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集锦十二篇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2024-08-05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集锦十二篇。

制定各类文档是我们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人们通过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理解写作的套路和模式。通过学习范文写作逻辑可以拓展我们的写作思维,你是否在寻找范文文案范本呢?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有用的信息:“作业安全工作总结”。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篇1)

为进一步加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防范和工业煤气作业安全工作,根据《xx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镇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并对治理工作进行梳理,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查摸底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和工业煤气作业场所

我镇积极开展对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和工业煤气作业企业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并建立基础台帐,落实安全责任,制定专项治理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安全的副镇长为副组长的有限空间和工业煤气作业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组,制定专项方案,建立健全了有限空间和工业煤气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并严格落实。

二、落实有限作业空间安全生产要求

1.对全镇有限空间作业和工业煤气作业的相关单位进行资质审核,由作业单位与镇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进行安全交底,与作业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协议中约定作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2.有限空间作业和工业煤气作业单位实施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清理作业时,要求作业现场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护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3.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和工业煤气作业的特点,作业单位必须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和工业煤气作业现场处置预案》,保证作业和施救人员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每年进行一次演练,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并按规定申请备案。

4.有限空间作业和工业煤气作业单位必须为作业人员(含检测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和设备;并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三、整改到位,达到专项治理的目标

1.通过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和工业煤气作业安全专项治理,摸清了全镇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和工业煤气作业的安全管理现状等情况;

2.使作业人员掌握了有限空间作业和工业煤气作业安全知识和相关要求,提高安全素质,杜绝违规违章作业行为;

3.建立健全了有限空间作业和工业煤气作业单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配齐配全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4.建立了有限空间作业和工业煤气作业单位的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篇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一、定义

有限空间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体积足够大,人能够完全进入;

2、进出口有限或者受到限制;

3、不是设计为长时间占用空间。

二、有限空间的主要特点

1、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易燃气体的积聚和缺氧等;此特点是造成有限空间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毒有害气体中又以硫化氢为常见;所以在进入限空间前首先必须保证该空间内有足够的无害的空气。

2、对于某些有限空间,内部构造的复杂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

三、有限空间事故的特点

1、作业人员对有限空间概念的陌生,以致于根本无法认清相应空间存在的危害性,这是有限空间事故高发生率的根本原因;

2、监护、救援人员相关知识的匮乏是导致相应事故的高死亡人数的主要原因,经常发生一人在有限空间内作业发生意外,多名救援人员的进行营救时的死亡事故;

3、适用救援设备的缺失也是导致相应作业人员高死亡率的原因。

四、有限空间分为四类

1、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4、冶金企业非标设备:高炉、转炉、电炉、矿热炉、电渣炉、中频炉、混铁炉、煤气柜、重力除尘器、电除尘器、排水器、煤气水封等。

五、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一)安全隔离

有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堵板)或拆除管道。与有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二)危害识别要求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有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物料危险特性不了解或未进行清洗置换的不得作业。清洗或置换后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1、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的规定。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2、应采取措施,保持有限空间内空气良好流通。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同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可采取正压式通风装置强制通风。禁止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三)监测

1、作业前30分钟内,应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2、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4、作业中应定时监测,每2小时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对可能释放有毒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次日开工前,应对有限空间进行监测。

5、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四)个人防护措施

1、在缺氧或有毒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

2、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

3、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防护用品。

4、在粉尘浓度较大,有刺鼻刺眼气味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能够保证个人健康的防护口罩。

5、在产生噪声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耳塞等防噪声护具。

(五)照明及用电安全

1、有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24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

2、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且漏电保护器应放在有限空间外。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六)安全措施要求

1、在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在有限空间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有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在现场实际许可的情况下应建立起逃生通道。

3、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4、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5、特殊有限空间外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

6、严禁作业人员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7、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

8、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高处作业应按照《高处作业安全规程》的规定进行,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

9、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动火作业应按照《动火作业安全规程》的规定进行。

10、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作业人员离开有限空间作业点时,应将作业工器具带出。

11、作业结束后,仔细检查有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有限空间。

(七)监护要求

1、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在有限空间外设有专人监护。

2、进入有限空间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3、在风险较大的有限空间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保持与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联络。

4、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并应掌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对人员和工器具进行清点和登记。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篇3)

天柱县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整治工

作总结

根据《州安监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2016年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的通知》(黔东南安监函„2017‟17号)的要求,现将我县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情况总结下: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严密部署。我县安监局高度重视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安全检查工作,安委会办公室在第一时间传达了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造纸和酱腌菜生产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专项检查“回头看”和工贸企业附属污水处理系统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专项检查,并向各乡镇、街道以及工业园区管委传达了此次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行动的精神,并对专项行动进行了精细部署,明确了各项工作任务、步骤、程序、标准、时间及目标,对专项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全县进行了拉网式安全大检 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督促企业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工作,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台账,认真开展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确保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检查取得实效。

(二)排查摸底,健全档案。各级、各部门接到通知后,立即安排部署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工贸企业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场所进行全面排查摸底,登记造册,切实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基本情况,并建立更新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基础台账。经过2016前期的排查以及此次排查,我县目前没有造纸和酱腌菜生产企业,辖区内也无涉及污水处理的工贸企业,我县工贸企业中目前只有一家水泥生产企业在粉磨工段的一台磨机存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该企业为来料加工企业,不存在石灰窑等生产场所。

(三)强化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自查自改。在专项安全检查行动中,我局要求工贸企业中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以企业自身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主体,对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基本要求,进行自查自改,对自查出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整改计划,并将整改计划报告到安监局行业监管股和其他负有监管职责的行业主管部门。目前,辖区内的天柱东立水泥有限公司已经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所涉及的风险辨识和台账建立情况,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有限空间审批制度,警示标识设置情况等均已经实施开展。

(四)加强部门联动,深入开展执法检查。截止11月初,县安监局、消防大队等有关部门共检查工贸行业企业33家次,其安监局对天柱县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进行了专项抽查检查,共检查企业6家;同时针对夏季特点,重点对作业场所相对封闭,通风不良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排查,检查企业12家。检查行动围绕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是否落实、作业时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作业票是否规范、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是否齐全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了重点排查。检查中共发现隐患26条,现场整改16条,其余10条也列入整改计划,并责令相关单位限期进行整改。

(五)广泛宣传,加强教育培训。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通过现场指导、优秀企业传授经验、培训等方式,严格督导各有限空间作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国家标准规范,加强对密闭设备等重点领域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管,安监部门充分利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培训机会,对全县的10家工贸行业企业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了有限空间作业再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天柱县东立水泥有限公司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的情况来看,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有限空间急救援预案可操作性不强,大部分单位应急器材如通风、防护、照明等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全。

(二)员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不强,作业者和监护者的有限空间作业教育培训不到位,没有真正把有限空间作业纳入特种作业范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安全检查力度,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完善,设备保养和安全设施检查检验不到位的企业。

二是加强企业的基础建设,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督促企业加大有限空间安全生产投入,改善现有生产条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三是督促有限空间作业企业抓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继续加强“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既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培训,全部做到持证上岗。

天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7年11月10日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篇4)

设备维修人员年度工作总结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推荐访问: 维修工作总结

【 - 个人工作总结】设备维修人员年度工作总结

过去一年里在公司的领导下、同志们的支持和帮 助下,我坚持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总结工作经验, 加强自身思想修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完成了自己岗位的各项职责,在这里将自己的工作情况做个简要总结:

作为一名普通的设备维修人员,机械设备是企业 生产的坚实基础,有了设备的良好运行,才能确保工 艺生产的连续稳定,现代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时刻树立“维护保养为主、计划检修为辅、技术革新不断” 的宗旨,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外部先进的设备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观念的转变,创造出适应改革要求的并适合于本企业特征的设备维修体制。

一.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使自己工作效率 不断得到提高。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我自己的工作原则,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并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工作岗位上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实际上勤于思考在工作中 是很重要的,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自己 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二.积极配合领导、团结同事、相互学习。 在工作中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努力完成车间的各项任务,尊重领导、服从命令、积极配合工作;平日里多关心同事、团结一体、互相学习。工作中我们彼 此交流,往往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有好的 也有坏的,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又成为了彼此的后盾,相互并肩扶携着。从我个人而言,在工作的过 程中我受益非浅,从做事、到做人;从看问题、到解 决问题上都认识到了新的机会和经验。 三.加强政治理论和技术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 按规定要求对设备进行日常清洁、检查、润滑、紧固、调整等,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要求坚持做到“三好、四会、五良 好”( 。“三好”即对设备用好、修好、管好; “四会” 即对设备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五 良好”即使设备性能良好、密封良好、润滑良好、调 整良好、坚固良好) 。

一直以来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 力,时刻牢记公司制度,全心全意为公司创造利益为 宗旨,努力实践公司和车间各项目标的重要思想,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为领导当个助手,为班组成员做个好标榜,“学海无涯” ,面对各种环境还要不断的努力学习,让自己的技术水平更高、更快的发展,尽量为公司尽一些微薄之力,但还不足挂齿,为此在以后的工 作中除了加强车间设备的基础维修外,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技术创新与改造,进而为公司的效益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篇5)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职责要求和《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工贸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其他行业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标准的,执行其行业规定。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787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T 3805 特低电压(ELV)限值

GB 3836.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 3869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GB/T 4200 高温作业分级

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GB/T 14440 低温作业分级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AQ 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AQ 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有限空间

指封闭或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常规作业场所,自然通风或照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分为密闭半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三类。

其中密闭半密闭设备指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地下有限空间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纸浆池(井)、下水道等。地上有限空间指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罐)、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3.2 有限空间作业

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4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1 企业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2 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a)作业空间小,工作场地狭窄,通风不畅,照明不良,工作人员出入困难,不利于工作监护和施救; b)作业空间内湿度较大,易发生电器设备设施漏电触电事故; c)作业空间温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疲劳;

d)存在酸、碱、易燃、易爆、有毒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气体和蒸汽、烟、尘等或存在缺氧或富氧环境,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e)作业场所位于地下时,受地质条件影响,存在冒顶、坍塌等危险有害因素;

f)作业场所进行高处作业或机械施工时,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g)作业场所位于交通道路上时,存在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h)其他危险有害因素。5 技术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对有限空间作业应做到“先准备、后检测、再作业”的原则。

5.1.2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实行安全许可,应办理《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作业证》格式见附录A。

5.1.3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风险分析,辨识危害因素,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编制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应急预案制定指南见附录B。安全施工方案制定见附录C。

5.1.4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人员都应接受培训,培训指南见附录D。

5.1.5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将相关的《作业证》、安全施工方案、应急预案、检测记录等文件经确认并存放在现场。5.2 有限空间确认与标识

5.2.1 企业应对每个装置或作业区域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建立有限空间清单并根据作业环境、工艺设备变更等情况保持更新。

5.2.2 对于需用钥匙、工具打开或有实物障碍的有限空间,应在进入点显著位置设置警示标识。除上述外的有限空间,应设置足够数量且固定的警示标识。所有警示标识应包括提醒有危险存在和须经授权才允许进入等内容。5.3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

5.3.1 进入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个班次。作业期限需要延长的,延长后总的作业期限不能超过24小时。

5.3.2 《作业证》应严格执行审批、发放、延期、取消、关闭等流程。

5.3.3 作业结束后,应清理作业现场,解除相关隔离设施,确认无任何隐患,并经申请人与批准人或其授权人签字确认,方可关闭安全作业证。5.4 进入前准备 5.4.1 隔离

5.4.1.1 进入有限空间前应事先编制隔离核查清单,隔离相关能源和物料的外部来源。同时按清单内容逐项核查隔离措施。在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内作业,作业前应对放射源进行屏蔽处理。5.4.1.2 当进入与输送工艺介质管道相连接的密闭设备内作业时,应加盲板或拆除部分管道,防止系统内气体或液体等有害物质进入有限空间,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5.4.2 清理、清洗

进入有限空间前,应进行清理、清洗。清理、清洗有限空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清空;

——清扫(如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 ——中和危害物; ——置换。

5.4.3 气体及有害物质检测

5.4.3.1 气体及有害物质的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有害物质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等;

b)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的有限空间,事前应进行气体检测,注明检测时间和结果;

c)取样和检测应由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检测仪器应在校验合格有效期内,每次使用前后应检查; d)取样应有代表性,应特别注重人员可能工作的区域,取样点应包括空间顶端、中部和底部,取样时应停止任何气体吹扫,测试次序应是氧含量、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

e)当取样人员在有限空间外无法完成足够取样,需进入空间内进行初始取样时,应制定特别的控制措施,获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 f)进入有限空间期间,气体环境可能发生变化时,应进行气体监测。气体监测宜优先选择连续监测方式,若采用间断性监测,间隔不应超过2h,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连续检测仪器应安装在工作位置附近,且便于监护人、作业人员看见或听见;

g)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或在有限空间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连续监测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5.4.3.2 气体及有害物质检测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若空气中含 氧量低于18%,应有报警信号。当必须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符合GB 8958的规定; b)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1的规定;

c)不论是否有焊接、敲击等情形发生,有限空间内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挥发物的浓度都应满足以下条件:

——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5%(体积); ——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2%(体积)。

同时还应考虑用于作业的设备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挥发性气体。

d)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接触限值时,不得进入或应立即停止作业。作业前30分钟,应对有限空间内氧含量和有害物质浓度采样,经分析合格且办理《作业证》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如作业中断,再次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重新进行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施工作业中涉及到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5.5 安全与防护 5.5.1 监护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作业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情。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应明确联络方式并始终保持有效的沟通。进入特别狭小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可靠的保护绳,监护人可通过系在作业人员身上的保护绳进行沟通联络。5.5.2 温度

5.5.2.1 有限空间内的温度应控制在不对人员产生危害的安全范围内。当有限空间内正常作业温度为高温或低温时,应当采用安全的方法,缓慢地降温或者升温,使有限空间内部环境温度为常温。5.5.2.2 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进行有效温度、湿度调节的场所,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限和个体防护必须符合GB/T 4200、GB/T 14440、GB 3869等规范的要求。5.5.3 通风

5.5.3.1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保持有限空间空气流通,确保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5.5.3.2 可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管道送风前,应确保风源清洁,进入期间的通风不能代替进入之前的吹扫工作。

5.5.3.3 机械通风可设置岗位局部排风,辅以全面排风。当操作岗位不固定时,则可采用移动式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

5.5.3.4 有限空间的排风口应设置在下部。当存在与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的有毒有害物时,还应在顶部增设排风口。

5.5.3.5 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佩戴软管面具时,应仔细检查气密性,并防止通气管被挤压;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5.5.4 有限空间内设备

对有限空间内阻碍人员移动、对作业人员造成危害,影响救援的设备(如搅拌器),应采取固定措施,必要时应移出有限空间。5.5.5 防坠落、防滑跌

有限空间内可能会出现坠落或滑跌,应特别注意有限空间中的工作面(包括残留物、工作物料或设备)和到达工作面的路径,并制定预防坠落或滑跌的安全措施。5.5.6 个人防护装备

根据作业中存在的风险种类和风险程度,依据相关防护标准,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佩戴。5.5.7 静电防护

为防止静电危害,应对有限空间内或其周围的设备接地,并进行检测。5.5.8 人员、工具和材料清点

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具、材料。作业结束后应再次核查和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具、材料,以防作业人员、作业工具和使用剩余的材料遗留在作业现场。5.6 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

5.6.1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固定照明灯具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宜使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应符合GB/T3805中有关规定。在潮湿环境等场所使用的移动式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额定电压不应超过12V。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有漏电保护装置。5.6.2 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的有限空间,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应符合GB 3836.1中的有关规定。实现整体电气防爆和防静电措施。

5.6.3 进入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密闭舱室等金属容器的有限空间时,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灯具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5.6.3.1 作业时使用的照明灯具额定电压不应超过12V。手提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照明灯具的带电部位不准外露。

5.6.3.2 照明灯具使用的变压器,应采用隔离变压器,设置在有限空间之外,不得放在锅炉、加热器、水箱等金属容器内和特别潮湿的地方;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并定期检测。

5.6.3.3 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5.6.4 手持电动工具应进行定期检查,并有记录,绝缘电阻应符合GB 3787中的有关规定。5.6.5 临时用电应办理用电手续,按GB/T 13869规定架设和拆除。5.7 机械设备安全

按照DB37/T1080-2011《封闭场所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5.8 区域警戒与消防

按照DB37/T 1080-2011《封闭场所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5.9 其它要求

5.9.1 有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5.9.2 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5.9.3 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培训合格后上岗。作业前不得饮酒和服用禁用药物(如扑尔敏等嗜睡药物)。

5.9.4 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5.9.5 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

5.9.6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员和应急用品。应急用品应保证应急救援要求,监护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5.9.7 进行有限空间高处作业,在满足本规范要求的同时,应符合AQ 3025-2008的有关规定,为作业者提供必需的高处作业安全条件。如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体防护用品,作业现场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等。

5.9.8 进行有限空间动火作业,在满足本文件要求的同时,应符合AQ 3022-2008的规定,为作业者提供必需的动火作业安全条件。对于使用电焊、电钻、砂轮等用电类动火作业应符合5.6相关要求;对于气焊、气割类等增加泄漏源的动火作业时,气瓶宜置于有限空间外部,视通风口所处空间的通风情况,气瓶应处于通风口的下风侧,有限空间动火作业的气体检测需待动火作业设施和器具布置到位后方可按5.4.3进行;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宜采用强制通风和连续监测。

5.9.9 作业结束后,由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有限空间内外,需由双方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撤离作业场所。6 安全管理 6.1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6.1.1 企业应建立有限空间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制度应至少明确下列内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培训教育要求;作业人员健康查体要求;有限空间安全设施监管要求;有限空间有毒有害因素检测要求;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程序及要求等。6.1.2 企业应按作业工种建立安全操作规程。6.2 安全培训教育

6.2.1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工种作业需要的资质。

6.2.2 企业应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内容不得少于附录D的要求。6.3 职责要求

6.3.1 作业负责人的职责

6.3.1.1 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6.3.1.2 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安全施工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6.3.1.3 在有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6.3.1.4 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6.3.1.5 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有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6.3.2 监护人员的职责。

6.3.2.1 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6.3.2.2 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6.3.2.3 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有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6.3.2.4 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6.3.3 作业人员的职责

6.3.3.1 应在做好安全准备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应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6.3.3.2 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6.3.3.3 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6.3.3.4 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6.3.3.5 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有限空间。6.3.3.6 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6.3.4 审批人员的职责

6.3.4.1 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6.3.4.2 到现场了解有限空间内外情况。6.3.4.3 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6.4 应急救援

6.4.1 企业应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各类防护设施和救援物资应配备到位。6.4.2 所有相关人员都应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

6.4.3 在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之前,应明确监护人与救援人员的联络方法并确保有效。6.4.4 作业现场时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消防器材、急救药品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6.4.5 应急用品应保证应急救援要求,放置在作业现场,且指定专人管理和操作。

6.4.6 发生事故时,监护人员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6.4.7 发生事故后,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所在县(市、区)政府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报告事故有关情况。《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7.1 《作业证》由作业单位负责办理。

7.2 《作业证》所列项目应逐项填写,安全措施栏应填写具体的安全措施。7.3 《作业证》应由有限空间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批。

7.4 一处有限空间、同一作业内容办理一张《作业证》,当有限空间工艺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改变时,应重新办理《作业证》。

7.5 《作业证》一式三联,一、二联分别由作业负责人、监护人持有,第三联由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存查,《作业证》保存期限至少为 1 年。

录 A(资料性附录)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式样)单位:编号:

有限空间所在单位负责项目栏

有限空间所在单位:有限空间名称:检修作业内容:有限空间主要介质:作业时间:

****年**月**日

时起至

****年**月**日

时止隔绝安全措施:

确认人签字:负责人:

****年**月**日作业单位负责项目栏

作业单位:作业负责人:作业监护人:作业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作业安全措施(包括抢救后备措施):负责人:年

日采样 分析

分析 项目

有毒有

害介质

可燃气

氧含量分析标准

取样 时间

取样 部位 分析人分析 数据

审批意见:

批准人:

****年**月**日

录 B(资料性附录)应急预案制定指南

B.1 救援组或外部救援服务评估

在成立救援组或寻求外部救援之前,评估分为以下两种:

初始评估:确定潜在的救援组或外部救援是否经过足够的培训,是否有足够的装备,是否能在装置内进行有效的救援,以及是否能及时应急响应。

表现评估:衡量救援组或外部救援在演习期间的表现。B.2 应急预案

可以事先做好一份书面应急预案,但应针对本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作进一步完善。书面的预案应当优先考虑实施非进入救援的可能性。在编制预案时,应考虑以下关键要素: a)准确地辨识空间的危害,比如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内部结构等;

b)报警装置和详细的信息沟通途径,包括监护人使用什么沟通工具,或最近的报警按钮; c)用于救援的装备应在进入口(点)或位于其附近,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配备到位且所有人员都能正确使用;

d)在进入前,把应急预案的副本交给救援组;

e)确定救援的方法时,要考虑危险的特性、任何要避免的要素和救援组可能面临的任何特殊危害; f)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习,辨识并且改正在程序、装备、培训或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应确保参加此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救援人员都进行过救援演习或者在作业前再进行一次针对性演习; g)救援人员的选择至关重要,应要选择合格的救援人员,包括救援人员对救援方法、急救技能的掌握等均须经过评估,因此,应当在平时就有所准备,经常开展此类培训。

录 C(资料性附录)

有限空间安全施工方案编制指南

编制的有限空间安全施工方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C.1 施工项目名称 C.2 施工单位名称 C.3 施工项目概况

说明施工项目位置、施工目的、施工内容等。C.4 施工步骤

说明为完成施工内容应采取的施工先后顺序。C.5 施工期限

说明施工起始时间及预计完成时间。C.6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全面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C.7 安全防范措施

应包括施工前安全准备、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及应急保障条件等。C.8 施工方案其他信息

说明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审核人及批准人,并注明相应日期。

录 D(资料性附录)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培训指南

D.1 作业批准人

作业批准人应就如下内容接受培训: a)职责;

b)进入原则的应用; c)进入准备工作;

d)危害因素评估(如化学、机械、热量、气体、坠落和任何其他特殊危害); e)监测装备、进入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的确定与使用; h)进入和进入许可证终止的程序; i)撤离误进入人员的方法; j)移交进入行动职责的方法;

k)保持进入行动符合进入许可证条件的方法; l)评估、验证外部救援方法; m)救援程序。D.2 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应就如下内容接受培训: a)职责;

b)危害因素评估(如化学、机械、热量、气体、坠落和任何其他特殊危害); c)危害隔离和验证的程序; d)进入准备;

e)危害表现的形式、征兆(或症状)和后果; f)终止进入的条件;

g)个人防护装备的确定与使用;

h)进入装备的使用(如测试、监测、通风、通讯、照明、坠落预防、障碍物清除、进入方法和救援装备); i)与监护人双向沟通的方法;

j)终止、撤离时机的选择与确定(即监护人命令作业人员撤离时、发现有暴露危险的征兆或症状时、或觉察有受禁止的条件时、或发出撤离报警时)。D.3 作业监护人

作业监护人应就如下内容接受培训: a)职责;

b)危害因素评估(如化学、机械、热量、气体、坠落和任何其他特殊危害); c)人员受到危害影响时的行为表现; d)终止进入的条件;

e)随时掌握作业人员数量的正确方法; f)辨别作业人员的方法;

g)监督空间内外活动和提醒作业人员的方法; h)监督作业人员及提醒其撤离的方法; i)撤离程序的启动时机和实施; j)救援联络方法; k)救援过程中的职责;

l)预防、劝阻误进入人员的方法,通知作业人员已有误进入人员的方法; m)交接的时间和内容;

n)其他注意事项,如不做职责之外的其他工作。D.4 检测人员

参与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评估的人员,应就如下内容接受培训: a)辨识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危害特性和预警点的设置);

b)采样过程中的危害、预防措施,包括从有限空间内取样的适当方法和开始取样的许可条件; c)测试仪器的选择、使用方法及适用范围; d)采样点的确定及数量;

e)采样的代表性(如氧、易燃性、毒性或生物危害); f)确认采样设备的状态并满足样品的体积要求; g)辨别样品是否存在其他危害种类和仪表误差; h)遇到异常结果时采取的措施; i)取样结果确认;

j)在许可证上附取样结果。D.5 救援人员

救援人员应就如下内容接受培训: a)与作业人员相同的培训; b)救援责任;

c)在进入施救时可能面临的危害(如化学,机械,热量,大气,坠落和任何其他特殊危害); d)危害隔离及验证的程序;

e)危害因素表现的形式、征兆(或症状)和后果; f)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g)进入和救援装备的使用(如测试、监测、通风、通讯、照明、坠落预防、清障、进入方法和救援装备); h)联络方式;

i)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其他基本急救技能。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篇6)

XX镇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按照《XX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立即开展防范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专项整治的通知》和《XX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立即开展防范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专项整治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镇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对照通知要求,立即着手抓好防范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彻底的有限空间作业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排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有效防范了有限空间作业中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现将XX镇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报如下:

一、加强宣传动员,提高思想认识

我镇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并结合我镇有限空间作业的实际情况,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对专项治理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切实推动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紧完善制度,规范操作流程

为切实推进XX镇有限空间相关作业安全性的提升,我镇立即着手完善及制定有限空间安全相关工作制度,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工作操作流程,有效预防缺氧、中毒窒息和爆炸等类似事故的发生,切实提高了XX镇生产工作安全系数。

三、结合我镇实际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1、全面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已对我镇1家集镇污水处理厂和1处微动力进行检查,未发现安全隐患。通过此次有限空间专项整治行动,摸清了我镇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情况,并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了醒目的警示标志,预防无关人员进入作业。

2、严把“三关”,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分别从检查、巡查、作业三个方面严格防范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将安全隐患消灭在源头。

四、工作进展及下步计划

通过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巩固了我镇在有限空间这一方面的薄弱环节,推进了XX镇整体安全意识的有效提升。下一步我镇仍然会持续加强对辖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消除安全生产隐患,逐步减少甚至杜绝违规操作现象,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篇7)

德瑞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职责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工贸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其他行业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标准的,执行其行业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200 高温作业分级

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有限空间

指封闭或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常规作业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本单位地下密闭半密闭设备有地炉;地上有电炉、抛丸机、天然气炉;

3.2有限空间作业

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4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1企业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2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a)作业空间小,工作场地狭窄,通风不畅。不利于工作监护和施救; b)作业空间温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疲劳; c)存在噪声危害,引起神经性耳鸣;

d)作业场所进行抛丸机施工时,存在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e)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5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对有限空间作业应做到“先准备、后检测、再作业”的原则。5.1.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需审批通过方可进入。

5.1.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风险分析,辨识危害因素,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编制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5.1.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人员都应接受培训。

5.1.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将相关的《作业证》、安全施工方案、应急预案、检测记录等文件经确认并存放在现场。

5.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

5.3.1进入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个班次。作业期限需要延长的,延长后总的作业期限不能超过24小时。

5.3.2《作业证》应严格执行审批、发放、延期、取消、关闭等流程。

5.3.3作业结束后,应清理作业现场,解除相关隔离设施,确认无任何隐患,并经申请人与批准人或其授权人签字确认,方可关闭安全作业证。

5.3进入前准备 5.3.1佩戴劳保用品

进入有限空间前,应佩戴安全劳保用品:

5.4安全与防护 5.4.1温度

5.5.2.1有限空间内的温度应控制在不对人员产生危害的安全范围内。当有限空间内正常作业温度为高温或低温时,应当采用安全的方法,缓慢地降温或者升温,使有限空间内部环境温度为常温。

5.5.2.2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进行有效温度、湿度调节的场所,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限和个体防护必须符合GB/T 4200、GB/T 14440、GB 3869等规范的要求。

5.4.2通风

5.5.2.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保持有限空间空气流通,确保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5.2.2可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管道送风前,应确保风源清洁.5.4.3防坠落、防滑跌

有限空间内可能会出现坠落或滑跌,应特别注意有限空间中的工作面(包括残留物、工作物料或设备)和到达工作面的路径,并制定预防坠落或滑跌的安全措施。

5.4.4个人防护装备

根据作业中存在的风险种类和风险程度,依据相关防护标准,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佩戴。5.5机械设备安全

按照DB37/T1080-2011《封闭场所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6区域警戒与消防

按照DB37/T 1080-2011《封闭场所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7其它要求

5.7.1有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5.7.2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5.7.3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培训合格后上岗。作业前不得饮酒和服用禁用药物(如扑尔敏等嗜睡药物)。

5.7.4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5.7.5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

5.7.6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员和应急用品。应急用品应保证应急救援要求,监护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5.7.7进行有限空间高处作业,在满足本规范要求的同时,应符合AQ 3025-2008的有关规定,为作业者提供必需的高处作业安全条件。如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体防护用品,作业现场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等。

5.7.8进行有限空间动火作业,在满足本文件要求的同时,应符合AQ 3022-2008的规定,为作业者提供必需的动火作业安全条件。对于使用电焊、电钻、砂轮等用电类动火作业应符合5.6相关要求;对于气焊、气割类等增加泄漏源的动火作业时,气瓶宜置于有限空间外部,视通风口所处空间的通风情况,气瓶应处于通风口的下风侧,有限空间动火作业的气体检测需待动火作业设施和器具布置到位后方可按5.4.3进行;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宜采用强制通风和连续监测。

5.7.9作业结束后,由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有限空间内外,需由双方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撤离作业场所。

6安全管理

6.1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6.1.1企业应建立有限空间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制度应至少明确下列内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培训教育要求;作业人员健康查体要求;有限空间安全设施监管要求;有限空间有毒有害因素检测要求;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程序及要求等。

6.1.2企业应按作业工种建立安全操作规程。

6.2安全培训教育

6.2.1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工种作业需要的资质。6.2.2企业应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内容不得少于附录D的要求。

6.3职责要求

6.3.1作业负责人的职责 6.3.1.1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6.3.1.2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安全施工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6.3.1.3在有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6.3.1.4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6.3.1.5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有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6.3.2监护人员的职责。

6.3.2.1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6.3.2.2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6.3.2.3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有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6.3.2.4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6.3.3作业人员的职责

6.3.3.1应在做好安全准备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应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6.3.3.2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6.3.3.3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6.3.3.4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6.3.3.5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有限空间。

6.3.3.6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6.3.4审批人员的职责

6.3.4.1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6.3.4.2到现场了解有限空间内外情况。6.3.4.3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6.4应急救援

6.4.1企业应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各类防护设施和救援物资应配备到位。6.4.2所有相关人员都应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

6.4.3在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之前,应明确监护人与救援人员的联络方法并确保有效。

6.4.4作业现场时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消防器材、急救药品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6.4.5应急用品应保证应急救援要求,放置在作业现场,且指定专人管理和操作。6.4.6发生事故时,监护人员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6.4.7发生事故后,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所在县(市、区)政府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报告事故有关情况。7《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7.1《作业证》由作业单位负责办理。

7.2《作业证》所列项目应逐项填写,安全措施栏应填写具体的安全措施。7.3《作业证》应由有限空间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批。

7.4一处有限空间、同一作业内容办理一张《作业证》,当有限空间工艺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改变时,应重新办理《作业证》。

7.5《作业证》一式三联,一、二联分别由作业负责人、监护人持有,第三联由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存查,《作业证》保存期限至少为1年。

山东德瑞防腐材料有限公司

2018年7月1日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篇8)

田东至天等公路工程

北京华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田东至天等公路工程№J-2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二0一四年十一月二十日

田东至天等公路工程№J-2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国资委关于转发国务院安委办事故警示通报进一步加强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桂国资发【2014】422号)文件精神,结合田东至天等公路工程实际,总监办成立了以总监为组长,安全专监为副组长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工作领导小组”,自2014年11月13日至11月19日对百咘上屯隧道有限空间作业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隐患大排查,现将具体排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百咘上屯隧道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

1、洞口值班登记制度和作业人员进出洞翻牌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

2、通风管距离掌子面长达60~70m,洞内通风严重不足,粉尘浓度大。

3、照明灯安装间距过大,洞内照明不足。

4、开挖台车、挂防水板台车和二衬台车上未贴反光纸或设置显示轮廓的彩灯。

5、洞内作业人员未穿反光背心。

6、洞内电线布置杂乱并且未离地架设。

7、掌子面与二衬距离偏大,不符合Ⅳ、Ⅲ级围岩地段施工安全距离(100m)的规定。

二、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1、要求隧道施工必须严格执行洞口值班登记制度和作业人员进出洞翻牌制度。此项经复查三天后整改完成。

2、要求通风管必须随开挖进度接长至距离掌子面小于30米处,以切实加强洞内通风,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业健康安全。此项经复查三天后整改完成。

3、要求照明灯安装间距必须控制在20米以内,加强洞内照明,防止交叉作业发生安全事故。此项经复查二天后整改完成。

4、要求各施工台车必须粘贴反光纸和设置显示轮廓的彩灯,防止发生机械碰撞事故。此项经复查一天后整改完成。

5、要求所有进洞作业人员必须穿着反光背心,确保施工安全。此项现场整改完成。

6、要求电线架设必须离地,且须合理布线,确保洞内施工用电安全。此项经复查一天后整改完成。

7、要求暂停掌子面开挖,加快二衬施工进度,严格控制掌子面与二衬距离在100m范围内,确保施工安全。此项经复查七天后整改完成。

三、总结

通过此次隐患大排查,总监办和施工单位对隧道有限空间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并对安全管理办法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建立健全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篇9)

潜水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因为在水下存在很多危险。为了确保潜水作业的安全,我们需要认真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安全措施。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潜水作业的安全工作总结。

一、认真准备

在进行潜水作业之前,我们必须认真准备。首先,需要确定所有潜水器材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并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修。其次,需要对潜水作业区域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勘察,了解水下环境、潜水深度、水温、潮汐等情况,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最后,需要安排专业的潜水教练或导师为潜水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二、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

在进行潜水作业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这个计划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包括潜水地点、气候条件、潜水员技能等。在安全计划中,需要明确潜水员的任务,规定潜水员的最大深度和浮起时间,规定用于信号传达和紧急情况的手势和声音信号等。

三、切实履行监控职责

在潜水作业过程中,我们必须切实履行监控职责,确保潜水员的安全。监控职责包括管理气瓶的供气和检查潜水呼吸管的连接,定时记录潜水员剩余气体的供应情况,并观察潜水员的额头灯和牵引线的状态。如果潜水员遇到问题,我们应立即启动救援计划。

四、确保潜水器材的合理使用

在潜水作业过程中,潜水器材的合理使用非常重要。在使用之前,需要对所有的器材进行详细的检查,以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状态。如果发现任何问题,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同时,需要确保潜水器材的配备和选择适合不同深度的器材。

五、良好的交流沟通

良好的交流沟通是潜水作业的关键。在潜水作业之前,需要使用图示和模拟演练的方式进行沟通和防范。在潜水作业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信号传递和沟通渠道,以避免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当出现任何问题或紧急情况时,需要及时开展有效的沟通和应对。

六、充分保护个人安全

在潜水作业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保护个人安全。这包括切实用好潜水刀、手电、牵引线等器材,保持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防止跌落、碰撞、磕碰等行为。同时,需要注意控制呼吸,以保持正常供氧、预防肺充气和肺泡破裂等问题。

总之,潜水作业的安全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措施。我们必须保持警惕,时刻关注潜水员的状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保护他们的安全。重要的是要持续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潜水员在危险环境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潜水作业中做到安全第一,并完成预定目标。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篇10)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取证工作指南

一、发证机构

南昌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二、考核机构

南昌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 三、办理依据

1、国家质检总局第140号令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四、办理对象

1、锅炉司炉、锅炉水质处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气瓶充装、电梯、厂内车辆、起重机械等作业人员。

2、各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五、新办证申请人条件及提交材料

(一)、新办证申请人条件

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龄在20周岁以上(含20周岁)、男60周岁以下(含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含55周岁);

注:上限年龄指首次申请取证的年龄(下同)。

(二)具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并且经过专业培训,具有电梯安全技术和管理知识;

(三)身体健康,无碍从事本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四)具有2年以上本专业或安全管理工作相关的经历。 操作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龄18周岁(含18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下(含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含55周岁);

(二)具有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并且经过专业培训具有电梯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身体健康,无碍从事本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四)有3个月以上申请项目的实习经历。 2、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龄20周岁以上(含20周岁),男性不超过60周岁,女性不超过55周岁;

(二)具有理工科中专以上(含中专)学历或者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并且经过120学时以上(含120学时)专业技术培训,具有起重机械安全技术和管理知识;

(三)身体健康,无碍从事本岗位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四)具有1年以上(含1年)起重机械作业或者机械类管理工作的经历。

操作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龄18周岁(含18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下(含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含55周岁);

(二)具有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经过专业培训,具有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身体健康,无碍从事本岗位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四)有3个月以上申请项目的实习经历。 3、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龄在20周岁以上(含20周岁),男60周岁以下(含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含55周岁);

(二)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

(三)具有相关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 操作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龄18周岁(含18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下(含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含55周岁);

(二)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

(三)具有相关的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4、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龄在20周岁以上(含20周岁),男性年龄不超过60周岁,女性年龄不超过55周岁;

(二)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

(三)具有高中以上(含中专、高中)学历,并且具有1年以上(含1年)从事相关工作的经历;

(四)具有相应的压力容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和法规知识。 操作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龄18周岁(含18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下(含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含55周岁)

(二)具有初中以上(含初中)学历,在本岗位从事相关操作的实习半年以上(含半年); (三)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压力容器操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四)具有相应的压力容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和法规知识,具备一定点实际操作技能。 5、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操作人员年满18周岁,管理人员年满20周岁,男60周岁以下(含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含55周岁);

(二)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能够适应锅炉管理或者操作的需要;

(三)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具有锅炉运行或者相关管理工作经历,I级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具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II级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文化程度;

(四)I级锅炉操作人员和只操作工业锅炉的II级锅炉操作人员具有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操作工业锅炉以外的其他锅炉的II级操作人员和Ⅲ级操作人员具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

6、气瓶充装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年满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男60周岁以下(含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含55周岁);

(二)具有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

(三)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气瓶充装操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四)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安全技术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7、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满18周岁(含18周岁),男60周岁以下(含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含55周岁);

(二)身体健康,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

(三)一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Ⅱ级水处理作业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四)有相应的锅炉水处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掌握有关安全技术知识。 (二)、申请人需提交的材料

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申请表》(1份); 2、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

3、纸质照片(近期2寸、正面、免冠、白底彩色,2张); 4、学历证明(毕业证复印件1份); 六、复审人员条件及提交的材料

(一)、申请复审时,持证人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复审申请表》(1份);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原件);

3、持证期间用人单位出具的中断所从事持证项目的作业时间未超过1年的证明(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持证期间用人单位出具的没有违章作业等不良记录证明(1份);

5、纸质照片(近期2寸、正面、免冠、白底彩色,2张) 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复审必须参加考试的,还应当提交相应的考试合格证明。 (二)、复审合格要求

1、提交的复审申请资料真实、齐全的;

2、男60周岁以下(含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含55周岁);

3、在持证期间中断所从事持证项目的作业时间未超过1年的(有关安全技术规范中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无违章作业等不良记录、未造成事故的; 5、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条件的;

6、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参加考试,考试合格的。 七、办理期限

1、发证机构:考试合格后20个工作日完成审核批准手续并颁发申请人作业证书。 八、遗失补证

1、提交遗失证明材料。

2、查证属实的由发证机构补办证书。

九、作业人员有效证书网上查询

网址:/

网站名称:全国特种设备公示信息查询平台

进入网站后, 点击“公示查询”,进入之后点击“人员查询”,输入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证件编号进行查询。 十、收费标准:

按照江西省发改委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办理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午: 9:00~12:00

下午:13:30~17:00 十二、办理地址

南昌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南昌市昌东大道6869号)

联系电话(传真):、

邮编:

南昌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

2018年8月20日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篇11)

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条件

专项整治情况工作总结

根据《关于开展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及工作安排,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制定并高效执行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有限空间作业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排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有效防范了有限空间作业中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现将相关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宣传动员,提高认识

为了做好此次专项治理工作,我局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学习并宣传了国家安监总局《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69号)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专项行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根据我县有限空间作业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对专项治理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深入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切实推动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完善制度,规范流程

为加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缺氧、中毒窒息和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要求企业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许可证由企业安全负责人负责审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且监护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工作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需要拟定紧急状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开始作业后,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范。由于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我县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行动在制度上得到了切实的保障,也为行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我县结合工作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对全县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排查和整治,取得了显著地成效。

1.全面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通过此次有限空间专项治理行动,执法监察人员认真细致地检查了建材、机械、轻工、商贸存在的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摸清了我县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情况,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了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在排查的过程中,又对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安全梯、防毒面具、消防设备等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各项设施设备正常使用。

2.严把“三关”,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分别从检查、巡查、作业三个方面严格防范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将安全隐患消灭在源头。进入检查关:要求企业出入库动态管理下要求安排三人值班,一人在值班室负责登记办理各种手续,收留火种、发放入库证。一人在大门口担任安全员,负责指挥车辆有序停放,监督制止人员在运输车辆旁吸烟,通知安排车辆入库。一人在车辆进出大门处,一是检查车辆是否按要求戴好防火罩、轮胎有否轧扎烟头带入;二是检查有否漏油现象;三是检查车辆卫生及火种,督促清理烟灰缸里的烟头;四是检查出库车辆是否物证相符,防范车辆在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将物资运输出库。

巡查关:要求企业坚持定时巡查,巡查员要熟悉库内的警卫目标、重点、要害部位。作业期间,有重点目标提示,对重点提示的目标每1小时查看一次,并用巡更器打点记录时间。巡查员携带金属探测器到作业现场,对作业工人及其他外来人员进行火种抽查,并记录抽查结果,排除安全隐患。对夜晚进入的作业人员、车辆,加强检查,严禁火源、火种进入,做到“五勤”,即眼勤多看,嘴勤多问,脚勤多转,手勤多干,脑勤善断。节假日、夜间及异常天气加大巡查力度,汛期雷雨天气特别注意雷电、汛情、漏雨等情况。为保证巡查员人身安全,打雷时需在有防雷设施的房屋内避雷,不要出去巡查。打雷完后停止外围巡查打点,警消人员立即进入企业厂区逐步查看,有无异味和遭雷击现象。通过24小时不间断巡查制度,将安全风险控制到最低,切实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

作业关:要求企业每个作业现场安排一名安全员,安全员由业务部安排人员担任,实行“一岗双责”制度,负责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具体任务如下:作业区感觉到有危险,有可能发生事故的,要责成立即停止作业。商贸企业发现火情,首先就近启动手动报警器和利用对讲机向监控室报警,然后组织现场人员充分利用就近的灭火器以及连接室内消火栓等进行扑救。机械、建材、轻工企业机械设备现场作业时,严格按照操作规则执行,杜绝违规作业行为,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其它工作要求

要求企业定期清扫库区地面,保持库区整洁,防止边角料、下角料等可燃物着火燃烧。每次作业结束后,组织工作人员移离现场用具,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切断作业现场临时用电电源,检查现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确保不存在安全隐患。

设备在日常维修保养中,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安排懂维修、会保养、责任心强的安全员专门负责日常管理;企业从业人员养成按操作规程进行合理操作、按维修保养要求进行及时进行保养的习惯。

对所有新进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未经培训合格不得上岗作业。所有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同目前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相结合,建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创新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相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共同为提高库区安全管理水平服务。

四、改善提高,效果显著

通过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切实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也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有限空间作业这一方面,巩固了之前的薄弱环节。同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安全标识不足、个别员工劳动防护用品佩戴不规范等问题已及时整改,予以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确保安全生产的稳定态势,巩固此次专项治理行动所取得的成果,下一步我局仍然会持续加强对我县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减少和杜绝违规操作现象,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作业安全工作总结(篇12)

潜水作业作为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要位置。为了保障潜水作业安全,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潜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潜水作业之前,需要对潜水员和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首先是检查潜水员的健康状况,包括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对有病史或身体不适的潜水员要谨慎安排任务。其次是检查潜水装备的完好性和适用性,包括潜水服、呼吸器、船舶和潜水器等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没有漏气、破损等问题。

二、潜水作业中的安全预防措施

在进行潜水作业时,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以保障潜水员的安全。首先是严格遵守潜水程序和规程,如确定潜水计划、进行安全检查、注意潜水深度和时间等。其次是选择安全区域进行作业,避免危险区域,如船舶交通区、鱼群聚集区、热液喷口等。另外,还需配备足够的安全设备和工具,如备用气瓶、割切用具、水下通讯设备等,以备不时之需。

三、潜水作业中的应急措施

即使预防措施充足,潜水作业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氧气不足、潜水器故障、海洋动物攻击等。因此,在进行潜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应急培训,确保潜水员具备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应急设备和救援人员,如救生艇、救援潜水员等。

四、潜水作业后的处理和总结

潜水作业结束后,需要对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和归档。主要包括对作业过程和成果的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的整改、对作业中的安全经验和技巧的总结和推广等。同时也要对潜水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进行关注和检查,确保他们没有受到伤害。

总之,潜水作业安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全面、严格、科学的管理和措施。只有在充分准备、严格遵守规程、科学应对突发事件和做好总结工作的情况下,才能够确保潜水员的安全和作业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