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家乡风味作文

家乡风味作文

发表时间:2024-09-10

家乡风味作文。

作文是锻炼思维和观察力的有效手段,作文写作的重点在于切实地将脑海中的思想表达出来。你知道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吗?最近读了一篇介绍“家乡风味作文”的网络文章现在与大家分享,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一起享受文字和语言的魅力!

家乡风味作文 篇1

我总是忘不了故乡那几口吃的。

春之味。春天里适合吃的,便是野菜了吧。我尤其喜欢的是折耳……唔,不对,是,四川话里哪有什么翘舌音的讲究啊。野生的“则耳根”一般在二月便冒了出来,这时,便可到春天里去采“则耳根”了。采好的"则耳根"洗净,切成段,浇上辣椒油、酱油、香油,再撒上葱花,一道好吃的凉:拌“则耳根"便完成了。一吃,那“则耳根”脆生生的,嚼在嘴里就有淡淡的鱼腥味,但继续嚼下去,就会越嚼越香。吃这一口呀,仿佛吃进了整个春天。此时再配上一碗稀饭就妙极了。

夏之味。说起夏季里的美食,凉粉绝对排得上号。犹记得小时候,我每每缠着奶奶做凉粉。她农活重,忙不开,就说:“唉,等收谷子的时候:再做。”到那时,家里会请人来帮忙收谷子,需煮些好的款待人家。于是呀,我盼着这凉粉就到了仲夏。凉粉有煮,煎,凉拌三种吃法。我喜欢煎着吃和凉拌着吃。煎着吃的凉粉外皮金黄,撒上盐,倒上酱油,再来点葱花吃着那叫一个外焦里。嫩、鲜香爽口。凉拌着吃的凉粉顺滑无比,“咻”地-声便嗦进了嘴里,入口无需多嚼就进了肚里。闷热的夏日午后,一碗酸辣冰爽的凉粉和一-碗清热下火的绿豆稀饭绝对是绝配。

秋之味。秋天里的食物,我最惦记的是豆花。每当九十月份的时候,我就想着豆花了。这是自家种的豆子,自家打的豆浆,自家点的豆花。一年只吃得一回。豆花最重要的便是油碟了。这油碟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油。先用大葱、小葱、洋葱、大蒜、生姜、花椒、八角、香叶、桂皮等香辛料炼出油,等热油稍微冷却,再泼入准备好的辣椒面里。这油放一晚上,就有了红里透亮的红油。油碟的灵魂是蒜泥。蒜经过杵捣烂,蒜香和蒜汁都出来了,加入油碟里,又增加了几分香与辛辣。豆花蘸了油碟,那白嫩嫩的豆花立马被红油包裹,油光透亮,引得人食指大动。放入嘴里,红油的香气与豆花的清香配合得恰到好处。实在是妙啊!

冬之味。冬天里的美食数不胜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春节里的酒席实在是。不过我觉得冬天里做好吃的当属烤红薯。冬天着实冷,这一冷啊就想烤火,这烤火啊就顺带烤出了几个红薯。别看着烤红薯其貌不扬的,它的味道可是好得很嘞。掰开它的外皮,一股甜香扑面而来,炭的炙烤使得这甜香中又带了一股焦香。软软的口感中又微微带了一点糯,令人咬了一口,又迫不及待地咬第二口。冬日里边烤火,边吃烤红薯,妙哉妙哉!

种种家乡风味,实在难忘。它不强烈,不成天在我面前晃悠,它藏在一个透明瓶子里,我只是偶尔把它拿出来晒晒太阳。

家乡风味作文 篇2

在如此多的海鲜中,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风鳗了。

特别是我外婆做的风鳗,在我看来是最正宗的舟山风鳗了,是一道难以让我忘怀的家乡菜。

每当到了寒假那段时间,外公总会起一个大早,去水产码头买最新鲜的鱼,当然这其中也包括鳗鱼,由于鱼很新鲜,所以要尽快处理,这时的外公外婆便会花费一个早上,处理鱼。当把所有鱼处理好,放入冷藏柜后,就到了重头戏剖鳗鱼,外婆不愧是这方面的老手,只见她将鳗鱼放在砧板上,右手拿刀,刀口直指鳗鱼腹部,左手按住鳗身,沿腹腔一直剖下来,并直接清除鳗鱼的鱼鳃及内脏,再擦干净鳗鱼的血污,几条鱼下来,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十分流畅。

等全部鳗鱼处理干净后,外婆就在一个大水盆里,按一定比例配制好盐水,将鳗鱼放在里面浸泡5-6个小时后,再将鳗鱼取出,沥干,用小竹条将鳗鱼剖开处撑开,再用钩子穿过鳗鱼的嘴,把鳗鱼吊挂在厨房的窗户外边。这时,天气渐渐冷下来,西北风呼呼直吹,此时机最佳,鳗鱼随风舞动,这时,我看见对面人家也有几户挂起了鳗鱼,这应该就是舟山不同于其它地方别样的风景吧!

等挂了三、四天,待鳗鱼水分收干,表皮有些起皱时便可拿下来,风鳗不用过多花里胡哨的做法,就是清蒸。把风鳗切段放盘中,加点料酒,葱结、姜片,在蒸笼中蒸上15分钟左右,蒸熟后取出,香气扑鼻,撕开它那银灰色的皮,一碟雪白、晶莹、鲜嫩的鳗肉便展现在眼前,口感甜津,肉质柔软鲜嫩,让人难忘。

从前,没有冰箱,渔民保存海鲜是很难的,老祖宗不得不用晒鳗来保存,保证鳗鱼质量,可没想到风鳗如今成了过年期间每家每户的一道必备菜,可见风鳗更是咱舟山渔民智慧的结晶。

舟山风鳗,是海的味道,也是家乡的味道。在繁忙生活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可割舍,这就是家乡的风味风鳗。

家乡风味作文 篇3

要想吃到正宗的何田清水鱼,非到桥头樟树下的那家小饭馆不可。

鱼馆前傍芹江,后挨竹林。修长挺拔的毛竹,三两错倚,靠成一簇,秀丽、青翠、婀娜,竹叶细长,错落有致。阳光透着竹叶间的缝隙灵巧地穿越,竹叶的摇动将其切成不规则的图形,倒映在地面上,宛若一幅天成的墨竹画。顺着竹林向下走,有一小池塘,清冽见底,塘中的鱼,自得其乐,好是逍遥。

这是一家普通的饭馆,上、下两层,几张座椅,整齐地摆放着,小店并无殊处。只因店家烧得一手好鱼,惹来八方食客。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却都慕名而来,食客更是源源不断,络绎不绝。小店的名声也就渐渐打响了。也有人专程向店主讨教清水鱼的烧法,店主却总是笑而不语。

常有好奇者,想到厨房一探究竟,主人也不回避,就见他熟练地捞起一尾草鱼,按在刀板上,操起刀背往鱼头处拍打几下,鱼儿顿时不再动弹。接着,用刀片刮去鱼鳞,从前到后,从右至左,要刮得干干净净,一片儿不剩。剖毕洗净后。将洗净的清水鱼放在刀板上,他操起菜刀,娴熟地在其背部切起花刀,就见菜刀在鱼背横七竖八地一阵挥舞,“噌噌噌”,只一会儿工夫,就给鱼背上了几道花纹横七纵八地割出几道花纹,依旧是从右至左,自上而下,此一过程称为“切花刀”,一是为了美观,二则为了入味儿。对鱼的处理到此为止了,接下来进入最重要的阶段——配料。就见案板上早已整齐地码着一二块姜、三四颗葱、四五粒蒜,并数十颗花椒及醋盐酒等各色调味品。女主人娴熟地操起一块姜,手起刀落,一丝丝姜丝、一瓣瓣蒜瓣儿、一把把葱花在案板上呈现,放在盘中待用,匀称的结构,丰富的色泽,看看就让人垂涎欲滴

该下锅了。首先点火倒水,待水开后放入清水鱼,加入一勺料酒、一勺醋,撒入少许盐后煮上5分钟。另起一锅,倒入少许油,下一把花椒炸香,放入姜丝葱蒜煸炒,加入酱油、少许水、白糖、鸡精烧开,便是汤汁。起锅后,将鱼捞出放在盘中,鱼上码放葱丝、香菜,将烧好的汁浇在鱼上,最后,加以几块番茄点缀,一碗清水鱼便出炉了。这时候,看者无不点头,感叹手艺精湛,也不忘对女主人的心灵手巧大加赞赏一番。也有人买了鱼自个儿回家尝试烧制,总也烧不出这番滋味。

因有了“清水鱼”一道招牌菜,小鱼馆的生意天天火爆。男女老少,都爱来这家鱼馆吃饭。一则为了品尝鲜嫩清香的清水鱼,二来也因为小店价钱实惠,加之店主待人和气,自为小店招徕了不少生意。

无论新老食客,凡来饭馆的,一进大门,不及瞅着菜单,便高呼:“老板,来一碗何田清水鱼!”。

店老板善于依照个人的口味不同,烹制不同口味的清水鱼,有人喜辣,他便多放辣椒加重口味;有人喜麻,他便多放花椒;有人偏爱清淡,他也能将鱼烧得清淡爽口。故凡是光顾饭馆的人,无一不是满意而归。

鱼一上桌,食客们的筷子便迫不及待地开动了。只见一个小伙子,毫不客气地冲着鱼肚子夹了一大块肉,也不待细嚼慢咽一番,一口吞下,一面称赞道:“何田清水鱼,真是百吃不厌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扯下一小块鱼肉,一面细细地咀嚼着,一面喃喃道:“好鲜嫩的鱼肉啊,不错,不错!”一个小男孩,夹了满满一碗鱼肉,一面狼吞虎咽地吃着,一面不时拿起饮料猛喝几口。惹得一旁的妈妈哭笑不得:“哟,慢点吃,小心鱼刺,没人和你抢,还有很多呢!”他全然不顾,端起饮料灌了两口,抹一把鼻涕,继续埋头吃起清水鱼来。许多人直吃得大汗淋漓,依旧不肯停筷,只是一面吐着舌头,一面赞道:“啊,过瘾,太过瘾了!”

同在一个小县城,吃饭时免不了遇见熟人。于是,吃着可口的清水鱼,品着农家自酿的陈年老窖,话匣子便打开了。

这边几对家长聚在一起。“哎,我那个孩子,一门心思上网打游戏,哪有心思学习哟!这不,明年就要中考了,他却不慌不忙,真担心他考不上哦!”说罢,举杯喝一口闷酒。旁边的几个家长同情地附和着,脸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旁边坐着几个孩子,都是稚气未脱的中学生。“怎么办?又考砸了,回家该怎么向父母交待啊?”一位孩子愁苦地说。“管它分数不分数呢,反正我早就习惯了。不过,现在的父母管得也太多了吧,一点自由都没有,分数,有那么重要嘛!”“是啊,是啊!”话音刚落,立刻博得一群附和者。

那边家长无奈地望一眼孩子,叹息一声:“哎,现在的孩子……”

老人们则显得悠闲惬意。“哟,老李,今天下象棋又是你赢了吧,真不愧是常胜将军!”“哼,什么常胜将军,我偏不信,要不,明天咱俩杀两盘,就在后院竹林里?”在惬意的笑声中,老人们似乎又回归了当年的青春。

清水鱼百吃不厌。以至于每隔一段时间,人们便会怀念清水鱼的味道,这时,大家便异口同声地提议到小饭馆吃一回清水鱼,于是,一行人满怀期待地朝着小饭馆走去。

如果你到了开化,可别忘了到桥头的那家小饭馆尝尝。

家乡风味作文 篇4

攀枝花的冬天是极暖和的,冷时也就是那几日吧!可就是那几日,对有旧伤的人来说,也极是不友好的。突然就想起儿时在老家,还是蹒跚学步时,一到冬日,一家人围炉而坐,火盆架子上烤着土豆和饵块,小孩儿们就眼巴巴的望着那盆里的小东西,不一会儿,香味儿就弥漫在了整个房间。薄薄的饵块片像人到中年,说鼓就鼓起来了,还泛着金黄色。大人们聊着些什么,笑得前仰后合,妈妈的笑声更是如铜铃般,清脆响亮。

把饵块拿起来,烫得两只手来回捣腾,像杂技团小丑的某种表演,滑稽又可爱,猝不及防又将它扔进了嘴里,烫得舌头如搅拌机在嘴里又接着来回捣腾。这种快乐吧,就像炭火里的土豆,其貌不扬却回味无穷。后来有了空调,家里再也没有生过炭火,老妈却在很多个冬天说起,幼儿时我跌坐在火盆里的事。

冬天,老家的小巷口有时还会有用火盆烤着的土豆和饵块,想象着卖这食物的阿婆应该戴着头巾,脸上有着深深的慈祥的皱纹。买一个土豆或是饵块,沾着辣酱,眼里盈着泪,狼吞虎咽地吃下,也尝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总之已不是儿时的味道了。难怪,很多人都说家乡的记忆就是一种味道。

家乡风味作文 篇5

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北京的脆皮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还有山西的刀削面从宴会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是举不胜举,我们泰兴也自然有,黄桥烧饼就是其中之一。

黄桥烧饼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1940年在、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新四军日夜坚持着战斗,有时竟几天吃不上一顿饭。当时黄桥镇的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镇内炉火通红,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这首歌谣伴随着新四军的脚步踏遍大江南北。而它的芬芳也随之溢满天下。

星期天早上,我和妈妈来到了仁和楼,品尝黄桥烧饼。我们到了那儿,里面早已是座无虚席,一阵阵的香味扑鼻而来,闻得我口水直流。等了半天,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妈妈告诉我:黄桥烧饼令大家怀念的主要因素便是它口味的繁多。时过几十年后,这烧饼既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的传统特色,又使馅融入了葱油的酥香,肉松的可口,鸡丁的油亮,白糖的甜味,桂花的飘香、豆沙的清新每一种口味都是那么与众不同,令人百尝不厌,就好比是金银玛瑙,珍珠翡翠,个个都那么耀人眼眶,独特而又珍贵。

没多久,服务生便端上一盘刚出炉的黄桥烧饼。只见那黄桥烧饼形似一只倒扣的小脸盆,颜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生。外脆里嫩,表皮上洒满了许多白芝麻。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只觉得满嘴的酥香,此时已感觉不是在吃,而是舌头打着卷儿往嘴里送。这味道,啧啧,可真没的说。我再望望旁边的那些吃客,只见他们有的一口吞掉半块烧饼,还不停地咂巴着嘴;有的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味;还有的先褪下香脆可口的芝麻外皮,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紧接着再乘热狼吞虎咽地一口吞下每一种吃法都令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黄桥烧饼远近闻名,人尽皆知、真不愧为家乡风味一绝啊!朋友,如果你来我家乡做客,一定要好好品品黄桥烧饼。

家乡风味作文 篇6

我生在杭州,长在杭州,可是在假期去过一次妈妈的老家——东阳后,我便认定东阳是我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我喜欢的味道,醇厚、温暖,我把它叫作家乡的味道。

傍晚,当晚霞晕染天空的时候,东阳电台的广播响起,那悠扬的音乐声在整个村庄上空飘荡。家家户户的屋顶腾起缕缕炊烟,在天空中交织、萦绕。这是乡村最富有诗意的时候。嘴里咬根青草,漫步在田埂上,仰望蓝天,感受着十足的乡村田园气息,祖辈们昔日的生活会浮现在脑海中。

这个时候,勤劳的农妇们便会把锄掉晒干的草梗在田里堆成一堆,再在草堆上覆上几锹生土,然后点燃,让草土堆慢慢地烧,待草梗烧尽,生土便成了肥沃的黑土。缥缈的烟气、俯身劳作的农妇的身影衬着映红半边天的夕阳,此时是一幅多么温暖祥和的图画!在烧堆肥的过程中,田野里会弥漫开酽酽的烟火味。我太喜欢这种气味了,抽抽鼻子深深地吸一下,烟火味夹杂着泥土的醇香、草梗的清香,飘过身边,飘进鼻子,渗入心里,让人从里到外都觉得暖洋洋的。我爱这味道!

可惜,难得到家乡去,便也难得闻到这味道,真是心心念念地忘不了。然而,更忘不了的还有那浓浓的人情味。

乡村和城市只是规模有差异,一个村庄其实就相当于城市里的一个社区。可是在城里同一个社区里住了快有十年了,我甚至连邻居的脸都没看到过几次。偶尔在楼道里遇上同单元的人,也只是微笑着擦肩而过,没有只言片语的交流。但在家乡就不同了。尽管我一年最多才去一次,村庄里的人我也都不认识,但走在街上,不时会有老爷爷、老奶奶、大伯、大妈热情地招呼我,笑谈一番。“你看,这是××的外孙女,一年不见长这么高了,越来越漂亮啦!”“刚回来的?你外公外婆也回来了吗?”……一路逛过去,一路聊过去,这家坐坐,那家停停,一路地被问候,被人情包围着,一路的新奇、感动和快乐。

天气晴好的日子,傍晚时分,许多人家都会在门外院中搭张小桌,放几把竹椅、几个方凳,一家人围着吃晚饭。说是吃晚饭,更是聚会交流。左邻右舍你来我往,好菜大家吃,趣事一起聊。还不时有饭后出来闲逛的村民,哪里人多有趣就凑到哪里。主妇们不停地从屋里往外拿凳子,来一个,又来一个,再一起吃点,再一起喝点,总要聊尽兴了才散去。我最喜欢凑这种热闹,这里听听,那里看看,村子里一圈绕下来,肚子里装满了各种美味的零食,脑子里装进了各种活生生的趣闻。那个味道啊,梦里都在不断地回味。

每天清晨,我都兴冲冲地早起,总觉得有一整天的快乐在等着我。打开门,门外已经放了一堆滴滴绿的青菜和几根散发着清香的丝瓜了,外婆也不再去打听是哪位邻居放着的了,谁都不会把这事当回事儿。多少邻居已经来跟外婆说过了:自家种的蔬菜吃不完,好在新鲜、放心。嫂子你别为买点菜还特意跑趟镇上,这算事儿吗?那儿,那块是我的菜地,要吃蔬菜,你自己去摘就行!我和外婆都让这菜的清香给陶醉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味道,你说,我能不时时忆起我的家乡吗?

家乡风味作文 篇7

家乡的味道没有山珍海味,只有一些平淡无奇的民间美食,虽然朴实无华,但却深入人心。

在我的家乡,大名鼎鼎的羊肉泡馍深受人们的喜爱。走进人山人海的羊肉泡馍馆,高大的大厨们身穿白色制服,头戴厨师帽,举着一米长的汤勺,伸入大铁锅中,一舀,一勺,将透着黄亮光泽的羊汤浇入大碗,浇在大碗里一块块有肥有瘦的羊肉上,香气四溢。厨师高喊一声:“28号!两碗羊肉泡馍好了!”拖着长长的调子,像在唱秦腔。

捧起一碗羊肉泡馍,坐在桌前。先掰馍,把馍掰成梅花大小的小块儿,泡在汤里,翠绿的香菜在汤里飘来荡去,真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浇一勺辣子油在肉汤里,再拿来一碟甜蒜,捧起大海碗,大口吃肉,大口喝汤,大口吃馍,擦干头上的汗水。这吃法无不透露出陕西人豪爽热情的性格。

虽然不能天天去吃羊肉泡馍,但在平常依然有许多家乡美食等待着我们去品尝。每个冬日的早晨,迎着一缕缕青烟绘成的小路般的细丝向前走,你会看见一家卖豆腐脑的小铺子,“来一碗豆腐脑,两份时辰包子。”会有人这样叫喊。

捧起盛着一块块软得不能再软的米黄色豆腐块的小瓷碗,往里一瞧,闪着油光的辣子油躺在豆腐脑上,在它身下一颗颗圆头圆脑的白芝麻探出头来,一片片香菜散发着大自然的清香。舀上一勺,一块儿白生生、颤巍巍的豆腐脑,诱人的豆香一个劲儿往鼻子里钻。含在嘴里软绵绵,入口既化。热腾腾吃上一碗,就有了一天中美好的开始,有了好心情,不论是蹦蹦跳跳去上学的孩子,匆匆忙忙赶去上班的年轻人,离开时都透露出灿烂的笑脸。

在冬至,人们为了不冻掉耳朵,会吃什么呢?它就是我最爱的美食饺子。每当我匆匆地奔回家时,一看到墙头烟囱冒出阵阵白烟,我就知道,姥姥正在给我下饺子。

包饺子的工序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复杂也不复杂,需要练得非常熟练。比如说现在我还不能擀出一个漂亮的饺子皮,姥姥已经可以飞快地擀出一个个内厚外薄的饺子皮儿了。姥姥总是先揉出一个白白胖胖的大面团,擦成细长条,手起刀落,大面团儿就变成了两个圆圆扁扁的小面团。然后,姥姥会笑眯眯地叫住在一旁观看的我,让我帮她给小面团上撒玉米面,再拿出擀面杖,一边转圈一边擀,雪白的面团在姥姥手里跳着圆圈舞,跳着跳着,就跳成了一个薄面皮儿,跟变魔术似的。

姥姥拿出一块儿解冻了的猪肉,把它剁成肉末,然后用擀得透亮的面皮儿包住这些粉粉嫩嫩的猪肉,按上六个褶子,将这微红的饺子下进锅里,开水咕噜噜地冒着泡,惬意地唱着歌!咬一口饱满的肉馅儿,浓郁的香气直往嘴里钻。再喝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汤,真是满心欢喜,所谓原汤化原食嘛!正是这一道小小的饺子,让我感受到了姥姥对我深深的爱。

从一把把食材,到一道道家乡的味道,这些美食通过人们的双手,成了经典的菜肴,真值得我们去品味,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