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空谷幽兰读后感十二篇

空谷幽兰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10-17

空谷幽兰读后感十二篇。

我们听了一场关于“空谷幽兰读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书读的越多,我们才能成为灵魂丰富的人,当我读完了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剧情真的精彩绝伦。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空谷幽兰读后感 篇1

读了两遍,对我来说书确实是一本好书。

自知没有慧根,对悟道修行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最吸引我的是书中这些故事。这里仅谈谈读完后我对这本书、隐、传统文化的一些看法。

1.这是一本很安静的书,跟随作者的文字,置身于仙气缭绕的终南深处,也是一次愉悦的体验。原版英文名《RoadToHeaven,EncounterswithChineseHermits》,中文版意译为“空谷幽兰”,幽静的兰花在空旷的山谷中独自散发着芬芳,境界确实提升一截,但很遗憾本书并非是对隐士文化的追根溯源,对道的兴起、修行等的深度剖析,相比之下更像一本游记,记录了两个美国人在中国的寻隐之旅,作者的毅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都让我感到惊叹,除大量引经据典外,书中还记录了很多山中隐士的起居、修行状态、以及与修行者问答式的对话。自序中我总是被孤独吸引,当我还是个小男孩时,我就很喜欢独处。我想作者骨子里也是在追求隐逸之美,这应该也是他千里迢迢追寻隐士的初衷。

2.我理解的古代隐士,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隐士是指那些隐居不仕的人,他们往往是当时士人阶层的精英,纵观众多的隐士,会发现大多是先隐后仕,或先仕后隐,隐和仕貌似是两个对立面,而终南山成了庇护所一般被人们所推崇,甚至有了唐朝“终南捷径”的笑话,但作者所探寻到的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隐士,更准确得来说是那些在山里修行的僧人和道士,当然他们也是隐士,我理解为这是传统隐士精神的延续,目的可能不同,但原因是一致的,为了躲避世俗的嘈杂而退隐山林,通过修行追求一种无为的境界。白居易在他的诗《中隐》中写到:“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山里太冷落了,朝市又太喧闹了,领着固定俸禄,不求其位,索性现在这样就挺好,这是他心目中的隐。真正的隐应该是心灵的隐,我肯定没有时间和毅力去做这样的深山修行,在山林也好,在仕朝也罢,如果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对身边事物有清晰的见解,从中吸取精神的能量,生活本身也是一场修行。

3.波特是在1989年左右来的中国,至今已经20多年,文中的很多高龄的道士、僧人可能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感谢他通过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他(她)们。说来很惭愧文中的很多典故、地名、遗迹等我都是第一次知道,更是从一个外国人的书中。文中在拜访草堂寺时,作者说”我不能放过向这位祖师爷表达敬意的机会,因为我自己也是个行者。”鸠摩罗什,这位一千六百年的佛经汉译泰斗,作者表达了对他百分之一百的敬意。这里我想起了我去爬华山的经历,在玉泉院为了尽快找到院内集合的小伙伴,我稍大声音喊了一下他的名字,寂静的寺院一下被我打破了,事后我一直为我这个愚蠢的行为懊悔不已,在路过毛女洞、穿过长空栈道到达思过崖的整个旅途中,我可能更多的是领略华山险峻的风光,反而没有心思关注这些地方背后的历史故事,我并不是一个“行者”,我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观光客,再者像寒山、拾得、庄子、道、禅、《山海经》、《道德经》、《诗经》

书中提的这些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可能只是停留在听过,了解的阶段,反观邻国日本,例如汉服、庙宇、茶道、禅宗、园林.这些本来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却在日本被发扬光大,这些也是我认为值得思我们去思考总结的东西。

空谷幽兰读后感 篇2

读这本书之前,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究竟该如何理解。我以前的理解是那些所谓的“大隐隐”是不是没有原则的人,因为没有原则所以没有坚持,这样才可以在混沌复杂的红尘之中和任何人、事都和谐相处;进而又倾向于“小隐隐”比“大隐隐”更让我钦佩,原因是:我以自身的局限性出发考虑,在我浅薄的认知内觉得还没有贤者能做到大隐隐,而做到小隐隐的人是真实存在而且可敬的,比如陶渊明。就在这自身局限的思维下,我开始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作者的记录真实所以亲近人,译者的国文水平也是超一流的,在这赞一个!在两者的融合下,从这部作品中我能体会到作者上下而求索的艰辛;坐观庭前观花落的自在;山中隐士们的超脱与面对人生的智慧;以及我自己心灵的净化和静思;等等。

在独罢此书,我对“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有了一点点新的理解,即所谓“大隐隐”是大有人在的,应该用同学的一句“他们藏得太好了,以至于我们很难发现”来描述,比如:苏东坡和王维。在假期听蒋勋老师的音频时有毛皮地接触到一点苏东坡,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东坡先生一生被贬多地,但一直以一种高昂和饱满的乐观心态去面对人生,从“老夫聊发少年狂”也可见一斑。面对不同的地方,究竟何处是家?心安之处便是家吧。在面对人生起伏的时候这种态度也让他受益匪浅吧。突然想到了三起三落,这也可以算是当代版的“大隐隐”吧?而王维算是半个“大隐隐”吧,在仕途失意前期虽也在辋川别墅和朝野之间走寻,但最终也身随心前往佛教和自然的神圣国度。

“大隐隐于市”者不争不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原则,而是因为心胸的宽度和思想的厚度已经超越了一般常人所能驾驭的疆域,所以他们能看清也看轻很多人事,他们不埋头处理人际的复杂和身物的享受,却倾心于宇宙的浩瀚和自然的神奇。他们在世上的目的恐怕主要就是要去悟道,去寻求天人合一的大我境界,去体会并洞悉宇宙苍生的玄机。你可以说他们是幸运的,幸运到可以“众人皆醉我独醒”;也可以说他们是不幸的,匆匆在世走一遭为何不“人生在世须尽欢”?这没有对错的分别,只是个人认识观的不同。

这篇读后感只是个人观点,举例和文法的使用上若有不同意之处,也希望观者能指出,一起商榷。

本人读书不多,发表读后感也是一种记录阅读和目前思考结果的方式,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观者有意见和建议都说说,我也会辩证地思考和反省。诸位爱好阅读之士,也算是大家一起探讨学习,享受思维碰撞的快感吧!

争辩是表象,以求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空谷幽兰读后感 篇3

本书写了作者为解决一个疑问“现在中国还有没有真正的隐士?”亲自来中国探访,其间他遇见了许多道士和和尚,踏过了许多名山。即使在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作者发现还是有真正的隐士的。他们喜欢安静,住在没有人的大山深处。作者赞扬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

相对于佛系生活,隐士的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佛系青年身处大城市中,没有很强的欲望,一切随之自然。但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隐士有一个集中的目标,那就是追寻生于斯,回归于斯的那个无——道。而城市中的人们不如说是一种迷惘,并没有什么确定的目标——即使是隐士那种飘渺的目标。

大城市中的人的迷茫正是由于没有明确集中的目标,生活随波逐流。而隐士之所以不会空虚寂寞,只因为他们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了修行上,即使有些人不理解,即使他们吃不多穿不多,但他们才是内心强大的人。wWW.1467.CoM.Cn

所以现在处在城市中的我们,即使没能去大山深处修行。也愿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有明确而执着的追求,而不是去虚度这一生。

空谷幽兰读后感 篇4

读的不用心,不敢妄评,只是略微记一下书的大概内容:

看完了《空谷幽兰》和《禅的行囊》这两本书,如果我把它们说成是两本别开生面的`旅游指南,不知道这样评论是不是对,一本是讲述隐藏在深山的道士,一本是讲述住着和尚的寺庙,作者的讲述很是幽默,历史和当今衔接的毫无缝隙,一个外国人,对古代的故事了解的那么多,真真的是让人佩服。

感觉禅和道都是很深奥的,那些类似于文言文的文字——甚至比文言文更让人不知所云,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的读,慢慢的理解。

我去过的寺院不多,很早以前去过少林寺,去只是单纯的去爬山,现在对少林寺已没有了任何的印象。

16年去过开封的相国寺,寺院里游客甚多,香火旺盛,寺院里的和尚诵经念佛,好像只是为了让游客拍照,摆摆样子而已,呵呵,我这样说似乎对一心向佛的师父们有点不敬了。

对于修行的人,我很想知道他们最后的开悟,悟到了什么呢?比如说一个禅师说的“吃茶去”,悟性高的人就会醍醐顿开,还有那沾花一笑,哎呀,不懂不懂,真是太深奥了,总是看的一头雾水。

这尘世,我们看透了,便是看透了,我们看开了,也便是看开了,而禅和道却是我无法深入的神秘世界,也许这就是无缘吧。

莫要笑我写的这不伦不类的文字,我也不知道我写的是什么!

空谷幽兰读后感 篇5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对于逃离红尘,追求寂静的隐士来说,他们在追求道的时候,要抵抗的是孤独,寂寥,与贫乏的生活,衰老的身体。印象最深的是书中独自隐居的一位尼姑,她说,她很孤独,小茅屋的屋顶漏水了,她修不好。在她这里,我感觉到了真实。我们向往的隐居,是飘飘欲仙,是幽林仙人,是弹琴长啸。然而现实修心的路上,却是孤独寂寥,贫乏困苦。或许对于修心之人而言,这是一种修行。但这位女居士却让我们看到了真真修行的苦:生活的贫乏尚可抵御,来自心灵的空旷荒芜足以使人恐惧。

大隐隐于市,少去了生活物资上的烦恼,于修心却是增加了更多阻碍。与隐于野相反,他们在修心之路上,要抵御的是来自尘世的世俗、道德、利益纷争、喧闹……这条路更难更苦,诱惑更多。

但不论是在哪里隐居,不论以和种形式儒修也好,佛修、道修也罢,极其认同里面几位隐士的观点,这一切只不过是殊途同归:他们对于道的最求都是一样的,一样的献身于自己的理想境界。

个人认为,不同的宗教他们的终极都是一致的,都是在追寻一种心灵上的皈依。不论何种修行,最后都是修心。

读书亦是修行,我的修心又到了何种境地了呢?

最后,很感谢随着作者游览了终南山,见到了隐士这个雅号背后真实的一面,若是此生有机会,一定要去终南山看看,就暂且在此许下这个愿望吧!

空谷幽兰读后感 篇6

很多年前,安妮宝贝就在她的作品里推荐了这本书,当时市面上没有。有幸今朝拜读,为这本诚挚的书打动。

其实写中国文化的外国作者不少,而且很多都写的不错,一是他们有一种对新事物的好奇,二是较为客观,三是心中有足够的热忱。

让我最喜欢的是这本书足够的客观,尽管比尔有着一定的佛教信仰,可他还是很公正地为我们记录了这段探访之旅,没有参杂太多的主观意识,有的只是和我们一样对于隐士的好奇。

文字很清淡,却很透彻,很直白,却也是很深刻。

里面他与隐士的对话,有一部分让我有所顿悟。好像在读文字的时候,我也似有若无的碰触了道的踪迹,尽管道是没有形态的。

十年前我痴迷道教文化,如今再读相关文字,感觉又不一样了,以前是少不更事看得心灰意冷,现在却越看越坦然舒适,可能是出事的历练让我对道又有了新的理解。如今,我仍有山居岁月,闲云野鹤的愿望,也不知是否有一日会实现。但,没关系。古语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而我这个小我,隐于心就好。

如有喜欢这种外国作者文笔和记录形式的,我还推荐两本书,一是《奇石》,而是《纵乐的困惑》,后者更佳。

空谷幽兰读后感 篇7

空谷幽兰,洞人心性,这是一本关于中国隐士的书。隐之于显,终归是一种形式。无论禅隐抑或道隐,都寄托在环境中获取某种心境。

隐士文化向来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终南捷径”所道出的更是“隐”的微妙意味。至于寻佛问道之隐,又是另说。禅意与道意均指向一种终极意义,佛教的涅槃与道家的飞升,所强调的都是对自我的超脱,而其所用的方法都聚焦内心。这种近乎极致的自我挖掘,似乎很自然的同形式上的与世隔绝相结合,以环境滋养心境。如此看来,所谓隐士,既有内心之隐,又指涉一种生活方式。修佛与修道虽是修心,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之历练,最艰难之处在于排除环境的干扰。藏之名山的修行之道对于断除杂念,与天地共鸣,无疑有着绝妙的功效。问题在于,这种隔绝的小世界,虽然很容易的导向空与无的参悟本性,但也很自然的束缚了人的视野,一不留神走向一种偏执,以致于更像是一种迷信。

所以,古来入世后隐的人们,所寻求的多在于一种隐士环境,以此来平和心境。而对于那些修行者,远处看起来仙风道骨,实则是另一个独立世界,当然,有时也是我们烦扰世俗生活的一种寄托。

空谷幽兰读后感 篇8

这是一本伟大的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这本书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个美国人和他的同伴在终南山脉中寻访中国隐士时的所见所闻。

他几乎跑遍了终南山脉中的每一座山峰 、每一座寺庙、每一座道观,他对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做出了一些列的阐述,对一些寺庙,道观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他把上古神话故事中的隐士,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一些隐士,以及他所见到的隐士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比较,他采访了很多隐居在终南山脉中的比丘、比丘尼、道士、道姑、居士、民夫,了解他们的隐居现状,体会他们的隐居生活,探索他们的修行之道,并附上自己的感悟,记录在册,或照片或文字,出版成籍,供后人阅览。

我个人认为从地理、历史、宗教、人文等领域来看这本书都有非凡的意义。他带领我们走进了终南山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古都长安和古老的终南山脉那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曾经铸就的辉煌,更让我们对道教和佛教这两个在中国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宗教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本书中所提到的隐士们大都与修行有关,他们中大多数人要么修道,要么修佛,要么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有一小部分人就是单纯的隐居,他们中有达官显贵,有文人墨客,有穷苦百姓,他们遁入深山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修成“大道”。他们对道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也不知道最终能不能修成正果,但他们的终极目标好像永远不会改变,他们认为不管什么修行派系,什么修行法门,最终都会殊途同归,终能修成“大道”,于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修行着。

读完这本书好像有很深的感受,又好像什么也吐露不出来,总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也许这就是一种道,是我所要修的道,此刻茫茫终南山好像就在我的身后,在前方那个云雾缭绕的茅棚中,我独自在那里修行着。

《空谷幽兰》读后感

空谷幽兰读后感 篇9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落雁修竹,月升日暮,行到水穷之处,隐于深云之中,不与人沟通交流,执着于寻找自己的“道”。他们,是当代中国人熟悉又陌生的隐士。

《空谷幽兰》这本书便是美国作家比尔·彼特来到终南山寻找隐士的故事。书中的隐士们,在自己仅有的一方天地里静静地冥想,有时,他们甚至可以几个月不吃东西,一直静坐,好似皎然笔下那句诗“醉卧白云闲入梦,不知何物是吾身”,只是,他们醉的不是酒,而是醉于道,醉于回归自我,回归自然。

《老子》中有一句话:“大曰远,远曰逝,逝曰反。”大概意思就是世间万物有其运行规则,他们都在循环反复,包括我们的生命。懂得把握,才能知道何处是归途。

想起陶渊明《连雨独饮》中:“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心与形,是两个存在,“心”是真正的自我,而“形”,是外在的名利。万物有性,所谓“人性”,就是率真纯粹,一颗不刻意、不雕琢、不做作的心,这样,才永不泯灭。

《庄子·天地》中有一个抱瓮灌畦的故事。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也许你会觉得故事里的老人愚蠢又可笑,可是它体现了庄子那种“道法自然”的思想。

可是,正如学者智效民在《民国旧梦》中所描述:“在一个以权谋私甚嚣尘上,金钱铺路不足为奇的社会,人们纷纷放弃普通平凡的生活,而是把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当做自己的梦想,就造成了一个病态的社会。”如今,谁没有“机心”呢?

当然,并不是要让每个人都像终南山的隐士们那样,放弃舒适方便的生活,决意归隐于深山中,与鸟兽同眠,花草为友,而是要有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的“自由之学术,独立之精神”。自由,是人人都渴望的;独立,是人人必须要做到的。但是,我们要问自己,我们足够自由,足够独立吗?自由,就不会被诱惑所绑;独立,就不会被欲望所左右。说到底,人们都有一颗“机心”。而隐士们能够自由、独立,正是因为他们能守住心中的一方净土,他们“守拙”,懂得舍弃,像弗兰茨·卡夫卡说:“我不想要什么东西,只想从深渊伸出双手就出自己”。

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会使人感觉到纯净、美好。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说:“它教会人们静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到村舍炊烟袅袅升起,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

田园、山林并不独属于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归隐的地方,能够领悟到庄子所言的“法天贵真”。懂得舍弃。懂得回归,才能再一次出发,走得更远。读比尔的《空谷幽兰》,你的心灵将会得到一次沐浴,一次升华。

空谷幽兰读后感 篇10

初次接触美国当代作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是通过樊登读书一个小时的粗浅了解。

《空谷幽兰》这本书名顿时吸引了我,作为生活在繁华城市的平凡人,所寻找的是一席脱俗了空,并能生活在我心向往之地。同时樊登对本书的剖析以及他磁一般的声音让我被《空谷幽兰》这本书深深的吸引着。

还记得复旦大学陈果那句话:只有美德才会向磁石一样吸引美德,只有智慧才会像磁石一样吸引智慧。这一方幽宁之地也犹如磁石一般深深吸引着我,让我策马扬鞭迅速的奔驰而来,翻阅畅读。

本书是朴实的,介绍了比尔.波特先生在中国终南山寻找隐士的点滴记录。当他每一次所踏入幽谷终南,与隐士师傅对坐闲聊,不被任何一丝凡尘所侵扰,他所探寻着古代隐士儒释道隐士所居住的地方,找寻着当今所留下的足迹。

朴实的隐士生活或许才让我们真正明白活着的意义,不求繁华舍去杂念,专心修行之路,这不正是空谷中一抹暗暗幽香。亦或是在孤寂中才能够真正的找寻到人生成长的“洁净”。

社会是嘈杂的,生活是繁琐的,过多的嘈杂、繁琐在当今的生活中让大家不知道我们真正的取舍,生活中的贪嗔痴,找寻到我们所需要的“梦想”。

在处事做人方面,能够更真切的看到世俗,应对社会中的人际,找到真正可交应交之人。懂得生活中的“舍与得”。

空谷幽兰读后感 篇11

空谷幽兰,于红尘浪涛外,归于清净。

一个隐秘而辽阔的世界次第展开,吃松针,饮山泉,遵循内心笃定的信仰和恩惠,与自然相持,生于无,回归于无。

陡峭峻险的山峰,深幽黑暗的岩洞,一些泥土,几把茅草,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廛外,依照内心的指向,探寻佛道精髓,心若素水。

他们,被称作隐士,来于凡尘,高于凡尘。

身处这样的年代,早已忘记还有隐士这一说。寺庙里的尼姑和尚饮酒作乐,欢畅间已不知静心修性为何物。终日打杂闲物,嬉笑怒骂,顶着高人的帽子,日日浑噩。各式各样的庙宇兴建在城市边缘,古老的或新建的,萧索的或气派的,要么香火旺盛,要么门可罗雀,真正精心顿悟的道士佛家,能有几个是被这样的喧哗滋养的?只枉这一派浅薄之徒,将修德逆为迷信,沦若枯槁,终是迷惑。

中国博大的佛道文化中,还有隐士的存在吗?

这是近乎执拗的探寻,冒着生命危险,两个外国人在终南山险峻的山形中萦回。他们遇见几十年未曾下山的老者,静心坐禅,种植庄稼、果树,用铁链串成小道,居住在难以涉足的悬崖边,一个人默默享受形体之外的清净。他们都很清贫,但无一例外有着幸福、知足、明朗的笑容。衣着简单陈旧,却有着干净凝练的质感,透着岁月沉淀后的安详,渗透尘世繁杂。虽不似想象中那般各个神若仙逸,却别有一番谨慎和从容。

是经历过心灵艰险的人,在滚滚红尘中无所归顺,然后发现这片奇妙的山林。他们的心,比常人更多地经历了晦暗、惊悚、孤苦、破裂,在虚与无间逐渐学会净化自己的心,终成空谷幽兰般的高雅宁静,身处的环境宁谧到诡异,若是没有心灵的清醒和坚韧的自持,根本无法进入者令人惊恐的岑寂。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迷惘与清醒同时降临,只有独自栖息在灵魂深处,才能感到周遭万物与我们同在。内心沉着的人,不会只专注于一个有限而封闭的世界,用心过滤周围的世界,淘汰喧哗留下的痕迹。

大多数人无法成为隐士,不能将自己的心搁置在无垠的空间里。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被迫接受这个世界的一切,它不具备高山流水的清明豁达,更像是一块巨大的嚼过的口香糖,乏味而黏稠。活在精确界定的时空中,与广袤的人群产生关系,与少数的思想建立联系,时不时为自己的生活增加几个人物、性质以及事件,以此弥补缺失的经验。

这全然不同于隐士的生活方式,又自有它的相通之处。浮躁都市中,不坐禅,不念经,但依旧养其德,修其身,框定自己在生活中的运用范围,不逾矩的同时,又比常人更深入地挖掘它。

这便是一种清净的气度。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莫测,始终为心留下一片洁净。理性地认识到自己活在怎样的真实世界里,选择抗争或者屈服,判断自我的真理观是否取决于整体。对周围的事物和情景怀有揣测的意识,用感性相信先前的故事,用理性等待未来的故事。顺应漫长的生命过程,时而停下来审视过去的得失和未知的走向,从容且清净。

对身处浮世的人而言,便可以称得上是难得了。

空谷幽兰读后感 篇12

空谷幽兰,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空谷、幽兰引出无限遐想,想起了一首情歌《野百合也有春天》里的那句哀怨的歌词“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作者在钟南山山脉寻找隐士,而隐士不就像那深山幽谷中的花儿一般,独自盛放或凋零。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正在留恋着眼前五光十色的世界吗?

必须佩服作者一个西方人对中华文化的信手拈来,但也正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让我对作者书中的某些片段不是太认同,例如大雁塔的传说(听过很多版本就是没听过作者这个版本的)、太行山、献帝墓的位置(那么多专家学者都没能确定,你凭一张古地图就能断言了?)、朱雀是巨大红翅的猫头鹰(虽然我也把西方的龙看成是带翅膀的蜥蜴),以及关公是战神(虽然关公的武力在身处的那个时代里也是顶级的但他却是以忠义之心而流芳千古,武圣更符合他在我心中的形象)。虽然不认同,但不妨碍阅读。

我本人挺相信缘分这种东西的,世间万物都被缘分牵引着。作者去探访隐士,这是他们之间的一种缘分。而作者出书我阅读,这是我和作者之间的缘分。而我透过作者记录的对谈而有所收获,这是我和隐士之间的缘分。(也许是我比较浅吧,觉得有些对话还是颇具深意和启发性。)

唯一替作者感到遗憾的是,释道儒三家隐士,独缺了儒家。全书即将看完时还以为作者会吟一首《寻隐者不遇》呢,结果峰回路转道出了“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这句从古流传至今的至理。只是道理我们都懂,却好高骛远地以为我们能一步登天,忘了没有小隐隐于野的磨炼,怎会有大隐隐于市的悠然。

最后送上一首小诗

问心

不拜神明不念佛,困于己心终疯魔。

求道何须问苍天,自明内心俯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