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经济学读后感系列5篇。
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内心,让内心的世界变得五彩斑斓,我们的心灵在阅读作者的作品时,也得到了一些感悟。你是否为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而苦恼呢?阅读“大学生经济学读后感”或许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大学生经济学读后感(篇1)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第一章论价值开篇即说,一件商品的价值或用它交换的其他任何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须的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劳动的报酬多少。在承认亚当斯密区分商品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前提下,李嘉图对价值有了更深刻层次地认识。他认为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它并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那么不管它多么珍贵,生产和获取它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它也绝对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更进一步地,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获得交换价值的有2个途径:一是稀少性;二是获取它时付出的劳动量。李嘉图认为,亚当斯密准确说明了交换价值的最初来源,所有物品的价值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是成比例的。但斯密并未单独以劳动量来衡量物品的价值,而是又设立了另一重标准,他认为物品价值的大小是随着交换衡量标准的变化而变化的。亚当斯密曾说,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有自身价值永不变化的劳动才能当作评定和比较所有商品价值的最后标准和真正标准。李嘉图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劳动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决定着商品过去或现在的相对价值,而不是由为了交换工人劳动二给予工人的商品相对数量决定的。一件商品的价值是仅由生产这件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他有意忽略了古董或者收藏品)。通过计算生产商品所需劳动量的变化,可以肯定商品价值的变化,在书中,大卫李嘉图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
这里浅谈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假设谷物的价格是每夸特80先令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的报酬是一蒲式耳谷物,因此当报酬下跌至40先令时,他得到的报酬是1.25蒲式耳谷物。再假如,一周内,一家人消费了半蒲式耳谷物,剩余的用来交换诸如燃料、肥料、蜡烛、茶、糖、盐等商品;如果在一种情况下,剩余的四分之三蒲式耳谷物所能购得的商品没有在另一种情况中半蒲式耳所购买的商品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价值是升值了还是下跌了呢?亚当斯密一定会说升值了,因为他的衡量标准是谷物,这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得谷物增多了。同样是亚当斯密,他还会说下跌了,因为一件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因占有该物品而能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劳动相对于其他此类商品的购买能力下降了。这个假设之所以给我留下十分深刻地印象,是因为它站在亚当斯密对价值认识的角度上,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由此导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这也就从侧面论证了亚当斯密关于价值的双重标准是有缺陷的。
并且,李嘉图对于斯密的商品的价值只取决于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无关有相反看法。他采用了亚当斯密的一个例子来解释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原始社会中,捕猎一只海狸所需要的时间是捕猎一头鹿所需要的时间的两倍。因此海狸的价值是鹿的两倍。李嘉图把这个简单的模型进行了扩展,他考虑到生产捕猎工具需要的时间的因素,并把捕猎工具或生产工具的磨损计算在内。用一件捕猎工具(机器)捕猎的动物(产品)越多,这一捕猎工具所分摊到每一只动物上的价值就越小。这样李嘉图就率先提出了工业中大批量生产的决定性的成本因素考虑问题。李嘉图认为,猎获的猎物的价值是根据捕猎活动所需要的所有劳动的总量而确定的,那么这同样意味着,这一劳动总量的价值即使在供应过剩,交换价值下降时仍是不变的。在他的模型中,下降导致资本所有者利润的下降,因为他们的投入是不变的。同时,李嘉图还意识到了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大学生经济学读后感(篇2)
当初拿 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时,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智慧结晶的厚重的书,我想,一定是内容错综复杂而让我学生绞尽脑汁才能看懂其冰山一角的教科书,担心自己无法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巨著而对心中的偶像有所不恭。在放假期间里我终于鼓起许久 以来都难得一见的勇气翻开了《经济学》的第一页,我下定决心要把它看完。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是以 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比我上学期的课本更简单,越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
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经综合派领袖人物,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 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他从小就被誉为才华横溢的神童。他比较出名的文章中就有我们经常听到的《乘数分析和加速原理的相 互作用》。1970年萨缪尔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他为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得到了世人的肯定。我正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第一编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 知识。第二编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三编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以上两篇也是我们在任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本中都能看到的主题。第四篇从微观的角度主要讨论了下国际贸易、政府以及环境,第五篇至第七篇全面讲述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读此书没有特别明显的吃力而泛味地看普通教科书的感觉,简单的文字,甚至有时略带幽默的语言,仿佛是在阅读剧情引人入胜的小说一样让人有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下去的冲动,对理论的讲述间或会结合实际加入些许评价,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在我看到有关效用论及产品市场的篇章时,我没有想要把关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的各个公式、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图、MC曲线与AC曲线之间关系的数学推导过程、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义、规模报酬递增的定义等全部记下来的愿望,取而代之的是在书本中举出的大量实例的情况下我能更加清晰的知道PG、Unilever在中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的基础上还将不断扩大它们的市场。
大学生经济学读后感(篇3)
好书不怕再读,怕我们缺乏再读的决心。有些名著虽然多次被各种文章推荐,但总是缺乏阅读的时间和机会。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就是这么一本书。
从在经济学史的地位来看,它显然比不上《国富论》、《原理》与《通论》的重要性,而且这本书与其他名着相比又太过单薄,很难让人提起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一直以来也就是对李嘉图的这本书翻翻而已。直到形势迫使我仔细阅读某一段,我才突然发现古典文学为什么叫经典。李嘉图是个有商海实战经验的人,他的文章处处都表现出一股从某某商业重大战役凯旋后的霸气。
虽然历史发展了近200年,但他的经验对我们来说还是很难得的。也许他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这使他形成了一种简洁的写作风格。他用几句话描述的问题似乎很简单,但事实上,它们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如果我们不了解他同时期重要学者的观点,就会错失思考李嘉图的机会,自然也读不到100%的李嘉图。
话又说回来,可能正式因为李嘉图说什么东西都是点到为止,他的思想才能与各种各样的事物发生联系。李嘉图这种只逻辑推理不实证的***经被称为“恶习”,而他在很多问题上只说表面一半的风格也着实让人大伤脑筋。那些伟大的思想往往就在几段之内就予以带过了,如伟大的“比较优势”,就用了不到一页的纸张,而对“比较优势”的进一步的讨论却包含了他的国际金融与资本循环思想。
并且我们还得时常站在李嘉图局限上理解他的结论,(如那个悲观或不人道的“李嘉图定(铁)律”)我们不是李嘉图,却还得揣摩李嘉图当时是怎么想的,怪不得斯拉法会用一生去研究他呢!
《赋税原理》属于经济学史第二批阅读书目,这是毋庸置疑的。要全面理解马克思和马歇尔,就必须掌握李嘉图的思想。以前因为1870年以后的兴趣,我忽略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
为了研究国际**的理论,这个缺少的一环应该补上了。经济思想史是条漫长的道路,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知其然”的目标应该是能够达到的。
最后,说一下读书的好处。一段文字,把它大声朗读出来与埋头默读相比,效果是明显不同的。而许多人聚在一起再对讨论一下,哪怕不是那么在点,也是比较大有裨益的。
有很多关于经济学的经典文献,可以把阅读方法复制到它们的研究中去。
大学生经济学读后感(篇4)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第一章“论价值”开篇即说,“一件商品的价值或用它交换的其他任何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须的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劳动的报酬多少”。李嘉图在认识到亚当·斯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区别的前提下,对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是绝对必要的,但不能作为衡量交换价值的尺度。
如果一种商品是完全无用的,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无论它多么珍贵,生产和获得它需要多少劳动,它永远不会有交换价值。
更进一步地,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获得交换价值的有2个途径:一是稀少性;二是获取它时付出的劳动量。李嘉图认为,亚当·斯密准确说明了交换价值的最初,所有物品的价值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是成比例的。
但史密斯并不是单单用劳动来衡量货物的价值,而是制定了另一个标准。他认为货物的价值随着交换标准的变化而变化。亚当·斯密曾说,“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有自身价值永不变化的劳动才能当作评定和比较所有商品价值的最后标准和真正标准”。李嘉图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他认为,劳动生产的商品数量决定了过去或现在商品的相对价值,而不是以劳动交换给劳动者的商品的相对数量。一件商品的价值是仅由生产这件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他有意忽略了古董或者收藏品)。通过计算生产商品所需劳动量的变化,我们可以确认商品价值的变化。在书中,大卫李卡多给出了许多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这里**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假设当谷物的**是每夸脱80先令时,工人一周得工作可以得到一蒲式耳谷物,那么当**到40先令时,他可以得到1.25蒲式耳谷物。
再假如,一周内,一家人消费了半蒲式耳谷物,剩余的用来交换诸如燃料、肥料、蜡烛、茶、糖、盐等商品;如果在一种情况下,剩余的四分之三蒲式耳谷物所能购得的商品没有在另一种情况中半蒲式耳所购买的商品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价值是升值了还是**了呢?亚当·斯密一定会说升值了,因为他的衡量标准是谷物,这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得谷物增多了。亚当·斯密也会说,**因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取决于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因为拥有这种商品,在此基础上,劳动力相对于其他此类商品的购买力下降了。
我之所以对这一假设印象深刻,是因为它是基于亚当·斯密对价值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证明亚当·斯密的双重价值标准是有缺陷的。
并且,李嘉图对于斯密的“商品的价值只取决于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无关”有相反看法。他用亚当·斯密的一个例子来解释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原始社会,猎捕海狸的时间是猎鹿的两倍。
因此海狸的价值是鹿的两倍。里卡多扩展了这个简单的模型,考虑到生产狩猎工具所需的时间,并考虑到狩猎工具或生产工具的磨损。用一件捕猎工具(机器)捕猎的动物(产品)越多,这一捕猎工具所分摊到每一只动物上的价值就越小。
这样,里卡多首先提出了工业大批量生产的决定性成本考虑。李嘉图认为,**猎的猎物的价值是由捕猎活动所需的全部劳动总量决定的,这也意味着,尽管超过**,但即使交换价值下降,这一劳动总量的价值仍保持不变。在他的模型中,下降导致资本所有者的利润下降,因为他们的投资是不变的。
同时,李嘉图也实现了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个体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
大学生经济学读后感(篇5)
好书是不怕反复读的,怕就怕我们缺乏反复读的决心。一些名作,虽然被各种各样的文章反复推荐,却总是缺乏阅读的时间与机缘。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就是这么一本书。从在经济学史的地位来看,它显然比不上《国富论》、《原理》与《通论》的重要性,而且这本书与其他名着相比又太过单薄,很难让人提起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一直以来也就是对李嘉图的这本书翻翻而已。直到形势所迫,非逼得我要得认真阅读其中某一段的时候,才突然发现经典文献何以叫作经典。李嘉图是个有商海实战经验的人,他的文章处处都表现出一股从某某商业重大战役凯旋后的霸气。虽然历史已经发展了近200年,但他的经历对我们来说仍是十分罕见。或许他从来没有接受正式的大学教育,使得他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文风,他所用寥寥几语描述的问题看上去平淡无奇,但事实上却涵盖了极为丰富的内容。而如果我们对他同时期的重要学者的主张不甚了解,也会错过思考李嘉图的机会,自然也无法读出100%的李嘉图了。
话又说回来,可能正式因为李嘉图说什么东西都是点到为止,他的思想才能与各种各样的事物发生联系。李嘉图这种只逻辑推理不实证的习惯已经被称为恶习,而他在很多问题上只说表面一半的风格也着实让人大伤脑筋。那些伟大的思想往往就在几段之内就予以带过了,如伟大的比较优势,就用了不到一页的纸张,而对比较优势的进一步的讨论却包含了他的国际金融与资本循环思想。并且我们还得时常站在李嘉图局限上理解他的结论,(如那个悲观或不人道的李嘉图定(铁)律)我们不是李嘉图,却还得揣摩李嘉图当时是怎么想的,怪不得斯拉法会用一生去研究他呢!
《赋税原理》属于经济学史第二批阅读书目,这是毋庸置疑的。想要完整了解马克思和马歇尔,都需要对李嘉图的思想有所掌握。之前因为我的兴趣在1870年以后,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有所忽略。为了研究国际贸易的理论,这个缺少的一环应该补上了。经济思想史是条漫长的道路,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知其然的目标应该是能够达到的。
最后,说一下读书的好处。一段文字,把它大声朗读出来与埋头默读相比,效果是明显不同的。而许多人聚在一起再对讨论一下,哪怕不是那么在点,也是比较大有裨益的。经济学的经典文献还有很多,完全是可以把朗读方法复制到对它们的研读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