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论语分享心得笔记

论语分享心得笔记

发表时间:2024-10-14

论语分享心得笔记。

随着时间的改变感悟也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顺应自己的心情写几篇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就是先确定主题,确定内容,整理大纲,再整理出具体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写一份心得体会呢?

论语分享心得笔记 篇1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我在读书笔记中的摘抄和感悟:

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善于成人之美,不会嫉妒别人的成就,而是尽力帮助别人;小人则相反,只会嫉妒别人的成就,甚至暗中阻挠别人的进步。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不是简单地记忆知识,而是需要不断地温习和应用。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3. “礼之用,和为贵。” - 这句话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礼仪是一种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工具,只有达到了“和”的境界,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共处。

4. “君子笃于仁,而省于用事,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修养和品质。君子笃于仁,注重道德修养,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合理使用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关心和爱护百姓,让社会保持稳定和发展。

5.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这句话强调了诚实和正直的重要性。只有真诚和正直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否则会被人误解和不信任。

通过阅读《论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也明白了做人、做事、交友等方面的道理。这些摘抄和感悟将会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论语分享心得笔记 篇2

《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组成,记录了孔子的政治、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和观点。这本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下面是我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1. “君子不器”: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君子不应该被某种固定的职业或职务所束缚,而应该自由自在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这让我明白了,我们不应该被职业或职务所束缚,而是应该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

2. “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认为礼仪能够使人们相互尊重、和谐相处。这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注重礼仪,尊重他人,和谐相处。

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君子注重的是道义和正义,而不是金钱和利益。这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注重道义和正义,而不是金钱和利益。

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取得成功。这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注重学习和实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聪明的人应该勤奋学习,不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这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勤奋学习,不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论语》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关于人生、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和观点,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分享心得笔记 篇3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智慧和哲理,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的读书笔记中,我摘抄了一些我认为重要的内容,并谈谈我的感悟。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强调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和平相处,而小人则只会模仿别人,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句话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应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与他人和平相处。

还有一句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强调了君子注重的是道义和正义,而不是仅仅追求私利。我认为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做事时,我们应该注重道义和正义,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另外,还有一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句话也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能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不去厌恶和攻击别人。相反,小人只会去攻击和厌恶别人,没有真正的同情心和宽容心。这句话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不去攻击和厌恶别人,才能真正成为君子。

最后,还有一句“君子不器”。这句话强调了君子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应该更深入地学习和思考。我认为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和思考时,我们应该注重深度和广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君子,才能有所成就。

总结起来,《论语》中包含了许多智慧和哲理,对我们的成长和人际交往都有重要启示。通过阅读《论语》,我们可以学习到君子的美德和品质,成为真正的君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论语分享心得笔记 篇4

《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仅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职责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一步步、一程程,已经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日,又积成日、月、年代。高尔基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能够每时每刻做些有益义的事。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前途。时间老人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时间老人对每个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样的时间内,人们的收获却不一样。所以我始终相信“珍惜时间的人时间也会珍惜他‘”这句话。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会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是宝贵的。

如果你会把握时间,你就会把握生命,你才不会虚度人生,如果你虚度人生,那么在你虚度的一分一秒的时间里,你可能不会感觉到什么,然而有一天你去计算,你会觉得浪费的时间能够干很多你没时间干的事情。这时,有的人懊恼,有的人想祢弥补,但这是无济于事的。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如果你不想自我以后后悔,那么此刻你就要珍惜时间。历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时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朋友约会,他站在桥头一边等一边在纸上写着,雨淋湿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觉。朋友来了满怀歉意的说“不好意思,耽误了你宝贵的时间。”爱因斯坦却兴奋地说:“我十分有意义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因为在这些时候我又想起了一个出色的想法。”

时间是宝贵的,它总是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流走。你是想把它当作日历一天天撕下去,到最终只留下一个生锈的日历夹吗所以我坚信珍惜时间的人才会拥有完美的明天。

论语分享心得笔记 篇5

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

于丹论语心得18: 处世之道(1) 于丹论语心得19: 处世之道(2) 于丹论语心得20: 处世之道(3) 于丹论语心得21: 处世之道(4) 于丹论语心得22: 处世之道(5) 于丹《论语》心得 第五部分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于丹论语心得23: 君子之道(1) 于丹论语心得24: 君子之道(2) 于丹论语心得25: 君子之道(3) 于丹论语心得26: 君子之道(4) 于丹论语心得27: 君子之道(5)

论语分享心得笔记 篇6

《论语》是中国最早的语录体著作,书中记录的大部分是孔子和弟子的对话,也有其弟子们的对话,全书共二十篇,该书比较忠实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的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其实,在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论语的篇章,比如《论语》的学习篇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其意思是,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这是《论语》第一篇第一段,表达了孔子人生理想的三个方面,实际上也是所有人人生的三个要务,人要学习,以致终生学习,以学为快乐之事;人要交友处世,以人和为乐事,人要自知自立,不奢求与外。

“学而时习之”第一个“学”指的学习,那么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是学问,许多人把学问当做知识,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现在仔细读《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所说的学问,既不是文学水平的高超,也不是指知识渊博,而是指做人做事的学问-做人到位,做事正确。有些人满腹才学,却尽做祸国殃民之事,一样是“无学”之徒,比如历史人物秦桧、严嵩等人。有些人虽然读的书不多,知识也不够丰富,但做人有担当,做事有主见、重大义,这样的人就是有大学问的人。

做人做事的学问不是在书本里学成的,也不是在课堂上学会的,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做事、交友、为政、经商、治家乃至穿衣吃饭、打扫卫生等这些具体的社会活动中养成的。这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学问的获得,既需要上述的实践,更需要不断的反思,随时随地提醒自己改正错误与不足,提高修养,这种人格的培养是一种行为的习得,没有持之以恒的反复磨练,是很难形成的。

进德修身,通常而言,是与自己的不良习气做斗争,是痛苦的事情,但是在孔子看来却充满了“悦”和“乐”,有着无限的乐趣,所以说孔子的心态和气度是非凡博大的啊!

因此,《论语》开篇的这几句话,就很是意义深刻,不是简单的读书学习这么简单,而是讲如何学做人,如何做学问。学而时习,与朋友共,不为人知而不愠,就能不断增进美德,开启智慧,就能使自己的心灵获得滋养,思维得以拓展。这样一来就会踏上真正的心智成熟之路,进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因此,此书每个章节都值得反复研读,反复学习。

论语分享心得笔记 篇7

在孔子看来,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应该自重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21世纪评估各个国家人民生活得好与不好,已经不是过去简简单单gnp(国民生产总值)一个标准,还要看gnh,就是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指数。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如果你的心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种坦率和勇敢,那么你可能会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每个人都愿意把美好的东西告诉你;但是如果你与此相反,那么即使是有教无类的孔子,他也不见得会对牛弹琴。

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止无休。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幸福。

但是,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

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