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教师人文读后感(推荐9篇)

教师人文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10-03

教师人文读后感(推荐9篇)。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教师人文读后感(推荐9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教师人文读后感 篇1

我是一名普通的特教教师,当我静下心来读《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时,被里面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了。里面的文章短小精深,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我真的很想一口气读完。读了这本书,我深受感动。文章在“一代好教师”中描述了典型的教师。从他们身上,我们知道了好老师的作风和价值。

“教师任务”使我们更多地思考教育的目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人文读本》里面还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生活中的美、世界观、人生的乐趣等等。

读《教师的任务》时:“教师要严而不苛,文雅而不随随便便教”,我感触颇深。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老师想塑造学生的灵魂,我认为他们应该首先塑造自己的灵魂。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更要教学生,教学比教学更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优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虽然时代的潮流已经抹去了许多故事,但仍有一些东西在那里熠熠生辉。我希望我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实际工作中,我要兢兢业业、勤勉肯干,在岗位上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爱护学生,才能关心他们的成长,教育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成才。

在书中,几乎每一位老师都谈到了教师的爱。我记得于漪老师也说过,“师爱是最难得、最位大的感情,因为它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爱来自内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关心每一个学生,让他喜欢上这个老师,你的学科和课堂教学才会有效。再次,教师有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责任重大,是因为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从抽象意义上讲,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手中。之所以难,是因为教师工作条件艰苦。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治疗,就可能无法在知识传授和教学中发会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牢记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中所说的话: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实现自己的职业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

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

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人文读后感 篇2

以前,我一直粗浅地认为,教师的专业基本素养仅仅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提高、专业技能和能力的发展,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但是,暑假我拜读了教师发展中心推荐的《教师的十大素养之人文素养》之后,我发现我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

题记中有这么一句相当振聋发聩:“教师唯一的也是终极的使命就是提升人之为人的素养”。是啊,人之为人,如果没有人文的素养,则与动物无异。那么什么是“人文素养”呢?阅读完这本书后,让我对这一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所谓“素养”,一般来说,就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合,“人文素养”是人的.整体素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孩子的尊重和对孩子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师如何在教育学生、转变学生的过程中实现这个使命,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苦苦探索的。书中一句句朴实真挚的话语,一件件发人深省的案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专家型教师的故事,都让我掩卷长思、回味甘甜。做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教师,应该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

1、热爱教育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

教育是爱心事业,一名教师能否出色履行自己的崇高职责和义务,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才华,更需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只有具备了对教育事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能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正确对待教师工作的苦与乐。教师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品质,打造出一片爱的乐园。

书中举到全国优秀教师赵士宏的例子。早在耕耘着。

如今,在面对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远离平庸、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呢?最关键的还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具有对教师职业深厚的感情,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始终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把“职业”看成“事业”,对课堂的教育教学进行全身心的投入

教师人文读后感 篇3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3篇)

当我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教师人文读本》,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真切,那么富有哲理;都能引起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写得太好了。进入21世纪以来,加强人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回归教育本体将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看作是新世纪全世界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一个非常有眼光也非常负责任的观念。这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目标。

学会认知:这种学***地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使教育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能够获得做事的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学会共同生活:

为了参与人的一切活动,并与他人一起在这些活动中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的主要表现。当然,这四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是一个整体,因为它们之间有许多联系、交叉点和交流点。

作为教育,我们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使他具有独立意识、进取精神、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完成任务的能力。以便长大了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趋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

作为教师,我曾在电视中留意到:在德国的教室里,墙上的德国地图是孩子们自己动手用彩笔画出来的(虽然德国生产的“海德堡”是世界上最精密的胶印机之一)。回看本国,学校里的所有挂图(包括教学用图)都是用此类机器印刷出来的!

“探索+创新”与“机械+重复”,这种反差造成的结果太可怕了。要知道“得到了一桶水的人”和“学会了取水的人,他们完全处于不同的起跑线。我们的学生虽然先“得到了一桶水”,但不会“取水”,不但没有“鲜水”吃,原来的水也会变质变臭,坐吃山空是早晚的事。

在充满竞争的21世纪,我们的学生若不能及时学会“取水”的本领,那么他们恐怕又要重蹈“花**买水喝”的覆辙。被社会无情地“淘汰”。或者成为一个廉价的劳动力,或者成为一个顺从的员工,每当我想到它,我就不寒而栗。

我们是老师,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的事一项神圣的事业。

我们每天面对着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有着无限的信任和敬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对话和交流中,他们求知、成才、立志、成长,成为独立的个体,成为家庭的支柱,成为社会的支柱。

但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除了时间的流逝,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我们的知识在教学中更加充实,我们的知慧在交流中更加增长。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我们对学生有多少理解,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和幸福。

但是,我们也经常困惑、烦恼,甚至痛苦。我们也经常遇到阻力、误解,甚至非难。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转化为机械的实践;诚事的精神沟通往往转化为枯燥的训诫,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和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使我们的思想失衡,无所适从。

这些问题的解决,固然需要有相应的改革和时间,但如何直面这些问题并持一种积极的态度,确实是我们应当不断自省的。前辈、前辈、同辈中有许多榜样,为我们树立了精神支柱。其核心是一种人文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爱。只有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名教育家。

我们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同胞,我们的亲人,当然还有我们自己。热爱科学,热爱艺术,热爱自然,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等等。

相信《教师人文读本〉一定会给我们每位教师带来深刻的启迪。“教育的四大支柱”这篇文章,作为《教师人文读本》的“压卷”,带给我们的启示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呼唤着人文精神的回归,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完成教育的使命。

教师人文读后感 篇4

《教师人文情怀》是因为参加名师班,才有幸读到的一本书。认真读这本书,收获颇多。前辈、同辈中有不少楷模,为我们树立起了精神的支柱。

让我感受到了人文精神的博大精深。他们有的写下了自己平常的困惑和烦恼;有的写下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有的写下了自己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这篇文章中那些真实、美好、美丽的心镜叙事,就像场景一样,不断浮现在我眼前,这将成为我将来做人、工作的指示灯。

人文精神博大精深,但首当其冲的是爱。惟其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钱理群老师娓娓道来,讲述着他的快乐教师生涯;肖川老师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份,阐述了我们今天怎样当老师。

他们真切的话语总是在影响和引导着我们。

我们是老师,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的事一项神圣的事业。每天我们面对的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活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有无限的信任和钦佩。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知道我们有很大的责任,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基础。家长们把他们天真无邪的孩子送到学校,我们就应以博大的胸怀去热爱、关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使他们能茁壮成长,使家长满意、放心。在人的心灵中,教师的心胸最开阔,因为教师是“知识之母”,从身心两个方面积极的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关心和教育。

孩子进入学校后,我们教师就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们很自然的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望和对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要求老师也像父母那样关心照料他们、体贴爱护他们。所以我们老师所拥有的不仅仅是教育技能,还有像父母一样爱学生。

凭着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我们将会换来孩子天真活泼的笑容和对你更亲切的呼唤、尊敬。

那怎么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呢?为了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最好从自己的专业做起,读一些与科学精神紧密结合的著名科学家的文章,作为促进思维的指南。在此基础上,关于人文素养需要补哪些课,读哪些书,教师们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会有所选择。

这比只听一两次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更有效。人文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文知识积累和内化的结果。具体地说,如果不读人文方面的著作,特别是中外古今文化名著,要有人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

此外,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实现也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它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相对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不完全排斥社会的要求,对促进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

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的品质,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创设一种能使人思考、激发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使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

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走在时代前列的必要前提。

教师作为祖国人才的塑造者,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是必要的,而教育是面向心灵的工作,唯有用“心”做教育,才能心心相印,才能焕发出教育的人文精神来。在我看来,只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才能保证今后的教学道路更加坚定和稳定。

教师人文读后感 篇5

读了《教师人文读本》后,我感触颇深。他们中的一些人写下了他们平常的困惑和烦恼;有的写出了自己对学生母亲般的爱;他们中的一些人写下了他们对生活的执着追求;有些人写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本文中那些真实、美好、美丽的心镜叙事,将成为我今后生活和工作的指示灯。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我知道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使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格?我想: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无论是为金钱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斗争和正义的斗争。在奋斗的过程中,他从不忘记父母,总是帮助别人。他可以说是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

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走在时代前列的必要前提。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知道我们有很大的责任,因为我们培养了基础。家长们把他们天真无邪的孩子送到小学,我们就应以博大的胸怀去热爱、关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使他们能茁壮成长,使家长满意、放心。在人的心灵中,教师的心胸最开阔,因为教师是“知识之母”,从身心两个方面积极的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关心和教育。

在进入学校之前,孩子在父母的关心和教育下成长。父母的教育和他们自己的行为是影响孩子的首要因素。进入小学后,我们的老师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孩子们很自然的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望和对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要求老师也像父母那样关心照料他们、体贴爱护他们。

因此,我们教师所拥有的,不仅是教育技能,更是像父母一样对学生的爱。

教师人文读后感 篇6

什么是教师人文精神?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人类创造、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培养灵魂健全的人,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

英国诗人斯宾塞有一句名言:“儿童是父母的镜子。”其实,儿童也是教师、学校、社会和他自己的一面镜子: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会学会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中,他就会学会咄咄逼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会担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学会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受欢迎的环境中,他就会学会爱别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会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会感受到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里。

——摘自《教师人文读本》之《素质教育的根本是人》

作为一名教师,他应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温暖的教育情怀,敬畏每一个健康纯洁的生命。教师的人文精神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处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如何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如何培养一个精神丰富强健、能积极认同本民族文化的人,一个能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人,一个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的人,是我们广大教师的历史使命。未来是一个高度技术化和商业化的社会。技术和资本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常常使人们变得陌生。

怎样才能不迷失自己,在强力和喧哗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由民主的人格,怎样才能倾听到来自自已心灵世界的声音,始终把自己安身立命于美的追求之中,怎样才能在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中真正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并在生存中体现自己的文化内涵和智慧……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去思考。如果我们今天多流汗,我们的学生就会有更多的财富。作为教师,应该怀着一份激动、怀着一份责任、怀着一份敬畏,把历史的重担挑起来。

始终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生存为本,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生存质量,让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积极勤奋,心灵充实,适宜愉悦,并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体现在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要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

基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教育中享有参与性和选择性是必要的。

敬畏生命,善待学生。生活充满灵性。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和最活跃的资源。没有生活,没有历史,没有现在,没有未来。

没有生命,没有美丽的彩虹,没有生命,没有绿草,没有鸟,没有花。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不能重复,如东流的水不再流回西流。幼儿的生活质量和对世界的最初感受,会影响甚至支配幼儿的生命成长。

热爱生命的最高境界是敬畏生命,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孩子、对自己、对一切富有生命的东西的虔敬之情,那是和谐,是美好,是理想,是价值,是我们永恒的追寻。

要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沮丧时的心情,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宽容对待学生是一种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是对学生心灵的教育。

新时期的教育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协调发展,呼唤师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定位于人的发展,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和交流,用校园的人文精神培育教师的人文精神,用教师的人文精神去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校园将会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教师人文读后感 篇7

二、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教师要确立“学生是课堂生活的主人”观念,要看到学生的潜能,尊重、信任学生,热情地激励、鼓舞和唤醒,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合作、讨论,使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心灵彼此敞开、融洽对话的过程,学习才真正能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快乐活泼的自主活动。

首先,师生共建“民主”的教学氛围。“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放下“教师”架子,以真实又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消除学生的疑虑,让他们敢与老师讲真话,乐于和老师讲心理话。

其次,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我能行”。教师不能总是用批判的眼光来评判学生的劳动成果。任何轻蔑和挖苦都可能让学生们闭上心扉,不再真诚地与老师交流。因此,教师应积极支持并参与学生引发的问题的讨论,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用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坚持“无错原则”。正面看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活动,理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允许、容忍学生的错误,做到“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着遗憾坐下”,“对每个积极参与的同学都画上满意的句号。”

三、课堂教学应充满掌声与笑容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维护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平时不笑,唯恐一笑失去尊严,一笑扰乱了课堂秩序,所以从头到尾,都是清淡而阴郁的。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缩短学生的心灵距离。反之,学生会认为教师不喜欢自己,因而对学习内容感到索然无味,导致一部分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切莫吝啬笑容和掌声。明白你的微笑和课堂上的掌声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艺术。提问时,你微笑着注视学生,会让他放松紧张的神经、放下包袱,报之以流利的回答。

当学生回答不了问题时,你的微笑是一种鼓励;当学生在课堂上有创造性的表现时,你发自内心的微笑和掌声会点燃他的创新火花,使学生充满自信和活力。因此,聪明的老师总是带着微笑和掌声走进课堂,给每个学生以微笑和掌声;给每个学生以快乐和自由;给每个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教师人文情怀》一书给了我许多新的启示,值得借鉴反思。最后用***先生的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一种职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教师人文读后感 篇8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

读了《教师人文读本》一书,使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是啊,我们每一个教师,除了岁月的流逝之外,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我们的知识在教学中更充实,我们的智慧在交流中更增长。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我们对学生了解多少?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理解。

《教师人文读本》明确指出我们今天的教育既要为人的发展服务,又要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只有从高层次上把握教育是什么,教师才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在做什么,怎样做好。正如教育前辈***在《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一文中所言: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顾全大局,着眼长远。我们不应该急功近利。要时刻意识到,我们担负着“百年树人”的历史责任。因此,最终衡量一个教师的价值,绝不可能是当年的升学率,而是看在10年、20年,甚至30年之后,我们到底培养了多少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

本着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本着对这个行业的高度自豪和荣誉的精神,我们一定能够更进一步。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贯彻实施,我们更明确了教育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学生不应被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被视为具有血肉、需要、情感和独立人格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自觉、自觉、负责任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积极接受教育。

教育学生中,应能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使他们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力求做到对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丢掉一个学生,不遗忘一个学生,尤其是要热爱贫困生、行为偏差生,善待他们,转变他们,提高他们。

众所周知,教学观是教师教育思想、职业道德和人格的综合体现。《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走在时代前列的必要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教育是一种职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教师人文读后感 篇9

茗岙小学郑国林

读了《《教师人文读本》》只后,我的感触颇深,一代名师的教诲和许许多多的和我们一样的老师的心得体会,都让我受到了洗礼和教育.不错,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

前辈、前辈、同辈中有许多榜样,为我们树立了精神支柱。其核心是一种人文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爱。只有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名教育家。

《教师人文读本》里面的文章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每篇文章好像都在写我们教师。在读“夫子循循善诱人”之时,第一篇文章《名师》就深深打动了我。

文章中记述到的几位老师,都是一些知名的大师,从一些零碎小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一个老师的不俗之处。从这几位老师身上我们不但看到了无愧“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句话的亮点,而且深切感到教师是每一个学生学***活的榜样。

自从参加教育工作开始,就希望自己做一个好老师。然而就我一个人的力量,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传递文明、光耀民族说不上,但是为人师表深刻记在我的心中,总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一些,对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事,国家尽可能少一些负担,他们的后代同样能够得到爱和幸福。如果做到了这些,那我就无愧“人民教师”这光荣称号。

虽然我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但我可以成为一个好老师。

教师也是我人生中的一张对照表,如果让我的学生要去做什么,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所以我必须具备合格的人格。这样,当我教育我的学生时,我可以正直到让他们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方向,分辨是非的能力,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虽然我不能保证我所有的学生永远不会犯错,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原则,但我希望他们同时拥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教师不可能回答所有学生的问题,而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出有效而独特的建议。在不到一年的实践教育工作中,人们逐渐发现,这是学生最需要的,也能感受到学生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帮助,因为学生往往不咨询老师。

这是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矛盾。找学生谈话时,偶尔也能够给学生帮助,让他改变了一段时间。可是正当我有成就感而感到满足时不禁感叹,一个学生不是只有教师在教育,而是全社会在教育,是人类的共同责任。

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能继续、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