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谈艺录读后感推荐

谈艺录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10-12

谈艺录读后感推荐。

书读的越多,我们才能成为灵魂丰富的人,当我读完了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剧情真的精彩绝伦。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听了一场关于“谈艺录读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谈艺录读后感【篇1】

当看到于老师说:“在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欢乐。”“语言交流,思想碰撞,问题探讨就不浮在教材的表层,而是有一定的深度、一定的拓展,学生从中体会到求知的欢乐。”想着之前的我,面红耳赤,多少次火花被我随意的掐灭了?多少次问题的提升被我刻意的拗断了?学生的求知欢乐又是多少次让我消灭了?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反省中……

改进是必须的!

于漪老师真情告白“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阅读完后:于老师“学做教师”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回顾与反思”。细细读来,感觉于老师的“回顾与反思”也是不断精进的,似乎有这样三个层面:

①于老师用“教后”记录下自己教学上的点点滴滴,逐步清晰教学中的是非得失;②于老师不断地用“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在“比”与“量”的过程中,找自己的不足,学别人的长处;③于老师在学理层面上,积极表达、提炼,那么多年的不停追问,学习与反思,最后让于老师有了创造性的突破,实现自身学术理论上的一次重要跨越,奠定了于老师独特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

第一,于老师的“教前”“教后”。课前孜孜不倦地钻研教材,虚心学习和借鉴别人创造的有益经验十分重要,而及时并持之以恒地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也至为重要。课有时上得很‘顺’,学生全程关注,或神采飞扬,课堂气氛和谐活跃,自己也心情舒畅;有时课上‘毛’了,疙疙瘩瘩,学生或无精打采,或迷惑不解,课堂气氛呆滞,自己也惘然若有所失。为何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情况?其中必有原因,那就需要坐下来认真地静思回味,寻求答案。对语文教学的正确认识,许多是来之于语文教学实践。于是,有了“教后”,课后不断地记录下教学实践的种种情况,积累资料,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放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正确的,坚持;错误的,修正,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增强自觉意识。

第二,于老师的“两把尺子”。于老师引用罗曼?罗兰的话:这累累的创伤就标志着你生命前进了一步。于老师说:“我确实是累累创伤,我随便打开自己的文章、教案,可以讲出很多不足和缺陷,但正是这些缺陷、不足,激励我向前奔跑”。

于老师说: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要比的,可是比什么,和谁比,我觉得其中非常有讲究。我这一辈子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

于老师就是在这种“比”和“量”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于老师说:“我横比竖比,量别人量自己,越比越觉得自己有向前奔跑的动力”。

第三,为了从学理的层面,也就是从语文和语文学科的性质这个基点上说清楚教文育人这一观念的科学性、合理性。“于老师进一步跳出自己看自己,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教育看教育。这种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反思——批判精神,是后续教育行动的内在动力,又是后续教育研究的人文火种”。积极表达,将自己已有的思考、智慧整理出来。这是一个无休止地自觉地向自我挑战的开始。

于老师曾经给贵州偏远山区一位中学语文教研员写过一封长篇复信,被认为是一篇美文,信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深地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

“永不满足”,这个坚定的信念让于老师不断地“向外,拓展世界;向内,发现内心”。我一定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用行动来诠释语文教师字典里没有一个“够”字。(感谢进才北校张丽老师供稿)

谈艺录读后感【篇2】

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

——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

陆丽华于漪老师一直是我最为敬仰和钦佩的教育大家,敬仰她在耄耋高龄之时还在为上海的语文教育奔走忙碌,更钦佩她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假期里,我又一次认真拜读了于漪老师编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在书中说:“教学中有三个因素,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

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和教学。教师必须树立人在眼里,即学生在眼里的观念。……每一个学生是具有个人特点的,有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他的长处,他的不足,他的潜力,他的发展趋向,他的语文能力和学习方法,教师都须了然在胸。

”于是,对于老师又产生了一份感动,感动于她心中对语文教育这份事业的热爱,更感动于她整个教育生命中浓浓的学生意识。

反观自己,从教也已十年余,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到现在的按部就班,上课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思维却不自知。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考虑过课堂的起点在**吗?

我讲的东西是不是都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我有没有在课堂上评论过我学生的反应?询问过他们的需求吗?

下课时,是因为另一篇课文丢失而长舒一口气,还是更关心学生的收获?……

于漪老师在书中传授的点点滴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

一堂课的出发点应该来自学生的需要。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解决学生的困惑。

一堂课的终点,更关注学生的收获。

有学生意识的语文教学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学生的需要是上课的出发点

一堂课的出发点不仅是文本解读问题和教材的出发点问题,更是学生的理解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考虑学生与教材的契合点在**,或者说,考虑学生的个性和教材的个性如何才能共构成为课堂的教学核心。如果找到了合适的点,班级的起点就会是真实的,就像穿鞋、合脚一样;相反,如果拟合点低或高,则会影响后面的行走。

因此,在课程开始前,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

基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宏观需求

于漪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多功能的教育课程,要把的育和美育结合起来,以语文智力教育为核心。其中的智育,我将其理解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及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综合能力;其中的德育是指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美育是指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美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美、人文美、语言美……要发展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因此,作为教师,要始终牢记语文学科的育人使命,牢记学生学习语文的宏观需求,首先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的综合能力,更要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观察与文化判断等各方面,提升他们的境界,培养他们的情操,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帮助他们成为健全的人——这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使命!

微观需要在每一个语文课堂上流动

宏观需求的达成,离不开每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只有在持续、长久的教学过程中,紧扣课文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激发、美育德育的渗透,才能将语言文字的力量在学生心中汇聚成千斤重量!

但是,每个文本都不同。 它有自己的特征和特点。 学生能听懂吗?这是特定文本的微观需求。开课之初,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微观需求,才能给课堂带来真正的价值。

那么,如何理解学生的微观需求呢?

我认为学生有预习反馈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预习不仅是把课文读两遍,而且是把生词抄两遍。预习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可以指导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步骤:

(1)扫清文字障碍。

(2)整体感知内容。

(3)写下独特理解。

(4)提出难点疑点。

这四个步骤,特别是第四点,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的困难和困惑,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解决,将心中的问号拉成感叹号,这就是学生上课的需求,这也是“以学定教”四个字的真切含义吧。

曾有一次看到步根海老师上《合欢树》的教学实录,课的伊始,步老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看课文后的疑问,然后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内容、语言、结构三个方面的问题,开始这堂课。步老师的课,以学生的需求为起点,在明确起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一步步解决他们内心的疑问。这样一个阶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具有空间意识。我的导师兰保民说,我们应该走在课文容易被忽视的地方,提高学生的思维敏锐度。有些语言,学生知道自己不懂,可以在预习时提出,在课堂上讨论解决办法;有些语言很重要,但学生们往往忽略了他们。他们不知道他们不理解他们。

对于这样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状况和解读可能,要知晓他们与文本的距离,要预留出学生思考和生成的空间。

2上课的过程是解疑的过程

在课堂上,首先要致力于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如步根海老师那样,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再在课堂上加以分析讨论。

其次,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习那些很容易忽略的重要部分。于漪先生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材对学生来说是很多问题。它包含了需要解释、识别、发现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能发现一二,做肤浅的了解,而真正要洞悉底里,理解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与表现力,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于老师说,教师就是要善于紧扣教材的特点,提出问题,挑起矛盾,让学生置身于教材的主要矛盾冲突之中,思考、探索,寻求解决的途径。

于老师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很好的例子。如《周总理,你在**》这首诗歌,诗中的“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一句中的“好”是个非常稀松平常的词,学生不会引起多少注意,更不会去思考,这个“好”字中包含了多少丰富的含义。

于老师就抓住这个字,要求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及平日对周总理的了解,引用名人名言或自己的语言,谈这个字的千钧分量。学生在于老师的引导下,才真正去思考周总理“好”的深刻含义,有的学生说出了“俯首甘为孺子牛”,有的学生说出了“万古云霄一羽毛”,有的学生说出了“文能治国,无能安邦,功盖天地,万古流芳”,在交流的过程中,再次罗列了总理在政治、军事、外交、民生、文化建设等等各方面的丰功伟绩。这种教学安排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出自己认为没有问题的问题,而且使学生在交流中情绪激动!

又想起了兰保民老师上《芦花荡》一课,课文的11—13小节三段文字,没有连接上文的情节,而是宕开一笔,介绍起两个小女孩的经历身世以及遭遇,对于这样的文字,学生都没有关注到,只认为那是无关紧要的闲笔。兰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三段呢?这三段话对塑造老人有什么作用?

对于孙犁**特点的体现有何作用?兰老师的提问,像撬棍一样,打开了通往文本深处的大门,也打开了学生的心扉。正是两个女孩子悲惨的遭遇、屡遭磨难的经历,激发了老头子对她们心疼、怜惜的,那是老头子内心情感的源头,而这种情感,正体现了孙犁**的人性美。

兰老师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要关注文本的细节之处,更是教会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解读文本要有整体意识,要关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整体性,并加深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第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更是教师应该及时把握的。很多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有着非常矛盾的态度,期望出现精彩的现场生成,把课堂推向高潮,又惧怕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提问,令课堂失控。没错,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抓住并很好地利用它,它会成就一堂精彩纷呈的课;忽视甚至忽视它,不仅会使课堂陷入平庸的泥沼,而且提问、说话的学生也得不到学习的乐趣。

因此,基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认知,教师必须及时郑重且机智地对待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愉悦,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

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在上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的精彩生成,以及于漪老师的精彩应对。学生提出疑问:别里科夫逢事必讲“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但是当事情大到差点儿要与柯瓦连科的姐姐华连卡结婚,倒反而没有一句这样的话,似乎不合情理。

再说,柯瓦连科、华连科那么活泼、好动,单是骑自行车就够吓死别里科夫了这个提问出乎意料,但于漪老师没有无视或打马虎眼,她先称赞了学生的提问,并给大家介绍,说这篇课文是节选的,只有原作的一半篇幅,并趁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展开想象,有声有色地加以补充。学生的想象热情被激发出来了,你一言我一语,课堂里充满了想象力。在学生们的诉说结束后,于老师把删节的部分告诉给大家:

别里科夫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成,婚姻是终身大事,应当先估量一下马上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免得以后出什么乱子。这件事闹得我六神不安,我现在通宵睡不着觉。

老实说,恐怕她和她哥哥的思维方式有点古怪,脾气也很活泼。一旦结了婚,以后说不定就会惹出什么麻烦来。”学生不仅都煞有兴趣地记录了下来,那个提问的学生眼神中更投射出一种满足感和得意感。

可以想象,这个学生此刻爱上了语文课。

更耳熟能详的故事,是于漪老师在教《花木兰》的过程中,因为有学生质疑花木兰故事的真实性,而导致于漪老师去查阅很多资料,证实中国古代女子裹小脚的起源,在此不一一赘述。

如何在课堂上应对这一代人,于漪给了我们最好的示范。在读于漪老师的书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有着这样的感慨:于漪老师给学生上课的那个年代,没有现在那么多的教学资源,没有形象生动的音频、**,没有鲜艳亮丽的**,更没有制作精美的所谓***。

但是,它在老师的教室里。师生之间的学习氛围如此浓厚,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此强烈。为什么?那是因为于漪老师真正懂得学生的需求,懂得尊重学生,更懂得如何引领、提升他们的思考力和探索力。

相反,我们必须在课堂上使用幻灯片。没有幻灯片,我们似乎就没有课。犹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那几年,备课就是制作幻灯片,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找素材,找好看的动画小**,动画怎么出现才好看……每做好一个幻灯片,心中都会长呼一口气——备课备好了!在课堂上,老师花在电脑屏幕上的时间比学生多得多!

现在想想。我真的很惭愧。如何使固定模式幻灯片成为必要的课堂?幻灯片就如同标准化的流水生产线,按部就班,没有情感的温度,更不允许学生提出其它的疑问,偏离预先设定的轨道,所以也更扼杀了课堂生成的可能性。这样的课看似很规范,但却是最缺乏对学生需求的关注。

这样的班级真的是学生喜欢和需要的吗?

语文教育的理念,强调的是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守护,尊重他们对生活独特和丰富的体悟,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自觉,开发他们的潜质、扶助他们个性的成长,让学生在言语生命中张扬生命激情。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不做表面文章,踏踏实实引领着学生走在文本中、走进语言的深处,去探寻文字背后的深意;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教育智慧、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把课堂上学生的生成作为自己的教学追求,从而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益;更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第四,必须要补充的是,上课的过程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一个一个、零零散散地解决问题,这种提问回答、提问回答的“打地鼠”式的上课方式是缺乏整体性和规律性的,难以获得有效的提高。因此,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归纳总结学生的困惑**于**,是语文知识的欠缺,还是语言能力的不足,抑或是思维力或想象力的不足,再或者是对生活的认识及体验不够等等。所以,教师还是要在平时的每一堂语文课上,在对一篇篇经典美文的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意识,铺设学生思维的阶梯,提供学生思考和发展空间,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越来越深,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学习,自己给自己答案。1467.COcN

三。学生收获是检验课堂成绩的唯一标准

什么样的课算得上是一堂好课,说法有很多,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板书规范、气氛热烈、重点突出、方法得到等等等等,但是,于漪老师的课堂告诉我,教学的目标、思路、方法、重点等,都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但是,如果一个教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重点也很突出,唯独缺少了对学生的关注和启发,教师只是自顾自地讲重点难点,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课,能算是好课吗?

读了于漪老师的书,我知道一堂课有没有结果。答案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是否积极参与,是否积极探索;课结束,学生是否有获得知识的满足、是否获得了求知的快乐、是否有继续探索的动力、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渴望等等。这一切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于漪说:

“课堂教学要进行改革,改革陈旧的不符合全面培养人的低效率做法,须转换立足点,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学生是学语文的主人,‘教’是为学生服务的,‘教’不是统治‘学’,也不是代替学生去‘学’。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

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

于的话让我深受启发。 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准备课程,准备教科书,开设课程并讲授计划。从来没有想过学生能接受吗?学生能受到启发吗?学生能有收获吗?

从今天开始,做一个“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的学,把学生学有收获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

最后,我想再次用漪老师的话来鼓励自己: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提供知识,而且给学生良好的教育。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

(感谢育人中学吕丽华老师)

谈艺录读后感【篇3】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书中“和学生问题的碰撞”这块内容。

原来的我,总是要求教到哪一课就把那一课教透,把自认为是问题的部分分析透彻了,最终必定以没问题收场。学生似乎也看出我的这个“掌控”意识强烈,也就点头附和着。

再后来的我,课改开始了,我也与时俱进了一把,在预习这部分内容中加上了一项“提出问题”,学生们倒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真是我没想到的,碰到这情况我的处理方式是拿出来让同学们讨论解决,或者我最后给个我的见解。形式仍是最终以“没问题”结束。

记得上学期上《松鼠》这一课时,到了“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当我们都在感叹作者把小松鼠描写得是如何的可爱、聪明,有个学生举手问道:“通过这位作者对松鼠的描写,感受到作者应是很喜欢松鼠的,但为什么结尾处写到‘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呢?”

当时的我心里“咯噔”一下,对啊,为什么呢?我如何对答呢?我需要些时间,于是我让学生讨论起来,但肯定的是这一定是个好问题!

学生们讨论的还真热闹,谈到了“这是败笔”“这的确血腥了些”“谁会把自己喜爱的动物吃了,杀了呢?”

我当时就想一定要给个结论给学生,不然这课不成功。我把自己的理解告诉给学生:“从文章体裁看,这是篇说明文,所以作者是从客观上给读者以全面的认知才加上这句话的,说明了松鼠的其他用途。”

说完,下课了,学生似懂非懂的看着我,我仓皇而逃……

事后,我查阅了各个资料,原文,我才发现这是编者改加的一句话,作者自己根本没有这句话的。我惋惜我的独断,我惭愧我的教法。虽后来又和学生解释了一遍,但总感到遗憾越来大,时间的推移,历史的重演,自己不断的问自己“语文课堂究竟是怎样的呢?”

谈艺录读后感【篇4】

让语文课堂更艺术——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这本专著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她退休之后仍心系教育,拖着病体,在病房、家里完成的专著。读罢全书,感触颇多。

于漪老师在后记中写道:“不少教师视语文教学为苦事,认为精力花得很多,收效却不显著,不像有的学科能立竿见影。再加上身不由己,不得已为考而教,常处于揣摩、惶恐、茫然之中,自信力下降,谈不上教学的情趣,更别说从中享受到教文育人的幸福。面对这样的现实,我既理解与同情语文同行的苦恼与无奈,更觉得应振奋精神跳出这个怪圈。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清醒地认识语文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不可代替的重要价值,感受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传承文化的巨大魅力,要努力探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规律,品赏与享受语文教学艺术的快乐。”可见,做为一名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于漪老师既理解同行的“苦”,又希望同行能悟出并享受语文教学的“乐”。在她看来,语文课程不单是一门实用的人文课程,更是多姿多彩的,且具有多功能的育人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则应该是是一门艺术,教与学应是和谐互动的。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教师在课堂上能积极诱导学生在佳作中寻宝探宝,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精心安排掌控教学节奏,创设出艺术的教学课堂。教学艺术了,有情趣了,做为教师也便有了教文育人的幸福感。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艺术呢?方法是多样的。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师的精神成长》主题报告中曾说过,课堂是语文教师安身立命之本。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创设艺术的课堂,就应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精益求精。教学设计精心了,课堂效率就能提升,学生的收获也会大不少。

但课堂教学的设计,不能随心所欲。于漪老师的建议是“减头绪,削枝强干”,她认为“教学不能搞倾盆大雨,把头绪繁多的教学内容塞进一堂课内,弄得学生眼花缭乱,要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紧扣教学目标,减头绪,削枝强干,使得课堂眉目清楚,容易理解,容易心领神会。”

要删减枝干

众所周知,园林景观需要修剪枝叶,才能呈现个性的、艺术的状态,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想要呈现艺术化的教学形式就要以目标为准绳,对教学内容进行剪裁,决定取舍详略。毕竟教学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有连续性、阶段性、层次性、反复性。所以教学中千万不能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学会舍得,所谓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所得。如牛汉的《滹沱河和我》,这篇课文可教授的点很多——作者对滹沱河的感情变化过程,景物描写的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伏笔等表现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景和人之间的有机关联,开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等,千头万绪。但教学中,不可能把文中所涉及的手法都放到一堂课去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时要抓主干,舍枝叶,分步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要情动于中,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那么在教授此文时,可以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为最终目标,抓情感变化的主线,由浅入深,由表象向纵深发展,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阶梯状的呈现教学环节,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得。

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宏观上说,不同的年龄层次,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一个全面的安排,并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微观上看,即聚焦到每篇课文每堂课,学到的东西,必须是集中的、扎实的,不能因面面俱到而浮于表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那么一篇课文的重难点应该怎样去确立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情,课文的文体特点以及其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教学的核心价值。

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它发表于1883年,作者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小说清晰而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揭示了人性的假恶丑,彰显人性的真善美。

这篇小说被编入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八年级的学生对小说有了一些接触,并且多数学生对小说怀有较浓的兴趣,也能关注到小说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的命运,并且有了一些阅读小说的经验和方法,那么教师在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环节时,应把重点放在对人物描写的分析上,在分析中揣摩人物性格。再加上八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关注文章的叙述视角,理解小说主题和作品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感受作者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的突破,也是建立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的。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切记不能只停留在“知其然”的阶段,而应向前推动一步,指点学生“知其所以然”。只有教师在重点、难点上点拨到位,学生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总之,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去庞杂,强主干,学生学习时就容易收到功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海无涯学为舟,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于漪老师的这本《语文教学谈艺录》带给笔者的思考,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一点一滴,需细细品味。希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前行,打造出适时适切、精致优美的语文艺术课堂。

谈艺录读后感【篇5】

他,才情并茂,是精通绘画、诗词、音律、戏剧、书法、篆刻的艺术大家,是桃李满门的温严良师,可谓“阅尽人间繁华”。他,中年出家,抛弃俗世功名,是世人景仰的佛教宗师,严格遵守“过午不食、衣不过三”的修行戒条,可谓“尝遍世间寂寞”。他是我国近代史上颇具争议的传奇人物。他以非凡的智慧,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敬仰。

如果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它的主人非李叔同大师莫属。“凡事认真,勇猛精进”八字,是他一生恪守的准则,是他人品与学问的真实写照。

“凡事认真,勇猛精进”,即做人做事都要认真,要有进取心,好学而不耽勇于创新,严于律己,勇往直前。如他的学生丰子恺所说,这也是李叔同先生一生最大的特点,“他要学一样就要像一样,要做什么就要像什么”、“他的一生都在求真、求善、求美,一生都在进行心灵和精神的探险”。

诚然,这八字箴言对我们同样也适用。

仰望星空,人应该有梦想。留学归国、声名日显的中年李叔同突然入山断食、削发为僧,随着杭州虎跑定慧寺沁出的一缕佛香,从此,李叔同死,弘一法师生。我一向敬仰勇于追梦的人,在梦想与现实面前,他毅然选择了梦想,在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物质梦想、精神梦想后有了新的更深层次的梦想,他的人生仿佛是提前设计好了一样一步步靠近心中所愿,而他正是自己梦想的主导者和领航者。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中国梦”,它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是中国信仰的追求与实践之梦,也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回首惊觉,作为年轻一代,我们难道还要在人生路上低头不语、不知所措吗?当然不,每个人都在积极构建自己心中的梦,我们应该开始学会筑梦和逐梦,在有限的时间中发挥无限的价值,生命可悲的是它不可以重来,但是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

脚踏实地,追梦的路上肯实干。李叔同先生学习严谨,但不拘谨。他在许多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几乎喜欢上了文艺园子。他擅长音律,创作了《送别》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歌词意境悠远、琅琅上口,曲调抒情流畅、韵味典雅,传唱了一个世纪。

他精通书法,早期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温婉清拔、自成一体,出家后,诸艺俱疏唯书法不废,到了晚年,更独创一格、超凡宁静,这就是绚烂至极的平淡吧……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作为一名在窗口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公务员,经手办理的是人事档案的重要工作,言行举止都代表着**机关的形象。首先,脚踏实地认真的工作态度是必不可少的;不受个人感情和工作压力的影响,为群众提供谦虚、礼貌、周到的服务;更进一步就是在实践中反复思考,注重创新,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

李叔同的人格精神是一种深深的激励和鼓舞,长期以来一直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凡事认真,勇猛精进”,讲究的不是速成,而是要将其作为一种人格魅力来培养,成为一种内化于心的行为准则,成为一种外化于形的冲天干劲,使之成为我们为人处事、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动力。

从来没有过一个过着平稳的生活,也没有一次过的成功。 只有漫长的道路。而我,对待这漫漫长路的态度很简单:认真地对待,从容地经历,真诚地期盼,踏实地努力。

未来,与梦想和实干同行!。

谈艺录读后感【篇6】

高山仰止,佩服!一直认为,清末民初的老派知识分子是近代中国文人难以逾越的巅峰。他们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华文脉最后的传承者。同时,中青年阶段或因游历、或避战乱或赴外求学接触到西方人文科学,中西文化碰撞,造就无数大师。作为老派知识分子年轻代表之一,傅雷对文学(批评)、绘画(美术史)、音乐(评论,顺便培养了一位钢琴家)都颇具造诣。

以本书收入了不少傅雷的评论,一针见血、秉笔直书,是其特点。这段写在论当时风头正盛的张爱玲小说前的话,应能代表其对文学批评的态度:“也许人总是胆怯的动物,在明确的舆论未成立以前,明哲的办法是含糊一下再说。

但舆论还得大众去培植;而且文艺的长成,急需社会的批评,而非谨慎的或冷淡的缄默。是非好恶,不妨直说。说错了看错了,自有人指正——无所谓尊严问题。”

好作者是稀有动物,好的文学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文学批评者对作品理解不能低于作者太多,要有较高的文学、美学素养、足够的人生经验。而傅雷刚好具备这些条件,当然,他高明的批评文章也证明,他并没有浪费这些条件。

相比于翻译家、好父亲(著名的傅雷家书)这两个标签,傅雷关于绘画以及艺术批评领域的成就甚少被提及。早年他留学巴黎主修文学及美术史,回国后在上海美专教授美术史。本书中,对刘海栗、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司马乔、刘抗、张弦等均有极为犀利之评价,不少人与傅雷私交甚密,但傅雷或褒或贬,决不因私人关系影响其艺术观点。

如评刘海栗“至于从未下过真功夫而但凭秃笔横扫,以剑拔弩张为雄浑有力者,直是自欺欺人,如大师即是。”评黄宾虹“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浸淫唐宋,集历代各家之精华之大成,而构成自己面目。”评徐悲鸿“给后世不学无术投机取巧之人借作遮丑的幌子,前自白龙山人,后至徐××”

本书带我们认识了一位形象更为立体、鲜活的傅雷,一位脾气火爆观点犀利的文艺批评家,一位可敬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