一把,在里面的想多捞些,还没进去而看着眼红的拼命往里挤。市场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控,就像一群人,得了一种病,医生却不知道该怎么医治,传染的人越来越多。

最后,身体特好的熬过来了,熬不过的占大多数。

目前,我们的市场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强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也就是说很多企业没有该种产品的生产资格却上马生产,市场对这种无证上岗"的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制约,这样就会造成很多企业没有完备的生产手续也能生产,为从众性行为的发生开了方便之门。

四、领导素质比较低

企业的行为是由企业的领导者作出的。领导的决策能够反映其业的质量。通过对许多故障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共同点。首先,企业领导者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

这种意识以“胜者为王,败者为侵略者”为参照标准。企业家在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对追求道德不感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他们的功利意识。追求功利,就是要求高额的利润,从而又归结到从众性行为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上来了。

其次,商界领袖普遍缺乏对法律和秩序的尊重。我们的许多企业领导者缺乏对游戏规则的遵守,许多人以“不按牌理出牌的人"为标榜。本来,不按牌理出牌,出奇招制胜是很好的经营手法,但是由于领导者自身素质偏低,不按牌理出牌变为了不看自己的牌出牌,不按规律,规则出牌。

在企业发展的决策中,没有禁忌。根本不在意自身的条件够不够。再次,领导者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现在的企业家基本上是改革以来的第一代企业家。他们没有受过专业教育或现代管理培训。基本上都是敢闯,敢拼再加运气而获得成功的。这种先天的不足常常导致很多企业家在获得一点成功之后不思进取,刚腹自用。

当行业前景好的时候,企业家的这些缺陷就会被掩盖,但是当行业出现行业危机,或者一段高利润时期过去了,这种先天的缺陷就会变成灾难。

五、企业缺乏新机制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良好的发展方式,当然,你必须跟随别人。看着哪利润高,就想一头扎进去。世界上没有一家著名的企业与其他企业一起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要长期保持稳定发展,就不可能没有自己的产品和制度的持续创新。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我们的很多企业并没有一个系统化的创新机制,比如产品的更新换代、企业的投资方向等关系到企业生死的重大决策基本上都是由老总一个人说了算,没有一个专门的机制,没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科学的、合理、理性的分析、**和可行性研究。没有研究必然就没有发言权,又正如上一点所说的,企业最高领导人员素质的低下,导致他们的决策几乎全部依据于报纸零星的新闻、无聊的电视剧的对话以及日常生活之中的一些比喻和经验。

管理者心理课是一个阅读心理学之后又熟悉又陌生的词。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不是环境问题,不是资源问题,也不是恐怖问题,而是人类心理问题。

诸如情结的烦闷,学业与工作的压力,孩子厌学,感情困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忧郁,失眠,焦虑或者其它现代文明病。这组数据,不仅让人惊异,也让人们不得不确认当今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如何冷静、放松、关注心理健康,已经成为21世纪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一:学***学的动机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的加速运行,完全打破了几十年来人们在传统落后的经济体制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当突然直面一个激烈竞争,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我们会深刻的感受到多年来积累的知识,能力,经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一夜之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经常困扰着人们健康的心灵,严重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师的连线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与此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氛围,很受鼓舞。说心里话,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对此学科的理解几乎是片面的,琐碎的。但,当我从参加第一堂心理学开始,对心理学就渐渐地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对此学科的浓厚的兴趣。

通过徐清照老师的讲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而在每个人的身上,也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

二:心理学中的“人格”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稳定性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兴趣,信念和能力等。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的人格条件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1.心理相对健康

心理咨询师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来访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他的来访者。虽然心理咨询师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会像其他人一样希望得到爱,希望被接受,被承认,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须有能力在咨询关系以外求得这些欲望的满足,以保证有效地完成心理咨询师这一社会角色的任务,不致引起角色紧张。心理咨询师也会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数来访者,在相同的社会环境里,遇到各种生活难题,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咨询关系以外来解决他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因为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

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的,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要得到来访者的信任,咨询师自己必须愿意不断成长,并且在生活中不懈奋斗。那些情绪不稳定,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难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2.乐于助人

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询关系中给来访者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融洽的气氛,接受来访者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从而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乐于助人”说起来容易,但并非任何人时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关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缺乏热情的人,也是难以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3.责任心强

心理咨询师既要耐性倾听来访者的叙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来访者感

到自己被关注,也要能诚恳坦率地和来访者谈心,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愿意暴露内心的痛楚和秘密。工作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负责任在咨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这些人格条件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和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不是光靠学***知识就可以获得的。因此,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应先检验自己的人格条件。

心理课观后感【篇5】

今天,我收看了《新课堂——同心战“役”特别节目》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学习并掌握了预防措施。

首先,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为表面的凸起像国王头上的王冠,所以叫冠状病毒。它是目前已知的第七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感染人群一般出现咳嗽、发烧、头疼、胸闷等症状。

其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然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都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但是,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另外,还要学会如何做好防护措施:第一,尽量不出门,如果必须去公共场所记得佩戴口罩;第二,要经常洗手,第三,不要过度疲劳,这样会降低免疫力。

最后为逆行的勇士们祈福,平安归来!加油中国!

心理课观后感【篇6】

星期六早上,我睁开眼睛的一条缝,感觉四周一片朦胧。再一看表,呀!不好,7:35了,马上就要播那套专题教育节目了,我得加速。我风风火火地洗脸、刷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屁股坐在板凳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这套教育节目的主题是“学习考试好帮手”。专家从三个部分来讲,分别是: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看似是讲解考试,其实,这里面还穿插了学习方法,比如专家讲了两种记忆法,我觉得“及时复习”法特别好,专家还特意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温故而知新”。中间,专家也给我们举了个例子。从小学到高三所有的课程共有200多本书,在短暂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全部复习得非常透彻,那该怎样做呢?方法很简单,你每天晚上,先去学习巩固今天学习的知识,然后再复习以前的,最后预习一下明天该学的内容,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明天老师讲时重点听,这样听课就有目标、有重点了,既不会把知识遗忘掉,又可以最快掌握新知识识,这何尝不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人人都会遗忘,试想一下,如果你学过的知识不复习,第二天,就会忘掉百分之十,第三天,就又会忘掉百分之十五,第四天,百分之二十的知识不存在了,第五天,百分之二十五的知识又跑掉了,周末,百分之三十的知识再次被遗忘。就这样,一星期不复习,所有的新知识就会从你脑子里消失了,这是多么严重的后果啊,我们何不用每天的一点点时间来赚回所学的知识呢?这样,拥有全部好处的就是我们自己呀,为何何乐而不为呢?再就是每天把平时学习中的难点及重点知识记录下来,贴在卧室墙上,闲着或临睡觉时看上几眼,时间长了就会自然记在脑子里了,可以说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看了这套教育节目,的确让我很受启发,我不但懂得了一些好得学习方法,而且也了解了一些考试技巧,今后在考试学习中,我一定好好运用这些方法技巧,这样我的学习成绩,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心理课观后感【篇7】

观《催眠秀》后感

看这段鲁豫有约的催眠秀节目是怀着好奇的心境看的,无所谓相信或怀疑,因为对催眠本就不怎么了解。总觉得自己会离自己很远,至少不会见面,更不会被催眠?不过,听那催眠师格兰和鲁豫举的例子时还是蛮诧异的,在房间里与别人讲话时的走神竟与被催眠状态相似,完全不知道自己刚才在干嘛。

我是经常会这样子的。不禁就疑惑了,难道我是易被催眠人群?滑稽,纳闷呢。。。

然后答案就揭晓了。根据催眠师格伦的说法,注意力越集中的人越有可能被催眠,所以我属于另一类,因为我经常失去注意力

看了这个视频收获还是蛮多的,它纠正了我对催眠存在的很多误区。首先,我曾经认为被催眠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社会上总有谣言说有人再次被催眠,并透露银行账户密码被人骗取或是在哪里哪走的。太可怕了。所以走路坐车要精力集中什么的,否则就很容易被骗啦。

但格伦和德文都说,只要你不想被催眠,就不能被别人催眠,你会本能地控制自己的意志,坚守自己的道德和价值底线。有鉴于此,催眠可以用来治疗心理问题、睡眠问题、戒烟等。它是身心得完全放松,克服心理障碍,在催眠师的帮助下过上你想要的生活。这是催眠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我希望它能帮助更多的人在未来。

第二呢,它再一次激发了我对心理知识的好奇,特别是格兰讲到这一身理现象时:睡觉时感觉脚突然被蹬了一下,似乎是踩漏了一个台阶,然后猛然惊醒。这是我很常遇到的现象,特别是刚睡下不久,每次惊醒之后都很纳闷和懊恼,又得重睡一次,还以为只有自己会这样呢。

原来这是人们的普遍现象。可这个的科学解释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神奇的过程?

脑部意识?过往经验作怪?可为什么很多人都有呢?

不同人经历不同呀?这应该是某惯性的东西在作怪。不行,我再百度下吧。。。。。。

哈哈,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了一跳,网上各种说法,却没有列出具体原因的科学依据。没有人具体研究?还是研究的人没有在网上公布研究结果,还是百度不给力?

下次找一下资料吧……其实还是有好些身理现象蛮好奇的,感谢这视频又激起了我对心理问题的兴趣,既然感兴趣那何不多了解一些呢?

最后呢,还是想说明一下,其实我在看那段催眠过程时很惊讶,但到现在还是将信将疑,总觉得有通力合作的可能,说不定那两位催眠师和鲁豫和那些上台学生已经商量好了,台上表演而已。。。。。。也可能是我本来就不怎么相信这些吧。管他的。

总之呢,还是开阔了眼界咯。。。。。。。

心理课观后感【篇8】

我读了《哈佛心理课》的第三章——善待自己,靠近幸福之门,之后,我的感触很大。

里面讲了一个盲人作家,后天性失明。由朋友扶进饭店时,就因为服务员说了一句:“醉成这样可不能再喝了”,而因此感到高兴。

盲人作家坚持不使用盲文,因为像正常人一样写作可以让他快乐。有一次他还因为笔里没了墨水而空写一个晚上的稿子,第二天把朋友叫来整理时才知道,之后他提起这件事来还一笑了之。

作为正常人的我们,不仅要庆幸我们没有这个盲人作家倒霉,还要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而不是拿到手了又去奢求另一个,等到我们真正失去了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时,才知道珍惜并且狠狠地责骂自己。

春天来了,我们讨厌春天的雨水和潮湿,苦盼着秋天快点到来,秋天到来之后,我们讨厌秋天的干燥,又盼着春天到来;夏天来了,我们讨厌夏天的炎热,苦盼着冬天快点到来,冬天到来之后,我们讨厌冬天的寒风袭袭,又盼着夏天的到来……世界上又有谁不会这样呢?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的生活都在悲叹和责骂中度过。显然,我们不知道我们想要的已经来了,而我们憎恨的已经去了。

“幸福不是没有得到的和失去的,而是你现在拥有的和正在发生的。”现在我们周围有亲人环绕,学校里有同学和伙伴陪同,我们却还不满足。我们认为家庭成员啰嗦,老师暴力,学生无理,这些都是我们不满造成的。

如果我们不能像山里的孩子一样读书吃饭,如果我们离家很远,我们会想一想以前拥有的东西,珍惜它。

有人说生活是残酷的,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生活是完美的。我有家人、同学和朋友的陪伴,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在校园里一起玩耍,老师给我知识,教我做人。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知足常乐”,我不与别人攀比,不与别人斤斤计较,我跟他们就已经是天壤之别。

当你认为世界是地狱时,它就是地狱;当你认为世界是天堂时,它就是天堂!我们可以把自己推到地狱的边缘,也可以上天堂。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心理。你内心的想法,世界的样子。

明智的人,选择的是天堂;愚蠢的人,选择的是地狱。

心理课观后感【篇9】

通过学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深深体会到了“健康”的真正含义。现在说说我的两点体会:

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今后,我把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寓于活动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淡化理论,强化行为指导和行为训练,进行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从而更加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一课程是博大精深的,越是学习,我越是感觉自己对很多知识的了解还很肤浅,当今世界心理学发展极快,我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共同成长。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

心理课观后感【篇10】

大学,新的`阶段,新的起点。一场轻松的心理讲座,让我们了解了,在大学,我们应该学习更多,不仅是学习,还有做人。

大学不同于中学,在大学,我们变得自由了,但学业并没有放松。乍看大学就像是进入社会前的一段旅行,在这段旅行里,我们会有挫折,会有成功;会结交很多朋友,也会遇到不少敌人;会满怀信心的向未来进发,也会消极沉沦的度日。选择怎样的生活,是自己决定的。

在这个小型的社会里,有人告诉我,大学很黑暗的。我听得有点毛骨悚然,但我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只有穿过黑暗才能到达光明。虽然这么说,但其实我不相信黑暗,我总相信做好本分,力所能及再添工作,会生活得更充实,即使感觉不公平,也可一挥而去,宽容会使自己更开心。就像讲座上老师所说的,在大学要真诚待人、宽容随和。这句话我很赞同的,因为我不喜欢与别人产生争执或矛盾,但这些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要包容。我经常会幻想,如果大家都能宽容待人,包容他人,生活一定会很开心。但仔细想,没有争执,彼此很难了解对方所想,所以有时候,小小的争执,可以展现自己更真实的一面。两个人能成为朋友很重要的是沟通,多说话,别人对的了解才更深。而且对待他人,我们要用自己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别人,老师说这是交际的黄金法则。其实说的没错,要别人对自己好,首先要自己对别人好,否则没资格要求他人,就算是别人不介意,也只是别人的宽容。然而当自己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们也要宽容待人,只要不超过自己的底线,没什么是不公平的。

在人际关系中,老师说到爱情。在大学,谈恋爱不用偷偷摸摸,这是光明正大的事情。重点是,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

而对于学习方面,在大学,自学能力非常重要,再也没有人监督自己一切都是靠自己,我能取的好成绩,是因为我自我约束能力强;我成绩差,是因为我管不了自己,与别人无关。

这就是大学。而且,在大学,每个人都有很多机会锻炼自己,各个方面。我们要勇于尝试,不要拍出丑,不要怕犯错。记得以前的老师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会犯错!老师是不是人?是。所以老师都会犯错。”趁我们还年轻,早犯错比迟犯错要值得。所以要勇敢、要尝试!

最后就是关于就业和职业。大学之后就是社会,四年很快就过去,我们必须关注社会。在学校要学点真本事,否则就业不容易。而且要为自己设定目标、设定计划,否则人生会变得很迷茫。

人通过自觉自省、自律自强、自我认同会成为人才;通过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自我否定会变成废才,夹杂其间的会是庸才。虽然自己感觉有点夸张,但很真实。

能力是日积月累的。在大学要多做事,因为做每件事都是有回报的,我们不需要感到不公平。事情过后,我们就会知道到,生活是如此的充实和快乐。

忽然想起高中英语听说考试练习时,试音的那句话——“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人生总是有挫折的,就是因为有挫折,人生才显得更精彩!大学,加油!!

心理课观后感【篇11】

在还没学心理课的时候,我就对心理学有着一中莫名的感情,也说不清是怎样的感情,反正就是有一股想把它学好的冲动,甚至期望自我能够从中找寻到属于自我的一片天空。

经过几周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能够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仅具有科学性,并且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对于自我,首先要学会欣赏自我,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我,气愤时,心疼一下自我,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忧伤时,找一些好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劳累时,美美得睡上一觉,人可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的风霜雨血,总之就是要懂得爱自我,仅有懂得爱自我的人才会明白怎样去爱别人。

经过学习心理课,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也研究周到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给予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心理课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提高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得成长着。我很感激许倪倪教师和心理课,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多。心理学不仅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安慰自我:欢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会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成功时,欢乐时,也不要太自满,要学会居安思危。

心理课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我去悟,去体会,经过上心理健康课,让我最终感到人生的珍贵,感到要孝顺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悟到我们自我的事情自我做,不用父母为我们操心,不让他们为我们担心,我们还要关心身边的人,让每个人得到关心。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虽然我们此刻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可是身边的教师和同学就如同我们的朋友一样,我们要凡事真诚。存真诚的心,说真诚的话,作真诚的事。自我有了什么错失,应当坦白承认,切不可设词遮掩;有人责备劝导你的时候,要存着谦卑感激的心领受,切不可羞恼拒绝。与人同处不可有虚伪的客套,但总要彬彬有礼,举止中节,使人在你的动作举止上没有可挑剔的地方。多爱人才能多得人的爱,多敬人才能多得人的敬,多宽容人才能多得人的宽容,多体恤人才能多得人的体恤。你发出去的是什么,你得回来的也是什么。

最终这个学期的心理课也即将结束了,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我的大学生活的十二分之一过去了,想想抓住了什么,后头一看并没有太多硕果。继续努力吧,让自我做得更好!~

心理课观后感【篇12】

从传统的“名师出高徒”到目前的“高徒出名师”,都反映出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培养“得意门生”, 而忽视培养学业不良学生的现象。教师和成绩好的学生接触多,热情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大加鼓励,课堂上眼光也只是放在少数几个人身上,甚至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过程也由教师和少数学生承包了,这样长此以往,一些学业不良学生,养成了依赖心理,成了旁观者,由压抑变成了漠视,进而和老师、和数学成了“陌路人”, 这是值得深思的一种现象。唤起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案例:学生李?,王?,高二年级,据说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成绩不错,进入高中后,两人数学考试成绩曾经多次不及格,学习上屡遭失败,可以说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发展到课堂上闷头睡觉或看小说,还感觉老师看不上他们,歧视他们,当老师指出他们的错误时,不服气顶嘴,有时课后不做作业,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样子。且此种现象不断蔓延,严重的影响到周围其它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对这两位学生的诊断是:严重丧失学习热情,对数学存在逆反心理。

对策是:慢火攻心,逐步诱导。

实践中 ,我在全班开展了课前五分钟学生讲解活动,每天由一个学生讲解一道自己认为感受深、方法好、对学习有很大帮助的题目 。对这两位学生教师私下给以指导 , 或者替他们准备讲解内容 ,待他们讲完后 , 当众表扬 ,这样极大的激励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作业采取面批 ,几人一组 。分析他们的不足与可取之处 。尤其是这两个学生的作业,我叫到办公室里面批,做得好的地方,批示以“好”、“很好”,“你很有潜力”等语句,使他们感到教师平等的对待他们,也在诚恳的帮助他们。 在课堂提问中 , 特别关注这两个学生 ,让他们多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一次 , 王? 给出了我没有料到的一种新颖解法 ,虽然有些纰漏和不成熟,但我当即表扬了他的这种创新精神 ,并以他的名字冠以“王×解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经常用到“王×解法”,该生大受鼓舞,乐得眉开眼笑。 由此班内也掀起了争创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解题方法的学习活动。和他们两人关系密切后,他们经常来找我讨论问题,还给我出“脑筋急转弯”,“趣味数学题”考我 , 我也不客气的给他们出一些“趣味题”, 和他们“打赌”。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他们之间争的面红耳赤不说,和许多同学也争的不可开交,经常请我做裁判调停。这样,一学期下来 , 全班数学学习的局面大变样 , 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高涨 , 原来不爱数学的学生 , 也有了极大的兴趣,期末数学成绩大大提高。

通过此案例,我有以下体会:

1、数学学业不良学生,除了学习能力差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外,最主要的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这种状况的产生,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在学习上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另一方面是教学上的原因,如学校过分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期望值过高,迫使任课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给学生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所致;或因教师教学不得法,没有在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上下功夫,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到枯燥无味,把学习数学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2、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来说 , 在成长过程中 , 在认识事物过程中 , 总会有种种情感的表现 , 如兴奋、冲动、懊丧、抑郁、低沉、消极?等,由于年少而往往消极部分多些。这些消极因素会严重地影响着大脑潜能的开发。当学有困难的学生感到老师平等对待他们,给他们真正的情感关爱时, 内心会涌出股股勇于进取的劲头。

3、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播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学业不良学生内心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 , 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因此 , 教师要偏爱他们,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 , 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 , 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 , 一次表扬机会的给与 , 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 , 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

4、实施成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自信。学生数学学业不良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正如前面所说 ,由于屡遭失败 ,心灵受到严重“创伤”,气失去了自信心。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不断成功 , 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 , 逐步转变失望和失败心态 , 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实施成功教育 , 创设成功教育情景 , 给他们创造成功机会 ,让他们在教师的“成功圈套”中感到经过努力,可以取得成功,以达到转化他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