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11篇。
经过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的细致打磨和不断优化这篇“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完美无缺,请相信这篇文章中提供了您所需的所有信息。工作中需要处理文档编写和递交相关的事务,模板化的范文被广泛认可并因此备受欢迎,学习范文能够激发我们的挑战和进取精神。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篇1】
网友问:我女儿6岁半,在原来的幼儿园上了3年,6月初我把她转入一所新幼儿园,至今她都不想去上这个新的幼儿园。每天早上哭闹着不去,一会儿说老师太歪(厉害),一会说想在家里玩,一会又说不喜欢这里的老师。以前那个幼儿园一个班有40个小朋友,现在这个班只有19个,以前她在幼儿园每周有两节舞蹈课、两节珠心算课,她都很喜欢,现在这个幼儿园没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才不愿去上幼儿园,请老师帮忙分析一下。
新加坡才儿坊幼儿园成都仁和春天大道幼儿园园长王英答:
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这位妈妈应该去了解症结所在,不仅要去以前就读的幼儿园里了解孩子平时的爱好和表现,还要去目前就读的
诊断找准症结多给孩子适应时间
幼儿园与老师交流孩子近期的状况,找到根本原因。然后,要跟孩子沟通,找出孩子拒绝这个幼儿园的原因。
在我看来,以前的幼儿园有她的好朋友、爱好、熟悉的环境以及认可她的老师,她的心理上有一种寄托式的安全保护,而这些东西,现在这个幼儿园还没完全给予她。所以,她会找出各种方法和理由来拒绝这里的一切。或者是因为在孩子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她会觉得父母没有给予她选择的机会、没有尊重她的想法。
目前家长还要给予孩子充分的适应时间,告诉孩子为什么选择这个幼儿园,让孩子自愿从心理上接受,同时持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顺利适应新的环境。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篇2】
给孩子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生活当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比如煤气没关可能导致煤气中毒,小孩子一般都比较缺乏安全常识,父母应当多给孩子介绍生活中的哪些安全隐患,比如水果刀可能割伤手指等,让小孩意识了解到生活当中可能出现哪些安全隐患。
真实案例进行教导。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孩子被诱拐或者是小孩子坠楼的新闻,父母平时可以用这些真实的案例来教育小孩子,在平时生活当中多注意安全,不轻信陌生人,不随便跟陌生人走。
教小孩子看交通标志。交通安全是安全意识上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父母在平时出行时应当多教小孩子看交通标志,横穿马路一定要走人行道,让小孩子了解一定的交通规则,这样才能够更安全的出行。
教育小孩子明辨是非。小孩子都是非常单纯的,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父母应当教育小孩子明辨是非,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免让小孩子受到不良的影响,接触一些危险的人和事。
培养小孩子的自控能力。小孩子都是非常爱玩的,家长平时教导孩子时应当培养小孩子的自控能力,不能够玩起来就忘了其他事情,从而导致自己或者他人受伤。父母应当教育小孩子自控,不轻易吃陌生人的东西,这样才能够远离很多危险。
锻炼小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在培养小孩子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注意锻炼小孩子的生存能力,适当的带孩子出去露营,教导孩子一些生存技能,这样在面对危险时才能够及时应对,避免悲剧的产生。
父母以身作则。父母在培养小孩安全意识时,一定要以身作则,千万不能够嘴上说一套,行为上又是另一套。小孩子具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会不自觉之中模仿父母。父母在教育小孩子时一定要以身作则,从而提高小孩子的安全意识。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篇3】
家长往往会觉得,只有说透了,讲通了,孩子才会懂,懂了才会理解。所以家长习惯了把“说”作为教育的唯一方式,感觉这是最便捷、最奏效的教育方式,这种说教中表扬太少、批评太多,甚至有些家长会说:“看看某某小朋友,比你强多了”,渐渐的孩子却越来越厌烦家长的唠叨,轻者充而不闻,甚者将耳朵掩起,家长生气却束手无策。在这种时候,家长不妨采取三教结合的方法:
1、言传。教育过程中考虑孩子的感受,以表扬、鼓励为主,即使批评也要采取正面的,如:“老师说你上课时注意力很集中,要是你能积极举手发言就更好了。”在家长说的同时要给孩子说的机会,教育过程中做到有理、有例、有力、有节。
2、身教。古语有云“言传不如身教”,可见这种教育形式的重要。家长积极向上、勤奋刻苦、求知善思、文明友善、民主乐观的行为,孩子往往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真实的再现出来。大家常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就是这个道理。
3、环境。古时有孟母三迁择邻的佳话,足见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个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包括家庭文化、心理氛围等,让孩子生活在轻松、祥和的氛围中。物质环境应力求质朴、大方,不要过于奢华。从而养成孩子朴素的良好习惯。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篇4】
问题孩子层出不穷,家长带着孩子寻求外援譬如心理咨询和亲子训练机构的时候总是会喋喋不休:我付出了多少多少,可是孩子却越来越糟!一边纳闷一边极度地痛心疾首。那么为什么父母的苦心付出不能得到优良的回报,当真我们的孩子都是白眼狼吗?如果你是一个充满困惑的家长,又或者你是一个不希望未来遭遇这种困惑的家长,请你和我们一起,拨开这团困惑的迷雾,看到迷雾后面藏着的真相——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优秀”是一把双刃剑!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
鹏宇老师家的宝贝女儿在有一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打游戏,晚上打到12点才睡觉。家里的妈妈、姨妈和姥姥都沉不住气了:这天天打电脑,作业不写怎么办!指责孩子,孩子鼻孔朝天“哼”一声,依然故我。鹏宇老师那次出差回来,正赶上妻子为此事犯愁。他进了女儿的房间:女儿回头叫了一声“爸爸”。他说:玩电脑呢,没事,你玩!然后手放在女儿的头上,半开玩笑说:爸爸给你传送一些爱的能量,别耽搁你玩,你继续玩吧。十几分钟后,他松开说:好了,不想玩了就早点休息啊,别累坏了!
那天晚上,女儿十点半就睡了。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么满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时,无言地陪伴,单纯地给予孩子爱的支持更显得重要!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鹏宇老师说: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他会一点一点从父母那里学会“比较”,并且用“比较”杀掉自己的自信,让自己永远被“比较”来的“痛苦结果”所折磨。
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自有一份属于他的优秀之处!不要用比较杀伤孩子的自尊了!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鹏宇老师对女儿学习从没什么要求,甚至戏谑说:“不要考前几名,考前几名被老师盯上就麻烦了!”可是有次女儿考了第三名,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请我吃肯德基吧!这个爸爸说了:好啊!不过爸爸不是因为你考第三名才要请你。爸爸爱你,即使你考倒数第一倒数第三,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会请你的!
孩子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知道了。你的她心里怎样,还用说吗,幸福着呢!
5.数落孩子的不是
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气,还是心里服气!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
6.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有一个农村长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个哥哥。从小父母就偏爱哥哥,认定哥哥比她有出息。她心里很委屈、很不服气。所以自我砥砺,一定要争口气给父母看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后来她果然比哥哥成绩还好,考上大学,有不错的工作,成家立业。但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证明给娘家看,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无可忍,要和她离婚……
7.代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
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
9.总是担心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担心!你担心孩子早恋,孩子一准早恋;你担心孩子网瘾,孩子一定网瘾!
有个妈妈在孩子还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经过一间网吧时警告孩子:看见没,这是网吧,很多孩子一进去就变坏了,你可不能进去!一天又一天,一开始孩子不明白,但是心里好奇极了,终于有一天孩子忍不住,要走进这间网吧看看。再后来孩子网瘾了!孩子是否自信,取决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当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了孩子的自尊。父母总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才”,而忽视了孩子要先“成人”的问题。以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
鹏宇老师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
父母小小的改变,孩子大大的不同。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篇5】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要看其成绩,更加重要的是要教会其做人的道理,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只有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来培养孩子,才能塑造一个优秀的宝宝,使其在将来的社会上站稳脚步!
许多的父母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过多的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其他的教育,以至孩子成为“高分低能儿”。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处于核心地位,只有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保证其他教育的顺利开展。
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培养,和谐的个性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得每一个方面和特征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种情况,即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
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父母是离孩子最近的人,也是相处时间最长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父母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就会为他们美好的前程创造条件。如果父母爱虚荣,孩子也不例外;如果父母管不住自己的`嘴,孩子也如此。我深谙:“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的道理。因而我向儿子灌输任何东西,自己都先做出好的榜样,让父母的一举一动对他产生潜移墨化的作用。
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首先培养他具有爱心,让他懂得爱。我认为没有爱的人是可悲的,这样的人只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幸,他自己最中也会被家庭和社会所厌弃。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他身边的人也不爱,他还会爱民族、爱祖国吗?让孩子懂得爱父母,是为日后进行爱国教育打基础。日常生活中,常教育孩子要爱父母、爱长辈、爱老师、爱同伴、爱家庭、爱幼儿园等。
如何让孩子表达他的爱呢?如让孩子知道父母工作很忙很累,自己在家完耍不能影响父母的休息;父母生病时要给予体贴的表示;要尊敬年迈的爷爷、奶奶,并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合同伴一起游戏时要互助友爱,乐意为别人做好事等。通过这些点滴逐步培养他的爱心。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必须使儿童经常努力给妈妈、爸爸、祖父、祖母带来欢乐,否则,儿童就会长成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在他的心里,既没有做儿子的孝顺,也没有作父母的慈爱,更没有为人民做事的伟大理想。”
其次培养他从小热爱劳动的品质。因为劳动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习到有用的生活技能,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
儿子叠放衣服、收拾玩具、摆饭碗、到垃圾等。教导儿子如何做家事时,第一次,我一边做,一边说明,然后和他一起动手干。第二次,让他在我的督导下开始学着做。最后,让他自己独立完成工作。因为孩子会忘记、心急、或漫不经心,所以有时候教他做某件家事,要花上几个星期的时间与耐心。 当他把事情做完时,我就会及时夸奖他,说他不但会做家事,而且做的非常好!当他知道我以他为荣,下次他就会做的更好了。
再次培养他具有勇敢的好品质。人一生中积极进取的动力便是勇气。因此我再儿子的教育中,十分注重对他勇气的开发和培养。让他形成这样的概念:勇敢和坚韧是受人敬重的,软弱和胆小是被人瞧不起的。
我时常对儿子说:“你能行!”就是要他充满自信,让他有勇气去做任何事情;而且,我不会主动替他做事,哪怕是那些对他来说有些难的事情;我还从小训练他独立一人睡一个房间,以此减少他对父母的依赖及对陌生事物的恐惧,这样逐步培养他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从而增加他独立做事的能力。
普林斯博士说:“孩子的道德教育应从摇篮时期开始。”父母从小培养孩子有爱心、爱劳动、勇敢的品质,那孩子将会成为有益社会的人。
让孩子优秀的成长,仅仅有个高智商是不够的,做为一名合格的父母就应该向更长远的看,为孩子做长久的打算,所以希望每个父母都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全方面的来发展孩子各个方面的潜力及智能!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篇6】
如果孩子不想去学校的,要多方面的分析孩子,首先父母应该先了解孩子不想去学校的原因,要去孩子以前就读的幼儿园里向老师了解孩子平时的爱好和表现,和孩子内心里沟通下,看下宝宝是对新陌生还恐怕呢,千万别打骂孩子。
在去现在就读的幼儿园和老师说明孩子喜好和兴趣,在适当的时候叫老师给与活动的调集。然后,要在孩子晚上回来后与孩子进行沟通,找出孩子拒绝这个幼儿园的原因。以前的幼儿园有她的好朋友、爱好、熟悉的环境以及认可她的老师,她的心理上有一种寄托式的安全保护,而这些东西,现在这个幼儿园还没完全给予她。所以,孩子会找出各种方法和理由来拒绝新的环境里面的一切事物和人。或者是因为在孩子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她会觉得父母没有给予她选择的机会、没有尊重她的想法。
在孩子报补习班一定要先问过孩子,如果孩子答应了先叫让孩子试读几天再决定.然后在孩子决定是不是去参加补习班的生活,家长一定要理解他们,家长的责任就是要花心思找到孩子满意的学校和老师,避免学生因对补习班的反感而不愿意去的情况。最简单的方法,一定要让培训机构和老师保证学习效果;最好让孩子免费试读一下,在了解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内容的基础上,再作出选择。
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家长在孩子小时候逐步培养起来的,父母要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首先,家长平时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经常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其次,要为孩子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学习计划,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当孩子表现出一系列不好的学习习惯时,家长要找到原因,再耐心引导,让孩子意识到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影响。最后,家长平时要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学习的信心,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好了,渐渐地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一般来说,10岁的孩子逆反的可能性很小。不想做好学生,有可能是目睹了被称为“好学生”的孩子的一些遭遇或者表现,让他排斥。诊断树立正确的“好学生”标准。建议家长们首先要找时间跟孩子深入谈谈什么是好学生,明确孩子心目中好学生的概念,问他是不是见到的好学生有什么不好的表现或遭遇?再通过孩子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了解孩子的道德取向、价值判断。在了解孩子想法的基础上予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好学生”标准。同时,让强有力的教师介入,确立持久的影响渠道,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地纠正孩子的想法。
以上这四点都是孩子常见的问题,所以各位家长在遇到这些问题一定要有耐心和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从而培养出一个更加优秀的宝宝。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要以身作则。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大人的意见要统一。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篇7】
教育孩子遇到的问题
一、 孩子哭
这是孩子出现的“暂时性的分离焦虑”现象,尽管大人心里难过,也要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否则孩子更加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有的父母比孩子还难过,临走时连说几次“再见”,一脸的关切之情。这一切只会让孩子纳闷而且忧虑:“妈妈脸色反常,她走后要有什么事?不能让妈妈走。”等等。这样一来反倒加重了孩子的紧张情绪。家长尤其要注意不要经常去幼儿园影响孩子,这样也会使孩子不容易适应群体生活。
当然,对于个别情况也不能一概而论,家长可以与幼儿园老师协商,给孩子一段过渡时间。遇到特殊情况不送孩子去幼儿园或者提前接时,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情况。
二、 孩子的心病
有的家长说:“孩子就象有了心病似的,从幼儿园接回来就不停地说:明天别送我上幼儿园了,我一定听话……有时候还边哭边说,看着动画片也会想起这事,又接着说,家长之友《入园时你和孩子将会遇到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家长可以与老师交流一下孩子在班里的表现。常常有一些孩子在家里、在幼儿园门口还哭天抹泪的,可一走到班级门口,就擦干眼泪跟着老师进入房间,在活动中他们很快会忘记刚才的不愉快。但是,新环境毕竟使孩子在各方面有许多的不习惯,在班级里又没有宣泄的机会,回到家里才会将满腹的紧张情绪尽情发泄出来。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必太紧张,这也是许多孩子曾经出现过的情况,如果不放心,一定要多于老师保持沟通与联系。
三、 家长的烦心事
有的家长说:“送孩子上幼儿园,本来是想让自己轻松一点,没想到这么麻烦。”
送孩子上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使父母摆脱孩子的拖累,轻松、无牵挂地去工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群体生活,改变他们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养成自律、自理、轮流、谦让、适度等待、学会初步与人交往等良好习惯,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然而,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活泼大方,还是胆小内向)在面临新环境时,都会表现出一种畏惧,这种畏惧演变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孩子的哭闹”。也因此,幼儿入园便成了家长的一件烦心事。有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哭,使尽了一切“法术”:物质的、精神恐吓的、软硬兼施的。但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什么捷径,只要家长坚持接送,勤与教师交流沟通,家园一致,及时表扬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良好行为,这样持续1-2个月,使孩子渐渐喜欢去幼儿园,家长的烦心事也便随之而解
四、孩子与同学相处遇到的问题
明明还是一棵小苗,而他已经能够感受时间的相对变化,我很惊讶。他从小就有着远大的理想,我们也注意逐步培养他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他对阅读的热爱、在外与人的交往能力、极强的独立性、不时崭露的商业头脑,都让我叹为观止。同时,我们也听到有老师和同学家长说他富有正义感,热心助人,爱好运动。我想这些都是我们要大力弘扬的。尽管如此,在明明这棵小树上,还会结出许许多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果实出来,如果不赶紧接起来就容易出乱子。
比如有一次,老师打来电话,告诉我明明在校闯祸了,体育课上他挥舞跳绳伤到了不少同学。当时孩子的奶奶因伤正在上海住院,我在看望老人的路上再次接到老师来电,说有孩子家长火得够呛,让我尽快联系对方。应该说接到这种电话,我顿时有种要崩溃的感觉。对孩子的期望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事儿还必须马上处理。回家的路上我尽快平息了怒火,家长如果都不冷静,只会给孩子一个坏榜样。我的态度让明明得以从他的观点还原了事发的经过:体育课老师规定的自由活动时间里,他看见男生小伟正在和一群女同学玩闹,他感觉小伟受女孩子欺负了(事后才知道他们是闹着玩的),想要帮他。征得小伟同意后他们一起对付女同学们。明明力气大,出手不知轻重,结果绳子挥舞起来伤到了好多同学,当天就在校挨批了。不管孩子说的是客观还是片面,大致情况了解后,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尽快认识自己的问题,并共同参与解决问题。当天晚上我找孩子严肃认真地谈了一次,并针对这件事做了严肃处理,明明不但能够意识到他的错误,并主动提出希望送一些东西给到相关同学,于是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给一位同学送一本《纳尼亚传奇》,给另一位同学送一支笔。我还再次联系了几位同学的家长,真诚表达了歉意,并表示如果孩子需要去医院的,我们会陪同前往,所有费用我们来负担,并希望可以到同学家中登门道歉,消除孩子们的心理阴影。这件事对明明和我们都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孩子们的爸爸妈妈是宽容的,但是社会可不会轻易放过他。我还会反复和他强调那些事不能做,让他学会用大家更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和同学们相处。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篇8】
1、如果孩子不服管教,暗示着夫妻之间的教育观点不统一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暴露双方观点的不统一,更不会当着孩子的面争执。因为孩子还是有点“小狡猾”的,他会依附于在争吵中“获胜的强者”。
比如,妈妈不让吃冰淇淋,而爸爸故意“唱反调”给孩子买,那么日后当妈妈单独看孩子时,孩子就可能理直气壮地顶撞妈妈:“爸爸都给我买了,你为什么不买?坏妈妈!”这样就很难管教了。
2、如果孩子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暗示着父母可能表扬过度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个观点的初衷是没错的,因为适当的鼓励能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但是,无原则、无节制的表扬,会导致孩子自尊心过强,敏感且自私。父母们要把握表扬的度,多从“你真努力”“你真勤劳”“你真仔细”等需要努力、付出的方面去表扬,不要让表扬停留在“聪明”“漂亮”“棒”等肤浅、不需要努力的事情上。
3、如果孩子总是故意打扰你,暗示着你和孩子身体亲密度不够
有时孩子会制造一些小麻烦来吸引你的注意,比如:在你跟朋友侃侃而谈时,打断你们的谈话;在你忙别的事时,故意哭闹然而却挤不出眼泪……
这时候,你一定要忍住想去教训孩子的冲动,不妨暂时放一下手上在忙的事,过去摸摸头,给他一个拥抱、一句安慰,陪他玩一会儿,你会发现,孩子很快就不那么闹腾了。
4、如果孩子经常撒谎,暗示着你曾对他所犯的错误反应过度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哪个孩子不害怕家长的责罚?如果在孩子犯错后,你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打骂,那么孩子可能会这么想:“我再犯了错可不能让爸爸知道是我做的,得混过关才行,要不然又得挨打了。”
你看,撒谎的动机就是这么产生的,孩子撒谎的最直接目的就是逃避责罚!所以,孩子犯错的.时候,请你克制一下骂他的冲动,压住火气问清楚原因,之后再给孩子一个心服口服的惩罚措施。
5、如果孩子自信心不足,暗示着你替他“代劳”过多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独立完成一件事之后的那种“成就感”!但是,很多父母总怕孩子独立完成不了一件事,于是就给孩子一大堆建议,甚至干脆帮孩子动手。
这样一来,在孩子心里,最终取得成功的是父母,而不是自己,一旦碰到需要自己独立面对的事情,就不知所措了。
6、如果孩子嫉妒心很强,暗示着你经常拿他跟别的孩子作比较
孩子有点嫉妒心是正常现象,因为孩子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好,这样妈妈就会更喜欢自己。但是,孩子的认知是不完整的,家长无心的一句话到了孩子那里,往往就偏离了本意。
妈妈拿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作对比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多想人家学习,但是由于妈妈的语气不够和善、比较的次数太多,孩子就认为:妈妈喜欢别人家孩子,却很讨厌我。于是就对比自己优秀的小朋友充满了敌意,也就是嫉妒。所以,下次再作比较时,妈妈语气要和善一些,不要过分“长他人孩子志气,灭自己孩子威风”。
7、如果孩子很没礼貌,暗示着父母可能言行不慎,或者孩子交了一些没礼貌的朋友
如果家长平日里对谁都爱答不理,没有好脸色,孩子往往也就对小朋友吆三喝四;如果孩子身边的朋友经常说脏话,孩子就可能觉得这样比较“酷”,也跟着学。
所以,当孩子没礼貌时,家长先反省一下自身,看是不是某段时间给孩子当了坏榜样;如果是孩子周边朋友的问题,则要提醒孩子,不礼貌的孩子一点都不酷,反而很招人厌。
8、如果你的孩子不尊重别人的感受,暗示着你经常命令他
一个经常被家长命令的孩子,总是带着埋怨去执行父母的命令,觉得父母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感受。时间一长,当他跟小朋友相处时,也会变得自私、蛮横,不去替别人想一想,因为,他生活的氛围里就缺少“包容”“体谅”这样的美好品德。
萌爸萌妈们,如果孩子出现了上面的一些症状,可以试试转变一下态度,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篇9】
1、言行不一致
说到却做不到,这样言行不一致会让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能够逃脱惩罚,他们也就会试图竭尽所能的做到这一点。
2、保护和溺爱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可以说是大包大揽,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动手,甚至将子女的活动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这种过分的保护会严重干扰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从而使社交变得困难,缺少应有的自信。
3、小看和责备
还有的父母总是主观否定孩子的说话和行动,喜欢拿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较。长久以来就会影响到孩子的积极性,孩子的上进心也会被盲目扼杀,而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被无情地摧毁。
4、过于民主
有的时候过于民主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些父母不管大事小都习惯寄托于对孩子晓之以理,结果却导致孩子被惯坏了。孩子在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能力的时候,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就会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过于民主就会导致孩子为所欲为。
5、滥用奖罚手段
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是非常缺乏的,为了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父母就应该在平时就养成奖惩分明的制度。孩子一旦犯了错误,适当的惩罚是必须的。
很多事实都证明孩子其实是可以学会懂事的,但是这个过程却是非常漫长,也是需要采取一定方式和方法的。这就必须需要父母们能够做到未雨绸缪,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坚持,并且随时都保持头脑冷静,要有充分的.耐心,将孩子从调皮捣蛋的阶段慢慢过渡到懂事。
教育的价值
基础的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等的原始启蒙。促使和帮助受教育人群具备接受和接纳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随后的中专、大学等中高等教育,价值在于解决受教育人群具备基本的科研、实践、实验、试验、仿制、创新启蒙。促使和帮助受教育人群具备和接纳科学发明创造等专业化、工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等生产实践的基本技能。
职业化教育和培训,价值在于为社会工业化、产业化、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能型人才保障。促使和帮助受教育人群懂得岗位作业工艺、培训后上岗就业、接受和应聘各类职业岗位,获得岗位作业基本技能。
中国有句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
教育是人类发展文明的基础,没有教育,也就不会出现文明社会。所以,教育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篇10】
在孩子们排队时,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喜欢抢着当第一位,孩子们认为这是一种荣耀。为什么呢?因为老师会牵着第一位小朋友的手!于是,每天乐此不彼的争抢着第一位。
这个问题,已经提醒了好多次了,任然一到排队就变得闹哄哄的。
今天,也不外乎如此。“ 小朋友们请起立,出来排队吧...”话音刚落,立马传来了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第一,我先来的!”“不行,我是第一,我都好久没当第一了!”原来,是王皓阳和熊明鑫为了争当第一争得面红耳赤。只见阳阳两只手地抓着门栏,不让其他小朋友跑到他前面去,而此刻的`明鑫呢?在一旁使劲儿地往前面挤,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谁也不让谁!看着看着,我萌发了看看他们会如何解决问题的想法。
于是,我站在了不远处观察。不一会儿,方烁洁这小家伙忍不住了:“哎呀,你们别争了,一人当一次不就好了吗?我们还要下楼玩呢!快点,不然淘气堡就没得玩了!!”这时,熊明鑫也想出了办法:“阳阳,要不今天你先当第一,明天给我当第一,好不好?” 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给了孩子们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
因此,不妨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解决问题的空间。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篇11】
1、关注学习情绪。
之所以,将关注孩子的情绪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觉得,只有孩子在学校开心了,他才会喜欢学习,渐渐也就有了学习的爱好,渐渐才善于学习。家长与孩子之间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也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有利于对症下药。这样经常交流,养成习惯后,教育孩子的问题也就化难为易了;最怕的是孩子有什么事情跟谁都不说,出了什么事情,家长什么都不知道,后悔晚矣。所以,每当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今天,你在学校开心吗?因为什么事情开心呢?”。假如他不开心,你要要询问他为何不开心,进而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开导,让他变得快乐起来,假如需要老师帮助的话,可以及时跟老师交流一下。也可以开始是家长主动询问,以后最好养成孩子主动与家长交流的习惯。
2、关注学习伙伴。
朋友,是倾诉的对象;朋友,是进步的动力。人是最怕寂寞的动物,小孩子更加需要朋友,而且需要在某个方面比他强的朋友。我没有强调一定要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交朋友。因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方面。一个孩子的成绩好不好,并不是给他带来朋友的唯一因素,还涉及到性格、为人等因素。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在新的集体交更多的好朋友。要了解你的孩子在学校有几个玩得好的伙伴,那些伙伴的学习、性格、为人等又是怎样的呢。并且可以与这些伙伴的家长联系一下,这样你会更加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就算孩子偶然撒谎了,你很快就会知道的;你还可以从别的家长那里了解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假如你的孩子没有伙伴,你更要创造机会让他多交朋友。
3、关注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要培养一个好的习惯至少需要21天。家长要注重养成孩子良好的看书、读书、写字的学习方面的习惯;还要养成书写整洁、学习专注、用眼卫生、劳动习惯等行为方面的习惯。如:天天保持看书最少半个小时,读书要大声,有感情,眼睛离书本一尺远,握笔姿势正确,学习时不开小差,书写尽量做到不用橡皮擦,天天能帮家里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地、抹饭桌、端碗等)。
4、关注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完成学校的作业就好比家长的工作一样,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建议孩子一放学回家,先喝点水,吃点水果,就要开始完成家庭作业了。做作业的时候,一个人单独在一个专门的书桌旁学习,不要打搅他。每学习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休息10分钟。当孩子碰到不懂的问题,家长千万不要马上回答他,要等作业做到最后,实在不会的时候,家长才去帮助他。不光是要让他养成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学习的效率。假如,一会儿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啊?”一会儿又问:“爸爸,这道题怎样做呢?”以后孩子做作业就会很慢,也不会独立去完成。不过,一年级有的题目中很多字不熟悉,家长也可以采取先把题目都念完,孩子再做题。值得注重的是:有的家长总认为作业太少了,或者有时候作业少了,就给孩子多布置作业,弄得有的孩子想:早点完成作业也没有用,不如慢点做,进而养成慢慢吞吞完成作业的习惯。在作业少的时候,何不让孩子放松一下呢。顺便说一下,上学了,天天最多看电视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