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我与绘画作文合集

我与绘画作文

发表时间:2024-09-02

我与绘画作文合集。

我们怎么样才能写出一篇优质作文呢?作品是集中表达出作者情感和思维个性的文化舞台,写作文能够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观念。一篇好作文一定是经过仔细推敲的,大学生范文网认真比较后决定推荐这篇内容充实的“我与绘画作文”,如果有需要可以翻看本文希望你喜欢!

我与绘画作文 篇1

教学目的:通过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学习以线造型的作画方法 ,加强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培养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2、 用线条正确地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总结上一节课--用线生动地描绘物象,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1、 分析物体的结构,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3) 如何将复杂的物体用几何形体加以概括。

2、 讲解和演示用线条表现物体结构的方法。

1、作业要求:

(1) 临摹课本第二页学生的作品。

(2) 学习作品中用线表现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3、 辅导要点:

(1) 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所临摹作品。

(2) 要求学生按方法步骤临摹。

(3) 引导学生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临摹掌握了一些表现方法,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了准备。 第二节

上一节课通过临摹,学习了用线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这一节课进行实物写生。

演示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1、 用辅助线定出物体的大体轮廓,找出对应的中轴线。

2、 勾出物体结构的轮廓线,比较各部份比例关系。

3、 从形体结构出发,进一步画出具体形象结构特征。

4、 用肯定的线条深入描绘。

我与绘画作文 篇2

我从小喜欢涂涂画画,特别是在大伯画水墨画的时候,喜欢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大伯的一笔一画都画得非常认真,看着这些五彩缤纷的颜色,不由有了要亲自将它涂抹在宣纸上的念头。

有次,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就想着在家里画画。妈妈一出门,我就找出大伯画画用的纸笔,将各种颜料挤在调色盘里,拿起毛笔就在宣纸上画了起来。妈妈回来后,看见我还在那里认真地画画,就走上前看,我连忙举起自己的画给妈妈看,嘴里还得意地说:“妈妈,你看我画的画,好看吗?”妈妈看着我,哭笑不得地说:“你这个小捣蛋,都把自己也变成一幅画了!”我低下头一看,原来我的身上沾满了各种各样的颜色,甚至连手上和脸上都染上了不少颜色。

见我真的喜欢画画,妈妈就给我报了一个画水墨画的兴趣班。我非常高兴,上课跟着老师认真地学,有时将好的作品拿回家,总会得到大人们的夸奖。但也有时总会有一个地方画不好,我反复地去画,去练,可还是画不好,我曾想过要放弃,可妈妈一直鼓励我,让我又重新有了信心和毅力……

现在,我画的水墨画虽然算不上非常漂亮,可也在学校艺术节的现场绘画上获得过二、三等奖呢。

我与绘画作文 篇3

很小的时候,我看着一幅幅美丽的画,不由得发出由衷的赞叹。于是,我开始喜欢绘画了。

当我拿起铅笔时,心里不由得涌上一股激动,别人画十分钟完成的,我要花半个小时。这时候,我那些骄傲的朋友总是会说:“你怎么那么慢啊!不会画就别画了!省得浪费时间,还画的那么丑!”他们的话激励起了我的努力,我画的更加投入,他们等的不耐烦的时候,我站起来,说:“我好了!”她们飞快地跑过来看,结果并不如他们所料。我笑着问:“怎么样,是不是很丑啊?”

他们红着脸灰溜溜的离开了,哪里会丑啊?线条是多么的细致,比起他们没有擦干净的铅笔痕迹,我这个明显更加好看。

我笑了,对他们说:“你们在比速度,还是在比质量呢?”每当这时,我的妹妹总会站出来,说:“就是啊!你们看我姐姐画的多好看,你们还说呢!”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那些所谓的朋友只能羞愧的对我说:“对不起。”我点了点头,原谅了他们,毕竟,这些朋友也可以给我带来快乐。

妹妹总是告诉我:“你太会原谅别人了,你的心地太善良了,其实狠一点儿会更好的!”而我,总是笑而不语。慢慢的,我的身边出现了一群超爱绘画的人,那就是我的同学们,我们下课的时候,经常拿着自己的画,相互攀比,相互评论,欢笑声弥漫着教室,别班的同学都羡慕的看着我们,或许在想:什么时候她们班也可以这样呢?

我爱绘画,多亏了我的朋友们,我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与绘画作文 篇4

中国古代绘画种类很多,工笔画强调的是细腻逼真,而写意画则与之大不相同,它强调的是意境与神似。

中国绘画艺术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历史悠久,从未间断。

有远古时期粗犷质朴的岩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生动传神的肖像画、宋朝时期通俗写实的风俗画、明清时期清新含蓄的的山水画。

尽管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着独特的笔墨风采、神似的绘画意境、触动人心的绘画效果,但在快节奏的今天,已被人们渐渐遗忘,丢失在角落里。

作为中华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它。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

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

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寥寥几语,却仿佛看见墨笔轻滑宣纸留下的恬静淡雅,让人顿生清新脱俗之感。

那活泼的墨迹,那神似的意境,那看似不经意的寥寥几笔,无不让我被它深深吸引――中国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艺术的神似、朦胧之美让我折服,纵笔挥洒、墨点飞扬的气势令我惊叹,淡雅、宁静的氛围让我为之倾倒。

我不得不说一句:“中国绘画艺术,美的清新,美的传神,美的震撼人心!”

中国古代绘画种类很多,工笔画强调的是细腻逼真,更加注重对事物外在形象的精致刻画,关注细节,使画中之人、之物仿佛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而写意画则与之大不相同,它强调的是意境与神似,以神传情,以意达意,以人的主观感情的自然抒发与展现为主要目的,而对事物的外在束缚则显得随意,点到为宜。

其内涵更注重文以载道,尽情挥洒出墨的焦、重、浓、淡、清。

中国绘画艺术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历史悠久,从未间断。

它的连续性、继承性、创新性是其得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原因。

以下我将浅谈几个重要时期的绘画特点。

宋耀良说,岩画是艺术化、物化了的人类早年的童话遗存。

它们独处深山幽谷或者山崖洞穴,至今仍倾诉着远古初民的心曲钟情。

(1)的确,当我们沿着历史的长河向更久远的年代追溯,耳边还回响着先人们狩猎时的热烈欢呼、劳作时朴质自然的轻吟浅唱,然而先人已逝,只留下了承载他们生命律动的精神食粮――岩画。

充满秩序感、动态感和装饰性的线条排列粗犷却不失精致,简洁却不失细腻,单一却不失内涵;充满生活气息的图案粗糙却不失真实,简单却不失美感,呆板却不失生命。

岩画不仅反映了他们的生活,也反映了他们的心声、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灵魂。

按内容来分,岩画可分为类人面像、狩猎岩画、生殖岩画三类。

荒唐的想象,大胆的创造,它是神灵的形象化,也是先民们思想信仰的具休表现。

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欢乐和哀伤,往往把人们带到了对于那久已逝去的财代的冥想之中。

(2)类人面像通过对动物和人的描绘,蕴含了对祖先的崇拜,也反映了古代先民“嫠面”习俗。

尽管岁月已在承载古人精神世界的岩石上留下了印记,但其背后的文化却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狩猎岩画通过对狩猎场景的刻画,反映了先人的智慧与勇敢,对动物的占有欲和征服欲。

它既是动物的艺术,又是狩猎者的艺术,虽然人类刚刚诞生,但人们已有了对生存与竞争的初步意识以及对自身能力的很好应用。

然而并非所有的岩画都反映先人的强大,例如,有的岩画上一只野鹿身中数箭,但屹立不倒,这就充分反映了人们对有些动物的敬畏,而不是对自身箭术的夸耀。

这类岩画主要体现先人对自身的探索。

“我从哪儿来”一直是他们想要解出的谜题。

在中国岩画丰富的意识内容中,人以及牲畜的生殖繁衍成为一种主要的母题。

围绕这个母题,岩画中出现了一些带有象征意味的稚拙的文化符号。

由这些文化符号作为一种初步的艺术形式或文化形式,来对上古人类生殖的内容意蕴作喻意性的传达。

(3)通过对动物及人的怀孕情况的绘画,反映了先人的好奇,更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对种族传承的神圣感和使命感。

与古代传统绘画艺术中“神似”特点最不和的就是宋朝的风俗画,其中尤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闻名。

基于宋朝商品经济的崛起,市民阶层的扩大的现实,全图大致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

先是汴京郊外的景象。

农民在田里耕作,有钱人扫墓归来。

路上,驮队、挑夫、骑马坐轿的人物正匆匆进城。

接下去是最精彩的部分――汴河。

汴河上的拱桥如一道彩虹,桥上行人如潮,熙熙攘攘,磨肩擦踵,桥下舟楫相竞相争。

许多细小情节刻划得极有情趣。

如桥头一匹惊马造成险情,毛驴被惊吓,好奇的人在围观。

接着又描绘汴京的街市。

城中官府衙门、民居宅院、作坊店铺、茶肆酒楼,屋宇错落,林林总总,街上车水马龙,九流三教,应有尽有,百业兴隆,热闹非凡。

画面又展开一幅从容的景象,有张有驰,形成有趣的对比和节奏感。

画家通过对汴京城内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和发达。

风俗画形式写实却不失雅致,热闹却不失秩序,繁多却不失井然。

雕栏、石桥、游船、瓦肆、酒旗……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一一走入画中,印证了“艺术源于生活”的说法,而这些通俗的事物通过画者的'一勾一描、一点一染,显得极富艺术感。

在笔墨的勾勒中参差有序、详略得当,又印证了“艺术高于生活”的说法。

其真而雅,俗而新,体现了高超的绘画水平。

与宋朝时期通俗写实的风俗画不同,明清时期的山水画追求的是心灵,是意境,是抽象。

它注重笔墨的使用,包括点染用笔的快慢、轻重,正锋与侧锋,用墨的浓淡、干湿等,往往一笔之差,就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画面与感觉。

它蕴含了禅宗思想,画面追求大隐而空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是对黑暗现实的无声控诉。

山水画可谓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错觉意识,一直是其主线。

山水画独特的格调、气韵、色彩体现了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在众多山水画名作中,我偏爱郑燮的《墨竹图》。

因为竹美,其情更美。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画面上竹节明晰可见,竹叶葱茏茂密,竹韵清新淡雅,竹意悠长高远。

画者因竹声而疑是民声,竹虽茂但人却穷苦。

这不仅仅是一幅墨竹图,而且是一幅忧国忧民的心灵图。

尽管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着独特的笔墨风采、神似的绘画意境、触动人心的绘画效果,但在快节奏的今天,已被人们渐渐遗忘,丢失在角落里。

作为中华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拯救、保护它。

我认为可从以下三点着手:

1.政府必须予以重视,为全民做好榜样作用。

2.创新必不可缺,这是其永葆生命力的关键。

3.保护老艺术家与从娃娃抓起并举,从而保证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夏雨菡,《宋耀良,用理性守护中国史前岩画》,中国教育报2月

[3]王政,《稚拙的符号:中国生殖岩画美学探索》,《南方文物》02期

我与绘画作文 篇5

她,文文静静,不怎么太爱说话,不是那么出众。但你翻开她的六个一本,就能发现轻快、温暖的彩铅画跃然纸上,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她,就是我身边的绘画小能人-----胡欣然。

胡欣然学素描已经3年了,现在又练起了水彩画。她平时没事时就会找些物体来做训练,经常画了又改,改了又画,才有一张自己满意的作品。就连看书时,她望着书上的插图,自己也会画上几笔。自己想像的颜色,自己想像的动作,一会儿,一只小猫或其它小动物就会在她笔下诞生了,让人看了以为就要从纸上蹦出来呢!

胡欣然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都很丰富。有几次我们出黑板报时,她想出了几种美观简约的边框,再配上她那大胆又和谐的色彩,真是太完美了!她还独具匠心地加上了一些小雪花似的装饰,使办报的内容更突出,这也成为板报上的一个小亮点。那次我班的板报还获得了优胜奖!

再看看她的美术本,每一个小细节她都画得很细致,一丝不苟。还有,不管是笨笨的大座钟,奇形怪状的海怪兽,还是清新的风景,都画得新颖,活泼,夸张。是那样地认真,怪不得她每课都得优、优+呢!

胡欣然不愧是绘画小能人。在此,我向你学习,向你致敬,向你鞠躬!

我与绘画作文 篇6

绘画陪伴了我很多年,不论是家里挂的画,还是书上得将的画,甚至是一些青少年绘画展上的作品,我都可以自豪地对你说:看!那是我的画。

听爸爸说:从我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喜欢笨拙地拿起画笔,乱涂出一些抽象画,直到上幼儿园了,妈妈见我对画画如此着迷,便给我报了一个绘画班,正式开始学起了画画。

从我幼儿园到现在,我学画画已经快八年了,但在这学画画的一路上,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平淡无奇的。

我拥有非常优秀的绘画天赋,一进绘画班,我的画作就高人一等,连老师都经常称赞我的画,说真的不错,在儿时,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但妈妈却从未称赞过我的画(即使她曾经也学过画画),但我在她口中,听到对我作品最好的一个词是:还行。还莫名其妙地给我定下了好几条规定:每天必须花一幅画以上,不然不让我出去玩,儿时的我只是毫无反抗的答应了下来,但看着小伙伴们在外面玩得那么愉快,自己却闷在家里,我的心里便满不是滋味。

上小学了,素描走进了我的画作,使我的画变得更加成熟,一根根的直线,代替了杂乱无章的曲线,变得更加硬朗。每当我拿着我的画到同学们哪显摆的时候,同学们总是会发出哇的惊慕声,我的心里憋提有多高兴了。不一会,头就仰得跟天一样平了,这短暂的自我满足感很快冲昏了我的头脑,甚至有了不想继续学的念头,妈妈得知了这个消息,毫不留情地在我脸上猛扇了一个巴掌,我委屈地哭了,一哭就是好长时间,从那时起,我就在也没有不想学的念头,因为妈妈的那一巴掌,虽然只有一秒钟,但在以后的日子里,却让我明白了了许多。学习是学不完的,画画也是如此,真正的弱者只不过是只懂得了半杯子水,却在那不停地摇出响声,称自己是多么厉害。

从那时起,我便再也不得意了,脚踏实地,直到最后,我拿出一张令我最满意的画时,我终于从她口中从那硬邦邦的的还行换成了真不错。

画如其人,以静衬美。

我与绘画作文 篇7

我最喜欢的一项特长是绘画。在原来,我并不是这么认为,我觉得任何一项特长班对我来说都没有兴趣。

起初,在绘画班上,刚学的几节课都是画横线、竖线、排调子,自以为是的我觉得这些内容太简单了,壮着胆子,鼓着勇气跟老师神气地说:“这些内容太简单了”!老师只是微微地一笑,说:“那你能保证把每条线都画到最好吗”?老师的一句话使我愣住了,只好继续画下去。后来,在我不厌其烦的练习和老师耐心地指导下,我画线的熟练程度以及排调子的技巧都提高的很快。

开始画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时,真为自己刚开始画的.线条努力下功夫而庆幸。因为几何形体都是由线条组成,如果线条画不好,岂不是给以后绘画中带来不便。刚开始画时,画得是一个独立的正方体。起初倒觉得挺简单的,但是随着难度的加大,总觉得自己画得力不从心,心里开始有些懊恼。画了一遍又一遍,感觉离老师的要求还是相差很多。“难道一个正方体就能难倒我吗”?我开始认真反思自己,决定重新起画稿。在绘画的过程中,我按照老师的指点认真画好每一笔。大约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经过不断的修改,不断的涂描,可以说是画出了第一幅比较成型的几何形体吧。

在以后的绘画中,困难接二连三地向我挑战,我凭着自己的坚强和经验,一次次地克服和战胜了困难。

现在,我的绘画虽然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但我没有因此而骄傲,因为还有更惊险的困难等着我去挑战。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学本领如果胆小,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没有信心,怕苦怕累,那就永远也学不到真本领。

我与绘画作文 篇8

摘要:从电影与绘画最初的记录职能、呈现方式、表现元素、节奏感、思想内涵的深浅等方面比较他们的艺术性的共同点和区别,阐明电影与绘画各自的个性特征、优势与弱势及发展空间。

从而构筑电影与绘画相联系的研究桥梁。

拓宽电影与绘画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绘画;电影;艺术绘画是六大艺术之一,是美术中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较早出现于人类生活中的艺术种类之一,他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而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诞生不过百年,是最年轻的一门综合艺术样式,所以可以称它为第七大艺术,电影并非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当作一门艺术来看待的,电影在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能够满足人们把已逝的动态形象这一事件记录下来的好奇心的玩意儿来对待的,就像绘画是从实用走向审美并逐步独立出来的,绘画最初也是作为纪录的,像中国文字的最初形态就是一种原始绘画,它的形成基础就是“依类象形”“因物构思”,是对现实事物的纪录。

在摄影出现以前,画像是记录人物的外貌及形体特征的唯一手段。

历史上记录事件的绘画也很多,像《步辇图》《韩熙载夜宴图》等。

然而在它的生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艺术家探索的日益深入,绘画艺术才越来越呈现出它的艺术性。

电影最初的放映地点是法国巴黎的下等酒吧或者类似于游园会内的露天茶社一类的场所。

使得最初的“影片”只是一种传媒特征微弱并且仅限于满足人们的某种心理刺激的消遣品,就如我们在最初的一批影片《火车进站》《水浇园丁》《游园纪录》中所看到的那样。

我们完全可以断定,这些电影短片除了具有某种历史的意义之外,几乎可以说与“电影艺术”无缘。

绘画属于静态艺术,存在于二度空间的绘画艺术形象,它是静止的、可视的平面形象,这就是绘画难以像电影那样表现动作的持续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而只能截取这个过程中的一瞬间,即某一片段的形象或场景,在表现时间和运动方面有很大局限性。

为了克服这一瞬间形象在表现力上的局限性,绘画,特别是情节性、叙事性绘画必须尽可能地调动、引发欣赏者的联想与想象,收到以静态的瞬间形象概括地表现题材内容和一定动态过程的艺术效果。

这就要求创作者善于选取和捕捉最富有启发性的瞬间形象,予以概括,提炼和升华,创造出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并富于联想的形象。

在各艺术门类产生和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心理需求是原动力。

如几百年来人们追求再现运动,于是有了连环画、有了走马灯、有了活动照相、最后有了电影。

电影可以真实地再现运动的整个过程,于是他在描绘情节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一条件使得电影成为一门具有独特性的艺术。

然而,电影也恰恰是从其诞生之日起就顽强地表现出了作为一种崭新的、迥然相异与其他表现人类生活与生命历程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特殊性在于它自身的矛盾性,即它在能够相当逼真地呈现人的现实知觉的同时,还能相当逼真地呈现人的幻想。

他终于发展成为一种真实地呈现幻想或幻想式地表达真实的叙事途径。

这种幻想式的表达真实的途径与绘画概括地反映现实生活、抽象出现实生活的精神力量的特征是一致的。

绘画中的有关现实的概括也是画家的幻想,绘画也可以真实地描绘幻想,像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他模仿相机的成像效果,拉近了作品与现实的距离,但画面中流动的时钟或人头马身的形象全是作者的幻想。

电影与绘画一样是形象的、可视的,同样受到画幅的限制,但不同的是绘画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概括与抽象,他的视觉形象是画家个性化的,从而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感知和审美理想。

绘画虽然擅长再现,在摄影出现以前绘画也充当了很久再现的职能,但最写实的绘画也区别于摄影,它是通过画家主观意识的创造,融合创作主体的主观精神和审美趣味,远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单纯摄取和摹写。

随着摄影的出现,在对待主体(画家)和客体(描写对象)的关系上愈来愈强调画家主体的作用,体现在再现、具象、写实的表现手法越来越注重画家的主观处理,也体现在表现、抽象、写意的兴起。

绘画是运用形、光、色以及点、线、面、构图等因素来实现人的内在心灵的审美物化的,电影则是通过摄影机的'镜头组接、场面调度、后期剪辑制作等电影本体元素的运用,以照相“猎奇”式地反映现实的基础上提炼与再现现实,借以概括地反映人的精神生活的复杂情况,传达情感的力量。

电影元素与绘画元素相比,电影元素更具表现力和生动性。

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指出:“特写镜头可以使我们看到事物的一切细枝末节;变化多端的摄影方位是电影特有的最强有力的性格化手段;剪辑不仅创造出节奏,而且产生出丰富的意义。

”绘画静止的画面不及电影纪录的逼真纪实性来的生动以及独特的心理显现功能的强大。

一方面镜头的计时功能可以在单镜头表意方面极尽其能事,另一方面电影镜头又可以借用绘画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表现元素、表意功能来加强自身的表意系统,还可以通过画面与画面的组接,产生蒙太奇叙事效果,把观众的情绪和理智也带入作品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节奏是艺术精神的生命线。

电影在这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绘画中的节奏是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松、紧、虚、实,块面的大、小、方、圆,色阶的高低、冷暖,明度的强弱对比,还有画面中各元素排列的疏密等来表现的。

归结起来绘画中的节奏表现的手段是极其丰富的,但由于绘画是静止的平面的作品,所以他的节奏是处在二维空间的节奏,是横向的,而电影可以表现事物发生的过程,所以它可以像音乐一样表现纵向(时间)的节奏感。

在各个画面上电影可以利用绘画元素使画面具有节奏感,更重要的通过剪接使画面与画面之间具有节奏感,可以利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或改变二十四分之一画个数度的电影视觉还原法则,采取“挖格”“增格”“错格”的办法,来实现镜头之间或镜头内部的某种节奏对比,以造成某种非同一般的精神含义。

而且还可以结合音乐加强其节奏感。

当然电影的这种优越性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电影的综合性。

绘画在表现情感和精神力量上有着最大程度的自由,这是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而与电影艺术又相互印证,如以下两点:

第一,绘画不像电影受到技术条件、人才条件、空间、时间、受众者和资金等的限制,绘画只需纸、笔和颜料就可以画出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画,正是由于它的这种自由而且绘画用具简单便宜,使得从事它的人员可以非常广,既可以是中国古代的士大夫、皇孙贵族也可以是道士僧人,电影作为一种产业生产,导演只是受聘于电影公司,电影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的整个过程都耗资巨大,电影比起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对技术的依赖都更大,而电影技术日新月异基本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放映电影需要专门的建筑场所和设备,使得对那些希望进入电影的资本来说,构成了壁垒。

所以电影的制作受几家大电影公司的垄断。

并不像绘画那样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接触。

第二,正是由于绘画不需要高额成本,所以不求利润回报,就像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家,这些画家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多为士大夫、画院博士、皇孙贵族甚至皇帝也有道人、高僧、居士、诗人,性情多“清高”画画是他们精神上自我调节的手段,是为怡情阅性,以自娱为主,注重主观性情的抒发,不随世俗,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艺术上提倡“高雅”“平淡天真”“天真幽淡”,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等。

后来这些画被争相购买,也是在他们的画被肯定的基础上。

如果画画是一心只为名利金钱是不能画出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的,没有一颗置身于世俗之外的心,为功利心所致就会造成迎合俗人眼光,像行画,或模仿名人,或者跳不出传统的套路,还有的求成心切,欲速则不达,反而一事无成还搞得身心疲惫。

电影因为其自身的产业性质,使得电影显现出以营利为目的的本质。

观众人数的多少是盈利的根本,所以要考虑到最广大人群的需求,克拉考尔认为,一个国家的电影比其他已是艺术手段能够更为自解的“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心理”。

其次,由于影片是为大众制作的,因此通俗电影的“母体”应该被看成是正中下怀的“大众的欲望”。

所以绝大多数的导演像功利的画家一样是为迎合观众的口味,才有爱情片、英雄片、恐怖片、战争片等类型片的大量生产,大量思想浅薄、内容粗俗的电影在人群中广为流传。

毕竟人类按思想层次排列的人群总是以金字塔结构排列的,思想境界越高的人总是排在金字塔的越高处,人数也越少,反之越多,所以才有人用“高处不胜寒”来比喻越有成就、越有才华、越有思想的人。

所以在以营利为目的的电影产业里,绝大多数是为迎合大众口味的商业片,真正的艺术片所占的比重极小。

但我们不难发现,真正的电影艺术作品总是从夹缝中出笼的,而且确实存在着艺术作品被纳入发行的渠道中获得惊人的商业成功的事实。

我们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呢?在我看来电影既是艺术的也是商业的,所以电影属于一种文化产业,而且是一种涵盖极为广阔的传播方式,它为广大受众服务,但总有一些电影艺术家对电影的表现手法进行研究和探索,这种成果慢慢地被大众所接受并进入到极少艺术气息的电影产业机制之中,变成电影工业或者电影娱乐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借此进一步扩大类型化的电影在生产或者扩大电影的社会影响。

在电影思想方面,也中有电影艺术家为表达深刻内涵或强大精神力量的影片,且总有思想内涵层次高的人懂得欣赏、领悟。

并引导和影响大众的审美欣赏品位的提高。

像每一年的电影艺术节就是对广大观众的一种引导。

这样电影在可控制的情况下,随着电影艺术家不断地探索,受众者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影艺术将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

绘画作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的一门艺术,已度过了它的巅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资生活条件的进步,电影、电子乐等艺术的新样式的出现对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绘画由于它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奠定了它作为高级精神养料的地位,随着人类精神文化的进一步提高,绘画也会日益发展扩大。

比较电影和绘画谁的地位更高或更有发展前途,并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只是通过对电影与绘画的比较,说明它们在艺术原理及反映人类生活上的共通性,但由于艺术符号的材料和存在方式的先天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上质的差异,从而使其他们都拥有最适合于自己的表现对象、表现方式和审美效果。

使得不管是电影还是绘画或其他艺术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永远的领地,在这块领地中它们拥有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表现力。

这样它们才能在一个和谐的状态下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74583.

[2] 王志敏.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34267.作者简介:赵颀(1981―),男,福建南平人,工艺美术师,主要研究方向:工艺美术设计。

我与绘画作文 篇9

现在,我把灰尘吹散,抚摸着那尘封的记忆。它又重现在我眼前,似乎那些年又重现在我心底。也是那些年,我进路了无声的世界。

那年我7岁,老妈把我领进画画的世界。我第一次见到蒋老师,老师很年轻,老师又高又瘦,真担心一阵风吹来,老师就飞了。

于是,我便跟着老师开始了树等。后来老师教我画热气球,说实话那时我还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东西。之后,我开始疯狂的画画,以至于纸都不够用。老师说:“画家画的画是完美的。”我似懂非懂。

听了老师的话后,我练了好久,也练不出完美的画,老师也没说什么。后来我累了,才停下来。老师又说:“要坚持。”我又开始练,但不像以前一样了。

那几天,我心情很不好。于是老师带我到彭州看牡丹。

我见到了牡丹,它是那么美。我看见了老师,我心情也好多了我尤其钟爱“彭州千堆雪”。从远处看它像一堆雪堆在枝头,从近处闻它有一股优雅的气味。我的灵感立即爆发了,当即我就画了一幅牡丹图,只可惜我画技太差。几天我都在想它。

经过老师的磨练,我可以画人了,但不好看。不知道为什么老师开始说一些怪怪的话“我很快就要去很远的地方了。”我不知道死的含义,也就不知道老师将在2年后离我而去。

老师走了,正如老师轻轻的来了。老师一定是去天堂了。

就在4年前,老师走进我的世界,老师是我的震动。又是2年前,老师永远离开了我,我只能说;“永别了,蒋老师。”

我与绘画作文 篇10

本想,在天空中洒下一片银灰,却不料,被极光遮掩。本想,在高山上抹下一片葱绿,却不料,被鱼儿覆盖。本想,在平原上点出一片亮白,却不料,被河马推开……鹿角开出樱花的鹿,正不停的赶来,在白巷中留下一道靓丽的色彩。

可挥毫大作如徐悲鸿《奔马图》,可披刷后勾勒如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可疯狂厚涂如梵高《星夜》……这些生动形象的作品情感刺激,灵魂深处的震撼,都是情调,浓重的情调。

情调可以是幽静的。例如安格尔的《泉》,头顶上的绿叶,脚下明净如鉴的泉水,含苞未放的雏菊,幽静的山都增强了这副画的意境。这是一个宁谧抒情般的境界,真切而又超越真实,单纯而又变化丰富,柔美而又娇媚的意味,是独有的。

情调可以是愁苦的,如梵高的《鸢尾花》,黄色的,忧郁的蓝色鸢尾花出现在眼前,野菊衬着鸢尾花,鸢尾花应着野菊,中间那一朵白色的鸢尾花,孤独地站着,更是透露出一股忧愁,伤感的气息,他一直徬徨着,徬徨着……

情调可以是轻快的,庚斯博罗《装蓝装的小孩》便是这样,活泼,跳跃的蓝色绸缎,奇怪,新鲜的衣纹,高光,将袜子套在裤子外的特殊,新颖,正身蓝与背后的红、黄、绿,如做对比,令人眼前一亮,又很和谐。

绘画的情调是多种多样的,我喜欢拿着蜡笔疯狂地涂着漩涡,试图找出梵高一般的感觉,我喜欢拿出铅笔画画方块,想跟达芬奇一样练习基本功,喜欢电脑PS,创作出动漫,白纸上运出的色彩,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

眼前似乎还浮现着毕加索的《梦》,这种绘画的情调,似乎不是我能达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